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棒状链霉菌突变株CCRC11518-Ⅲ50克拉维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子和多因子摇瓶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克拉维酸产生菌棒状链霉菌突变株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CCRC11518-Ⅲ50的三角瓶发酵条件.发酵培养基组成(ρ/g L-1):甘油30,大豆蛋白胨60,麦芽浸膏7.5,K2HPO4·3H2O 1.0,MgSO4·7H2O 2.0,FeSO4-7H2O 1.0;培养基初始pH 6.5;接种量15%;培养基装量20 mL/250 mL三角瓶;培养温度25℃;发酵时间72 h.克拉维酸效价由优化前的834.8 μg mL-1提高到1 082.615 μg mL-1,提高了29.7%.还在1 600 mL发酵罐中进行了初步放大试验.当接种量15%,通气量1:0.5,转速450 r min-1,25℃发酵60h克拉维酸效价达到高峰1 025 μg mL-1.图12表1参12  相似文献   

2.
土壤微生物链霉菌6803菌株被证明对高等植物具有化感作用。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液体发酵碳源、氮源、无机盐、发酵温度、发酵液初始pH值、摇床转速、发酵时间等对链霉菌6803菌株菌丝体产量及发酵液化感作用的影响,用均匀试验设计法优化了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链霉菌6803菌株生长和产生化感作用的最佳发酵条件为:p(淀粉)=26.67g·L-1,p(蔗糖)=25.15g·L-1,p(NH4C1)=0.30g.L-1,黄豆饼粉浸液8.88%,所(NI-h)H2P04]=O.18g·L-1,p(FeS04.7H20)=O.002g·L-1,p(NaCl)=0.75g·L-1,pH值7.6,装量系数O.16,接种量3%,温度36℃,转速200r·min-1,发酵144h。本研究为利用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作为天然除草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ZK菌株发酵产物捷安肽素用于柑桔采后的生物防治,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接入时间的捷安肽素对柑桔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um)和绿霉菌(P. Digitaum)的抑制效果,并与常用化学杀菌剂抑霉唑、咪鲜胺、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作比较. PDA平板上,柑桔绿霉菌比青霉菌对捷安肽素敏感.在柑桔果实上, 53.86 μg/mL捷安肽素处理下,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的发病率分别为5%和5.28%,比对照低95%和94.72%.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87和2.18,比对照低73.73和97.82.捷安肽素作用于柑桔绿霉菌1 h内,菌丝体内K 含量迅速下降,为对照绿霉菌K 含量的37.53%, 1 h后菌丝体内K 含量变化趋于平缓.捷安肽素作用于柑桔绿霉菌12 h内蛋白质、核酸缓慢泄漏, 12 h后蛋白质、核酸含量变化趋于平缓.实验结果表明:捷安肽素可以迅速改变绿霉菌细胞膜通透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五因子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设计,建立了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 (TG)发酵生产过程中以酶活力和菌体细胞生长量作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并以此模型对链霉菌 (Streptomycessp. )WJS-825菌株发酵生产TG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影响TG生产的主要因子及其最适取值为多价胨 2. 1%、可溶性淀粉 1. 5%、初始pH 7. 0及培养温度 30℃.以该优化工艺条件进行了 5L发酵罐小试和 200L发酵规模的中试生产.结果表明,在中试发酵生产中使用以豆饼粉部分替代多价胨的经济性发酵优化培养基,以及发酵过程中在线监控pH、溶氧系数等多项发酵调控参数,并分段控制pH、温度、通气量和搅拌转速以及进行适时的流加补充碳源,该菌株生长繁殖能力强、产酶效果好,TG活性达 3. 2u/mL,而且连续重复的中试发酵生产试验的TG产量均稳定在 3. 2u/mL以上. 图 2表 3参 15  相似文献   

