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煤矿事故时遇险人员的紧张心理、恐惧心理、无所谓心理、自私心理、狂躁心理等不良心理的分析,确定遇险人员应具有的良好心理素质,提出了遇险人员心理调节的三级管理,平时预防、事故发生时遇险人员心理调节和事故后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正>各类事故灾难的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造成灾后特定的心理后果,甚至给人留下潜在的心理创伤,医学上统一称之为"灾后综合征",也叫急性应激反应。应急救援人员由于经常直接面对事故灾害,因此,更易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及时对救援人员的心理应激反应进行预防和心理干预调适,可以帮助救援人员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继续  相似文献   

3.
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出安全心理干预与行为干预方法。基于安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提出调查干预法、安全心理咨询干预法、危机干预法、文化干预法等安全心理干预方法。基于人的行为模式,提出安全观察与行为干预法、安全行为流程干预法、正向行为支持干预法等安全行为干预方法。阐述不同干预方法的基本原理,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安全心理干预的目的是预防不安全行为的出现,安全行为干预是预防事故发生的直接措施,通过采取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措施,可以控制事故的发生。在探讨不同干预方式的基础上对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方式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浅谈应急心理干预对事故影响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其所带来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导致的事故后果常常可以和战争相提并论,其后果影响给与人们带来的心理恐慌和应急时产生的心理危机已经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并逐渐被人们重视。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已经逐渐成为抢险救灾的一个当然的组成部分,心理干预技术已经是成熟的,在国际上已经普遍被采用。当突发事故发生或当遇到突发事件伤害时,克服紧张情绪,沉着冷静并学会如何与人沟通,解决各种应急事件导致的心理障碍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心理干预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突发公共事件往往会对人造成多方面的伤害,特别是对人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为突发公共事件受害人提供心理援助和应急心理干预,有助于社会公众及当事人正确对待突发事件的影响,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安定的社会局面也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了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国家心理预警和应急社会心理干预机制构建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心理干预机制构建的“四大因素”和基本原则;以抢险救援人员、社会公众、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受害人为应急心理干预的对象,介绍了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任务与侧重点。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将重大灾害的心理危机干预列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6.
油田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与人心理行为有很大关系,了解油田作业现场人员违章的心理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是油田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任务。通过对辽河油田兴隆台工程技术处油田作业现场64起真实有效事故进行回顾和原因分析,认为员工的不安全心理是油田作业现场造成事故最主要原因。总结出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其中人的员工不安全心理对事故发生的影响,提出对员工不安全心理的预防措施,提高作业工人安全心理水平来保障行为安全,才能有效防止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通过提出相对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把员工安全心理行为训练、员工安全心理团体辅导与讲座和个体心理咨询有机结合,落实安全心理行为管理措施,不断改进心理干预手段,尤其是心理干预采用综合手段,可以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对油田作业现场事故的预防和生产安全有序的运行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煤矿职工安全心理重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预防或控制煤矿事故中人为因素的影响,通过对煤矿生产活动的特点介绍,分析了煤矿生产活动对煤矿职工心理的影响和煤矿职工的主要安全心理问题,阐述了煤矿职工安全心理在煤矿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性,为避免或减少煤矿职工出现不安全心理及不安全行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创伤后心理危机干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大灾难、灾害突发性强,危害严重,往往造成大量人员死亡,使经历者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从而产生思维不清、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经历者可能长期沉浸在痛苦中难以自拔,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并可能最终酿成精神疾病,影响到人生和生活.因此,重大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其他救灾抢险工作同等重要.迅速组织专业和一些具有能力的自愿人员对灾后受灾人群进行心理干预,这也是救灾取得最终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重大事故往往对人员产生重大心理影响。本文结合国内事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对事故受影响人员心理伤害等级进行了划分,并根据分级结果,探讨了不同级别心理创伤人群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和心理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煤矿事故受困人员生理特征及变化规律,构建了模拟煤矿突发事故场景的实验系统,对受试志愿者进行施加模拟事故前后生理指标的测量,创新地提出了"心理变化级值"概念,用以表示心理变化程度,从而以实验数据为依据,利用假设检验方法、皮尔逊相关分析法、灰色系统理论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事故受困人员生理指标变化与心理变化程度的关系及其的变化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受困人员因遭受突发事故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受困人员的心理变化是通过生理指标变化反应出来的,心理变化程度与生理指标变化存在着高度相关性。总之,受困人员的心理状态变化相当快也相当复杂,他们的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否生还。  相似文献   

11.
