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必要不充分     
正笔者认为,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践中,技术水平和安全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如果把生产一线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看作是已知条件,安全是否牢固看作结论,那么只能说,技术水平高是安全牢固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践中,技术水平和安全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如果把生产一线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看作是已知条件,安全是否牢固看作结论,那么只能说,技术水平高是安全牢固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主持人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有人认为,抓得越"紧"越好,企业抓得越"紧",员工的安全意识就越"牢固"。但也有人认为,安全生产工作抓得"不紧"固然不好,但抓得"过紧",很可能会导致员工因过度紧张而出现抵触情绪,甚至在作业中"出错",反而不利于安全。对企业来说,安全生产工作是否抓得"越紧越好"?如果抓得"过紧",哪些"过紧"反而  相似文献   

3.
<正>如何看待在安全生产中推行"连带责任"目前,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推行"连带责任"。例如,徒弟出现问题,师傅承担"连带责任";下级出现问题,上级承担"连带责任",等等。有人认为,推行"连带责任"能够促进各级人员互相监督,有助于各项措施、责任的落实,强化安全管理。但也有人认为,"为别人的错误买单"会导致一些本来遵章守纪的人员  相似文献   

4.
1500吨冷库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安徽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张平铭冷库发生爆炸,有人会感到吃惊。这是因为,常人总把高温与爆炸事故联系在一起,认为温度越高的物质或设备、设施越容易发生爆炸事故,而温度越低的物质或设备、设施就越不易发生爆炸事故。然而世界上的事...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语:在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很多作业人员会根据岗位情况找出一些关于安全生产的"窍门"。有人认为,应该鼓励基层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找"窍门",改进作业细节,使作业更加安全高效。但也有人认为安全生产不需要"窍门",只要严格执行"标准动作"就不会出事,"窍门"把握  相似文献   

6.
<正>如何看待"岗前安全宣誓"目前,很多企业为了强化员工安全意识,都会利用早会、班前会等时间,组织一线作业人员开展"岗前安全宣誓"。对此,有人认为,"岗前安全宣誓"能够不断提醒员工注意安全,有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也有人认为,"岗前安全宣誓"只是一种形式,难以对员工的安全意识产生实质性的提高。对于企业来说,"岗前  相似文献   

7.
<正>主持人语:目前,很多企业为了强化员工安全意识,都会利用早会、班前会等时间,组织一线作业人员开展"岗前安全宣誓"。对此,有人认为,"岗前安全宣誓"能够不断提醒员工注意安全,有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也有人认为,"岗前安全宣誓"只是一种形式,难以对员工的安全意识产生实质性的提高。对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     
正目前,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推行"连带责任"。例如,徒弟出现问题,师傅承担"连带责任";下级出现问题,上级承担"连带责任",等等。有人认为,推行"连带责任"能够促进各级人员互相监督,有助于各项措施、责任的落实,强化安全管理。但也有人认为,"为别人的错误买单"会导致一些本来遵章守纪  相似文献   

9.
正就目前的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很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作业现场人员违章操作造成的,因此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非常必要。有人认为,企业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范制定得越细、安全检查越严,越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保障现场的安全秩序;也有人认为,抓得太细,员工会产生抵触情绪,作业现场的人员行为,只要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即可,过犹不及,加重作业人员负担,也很难持续执行。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完成。您认为,  相似文献   

10.
<正>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是否可行目前,一些企业在安全考核中,根据各类违章行为可能直接引发的事故,对违章者视同已引发相应事故进行处罚。有人认为,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能够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促进员工重视安全。但也有人认为,如此考核过于严苛,很可能致使员工产生抵触心理,反而不利于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对企业来说,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是否可行?是会促进员工重视安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不少企业生产现场,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安全警示牌,如"高压危险、禁止接近""有人操作、禁止合闸"之类,向人们警示事故隐患和危险因素的存在,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但如果认为只要挂出了安全警示牌,自己就尽到责任了,认为万事大吉了,那就大谬不然了。笔者曾在一家企业的配电室注意到,不论是否有人操作,配电控制柜上总挂着"有人操作、禁止合闸"的警示语,久而久之,大家对这种警示牌就会产生视  相似文献   

12.
正一谈到检修作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素质不高、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等等针对"一线职工"的问题。诚然,这些都是检修作业中现实存在的重要问题,但对于企业而言,不能只看到这些表象,更应该重视这些"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比如,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否符合现场的实际,是否做到了让检修作业人员"一看就  相似文献   

13.
正主持人语:目前在很多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中,"上级"单位或安全管理部门,为了保障基层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往往会对基层单位进行安全检查。有人认为,这种"上级安全检查",能够有效督促基层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基层安全生产。但也有人认为,这种"上  相似文献   

14.
<正>主持人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有人认为,如果是第一次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给予其一次改正的机会,不进行惩处,"下不为例";也有人认为,只要出现"问题",就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惩处,坚持"零容忍",不需要"下不为例"。那么,在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是否可以"下不为例"呢?本期就让我们谈一谈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是否需要"下不为例"。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安监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及时发现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偏差,及时整改并监督实施,从而推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沿着正确的轨迹运转,避免事故发生。而一旦发生事故,是否要安监人员承担责任,笔者认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图为某企业安监人员正在一线进行安全检查。(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人语:目前,企业在开展各项安全培训后,通常都会对受训人员进行相应考评、考核。对此,有人认为,受训人员相应考核"合格",即可视为其在相应方面"合格",否则考核就失去了意义。但也有人认为,仅凭考核"合格",就判断受训人员"合格",过于"片面",还应从多方面考察。对企业来说,受训人员如果安全培训考核"合格",能否视其在相应方面"合格"?是否还需要从其他方面考察?或者如何设定考核内容,才能使考核"合格"即"合格"?本期就让我们来谈一谈如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     
正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践中,有人认为,安全检查的频率越高越好,只有频繁检查才能及时发现各类问题,进而避免事故发生。但也有人认为,安全检查如果过于频繁,可能会因小问题已解决,大问题整改进度不明显,而无法发现新问题,使报告与记录千篇一律,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而且还容易助长形式主义。对于企业来说,安全检查是否越频繁越好。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应如何确定安全检查频率?本期就让我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护》2022,(12):51-51
《安全生产法》规定,“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2015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0号)中,进一步明确了新上岗人员岗前安全培训的时长、内容等要求。有人认为,严格做好法定的岗前培训工作,就可以保障新入职员工的安全生产能力,其他活动反而会增添负担;也有人认为,对新入职员工的安全管理不应仅局限于培训,还可以开展“建档案”“师带徒”“警示会”等多种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看待安全检查的频率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践中,有人认为,安全检查的频率越高越好,只有频繁检查才能及时发现各类问题,进而避免事故发生。但也有人认为,安全检查如果过于频繁,可能会因小问题已解决,大问题整改进度不明显,而无法发现新问题,使报告与记录千篇一律,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而且还容易助长形式主义。对于企业来说,安全检查是否越频繁越好。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应如何确定安全检查频率?希望大家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认为,员工的技术水平越高,安全越有保障,而且对于企业来说,还应加强引导,充分发挥这些高技术水平员工的技术优势,提升企业整体安全水平。图为某企业员工正在认真作业。(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从总体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员工的技术水平越高,安全越有保障,而且对于企业来说,还应加强引导,充分发挥这些高技术水平员工的技术优势,提升企业整体安全水平。在企业实践中,一个人的"技术水平"通常能够反映其"安全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