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学期即将开始,广西玉林市一环东路的几条斑马线冒出了一颗颗鲜红的"爱心",一个个心形图案温馨可爱,让过往司机行人眼前一亮,成为玉林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是玉林市首次推出"爱心斑马线",以提醒过往行人、司机注意安全。在玉林市一环东路茂林路口,一颗颗红色醒目的爱心点缀在四条人行道  相似文献   

2.
《福建日报》报道,从5月下旬开始,福州将在市区开展"斑马线文明礼让"活动,大力推广斑马线文明礼让手势,倡导机动车驾驶人礼让行人,让斑马线成为行人安全通道线和文明城市标志线。这一活动包括设置"斑马线文明礼让手势"牌、开展文明行车教育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2017年开展“车让人”活动以来,斑马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但本文经统计发现,近两年交通事故量并未明显降低,即“车让人”虽有效控制了斑马线事故,但并未明显影响整体交通安全形势。为此论文设计了3种人车博弈仿真实验,分析不同典型情况下的礼让司机心态:在没有规定车让人时,积极礼让率约20%;在规定车让人时,积极礼让率约50%;当给予司机正向反馈时,积极礼让率约70%,仿真结果验证了:如果没有很好地兼顾司机情绪,“车让人”并不能实现本质安全,即大量交通事故只不过是从斑马线推移到了公路的其他地方(事故外溢)。论文最后建议在斑马线处分别设计给司机和行人阅读的2套标语,综合调控司机心境,有效防控“斑马线事故外溢”。  相似文献   

4.
前段时间,央视曾经连续播出过专题片<直击斑马线>,针对斑马线上的文明和不文明行为作了报道.在杭州就流行起"拇指感谢法",不管是车让人还是人让车,对谦让的一方伸出拇指予以夸奖、感谢.对此"感谢法",笔者很有感触.  相似文献   

5.
爱情斑马线     
"爱情需要一条斑马线才安全。"这句网络上流传的话,说的就是成都合江亭的"爱情斑马线"。春节期间,这条爱情斑马线换上了新装,成为都市红地毯。"打造这条爱情斑马线,不光为新人,而是要让每一个走在上面的人都能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成都市交警三分局民警如是说。据了解,这条"爱情斑马线"在全国属首创。  相似文献   

6.
《安全与健康》2012,(20):25
2012年以来,深圳市对在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上不避让行人的机动车,已开出一万多张罚单:在一些学校门口,有的学生站在斑马线一边,而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就是不礼让;在雨天,有的老人打着伞,还有的抱着孩子,站在斑马线一边,一些司机眼看着车轮溅起水花,也不停车……面对这些情况,在深圳市,这样的司机将面临500元的罚款。  相似文献   

7.
汽车驾驶员驾车时精力高度集中,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路边的房屋、树木等静止物,尽速向后退去,使司机们产生物体在"动"的感觉,尤其是太阳光线强烈的情况下,这种"动"的光波刺激一旦让长时间疲惫行车的司机接受,便要消耗很多视紫质。视紫质不是人体所固有的,  相似文献   

8.
今年春节晚会有一个小品叫《让一让,生活多美好》,情节记不清了,可"让一让,生活多美好"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由此想到,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那些"手握生死盘,脚踏鬼门关"的司机们,在行车中是否也应该提倡"让一让"? 驾驶员常年出车在外,在行车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  相似文献   

9.
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高发,我们何时能够放心过马路?连日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走上福州街头,我们在福州市的华林路、鼓屏路、白马路、杨桥路、仓山学生街等街道,就斑马线安全问题展开调查采访,受访的过半行人认为过斑马线没有安全感。斑马线上,当行人遭遇机动车时,究竟是车让人还是人让车?  相似文献   

10.
许多到国外考察过的同志,都对国外“车”让“人”印象颇深。回国后每见斑马线上车与人争道的景况,就难免发一番感慨。 对国外“车”让“人”的情形,我也见过不少。每见一回都悬一个问号在心头:“他们为什么会车让人?”有一次,终于找到了答案。那是在菲律宾的马尼拉街头,一行人晚饭后在华人朋友的陪同下,到街那边的广场散步。我先来到斑马线边上,站在那里等后面的人。一辆敞蓬车停下了,司机是个老头,示意要我先过。我指了指后面正在  相似文献   

