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机氮化合物及pH值对紫背浮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紫背浮萍为对象,研究了氨氮、硝酸氮浓度和pH值等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值对紫背浮萍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紫背浮萍耐受的pH值低限在6左右.高的pH值本身对紫背浮萍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以氨为氮源时,pH值大于7会加剧非离子态氨的解离,从而对紫背浮萍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紫背浮萍的生长随非离子态氨浓度增加受抑制程度逐渐增加,非离子态氨浓度大于2mg/L时,基本上不能生长.紫背浮萍可以利用硝酸根离子作为氮源,在研究的浓度范围(20~40mg N/L)内硝酸氮对紫背浮萍的生长没有影响.氨氮和硝酸氮浓度的增加可使紫背浮萍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在相同氮浓度下,氨氮中生长的紫背浮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硝酸氮中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国家规定了废水中有害物的最高容许浓度,颁布了相应的排放标准。例如,铜、铅为1mg/l,镉为0.1mg/l,锌为5mg/l,镍为0.5mg/l等。如果超标排放,将被依法予以处罚。为了国家环保法規的实施,为仲裁分析提供依据,为质量保证提供校准物质,需要有废水排放标准中规定最高排放量的标准物质。为此,研制了用于废水排放标准的铜、铅、镉、锌、镍混合离子标准物质。混合离子标准物质的制备一、容器的选择和清洗以聚乙烯瓶(100ml)作为容器。用去离子水洗刷干净后浸泡在硝酸(1+3)溶液内。15天后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10次  相似文献   

3.
<正> 1.前言用过硫酸钾作氧化剂,试样在高压釜中进行分解,以NO_3—N作为T—N,PO_4—P作为T—P,然后分别进行测定的方法称之为同时分解法. 同时分解法对悬浮物少的样品的测定已有报告。但是用于含悬浮物较多的污水样品与污泥的分析未见报道。在此,笔者用污水处理厂的全程水(从处理厂流入水到流出水)和消化污泥作为样品,用同时分解法与以前的基耶达定氮分解法以及硫酸,硝酸分解法进行比较性探讨。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水中硝酸盐氮,一般采用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但,上述方法不适于测定含干扰离子较多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本文采用一次水样添加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即以标准溶液为基体,水样中干扰离子浓度被大大稀释,减少了对电极PVC膜的污染,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和准确度。6次测定的标准偏差<0.2(mg/l);加标回收率为94.2%~105.3%。实验部分一、仪器和试剂 (一)仪器 1.WL-IS微电脑离子机; 2.P_(No_3)—1型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 3.217型甘汞电极;  相似文献   

5.
以江汉平原沉湖湖相沉积地层不同深度的黏性土弱透水层沉积物、孔隙水中不同氮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沉积物、孔隙水中各种形态氮的含量来了解氮的赋存特征,并通过沉积物颗粒粒径、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等指标来分析氮的迁移转化过程。结果表明:①湖相沉积地层表层受到较严重的人为污染导致氮元素总量很高,随着深度的增加总氮(TN)含量趋于缓慢减少,且沉积物中离子交换态氮中,铵氮(NH_4-N)的含量范围为7.34~162.50 mg/kg,硝态氮(NO_3-N)的含量范围为6.79~147.20 mg/kg,亚硝态氮(NO_2-N)的含量范围为0.024~0.16 mg/kg,沉积物中TN含量范围为176.08~836.06 mg/kg;②沉积物粒径和总有机碳(TOC)含量影响了离子交换态铵氮的分布,而对离子交换态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则无明显影响;③碳氮比(C/N)低时能够促进总有机氮(TON)向硝态氮、铵氮形态的转化;④含水率会对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的迁移产生影响,而对铵根离子的迁移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工业技术院名古屋工业技术试验所最近研制出能自动控制、高效率地处理城市下水道污水和工业排水中所含氮的方法。该方法是:①由活性污泥中的需氧细菌将排水中所含的氮转换成硝酸离子;②然后由活性污泥中的厌氧菌将硝酸离子转换成氮气。该法被称作“污水三次处理”,在防止湖泊、海洋的富营养化方面受到重视。但是,在②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反应,需要添加甲醇,而调整甲醇的正确添加量很困难。该试验所测定硝酸离子与甲醇ORP(氧化还原—电位),使测定仪与甲醇泵连动,即可保证维持等量点所需最少量甲醇的添加。  相似文献   