正人的行为取决于其心理状态,煤矿员工由于始终在高压力、高潜在危险的环境中从事高强度工作,心理状态如果出现问题,会对其行为的选择产生消极影响,增大行为的不稳定性,令不安全行为频繁发生,从而造成事故隐患,不利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因此,研究煤矿员工的安全心理,分析其构成要素,寻找提升的管理方法,对于防止与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和提升员工行为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矿工安全心理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1引言煤矿冒顶事故是煤矿生产中最常见的事故,根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冒顶事故发生的比例居煤矿各类事故之首。从龙岩市(新罗区)煤矿的事故统计资料可知,本市煤矿因冒顶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市煤矿各类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3%。多发的富顶事故不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而且也给小煤的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带来了影响。因此,加强顶板管理,防止煤矿冒顶事故的发生是小煤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2$成百项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笔者对大量的已发事故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导致我市小煤冒顶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2.1工人技…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管理煤矿水灾安全危机,并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从煤矿发生水灾前的征兆入手,通过分析130起煤矿水灾事故发生案例,结合历史文献,确定出水灾安全危机征兆指标32个。根据所选指标特点,选用BP神经网络作为预测模型、概率模型作为数据建立模型,在Matlab的环境下,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弥补目前安全领域中关于外界因素引发人的心理创伤的评估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不足,基于安全科学的视角,提出创伤及心理创伤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基于此,给 出心理创伤评估学的定义,分析心理创伤评估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内 容与研究目的等基本问题,并详细论述心理创伤评估学的学科基础与研究程序。结果表 明,创建心理创伤评估学可为心理创伤的立法、赔偿、治疗、干预与预防等提供重要科 学依据与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多发及防控现状,从事故发生的年度变化、事故类型、事故等级、事故发生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煤矿企业性质等多个方面对2001—2010年2 246起煤矿瓦斯灾害事故进行交叉耦合综合分析,并通过饼图、柱状图、堆积图、趋势图、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示意图等多种图形方式直观明了显示出近10年我国瓦斯灾害事故发生规律。结果表明:煤矿瓦斯事故起数高峰期是2003年,2008年后进入稳定期;事故死亡人数高峰期是2005年,2006年后进入快速下降阶段;瓦斯爆炸是煤矿瓦斯灾害的主要类型,且比中毒窒息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果更严重,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造成死亡人数急剧增长,全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与乡镇煤矿事故的变化趋势呈现出一致性。贵州、山西、黑龙江、湖南、重庆、四川、河南、云南等是煤矿瓦斯灾害防控的重点省(直辖市);乡镇煤矿仍然是瓦斯灾害防控的重点;煤矿企业在加大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和科技投入的同时,迫切需要强化职工的安全教育,促进煤矿安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河南省先后发生了安阳市龙安区安利煤矿"5.24"、登封市白坪煤窑沟村东风煤矿"7.13"和登封市送表乡昌达煤矿"10.9"三起特大煤矿水害事故.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对这三起水害事故进行分析后,结合今年的形势,认为煤矿水害事故已成为煤矿安全的突出问题,加强防治水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探究我国煤矿水害事故现状及特点,分析其相关因素特征,以2011—2020年我国煤矿水害事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统计法对突水水源、发生地域、发生时间及煤矿所有制4个相关因素与煤矿水害事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水害事故的突水水源主要为老空水,约占所有水害事故的80%;2)山西、贵州、黑龙江是煤矿透水事故高发区,也是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地区;3)每年4月份是水害事故高发时期,6—9月份发生事故后死亡人数较多;4)乡镇煤矿年均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较多,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同时对重大水害事故原因进行总结整理,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煤矿事故应急响应的有效性,充分考虑决策者后悔规避的心理行为和决策信息的犹豫模糊性,提出一种基于后悔理论和犹豫模糊集的煤矿事故应急响应风险决策方法。首先,定义犹豫模糊效用函数,据此将犹豫模糊风险矩阵转化为以精确值表示的综合效用矩阵;其次,依据后悔理论,分别计算每种情景下实施不同应急预案的后悔值,并进一步将综合效用值和后悔值进行集成,得到各项应急预案的感知效用,依据感知效用的大小确定应急预案的排序;最后,通过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响应实例说明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决策者有限理性和决策意见出现分歧时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可为煤矿事故应急响应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企业危机事件种类很多,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内部的,而由此产生的对企业员工心理的影响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如果不加以干预,很可能导致事态向不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甚至会损害员工身心健康。因此,企业在遇到危机事件后,必须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0.
于锦标 《劳动保护》2013,(1):108-109
从古到今,各种灾害频频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还给人们留下潜在的心理创伤.应急救援人员由于经常直接面对事故灾害,因此更易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如:焦虑、忧虑、发呆、生气、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起伏、胃口差、消化不良、睡眠不好等,严重者甚至开始不相信他人,影响工作表现及社会关系.强化救援人员的心理伤害预防,进行心理干预调适,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在短期心理失衡时进行调适,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