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内蒙古环境科学》2002,14(2):16-17
在CODcr测定标准方法的基础上,将反应介质改为11硫酸和磷酸混合液,取消回流冷凝装置,加热过程完全敞开,同时减少取样量,可以在数分钟内使常见的绝大部分有机物被氧化90%以上,测定一个样品的时间由原来的标准方法2.5个小时,减少到只需15~20分钟,不仅节水、节电、省去回流装置,还使设备、试剂和操作大大简化,又能尽快取得结果.本法与标准方法对照,测定结果和氧化率基本相同,准确度与精密度也基本一致.在对安宁市的几家造纸厂的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检测中,证明对于CODcr的控制分析,快速法亦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混酸介质微波消解快速测定炼油污水COD_(Cr)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针对传统CODCr回流法测定消解时间长、分析费用高等不足,研究了微波消解法在测定炼油污水中CODCr的应用。通过对微波消解功率、消解时间、混酸介质H3PO4H2SO4的用量及体积比等试验,确定了微波消解测定炼油污水CODCr的最佳条件。用该方法对炼油污水各处理装置的出水CODCr进行测定,所得结果与传统的CODCr回流法一致。该方法具有精密度好、分析费用低、消解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重铬酸钾法快速检测CODCr在污水处理工程运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行监测中CODCr的测定 ,采用重铬酸钾法[1 ] ,此方法测定准确可靠 ,但回流时间较长 ,耗水、耗电、耗时 ,分析速度慢。本方法改用硫磷混合酸代替硫酸 硫酸银溶液进行回流操作 ,极大地缩短了回流时间 ,提高了分析速度并能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热干燥箱加热和重铬酸钾法中的变阻电炉回流加热氧化方法,对同一标样和同一水样进行化学需氧量测定,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无显著差异,即用电热鼓风干燥箱加热代替标准方法回流加热氧化测定水质化学需氧量,方法可行.替代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分析成本.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HBCOD-1型COD在线自动监测仪的测定原理、分析流程和性能特点。仪器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化学耗氧量(COD值)。与国标方法进行线性回归校正后,仪器测定值与国标方法测得的CODCr,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在测定CODCr的回流装置内,用混酸(H2SO4+HNO3)将分析纯二硫化碳中的微量苯系物硝化,得到除去苯系物的二硫化碳,回收的混酸可以再用作硝化剂。该提纯的二硫化碳500ml成本35元,是进口或出口低苯系物二硫化碳的1/40。  相似文献   

7.
无银催化-微波消解快速测定污水中化学需氧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MgSO4 CuSO4 为催化剂 ,探讨了无银催化微波消解测定污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方法。通过对影响污水消解效率的系列条件试验 ,确定了微波消解测定污水CODCr的最佳条件 :微波功率为中强火、消解时间为 5min、混酸介质H3PO4 H2 SO4 配比为 1∶4、消解酸度为 5 0 %、催化剂MgSO4 CuSO4 配比为 1∶1等。用该方法测定污水中的CODCr,与回流法测得结果吻合。该方法采用无银催化剂和微波消解 ,具有精密度高、操作费用低、消解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化学需氧量CODcr是地面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水质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是用重铬酸钾回流氧化的经典方法进行测定。该法回流消化需要2小时,并且需要加入剧毒的硫酸汞,消除氯离子的干扰。为此本文研究在适当提高硫酸浓度的条件下,提高重铬酸钾氧化率,缩短回流时间,从而建立了快速测定CODcr的新方法;同时用适量的硝酸根、硝酸铋代替剧毒硫酸汞消除氯离子的干扰。改进后的快速法对标准样和各种水样的测定值与经典方法对照基本一致。1试验部分1.1试剂及标准溶液的配置分别配置0.0500mol/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  相似文献   

