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微波辅助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Fe-Al柱撑蒙脱土.利用自制Fe-Al柱撑蒙脱土对模拟废水中的亚甲基蓝进行吸附实验.通过XRD和SEM分析可见,在微波条件下合成的Fe-A1柱撑剂能够使蒙脱土的层间距加大,从而使其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在Fe-Al柱撑蒙脱土加入量为1.8 g/L、吸附时间为20 min、亚甲基蓝质量浓度为40mg/L的条件下,亚甲基蓝去除率达95.13%.  相似文献   

2.
采用反相微悬浮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β-环糊精(β-CD)微球,用丁二酸酐对β-CD微球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pH敏感性β-CD(pH-β-CD)微球.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球的结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pH、吸附时间和微球加入量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pH为10.0、吸附时间为90 min的条件下,当pH-β-CD微球加入量为50 mg时,pH-β-CD微球吸附量为16.1 mg/g;当pH-β-CD微球加入量为250 mg时,pH-β-CD微球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达96.2%.  相似文献   

3.
彭娜  王开峰  涂常青  黎忠 《化工环保》2011,31(5):464-468
采用黄酒糟对模拟染料废水中的活性艳红和亚甲基蓝进行吸附.在染料初始质量浓度100 mg/L、黄酒糟加入量10 g/L、吸附时间2 h的条件下,当活性艳红废水初始pH 为2.0 ~10.0 时,黄酒糟对活性艳红的吸附率为94.0% ~95.7%;当亚甲基蓝废水初始pH 为11.0 ~12.0 时,黄酒糟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  相似文献   

4.
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了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并考察了活化剂氯化锌溶液浓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800℃、氯化锌溶液质量浓度190g/L、活化时间60min。所得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的得率为30.3%,碘吸附值为1070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以0.1g吸附剂吸附的亚甲基蓝体积计)为15.0mL,达到了GB/T13803.2—1999《木质净水用活性炭》一级品标准(碘吸附值1000mg/g,亚甲基蓝吸附值9mL)。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温硫化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活性的La3 NbS2 O5光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谱图、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比表面积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La3 NbS2 O5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硫化温度、催化剂加入量和制备方法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硫化温度为800...  相似文献   

6.
采用加拿大一枝黄花茎杆为原料提取蚁酸木质素,通过氧化或接枝复合的方法对蚁酸木质素进行改性,对改性产物进行了FTIR和SEM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接枝复合改性产物中存在-CONH的接枝复合链,氧化改性产物基本保持了蚁酸木质素原来的吸收峰;采用接枝复合改性产物处理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的亚甲基蓝废水,在废水pH 7、吸附时间4 h、改性产物加入量22 mg/mL的条件下,亚甲基蓝去除率为90.94%;采用氧化改性产物处理相同亚甲基蓝废水,在废水pH 10、吸附时间12 h、改性产物加入量22 mg/mL的条件下,亚甲基蓝去除率为81.93%。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的改性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改性粉煤灰为吸附剂,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吸附实验。经正交实验确定改性粉煤灰的最佳制备条件:煅烧温度为850℃,粉煤灰与ZnCl2的质量比为2∶2,盐酸加入量为2.4mol/L,粉煤灰粒径为16.8mm。在亚甲基蓝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改性粉煤灰加入量为200mg/L、振荡时间为3.0h、溶液pH为5、吸附温度为25℃的条件下,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和溶液脱色率分别达86.24%和82.76%。  相似文献   

