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施工引起的城市地下管线泄漏风险事故频发这一现实问题,考虑施工过程所具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基于模糊事故树的施工现场地下管线泄漏风险分析方法。对近年城市地下管线泄漏事故资料原因进行统计,根据管线破坏的4种不同情形,从"人-机-料-法-环"着手对"施工现场地下管线泄漏风险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并建立事故树。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引入模糊理论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最小割集和结构重要度排序找出该项目引发地下管线泄漏风险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计算顶事件和中间事件发生概率,判断该项目地下管线泄漏风险处于中等风险范围,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基于模糊事故树的施工现场地下管线泄漏风险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地下管线普查,是指针对某一区域内的地下管线敷设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根据不同地区的要求,也包括对部分地面以上的出露管线进行调查。地下管线普查内容一般包括:已有管线资料的收集和管线现状调绘图的编制、地下管线探测、地下管线图的绘制等内容。地下管线的普查是地下管线其他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在对现有管线相关信息充分掌握的情况下,才能对地下管线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并建立完善的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对预防地下管线事故提供信息层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铁建设中,隧道开挖可能损坏上部土体中埋设的既有管线。如何控制管线沉降,从而保证其安全是地铁施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隧道开挖对刚性接口地下管线的影响,充分考虑了土质、管线参数及盾构施工参数等因素,分析了地下管线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沉降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管线本身参数(除管材、直径外)对其沉降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土质及盾构施工参数对管线沉降的影响较为显著,应当予以重视。通过对北京某地铁区间隧道正交下穿钢筋混凝土雨水管的沉降实测资料与3种假设工况沉降计算值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前述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1、施工前必须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进行勘察,摸清地下设施的走向及深度等情况,制定施工方案。2、土方歼挖宜从上到下分层依次开挖,严禁采用挖字底脚的作业方式。按土质和深度情况设置安全边坡和做好同壁支撑工作。  相似文献   

5.
《现代职业安全》2014,(10):55-55
<正>为切实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贯彻《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总结交流国内外近年来在地下管线行业的技术进展与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地下管线行业的整体水平。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批准同意,"2014中国国际地下管线大会"定于11月14—15日在北京市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议主题为"智慧管线与城市安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将与大会其他组织单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鉴美国、哈尔滨等国家和城市地下管线先进管理经验,提出以统筹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为主线,以行业部门为依托,以解决管线无序建设、道路重复开挖、信息档案缺失等问题为突破口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思路,通过实施全过程管理,初步实现地下管线建设有机构统筹、有政策支撑、有计划推进、有措施监管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鉴美国、哈尔滨等国家和城市地下管线先进管理经验,提出以统筹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为主线,以行业部门为依托,以解决管线无序建设、道路重复开挖、信息档案缺失等问题为突破口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思路,通过实施全过程管理,初步实现地下管线建设有机构统筹、有政策支撑、有计划推进、有措施监管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8.
公共安全     
正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近年来,我国除台风、山洪、地震、森林火灾等重大自然灾害外,公共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以城市地下管线事件为例,仅北京一地,2019年前8个月,就发生40起施工外力破坏地下管线的事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鉴于此,本期特策划"公共安全"专题。在本期专题中,本刊采访了热心公益培训的,"啸傲天下应急救援服务"  相似文献   

9.
<正>继2013年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后,今年又相继发生了4月10日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6月30日大连中国石油输油管线爆裂起火事故,暴露出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的脆弱和严峻的安全形势。目前,我国地下管线总量已超过300万km,城市建成区的地下管线密度已超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青岛、大连等地相继发生地下管线泄漏爆炸事故,导致多人伤亡,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把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作为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强化监控预警,对地下管线安全风险较大的区段和场所要进行重点监控。开展地下管网安全管理技术创新研究,是促进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内容。重庆市荣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冠公司")是国家高  相似文献   

