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主持人语:在企业生产实践中,有人认为,生产一线人员技术水平越高,对生产中各重点环节、部位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就越熟知,安全也就会随之越牢靠。但也有人认为,生产一线人员技术水平越高,有时却越会自恃技术高超,在操作中"图省事、走捷径",违章操作,导致安全不牢靠。那么,技术水平与安全是否存在必然联系,生产一线人员的技术水平越高是否安全就越牢靠?本期就让我们谈一谈如何看待"人的技术水平越高安全越牢靠"。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很多企业都制定了"每个人都有责任制止任何不安全行为"等类似的安全管理规定或制度,以此去要求或规范一线员工在作业时,如果发现周围其他的作业人员存在不安全行为,要及时提醒或制止。但在实践过程中,有些员工并不愿意接受同事之间的"提醒",认为是在"找茬"。那么,想要使"提醒"更容易被接受,笔者认为,不论是"提醒"者,还是被"提醒"者,都  相似文献   

3.
企业安监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及时发现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偏差,及时整改并监督实施,从而推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沿着正确的轨迹运转,避免事故发生。而一旦发生事故,是否要安监人员承担责任,笔者认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图为某企业安监人员正在一线进行安全检查。(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认为,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中,应遵循"统筹兼顾,主次分明"的原则,从提升全员综合素质、科学客观判断"轻重缓急"、妥善处理后续工作3方面入手展开工作,确定处理问题时的资源分配和处理顺序,从而有条不紊地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首先,提升全员综合素质。全员是指包括企业领导、各级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生产一线人员在内的所  相似文献   

5.
任何企业负责人都会说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没人会说不重视,但是目前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依然时有发生,其中甚至不乏特别重大事故。那么企业对于安全工作重视应以何为准,笔者认为,应观其"制",视其"行",看其是否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6.
事故率能够直接衡量企业安全水平的高低吗?传统观点认为,衡量一个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看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频次和严重程度,很多企业都以“零事故”“零死亡”作为终极安全管理目标。有些人认为,所谓安全,就是指人没有受到伤害,企业如果发生事故少,事故伤害小,那不就是说明企业安全水平髙了吗?也有人认为,事故率只能代表结果,不能代表生产过程中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对此您同意哪种看法?事故率的髙低能够直接衡量企业安全水平的高低吗?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认为,想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各生产经营单位应从落实操作标准化、抓好现场管理、强化日常安全管理3个方面入手。图为某企业员工正确穿戴好个体防护用品后作业。(图片由武钢金山店铁矿提供)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如果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的安全生产必然受到一定的阻碍。笔者认为,想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从落实操作标准化、抓好现场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企业的安全生产考核,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过程考核,即使短期内达到了预期目标,从长远角度看,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长治久安。因此,笔者认为,应从全员明确过程考核的重要性、建立健全过程考核机制、强化员工与企业的沟通等方面入手加强过程考核,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考核更加健全完善。首先,需要让全员明确过程考核的重要性。过程考核需要全员参与,既需要安全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需要一线员工的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认为,企业一方面要鼓励员工学技术,不断提升安全素质,但同时又要谨防"灯下黑"。图为某企业员工认真检修设备。(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技术水平对于做好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二者并不成绝对正比,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和运用技术,而是作为违章、逾越制度的借口,就会适得其反。笔者认为,企业一方面要鼓励员工学技术,不断提升安全素质,但同时又要谨防"灯下黑"。第一,不能逾越制度。无论技术水平高与低,新职工还是老职工,都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认为,企业大可不必"风声鹤唳"般地言必称安全,而是应把握好"度"。图为某企业安全宣教活动现场。(图片由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提供)对于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很多人认为抓得越"紧",员工的安全意识就会越"牢固"。但笔者认为,企业大可不必"风声鹤唳"般地言必称安全,而是应把握好"度"。首先,依据笔者多年煤矿安全管理经验来说,如果安全管理抓得  相似文献   

11.
任何企业负责人都会说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但是否真的重视,笔者认为,应以安全投入的多少作为衡量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的标尺。同时,《安全生产法》中也明确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认为,员工的技术水平越高,安全越有保障,而且对于企业来说,还应加强引导,充分发挥这些高技术水平员工的技术优势,提升企业整体安全水平。图为某企业员工正在认真作业。(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从总体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员工的技术水平越高,安全越有保障,而且对于企业来说,还应加强引导,充分发挥这些高技术水平员工的技术优势,提升企业整体安全水平。在企业实践中,一个人的"技术水平"通常能够反映其"安全素  相似文献   

13.
勤学勤练     
<正>笔者认为,企业在应急培训过程中,应从学案例、事件及开展应急演练入手,勤学勤练。图为某企业组织员工学习案例知识。(图片由武钢金山店铁矿提供)一线作业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点,是各类事故应急处置第一现场的执行者。企业应急培训的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线作业人员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所以必须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其对危险因素的辨别及应  相似文献   

1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表示安全是生产活动的基础,其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一、在设计一个生产系统时,首先必须考虑这个系统是否安全的,如果这个基本条件不具备,那么这个系统的设计就不能通过.二、在进行某项生产活动时必须考虑这项生产活动是否安全的,如果这个基本条件不具备,那么这项生产活动就不能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主持人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有人认为,抓得越"紧"越好,企业抓得越"紧",员工的安全意识就越"牢固"。但也有人认为,安全生产工作抓得"不紧"固然不好,但抓得"过紧",很可能会导致员工因过度紧张而出现抵触情绪,甚至在作业中"出错",反而不利于安全。对企业来说,安全生产工作是否抓得"越紧越好"?如果抓得"过紧",哪些"过紧"反而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认为,安全生产需要"窍门",但必须辩证地看待,看其是否在不真正违背规章制度的条件下促进生产。图为某企业员工正在更换排水器。(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安全生产需要"窍门",但必须辩证地看待,看其是否在不真正违背规章制度的条件下促进生产。一些看似荒诞不经的"窍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认为,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落实到位,企业可以采取"倒推法+放大法"予以检验并监督落实。图为某企业隐患排查现场。(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就是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落实到位,企业可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认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安全工作上应确保足够的"时间投入",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安全工作上的"时间投入"体现着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首先,任何一个企业,都应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并且责无旁贷。这里,笔者并不否认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办公室里浏览审批、修订各种安全文  相似文献   

19.
正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是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一线的中坚力量,这支队伍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全国的安全生产状况,对于能否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防止一般或较大事故的发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基层监管人员具备较高的执法素质和较强工作能力,那么,监管部门就可通过有效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认为,想要充分发挥"岗前安全宣誓"的作用,企业应从明确目的、互相监督、严格考核3方面入手。图为某企业日常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企业利用班前会等时间组织一线作业人员开展"岗前安全宣誓"的做法是值得推广的。想要充分发挥"岗前安全宣誓"的作用,企业应从明确目的、互相监督、严格考核3方面入手,组织一线作业人员开展"岗前安全宣誓",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促进企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