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我国页岩气开发钻井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在逐步加大页岩气开发力度的同时,也在加大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环保技术研究,以促进页岩气开发绿色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钻井废物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环保型钻井液、水基钻井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油基钻井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技术及其应用进展。提出了强化源头控制,从钻井液、井身结构设计、钻完井等方面进行全面管控,提高钻井液的循环使用效率,研发高效的废液净化工艺,降低钻井废物的产出,并实现钻井废物资源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川渝地区钻井作业清洁生产技术措施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钻井作业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提出合理的清洁生产措施,是当前钻井作业环境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对川渝地区钻井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影响程度分析,提出钻井作业各阶段的清洁生产技术措施,着重对钻井废水、废弃泥浆提出控制、削减措施以及有效的处置方案,减少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的不利影响,实现绿色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3.
面对石油开发与湿地保护相制约的现状,以低碳、低耗、低污染为目标,积极推进绿色低碳生态矿区建设。围绕海外河油田绿色低碳生态矿区建设,以分级管理的方式,实现作业现场无落地油泥,钻井现场无落地泥浆,基建现场无垃圾,井站无油污,设备无渗漏,工业污水"零"外排,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危险废物安全转移,工业、生活垃圾妥善处置的环保工作目标,探索创建绿色低碳生态矿区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避免或减小水基钻井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苏里格气田本着"建一个气田,留一片绿色"的理念,对液相循环利用,固相外委处置,同时进一步探索钻井岩屑减量和资源化利用途径。文章通过对钻井岩屑成分分析,对泥浆池土壤和植被进行环境调研,进一步探讨钻井废物在苏里格气田的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介绍了2015年之前固化法的应用情况,2015年之后实施钻井液不落地技术的应用情况。提出优化钻井液体系,强化现场处置及监管力度,进一步实现源头控制及循环利用。同时,结合国内外钻井废物处置、再利用现状,积极探索钻井固废铺垫井场、铺垫油区道路等资源化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钻井环境污染过程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钻井环境污染控制是实现清洁钻井的必要手段,文章介绍了钻井过程中的污染物和钻井作业环境污染控制措施,重点综述了钻井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等环境污染控制技术。通过钻井环境污染过程控制将钻井作业对环境影响和危害的程度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6.
浅析气田开发钻井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国内某大型气田开发工程为例,分析了钻井工程固体废物产生量、特性,归纳了钻井固体废物污染物种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介绍了钻井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并提出处理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简要分析川渝地区主要页岩气区域长宁、威远和涪陵页岩气钻井作业主要特点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页岩气钻井不同井段及不同钻井液体系钻井固废性质特点,针对页岩气钻井水基钻井固废和油基钻屑两大类固废的资源化处置利用情况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川渝地区页岩气钻井固废应分井 段或分不同钻井液体系进行收集并分类采用不同技术进行资源化处置利用,以达到更经济安全环保的效果。水基钻井固废就地生物处理资源化土壤利用是最优选择,第二选择是就地作为井场公路及井场场地路基建设利用,其次是制成水泥块或免烧砖,最后是转运制砖利用;脱油后的油基钻屑较好的资源利用方式是协同水泥窑焚烧处置,其次制成水泥块或作井场路基材料利用。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页岩气钻井固废分类处理利用等方面的建议措施,对油气勘探钻井环保决策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急需解决的钻井废水、废气治理问题,以钻井作业大功率柴油机废气余热回收利用为出发点,研制了钻井废水废气综合治理设备。通过现场试验对钻井废水、废气治理效果及噪声影响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日处理钻井废水可达11~13m3/d,柴油机废气中污染物排放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柴油机高频噪声得到较明显降低,并有利于增加柴油机扭距。  相似文献   

9.