11.
地下管线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发展非常迅猛,但随之而来的地下管线安全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典型地下管线事故来看,城市的发展与地下管线的安全问题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地下管线在现代城市安全中占有的位置越来越受到关注,需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前置考虑地下管线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地铁施工引起地下管线变形的安全评估方法,分析三点共圆法求算管线变形曲率中测点间距和测量误差的影响,并对其适用性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利用六次多项式曲线拟合求算管线变形曲率的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辨识和发现城市地下管线占压隐患,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城市地下管线近线占压和压线占压识别数学模型,建立了占压隐患分析的技术流程。结合W城市某区域的综合地下管线普查数据,进行了该区域的占压隐患辨识,分析结果提交相应城市规划部门,经核实符合研究区建设发展实际情况。分析结果验证了基于GIS的地下综合管线占压辨识模型、流程的有效性,可为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设计、安全运营、维修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浅埋黄土地层盾构隧道施工下穿对不同特性地下管线的变形受力影响机制,依托河南省某公路隧道工程,以工程黄土为试验材料进行室内模型试验。通过设置3种管隧交角,研究两种接头刚度的非连续管线和连续管线的沉降、弯矩和管土接触压力变化规律,并在管隧正交工况下,研究不同地下管线的遮拦效应及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得出预测管线沉降的拟合公式。结果表明:在3种管隧交角下,地下管线沉降存在3个阶段,在管线沉降集中区阶段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接头非连续管线的平均沉降增长速率是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接头非连续管线的2倍;管隧交角的减小,使得非连续管线的最大正负弯矩均减小,PVC接头非连续管线弯矩曲线由“W”形转变为“V”形;管隧交角和接头刚度对土压力变化曲线和峰值位置几乎无影响,土压力变化均呈“M”形;在管隧正交下,管线整体刚度越大对地表沉降抑制作用越显著,管线沉降与地表沉降呈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地铁隧道施工对周围管线的影响已成为地铁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周围邻近管线的变形影响规律,并据此对管线进行合理保护是地铁等隧道建设中面临的普遍任务。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研究背景,通过FLAC数值模拟,得到了多种工况下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邻近垂直于地铁线路的管线变形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地铁盾构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小是不一样的,管线的沉降最大值处均位于隧道轴线正上方,且随着管隧距离的缩短,管线沉降最大值不断增大,因隧道盾构施工而对管线的变形影响范围逐渐减小,沉降曲线的沉降槽宽度逐渐减小;管线在距隧道轴线±1.6倍洞径范围内随管隧距离的减小沉降值逐渐增大,反之,其变形减小;随着土仓压力的增大,地下管线的变形越来越小,甚至可能产生向上隆起。工程实践表明,预测结果和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市集中供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城市供热需求的增加,供热地下管线长度迅速增长,供热地下管线事故时有发生,城市供热地下管线安全问题已成为市政地下管线安全研究的重点问题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事故致因论的角度和事故树的方法对供热地下管线系统的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合理有效的预防对策,有效消除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对确保城市供热管网安全、稳定、正常供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下管线的现状、问题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平  王立 《安全》2008,29(5):31-33
城市中的供水、燃气、热力、电力、排水、中水、通信信息、有线电视、输油、照明和公安交通等市政管线工程,俗称生命线工程,是维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关键。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城市对市政管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城市地下管线事故时有发生,2006年1月3日的京广桥塌陷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18.
宁丙文 《劳动保护》2010,(9):104-105
2010年7月28日,途经原南京第四塑料厂拆迁工地的丙烯管道被施工人员挖断,可燃气体泄漏后发生爆炸,导致13人死亡、逾百人受伤。如果在施工前能了解地下管线的布局,明确标识出其具体位置,挖掘作业者就可避开一个个"雷区"。美国2007年设立的"挖掘前呼叫"号码——"811"专线,为地下管线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浅埋隧道下穿密集管线施工地层与管线群变形时空特性,基于南昌地铁三号线邓埠站1号出入口暗挖隧道工程,利用理论分析、数值分析结合现场监测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上方密集管线中位于前方的管线先承担开挖释放的部分土体应力,使其后方管线的变形大幅减小,平均减幅达23%;地层变形始终朝向掌子面,在掌子面到达时水平位移最大;因管线-土体共同作用,土体释放部分应力转移到地下管线,使地层沉降减小24%~38%,沉降槽宽度扩大40%;施工期间建议对污水管变形重点监测,在管线平均变形速率急速增大时,需提高监测频率。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相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3月31日,北京城建七公司在北京市西城区西绒线路口进行道路改造施工作业时,将地下燃气管线挖断,影响了1.2万余户居民用气,无人员伤亡。4月10日,中建二局在北京市海淀区红莲小区施工过程中,挖断燃气管线,导致燃气爆燃,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5月8日,北京市海淀区龙岗路燃气管线发生泄漏,因抢修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6月9日,正值端午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