7.
1、绪言近年来湖泊和海域趋向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很大的社会问题,所以人们盼望研制出一个能够分析多个试样的简易方法。全氮(以下简称T—N)分析方法,以前是采用分别测定无机氮(NO_3~-、NO_2~-NH_3)和有机氮的方法,可是操作很烦琐。作为T—N的常规分析法,1969年、Koroleff开始采用能够简易处理多个试样的高压釜分解法,1982年12月环境厅发表的《湖泊的环境标准与测定法》(以下称此测定法为告示法)中也采用了此法,这个方法是把试样水中T—N在碱性下用过(二)硫酸钾在高压釜中氧化分解为硝  相似文献   

8.
蓝藻死亡分解过程中胶体态磷、氮、有机碳的释放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太湖采集蓝藻,通过室内培养观测了其死亡分解过程.用切向流超滤技术获取水中胶体物质,定期监测水样的胶体态、颗粒态、真溶解态及离子态磷、氮、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在蓝藻死亡分解过程中,水体胶体态磷、氮、有机碳和颗粒态磷、氮含量均显著升高,胶体态磷(CP)、胶体态氮(CN)、胶体态有机碳(COC)含量分别达到培养用水相应初始含量的5倍、9倍和5倍.说明蓝藻的分解会释放出大量胶体态和颗粒态营养盐.总结出了水华蓝藻死亡分解过程释放营养盐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9.
动植物样品中总氮的测定,通常,采用凯氏氮法。其测定程序冗长,操作繁琐。本实验,以锥形瓶代替凯氏烧瓶,将样品称量于锥形瓶中,直接进行消解。当生物环境样品消解为透明溶液时,加入适量酒石酸钾钠溶液,以消除微量钙、镁等离子的干扰。测定了茶叶、茶树叶、牡蛎、牛肝等生物环境标准样品,并与凯氏氮法进行了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较满意。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及试剂 1.1.1 721型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消煮炉(或电炉)及锥形瓶等。 1.1.2 硫酸、硫酸铜、硫酸钾、酒石酸钾钠、纳氏试剂等,均为G·R或A·R;水为去离子水。 1.2 实验方法在电子天平上,直接用200ml锥形瓶称取0.500g干样,精确到0.0002g;加入0.5g硫酸铜,8.0g无水硫酸钾,混匀;续加入20ml浓硫酸,2粒玻璃珠,在瓶口上插一小漏斗;在消煮炉上加热至溶液澄清,续微沸2小时。冷却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以水定容。以纳氏试剂  相似文献   

10.
不同MBR反应器中硝化菌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正常运行工况下6个不同MBR反应器中的硝酸菌和反硝化菌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的MBR反应器好氧段中硝酸菌之间的相似性较高,相似性数值为78.7%~92.1%,但环境条件、进水水质及运行参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不同MBR反应器硝酸菌群落的差异.MBR反应器中有5种硝酸菌和3种反硝化菌,其中优势硝酸菌种以α-变形细菌(Alpha proteobacteria)、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维氏硝酸菌(Nitrobacter winogradskyi)为主,反硝化菌以好氧反硝化菌-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红球菌属(Rhodococcus)为主,说明反应器内同时存在好氧反硝化菌,推断MBR反应器内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硝化和脱氮途径.  相似文献   