9.
中和混凝与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ODCr3000-8000mg/L,色度900-2000倍,pH<1的难生化降解的有机废水为水样,采用中和混凝沉淀与催化作用为主的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试验,着重研究了有关的工艺条件与CODCr去除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只要严格控制中和pH及混凝剂投量和催化氧化的药剂投量、氧化pH和时间,可以获得CODCr去除率为95%-96%的良好效果,同时排放水质中pH、SS和色度均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重铬酸钾回流法测定COD消解时间长,分析费用高等不足,研究了COD消解装置在测定印染废水CODcr中的应用,通过对消解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的选择,确定了COE消解装置测定絮凝处理前后印染废水CODcr的最佳条件,并且测定结果与回流法一致,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析费用低,消解时间短及精密度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应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法,对某厂废水的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出最佳处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综合考虑多个污染项目的优点,因而决策结果较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2.
固定源排气中氟化物测定结果与采样系统加热与否,采气流量大小和分析过程中样品pH值调节的准确性等因素有较大的关系,通过对比实验,不加热和采样流量大使监测结果偏低,pH调节不当使结果偏高.  相似文献   

13.
萝北县环境监测站采用TL-1(A)型污水COD速测仪测定企业排放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此法在强酸性介质中,复合催化剂存在下,恒温消解水样只需10分钟,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克服了重铬酸钾法耗时长,每次只能同时测定几个样品的缺点.通过与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仪器测定的结果与标准法测定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COD速测仪在企业污水排放监测中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志兵  庞志华 《环境科技》2007,20(A01):3-4,11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时,在调试和运行过程中,各种环境因子对微生物及处理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初步探讨各种环境因素改变时各微生物及处理效果所起的变化,可进一步掌握和了解微生物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生长爷件。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北京市大气质量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学欣  薛安 《环境工程》2006,24(2):69-7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大气主要污染物质进行了分析,得出PM10、TSP和SO2是主要污染因子。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主要污染因子的预测模型。运用该模型预测出到2008年北京市的TSP和PM10仍不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今后几年内降低颗粒物的污染是北京市大气污染控制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具有非线性及突发性特点的浮游植物密度进行了预测,同时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拟和能力还是预测能力,支持向量机方法都明显优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支持向量机方法比较适合于具有小样本、非线性特点的浮游植物密度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利用萃取火焰原子吸光法和石墨炉原子吸光法 (标准添加法 )共同对底质中的 Pb进行测定 ,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减少 Pb的基体干扰 ,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水中超低浓度化学需氧量检测的能力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力验证是利用比对确定实验室检测能力的一种活动,为验证水中超低浓度化学需氧量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34个实验室对其进行了检测验证.每个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评价主要采用稳健Z比分数评价法.评价的统计结果显示:检测结果满意率为79.4%,最小值1.3mg/L,最大值25.3mg/L平均值19.3mg/L,中位值19.4mg/L,检测结果中位值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为-2.0%,测量中不存在系统误差.采用重铬酸盐容量法,HACH微回流分光光度法和快速密闭催化消解法三种方法均无显著性差异,其测试结果均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黑河流域磷迁移转化过程连续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怀恩  胥彦玲  张强  倪永明 《环境科学》2006,27(7):1292-1298
以西安市的主要供水水源黑河流域为例,在Matlab软件辅助下,使用蓄满产流模型、逆高斯分布汇流模型、水沙关系模型以及澳大利亚学者Viney所提出的营养物迁移转化模型对黑河流域1981~1990年磷的迁移转化过程进行了连续模拟,模拟了磷的输出情况,预测了黑河流域磷污染负荷量.结果表明:模拟结果符合磷素流失的一般规律,年径流量大的年份,从流域输出的磷素也较多,反之,则较小;对磷的连续模拟结果与实测插补延长后总磷年负荷量的相对误差基本上在±30%以内,结果较合理,由此表明该法可用于黑河流域磷素迁移转化的连续模拟.同时,本文模型只是流域非点源污染连续模拟的初步尝试,尚需进行进一步检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常见茶叶氟含量的聚类分析及氟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川  王忺 《环境科技》2008,21(6):24-26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10种茶叶的含氟总量及水溶性氟含量。并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含氟总量及浸出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的含氟量差异较大,受产地,茶叶制作工艺影响呈现类别性。同时可溶性氟含量除了与含氟总量正相关,还随比表面积的增大,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浸泡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