11.
李维乔  屈娜 《安全》2018,39(10)
在我国目前的高铁运营中,单司机制决定了高铁驾驶员在高铁列车安全运营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本文基于高铁驾驶过程中高铁驾驶员驾驶高铁的习惯程度对高铁驾驶员注意力集中情况和驾驶操作速度的不同影响,研究了如何通过调整驾驶过程中的"规则"来改变高铁驾驶员对驾驶高铁的习惯程度,从而使高铁驾驶员注意力集中情况和驾驶操作速度更好地保持在安全限度内。  相似文献   

12.
《安全与健康》2016,(8):6-9
正大巴着火,车门为何不开?车窗为何关闭?安全锤又在哪里?司机为什么最先逃生?湖南郴州宜凤高速"6·26"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以下是部分文字摘录。事发突然伤亡惨重解说:3月26日早上8点,湖南耒阳市神龙广场,一辆载着57人,车牌号为湘D94396的大巴车由此出发,准备前往200公里以外的郴州宜章县莽山森林公园。车上的乘客都是参加耒阳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你慢一点我慢一点,文明的步伐快一点;你让一点我让一点,舒心的笑容多一点;你讲安全我讲安全,美好生活到永远."目前,宁夏吴忠市司机王师傅手机里经常会收到类似的安全提示.这些温馨信息均出自吴忠市交警支队民警之手,他们把短信当"黑板",为驾驶员开设了一堂"手机短信安全教育课".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重庆市交巡警推出的"智能斑马线"系统正式通入运行,这种斑马线可感应50米外驶来的车辆并通过语音提醒路人,并在斑马线两侧形成舞台追光效果保护行人,警示车辆,对不让行行人的车辆自动启动违章拍照功能。记者在重庆渝中区中山四路求精中学附近看到了这条"智能斑马线"。据观察,从行人站上斑马线等候区开始,斑马线两侧的地灯就会亮起提醒车辆注意礼让行人。行人通过时,地灯开  相似文献   

15.
<正>连续打哈欠3次将被批评教育,犯困打盹、闭眼将被罚1000元并停工……近日,这个针对公交驾驶员营运过程中"精力不集中"的管理规定,在司机中引起争议。这个规定来自西安市公交总公司二公司道路安全委员会,目的是进一步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意识,遏制因驾驶员在营运过程中精力不集中而造成的各类事故。(2016年12月10日《华商报》)"连续打哈欠3次将被批评教育,犯困打盹、闭眼将被罚1000元并停工等等",在一些人看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央视曾经连续播出过专题片《直击斑马线》,针对斑马线上的文明和不文明行为作了报道。在杭州就流行起拇指感谢法,不管是车让人  相似文献   

17.
刁民小谢     
小谢是出租车司机,在司机协会里名声并不好。大家都认为他太滑头,是个见鬼说鬼话,见人说人话的角色。但是小谢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照样活得有滋有味,而且每年年末的时候,还能评上先进驾驶员称号,这就让很多驾驶员感到不平了。他们说,小谢凭什么得到荣誉?这小子平时吊儿郎当,还有许多乘客来信反映说他宰客。司机协会的负责人就打开工作日志,上面记载了许多次有关小谢的好人好事,反映小谢不好的方而少于反映小谢好的方面。而且他做的好事,几乎都是救命的大事,因此,评小谢先进是不为过的。  相似文献   

18.
福建宏途渣土运输有限公司,是福州7家渣土运输企业中规模较大的一家。据该公司负责人陈勇介绍,他们现有车子100多部、挖掘机18台、铲车1 6台,驾驶员将近200人。将近200名的驾驶员中,外地司机占了90%以上,其中以河南人最多,大概2/3比例。其次就是江西、四川等地的。渣土车司机的月工资从3000元到3500元不等,  相似文献   

19.
数字播报     
《现代职业安全》2012,(4):16-16
<正>36万名从2012年起,北京市安全生产培训不再只"啃"课本不动手,36万名受训人员将首次"玩"3D游戏进行安全培训。坐进虚拟驾驶舱、眼盯3D幻影屏幕、手控力反馈摇杆等将成为地铁司机、"蜘蛛人"等工种安全培训的实操训练。这种先  相似文献   

20.
开心一刻     
也不是新手一天中午,在道尔顿大街钟楼附近发生了一起车祸。但幸运的是,被撞的行人脚上仅有几处擦伤。司机停下车,在警察到来之前,他恼怒地对行人喊道:"为什么不注意?要知道我是个熟练的驾驶员,开车7年从没出过事!"行人闻言大怒,立刻接过司机的话说:"可我也不是新手,我已步行46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