11.
水中硝酸根的含量,由于在人的胃肠中能形成亚硝酸氮,影响人体的健康,现已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有些国家已将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含量限制在10mg/l以下,甚至还提出饮料工业中美味水应控制在0.35mg/l以内。目前,虽然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方法很多,但干扰离子较多,预处理烦复费时,且影响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应用锌粉还原、离子浮选技术,选择性地富集亚硝酸根离子,用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其含量。取样仅50ml,检测限可达0.004mg/l。  相似文献   

12.
阿替洛尔在硝酸根溶液中的光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跃飞  曾超  孟翠  杨曦  高士祥 《环境科学》2012,33(2):481-487
以氙灯为模拟太阳光光源,研究了β阻滞剂阿替洛尔(ATL)在硝酸根溶液中的光解,探讨了硝酸根离子浓度、溶液pH值、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和腐殖质浓度对ATL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ATL在不同浓度硝酸根溶液中的光解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增大硝酸根离子浓度促进了ATL的光降解率,当硝酸根离子浓度由0增至5 mmol.L-1时其速率常数由0.002 26min-1增至0.009 4 min-1;酸性或碱性溶液有利于ATL在硝酸根溶液中的光解,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对光解无明显影响,而加入Suwannee富里酸(SRFA)对光解产生抑制作用.采用异丙醇作为羟基自由基分子探针检测到.OH存在于ATL光解过程中.采用SPE-LC-MS方法鉴定了ATL在硝酸根溶液中的主要光解产物,并提出了可能的光解途径.  相似文献   

13.
铅是对人体有害的一种元素 ,我国对车间空气中铅的含量有着严格的规定。对铅的测定一般都采用双硫腙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我们采用微分电位溶出法[1] 测定其中的铅的含量 ,方法简便 ,快速准确 ,效果良好 ,与双硫腙法比较 ,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仪器与试剂MP— 1型溶出分析仪 ;微量进样器 ;铅标准溶液 ( 0 .1 mg/ ml) ;度汞液。1 .2 样品来源及处理将采样后的超细玻璃纤维纸放在小烧杯中 ,加 2 0 ml3 %硝酸 ,在电炉上徐徐煮沸 1 5~2 0 min,并不断搅拌溶液。将溶液过滤于 2 5ml容量瓶中 ,用热 3 %硝酸洗涤烧…  相似文献   

14.
土壤中金属成份的测定多用强酸湿消解法处理试样,操作麻烦费时,污染环境。Ress等报导使用浓盐酸浸出法处理试样与硝酸过氧化氢法比较,所得结果在统计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考虑到来自外界污染的金属成份不如土壤晶格中结合的那么牢固,我们试以1N HCl加热分解试样,并与王水  相似文献   

15.
用空气-乙炔还原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的锶,在试样中加入硝酸镧溶液(10%)、氯化钠及氯化钾消除酸对测定水中锶的干扰和共存离子的干扰并抑制了电离干扰,提高了灵敏度,线性范围0.05~5.00mg/L,最低检出限浓度为0.01mg/L,回收率为90~104%.  相似文献   

16.
A/O脱氮工艺实时控制对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红  马勇  彭永臻  王宝贞 《环境科学》2005,26(4):100-105
以人工合成废水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提高A/O(anoxic/oxic)工艺氨氮和硝酸氮去除效率的实时控制对策.氨氮控制的本质是通过控制DO设定值和好氧区体积大小使出水氨氮浓度达标排放.硝酸氮控制的本质在于高效利用缺氧区反硝化潜力,为此建立了以调节内循环回流量或(和)外碳源投加量维持缺氧区末端硝酸氮浓度处于设定值的实时控制对策.系统控制采用两级结构,高水平监控层用来选择低水平执行层的设定值,而低水平执行层对DO值、好氧区体积、内循环回流量和外碳源投加量进行直接控制,试验表明上述控制对策可以显著提高系统脱氮效率,降低出水氨氮和硝酸氮浓度,并最大程度节约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7.
硝酸异丙酯对单基推进剂的安定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云爆剂中硝酸异丙酯渗漏对单基推进剂的安定性能影响。方法利用加速量热仪(ARC)对单基推进剂在混合硝酸异丙酯环境下的热分解情况进行研究,确定热分解特性参数,并通过速率常数法计算出动力学参数。结果得到了其绝热分解的温度、压力时间曲线,发现在混合硝酸异丙酯后,样品起始热分解温度和表观活化能基本不变。结论硝酸异丙酯对单基推进剂的起始分解温度和活化能没有明显影响,不会危害其热安定性能。  相似文献   

