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2016年11月25日,国务院安委办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通报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等近期几起典型事故情况,部署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指出,从初步掌握的情况来看,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特别重大坍塌事故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压缩工期、突击生产、施工组织不到位、管理混乱等有关。起因责任都要查清查准  相似文献   

2.
正很多建筑施工行业的生产安全事故背后,都存在过程监督不到位、验收把关不严等问题。例如,2016年11月25日,国务院安委办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指出,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特别重大坍塌事故,从初步掌握的情况看,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压缩工期、突击生产、施工组织不到位、管理混乱等有关。笔者认为,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想要做好项目安全管理,应从组织机构与责任制、基础管理、监督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1月24日7时40分许,江西省宜春市丰城电厂三期在建项目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造成74人遇难、2人受伤,是建国以来电力建设行业最为严重的事故。从初步掌握的情况看,事故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压缩工期、突击生产、施工组织不到位、管理混乱等有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强调,要清醒认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立即全面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近十几年来电力行业伤亡最为严重的事故",这场事故的确教训惨痛。从官方初查结果看,"压缩工期"果不其然成了原因之一。这值得警醒:任何工程都会有根据科学规律而来的建设周期,一旦随意压缩工期,必然会抬升事故风险。遗憾的是,"赶工期"现象挺普遍。广东省建筑业协会会长梁剑明就曾透露,现在的施工企业几乎没有不压工期的。有些事故也堪称佐证,很多"短命建筑"都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语:目前,很多企业都会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安全生产百日攻坚"等"百日安全活动"。有人认为,这种"百日安全活动"与广受诟病的"大干100天"没有本质区别,安全应该是每一天,不应是多少天,而且轰轰烈烈的活动过后,反而容易导致人们的安全意识出现松懈,于企业的长治久安无益。也有人认为,"百日安全活动"作为一种安全管理手段,能够"集中力量办大  相似文献   

6.
正如何看待"百日安全活动"目前,很多企业都会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安全生产百日攻坚"等"百日安全活动"。有人认为,这种"百日安全活动"与广受诟病的"大干100天"没有本质区别,安全应该是每一天,不应是多少天,而且轰轰烈烈的活动过后,反而容易导致人们的安全意识出现松懈,于企业的长治久安无益。也有人认为,"百日安全活动"作为一种安全管理手段,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着力  相似文献   

7.
去年的杭州地铁塌陷事故,引起了全社会对地铁施工安全的关注。一些专家认为,赶工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为此,北京市建委于今年5月发布了《关于加强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意见》,明确规定,轨道交通工程要确定合理工期,建设单位不得随意压缩合同工期。  相似文献   

8.
<正>眼下,世届年终,各行各业都很忙,大家都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搞大突击:工程项目建设速度需要加快,任务指标需要按时完成,经济效益需要达标,各项工作需要"收尾"……为了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一些单位在抢时间争速度,加班加点搞突击,把完成任务作为头等大事,进行最后冲刺。然而,越是这年末岁尾的关键时刻、非常时期,越是要把安全作为第一要务。越是在这节骨眼上,越是事故高发的"危险期"。越是工作忙,越是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1月7日晚,浙江省义乌市大陈镇远洋领带印花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火灾燃爆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11月9日,义乌市迅速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和消防会议,要求全市奋战100天,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整治"专项行动。在"百日整治"即将收官之际,义乌市安监局局长张建军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岁末年初事故易发,开展‘百日整治’就是针对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薄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语:每至岁末,很多企业都会为了完成全年的生产任务而赶进度、抢工期。在此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往往容易被忽视,并且很可能由此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那么,企业在岁末应如何避免因赶进度、抢工期而忽视安全生产工作?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切实保障岁末安全生产,以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本期就让我们谈一谈如何保障岁末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趋于好转,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增幅有所下降。但当前形势仍十分严峻,安全生产事故数量和事故死亡人数总量仍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从2001年—2003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397起,平均2.76天一起;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42起,平均26天一起:发生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的事故3起,伤亡惨重,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期全国各地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的态势,8月28日,福建煤监局陈炎生局长立即组织研究部署4项紧急措施,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坚决遏制煤矿事故发生,确保全年事故控制指标顺利完成,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煤矿安全环境。一是在持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力度不减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部署开展"百日煤矿安全隐患治理专项行动",做到生产和建设矿井100%排查一遍,重大隐患100%挂牌督办,一般隐患100%登记建档限期整改。省、市、县三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开展大执法行动,重点督查没有发现重大隐患或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矿井,一旦发现存在非法违规行为,一律立案查处。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认为,企业岁末生产任务再忙,都不能忘记安全,必须始终坚持"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理念。图为某企业安全培训现场。(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每至岁末,很多企业都会为了完成全年生产任务而赶进度、抢工期。在此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往往容易被忽视,并且很可能由此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笔者认为,企业岁末生产任务再忙,都不能忘记安全,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透露,2015年,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保持了继续下降的态势。全年发生各类事故28.2万起、死亡6.6万人,同比分别下降7.9%和2.8%。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近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从数据来看,伤亡人数、事故起数是少了,但发生几次重特大事故,确实仍然感觉形势严峻"。2015年,重特大事故频发且危害严重、影响恶劣。全国发生了38起重特大事故,平均10天一起,  相似文献   

15.
声音     
岁末年初,事故倍出李庆钢在安全管理中流传着一句行话:“岁末年初,事故倍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一是突击任务。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下,往往会出现生产第一,忽视安全的现象。二是各种会议多。诸如总结会、表彰会、团拜会……各级领导相互拜年、迎来送往,使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认为,应遵循"全员参与、相互监督"的原则,从"突击"初始制度化、"突击"过程公正化、"突击"结果明朗化三方面下足功夫。图为某企业对班组的突击性检查现场。(图片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对于企业应如何将"突击性"工作取得的效果保持下去,笔者认为,应遵循"全员参与、相互监督"的原则,从"突击"初始制度化、"突击"过程公正化、"突击"结果明朗化三方面下足功夫。第一,"突击"初始制度化。所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安徽淮北矿业孙疃煤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原则,通过举行火灾、瓦斯等突发性事故应急演练,不断提升矿井抗灾自救处置能力,筑牢稳固的安全堡垒。近年来,煤矿事故总量呈下降趋势,伤亡人数明显减少,但是重特大煤矿事故的发生却呈抬头之势。孙疃煤矿为立井500 m开采,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水、火、瓦斯等灾害严重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防范较大及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成为该矿"天"字号工程。  相似文献   

18.
2001年,乡镇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比较稳定,前10个月,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进入11月份以后,从14日至22日短短的9天中,山西阳泉市盂县、吕梁地区交城县、大同市南郊区、晋城市沁水县和吕梁地区中阳县等县(区)连续发生了5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00人.这5起事故都是发生在国务院办公厅68号文件发布之后,而且5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9天中集中在一个省内发生,其性质尤为恶劣.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明显,全国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始终保持"双下降"趋势。然而,当前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保障能力不高等突出问题仍普遍存在,以2015年为例,全国平均每10天左右发生1起重特大事故的频率仍让人难以容忍。  相似文献   

20.
<正>有些事情,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安全生产就是这样。当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之时,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还有一个个幸福的家庭。有些人在岁末年初容易懈怠,一些企业为追求效益"抢工期",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2016年1~11月,全国发生煤矿较大事故22起,平均一个月两起。尤其是在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接连发生重特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我们在哀悼同胞的同时,也必须进一步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