8.
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维  王栋  王坤  王丹  高尚 《化工环保》2011,31(6):557-560
以柱状颗粒活性炭为催化剂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Fe2+,制备了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亚甲基蓝溶液脱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催化剂时最佳FeSO4浓度为16.7 mmol/L;在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剂加入量为4 g、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为0.028 mmol/L、亚甲基蓝溶液体积为250mL、...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硫酸锌为改性剂,采用一步热解法制备了ZnO/ZnS异质结构改性生物炭(MBC),并将其用于自然光增强吸附水中亚甲基蓝。表征结果显示:与未改性生物炭相比,MBC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大,ZnO/ZnS异质结构颗粒均匀分布在其表面。实验结果表明:自然光可增强MBC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600℃热解制备的MBC(MBC600)性能最佳;自然光下,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pH约为7的亚甲基蓝水溶液经MBC600处理240 min后,COD和色度均降为0;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重复使用5次后,MBC600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仍保持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柚子皮为原料,采用次氯酸钠废液活化法制备了柚子皮活性炭,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制备条件,并运用SEM、FTIR和XRD技术对活性炭产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柚子皮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炭化温度350℃、次氯酸钠废液含量25%(φ)、次氯酸钠废液活化时间25 min、高温活化温度650℃、高温活化时间60 min;最佳条件下,柚子皮活性炭的产率为31.88%、碘吸附值为854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16.9 mg/g。表征结果显示:活化后的柚子皮炭具有更大的孔体积、更有序的孔径排布和更发达的孔隙结构;柚子皮活性炭表面存在大量的含氧基团;柚子皮活性炭的石墨化度为61.32%,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将磨细的废砖粉取代水泥制作胶砂试件,并测其抗折、抗压强度值来研究废砖粉的潜在活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石灰对废砖粉活性的激发作用.结果表明:磨细的废砖粉具有潜在活性,且粒径越小,活性越大;在一定掺量时,石灰可进一步激发废砖粉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环境安全的概念及特征,探讨了我国能源利用给环境安全带来的影响。从环境安全的角度研究了微电网技术发展,重点探讨了微电网产生背景、定义演化过程和微电网发展优势。研究指出,微电网技术发展应尽快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实施方案,形成一个环境安全高效灵活的新系统。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甲醛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应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TiO2粉体和负载TiO2薄膜,考察了不同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TiO2光催化降解甲醛性能的影响,并对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活化温度450℃、活化时间5h条件下,所得TiO2粉体及薄膜的光催化活性较好。不同初始浓度下甲醛光催化降解率与时间关系的动力学研究表明,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与试验数据拟合较好,方差R^2大于或等于0.99。  相似文献   

14.
对近年来南京市区投入运行的220kV和110kV变电站周围电磁场强进行了调查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户内型变电站(电缆进出)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要明显小于户外型变电站(架空进线)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户内型变电站(电缆进出)对周围电磁环境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污泥和谷壳为原料制备了污泥-谷壳吸附剂(SCA)。采用SCA处理酸性大红和碱性嫩黄模拟混合染料废水。通过动力学分析、FTIR表征和SEM表征对SCA吸附混合染料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25 ℃、混合溶液中酸性大红和碱性嫩黄的质量浓度均为100 mg/L、SCA加入量0.5 g/L、吸附时间400 min的条件下,酸性大红的吸附量为125 mg/g,碱性嫩黄的吸附量为170 mg/g;SCA对混合染料的吸附行为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液膜扩散为吸附的主要控制过程。表征结果显示:SCA孔隙发达且丰富,以中孔和细密的微孔为主,说明SCA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SCA中包含C—H,C—OH,C—C,CC等主要官能团,SCA对混合染料的吸附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6.
以产业物质代谢模型和生态效率理论为基础,采用权重分析法对我国2009年38个重点行业的资源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机械设备制造相关行业可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的领域,化工、钢铁等重工业行业是我国循环经济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烟尘对光谱法烟气在线监测系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紫外吸收光谱法烟气在线监测的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烟尘对不同光谱数据处理结果的影响及各方法的优缺点,利用紫外光谱法不仅可以进行烟气排放的在线监测,同时能进行烟尘检测,与其他光谱法相比,差分吸收光谱法计算结果受烟尘的干扰最小,比较适合用于烟气排放在线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8.
19.
协同学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按照协同学划分子系统的要求,将生态工业园划分成推力子系统、内部子系统及拉力子系统.然后,从各子系统对生态工业园稳定性的作用力角度,进一步研究了各子系统的组成结构.研究表明推力子系统作用力由政府支持、经济支持、资源支持及市场支持构成,内部子系统作用力由技术充足、成员多样、关键种企业、合作距离、信息平台、空间距离、领导因素及企业关联度组成,生态效率为拉力子系统作用力.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北京市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评价。以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为方法指导,计算出2005及2010年北京市生态足迹值、生态承栽力值及生态赤字盈余值,进而对北京市生态盈亏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对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生态能力作出评价。总结“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着重分析优化其能源消费结构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成效,以及对弥补能源生态赤字所作的贡献。最后分析北京市生态赤字形成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各因素提出弥补北京市生态赤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