钻井滤液中硫酸根(SO42-)浓度高、复配钻井液性能差是海上钻井滤液循环利用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文章以钻井滤液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究了钙盐沉淀法和钙矾石沉淀法对SO42-去除的影响,提出了钙盐 钙矾石沉淀法去除SO42-的技术。结果表明:钙盐沉淀法或钙矾石沉淀法处理后,钻井滤液中的SO42-和Ca2+浓度无法满足钻井滤液回用要求(SO42- ≤4000mg/L;Ca2+≤500mg/L);钙盐 钙矾石沉淀法处理后钻井滤液中SO42-和Ca2+浓度可分别降至2218mg/L和465mg/L,满足钻井滤液回用要求。反应条件为:钙盐沉淀法中投加12000mg/L的CaCl2溶液,钙矾石沉淀法中,Al/S摩尔比(IAS)和Ca/S摩尔比(ICS)分别为1.25和2.5。研究结果可为钻井滤液中SO42- 处理工艺单元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洋环保要求日趋提高,越来越多的海上区块要求钻井废物"零排放",钻井废物合规处理处置已成为海上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对海上钻井废物现行处理方式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为出发点,参照国外钻井废物管理的"4R"原则,探讨了国内海上钻井废物管理原则,并结合海上作业特点,介绍了针对水基钻井废物的化学脱稳固液分离技术,以及针对油基钻井废物的机械分离和热脱附组合技术,探讨了相应的处理流程及设备。结果表明:化学脱稳固液分离出的液体回配新钻井液性能与采用清水配制的钻井液性能基本一致;含油钻屑经热脱附处理后,油水回收,钻屑含油量低于1%,达到GB 16297—1996《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相似文献   

11.
钻井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石油钻井的快速增长,如何对污染进行有效的防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依据胜利油田坨767井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钻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类型,着重对废弃钻井液、废水、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将污染控制变末端处理为包括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综合管理的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中原油田在对钻井液的处理中采取了源头控制、过程控制以及综合利用的手段,减少了废钻井液的污染。对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钻井废水处理技术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钻井废水的污染特点,综述了6种常用的钻井废水处理方法,对各种处理方法的技术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钻井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是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CX170-1井钻井废水及废钻井液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CX170-1井位于川西平原,周围良田环绕。文章就川西地区钻井作业现状提出了比较可行的钻井废水及废钻井液无害化处理工艺技术。针对钻井废水,详细介绍了轻度污染废水;严重污染废水和特殊作业废水的处理工艺及处理效果。对于废钻井液,该井主要采用了固化处理。结果表明:经固化处理的废钻井液干结后具有一定强度,失去了水敏性,不再具有返浆性。浸泡实验表明,有害物得到了比较彻底的固定,经检测,各种污染指标大都低于国家一级标准,自然条件下外排的废钻井液不再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5.
废钻井液对环境影响分析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废钻井液是当前油田急需解决的环保问题之一。实验分析了废钻井液浸出液有害成分以及对生物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几种废钻井液处理方法,得出结论:在焉耆盆地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固化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油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在塔里木盆地油田井区开展该项技术的适用性评估与示范推广,以实现油田钻井资源化、减量化及清洁化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对钻井废物污染的全过程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钻井作业过程中控制废物的排放量和毒性,变末端处理为全过程控制,采取各种措施预防钻井废物的污染是近年来国外油气田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采用小井眼钻井工艺;减少井眼冲蚀;强化环境管理;提高钻井液固控系统的处理效率;开发各种合成基钻井液;采用低毒无害的钻井液化学添加剂等6个方面讨论了减少钻井废物产生量的途径和降低钻井液及添加剂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钻屑、钻井液固化处理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钻屑和废钻井液的固化处理是现阶段钻井废物无害化处理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利用固化剂对钻屑和废泥浆进行固化处理,优选配方(水泥+粉煤灰+添加剂)进行固化处理;同时考查了钻屑、钻井液固化填埋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物浸出液的分析结果符合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3-1996)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对周围环境水质调查监测,环境水质未受到污染,与填埋前的监测指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