18.
氮输入对沼泽湿地小叶章枯落物分解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典型湿地植物小叶章枯落物(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袋法研究了不同外源氮输入(N1、N2分别为6、12g·m-·2a-1)对小叶章枯落物分解过程酶活性的影响,并设置对照区(N0,0g·m-·2a-1)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枯落物最初分解的2个月里,氮输入会抑制蔗糖酶活性,尤其是低氮输入(N1)抑制作用显著(p<0.05),2个月后,氮输入显著促进了该酶活性(p<0.05);;氮输入除在160d时抑制了淀粉酶活性,其它时期均促进了该酶活性,且高氮输入(N2)促进作用显著;;氮输入提高了枯落物分解前2个月的脲酶活性,而在分解后期,低氮输入抑制脲酶活性,高氮输入则主要表现为促进脲酶活性;;低氮输入提高了小叶章枯落物分解前2个月的酸性磷酸酶活性,随后表现为抑制,高氮输入则只在分解后期(160d)抑制酸性磷酸酶活性,其它时期均表现为促进.总体而言,氮输入促进了蔗糖酶、淀粉酶活性,而对于脲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来说,低氮输入抑制了酶活性,而高氮输入则表现为促进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PAN[1-(2-吡啶偶氮)-2萘酚]可与多种金属离子生成有色络合物。其络合物组成有ML和ML_2两种形式。汞与PAN生成ML型络合物。摩尔克分子吸收系数为2.7KLmol~(-1)cm~(-1)。络合物稳定常数为35M。最大吸收波长为555nm。实验部分一、仪器及试剂 (一)仪器 UV-365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 (二)试剂 1.10μmol/l汞离子标准溶液; 2.0.01mol/lC TMAB溶液准确称取0.3644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铵于烧杯中,溶于20℃热水中,移至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至刻度; 3.0.5mmol/IPAN溶掖准确称取0.01246gPAN于烧杯中,以少量蒸馏水湿润,续以移液管加入7.5ml浓盐酸,使其溶解,移至50ml容量瓶,以水稀至刻度。 4.pH1.0~11.0缓冲溶液;  相似文献   

20.
使用离子色谱测脱硫脱硝副产物中的亚硫酸根、硫酸根、亚硝酸根、硝酸根4种离子,研究通过加甲醛抑制亚硫酸根的氧化,研究甲醛对4种离子,以及4种离子之间在测定时是否会相互影响。结果发现:硫酸根、亚硝酸根、硝酸根3种离子比较稳定,而SO_3~(2-)易被氧化。发现采用甲醛作为抗氧化剂可以较好地抑制SO_3~(2-)的氧化;用1 mmol/L的KOH作为淋洗液时,甲醛的质量分数可选为0.05%,若甲醛浓度过高,除影响色谱柱寿命外,SO_3~(2-)的出峰面积也会变小。甲醛的加入不影响亚硝酸根和硝酸根的出峰。亚硫酸根、硫酸根、亚硝酸根、硝酸根同时测定过程中相互干扰不大,4种离子的线性关系较好。采用甲醛做抗氧化剂时,不应采用Na_2CO_3等弱碱溶液作为淋洗液。总之,通过加入适量的甲醛,离子色谱法可以准确同时测定脱硫脱硝产物的亚硫酸根、硫酸根、亚硝酸根、硝酸根4种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