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高速发展。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大规模建设的同时,安全问题亦不可忽视。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筑结构特征及主要风险,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联合相关单位研发了实现地下综合管廊全天候自动化巡检的安全巡检机器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高速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  相似文献   

2.
正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又被称为"共同沟",是指设置于地面下可容纳包括电力、通信、供水、燃气、排水等多种管线,并拥有完备的排水、照明、通讯、监控等设施功能的地下箱涵隧道,是为避免马路重复开挖,减少城市视觉污染,保护城市市容环境,提高城市能源供给,确保城市安全运转而产生的新型市政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近两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表明了国家层面对解决积重难返的地下管网运行安全问题的重视与决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利用物理探测、数字测绘、物联网、智能传感、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为实现地下管线运行状态的可知可控,提供了技术支持。构建  相似文献   

4.
《现代职业安全》2014,(10):55-55
<正>为切实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贯彻《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总结交流国内外近年来在地下管线行业的技术进展与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地下管线行业的整体水平。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批准同意,"2014中国国际地下管线大会"定于11月14—15日在北京市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议主题为"智慧管线与城市安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将与大会其他组织单位:  相似文献   

5.
地下管线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发展非常迅猛,但随之而来的地下管线安全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典型地下管线事故来看,城市的发展与地下管线的安全问题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地下管线在现代城市安全中占有的位置越来越受到关注,需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前置考虑地下管线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辨识和发现城市地下管线占压隐患,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城市地下管线近线占压和压线占压识别数学模型,建立了占压隐患分析的技术流程。结合W城市某区域的综合地下管线普查数据,进行了该区域的占压隐患辨识,分析结果提交相应城市规划部门,经核实符合研究区建设发展实际情况。分析结果验证了基于GIS的地下综合管线占压辨识模型、流程的有效性,可为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设计、安全运营、维修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劳动保护》2014,(7):I0001-I0003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地下管线建设规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凸显,一些城市相继发生大雨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事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为切实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数字播报     
《现代职业安全》2014,(7):53-53
<正>10年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意见》提出,要在2015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将管网漏失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显著降低管网事故率,避免重大  相似文献   

9.
<正>一、安全设施评估针对轨道交通、公路桥梁、海底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人员密集场所等开展安全设施评测及重大风险排查,包括:安全预评价、试运营前安全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正式运营前安全评估、现状评价、防灾系统测试、控制保护区安全评估、施工安全评估、结构安全评估、地铁与油气管线相互影响评估等。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铁建设中,隧道开挖可能损坏上部土体中埋设的既有管线。如何控制管线沉降,从而保证其安全是地铁施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隧道开挖对刚性接口地下管线的影响,充分考虑了土质、管线参数及盾构施工参数等因素,分析了地下管线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沉降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管线本身参数(除管材、直径外)对其沉降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土质及盾构施工参数对管线沉降的影响较为显著,应当予以重视。通过对北京某地铁区间隧道正交下穿钢筋混凝土雨水管的沉降实测资料与3种假设工况沉降计算值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前述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青岛、大连等地相继发生地下管线泄漏爆炸事故,导致多人伤亡,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把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作为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强化监控预警,对地下管线安全风险较大的区段和场所要进行重点监控。开展地下管网安全管理技术创新研究,是促进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内容。重庆市荣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冠公司")是国家高  相似文献   

12.
主持词     
《安全》2020,(2)
正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现行体制下市政公用管线分别由各自产权单位进行建设和管理,各类市政管网设施需要不断的扩容、增加、维修、更新,由此造成城市道路路面频繁的开挖、修复。起源于19世纪欧洲的地下综合管廊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减少管线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安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事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基于人、机、环境、管理、信息5个方面的事故致因因素,考虑事故因素之间的交互与耦合作用,通过德尔菲法确定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事故的影响指标体系,提取了18个影响因素;采用实验室决策分析法找出了关键事故致因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划分事故因素间的层次结构,构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火灾事故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事故是近邻致因、过度致因和本质致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较低层级的影响因素是避免系统全面崩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CM和信息熵的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耦合评价方法。通过分析综合管廊施工事故的原因,从事故致因角度探究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耦合机理,建立了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信息熵量化各指标权重。考虑风险因素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基于耦合度模型(CM)构建了综合管廊施工风险耦合模型,并以耦合度值对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状态进行定量评价。最后以实际案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发现该评价方法能充分考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效应,更加贴近工程实际,能够为地下综合管廊安全施工风险管理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封堵结构因子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温度场分布及烟气流动规律的影响,建立1:1全尺寸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模型,开展不同封堵条件下的管廊油池火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端口封堵结构因子的增大,管廊顶棚温度升高,顶棚温度呈线性趋势增加,管廊壁面温度变化区域范围相比廊道空间的温度变化区域较大;烟气层高度随着端口封堵结构因子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市集中供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城市供热需求的增加,供热地下管线长度迅速增长,供热地下管线事故时有发生,城市供热地下管线安全问题已成为市政地下管线安全研究的重点问题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事故致因论的角度和事故树的方法对供热地下管线系统的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合理有效的预防对策,有效消除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对确保城市供热管网安全、稳定、正常供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鉴美国、哈尔滨等国家和城市地下管线先进管理经验,提出以统筹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为主线,以行业部门为依托,以解决管线无序建设、道路重复开挖、信息档案缺失等问题为突破口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思路,通过实施全过程管理,初步实现地下管线建设有机构统筹、有政策支撑、有计划推进、有措施监管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鉴美国、哈尔滨等国家和城市地下管线先进管理经验,提出以统筹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为主线,以行业部门为依托,以解决管线无序建设、道路重复开挖、信息档案缺失等问题为突破口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思路,通过实施全过程管理,初步实现地下管线建设有机构统筹、有政策支撑、有计划推进、有措施监管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为系统把握当前消防标准化及火灾研究工作的成果及其不足,简述城市综合管廊基本概念,回顾国内外综合管廊发展历程,分析综合管廊火灾危险性,论述综合管廊火灾与交通隧道火灾的区别;从基础问题和实践应用2个层面,综述综合管廊火灾研究的成果和总体进展;总结国内外消防设计规范要求的差异和国内标准的发展情况,全面展望未来综合管廊火灾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基础问题的研究方法以借鉴交通隧道领域为主,研究内容有局限性,研究课题间联系不紧密;实践应用研究局限于工程经验探讨,消防规范普遍缺乏专项标准。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安全》2007,28(7)
中关村西区综合管廊及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完成该课题依托中关村西区工程,首次创建了“地下市政管廊、地下空间开发及地下环行车道”三位一体的综合管廊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