5.
蓝光对萝卜向光性反应能力的调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暗中培养的萝卜黄化苗在单侧蓝光辐时下的向光性反应比较迟钝。光照预辐射可以改变黄化苗的向光性反应能力,蓝光对向光性反应能力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红光和远红光的作用不显著;蓝光预辐射0-2h,向光性反应能力按比例增加;1辐射2-12h,向光性反应能力的增加趋于饱和。蓝光2h诱导增强的向光性反应能力在0-8h的黑暗中可以保持1h,随后便自行逐渐减弱。本文的研究涉及到蓝光对向光性反应能力的调节,在时间上位于向光性诱导及其反应过程之前,反应能力的增强及其在黑暗中的衰减过程均能在实验条件下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些结果对进一步筛选与向光性反应能力形成有关的特异蛋白质及mRNA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6.
Vc二步发酵新菌系生长代谢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新菌系大、小菌生长地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的碳源、葡萄糖/山梨糖浓度比、氮源、生长因子以及起始pH值、通气量等,可以有效地调节2-酮基-L-古龙酸的代谢产生数量,规范新菌系B529-Go.V.6的行为、生理状态,促进大小菌之间的协调,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图2表6参5  相似文献   

7.
以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混合培养物的无细胞抽提液为基本反应液,在试管中建立了Vc二步发酵离体实验系统,将底物山梨糖加入反应体系后在pH7.0,35℃下保温24h,2-酮基-L-古龙酸生成,加入巨大芽孢杆菌胞外活性物质对离体系统的产酸没有影响,一定量的L-山梨糖脱氢酶可促进产酸,试验了pH、θ/℃、金属离子、电子受体、去污剂等对该系统产酸的影响,并就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离体系统产酸的最适pH和θ/℃分别是8和.40℃,Fe^3 促进产酸,Co^2 抑制产酸2,6-二氯酚定酚作为电子受体促进细胞膜组分产酸,但对细胞质组分没有影响,Triton X-100和Tween80抑制产酸。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C二步发酵中L-山梨糖脱氢酶的性质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细胞质中分离纯化出L 山梨糖脱氢酶 (SDH) ,其分子量为 46× 10 3 ,表观分子量为 190× 10 3 ;在测试范围内 ,最适pH是 7.4,温度为 5 5℃ ,最稳定的 pH是 7.0 ,温度为 30℃以下 ;FeCl3 促进酶活 ,CoCl2 抑制酶活 .该酶活力与发酵产物 2 酮基 L 古龙酸的合成呈正相关 ;伴生菌促进产酸菌生长和代谢 ,并使该酶比活力增加 ,从而提高发酵系统中该酶的总活力 .图 11表 5参 9  相似文献   

9.
苔藓植物光合色素含量测定方法--以暖地大叶藓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探讨苔藓植物光合色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可靠性,设计了材料研磨或不研磨以及常见的80%丙酮和95%乙醇作为溶剂所组成的6个组合提取暖地大叶藓叶光合色素;并采用光谱比色方法,比较了所测定叶绿素a、b以及类胡罗卜素含量之间的差异.发现研磨是藓叶光合色素提取的必要步骤,而提取溶剂以95%乙醇最佳,明显优于目前广泛应用的丙酮.综合分析表明,95%乙醇提取并经研磨处理提取光合色素、光谱比色方法是苔藓植物光合色素含量测定的可靠方法.表1参11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2.5L小罐培养过程中控制温度为25℃~35℃时对细胞生长和MTG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控制相对较低的温度时,细胞生长的延滞期较长,当控制温度较高时,细胞生长的延滞期较短,达到最大DCW和最高MTG酶活的时间均较短;通过研究各种不同模型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得到最适合描述S.mobaraense生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方程为Schoolfield方程;通过对最大DCW和最大MTG酶活进行数学模拟,发现方程X(U)=-a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行筛选获得一株产碱性果胶酶芽孢杆菌WSH03-09,在小型发酵罐中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碱性果胶酶分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定39℃条件下,可获得最高酶活5.39u/mL,各温度条件下的菌体干重相差不多,最终均能达11.5g/L左右;在发酵前期,控制温度41℃时最有利于菌体的生长,而在产物合成期,控制37℃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物合成比速,在此基础上,提出分阶段温度控制策略,采用此温度控制策略进行碱性果胶酶的发酵,碱性果胶酶酶活达5.99u/mL,比采用单一温度下的最大值提高了11%,其它各项指标也有较大提高.图6表1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