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如何看待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安全工作上的"时间投入"对于企业的安全投入,有人认为,只要确保足够的资金投入即可。但也有认为,相较于资金投入,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安全工作上的"时间投入"更为重要,充足的"时间投入"不仅意味着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而且还能体现企业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及安全管理水平。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看待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安全工作上的"时间投入"?这种"时间投入"是否必要?是否要比资金投入更加重要?是否能够体现企业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及安全管理水平?希望大家积极讨论。(截稿日期:2017年9月22日)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认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安全工作上进行"时间投入"会起到4个积极作用:能体现其对安全管理的支持态度,加深其对安全管理的理解,提高其解决安全问题的效率,并且反映出一个企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时间投入"甚至比资金投入更为重要。第一,"时间投入"能够直接体现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管理的支持态度。企业主要负责人抽出一定的时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认为,在企业安全管理中,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时间投入"必不可少,从某种程度上讲,"时间投入"甚至比"资金投入"更加重要,更能体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首先,以安全工作"投入时间"为表率,方能上行下效,上下一心。"安全大于天""安全第一"等安全宣传横幅上常见的标语对于企业负责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想要让这些"标语"真正落到实处,让企业安全管理水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认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安全工作上应确保足够的"时间投入",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安全工作上的"时间投入"体现着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首先,任何一个企业,都应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并且责无旁贷。这里,笔者并不否认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办公室里浏览审批、修订各种安全文  相似文献   

5.
任何企业负责人都会说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但是否真的重视,笔者认为,应以安全投入的多少作为衡量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的标尺。同时,《安全生产法》中也明确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正各级"一把手"通过带头履行安全职责,以自已的言行展现对安全的重视,让员工看到、听到和感受到领导高标准的安全要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带动全体员工自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因此,笔者认为企业主要负责人要舍得在安全工作上投入时间。具体来说,应包括学习安全和落实安全两部分。第一,要舍得花时间学习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主持人语:任何企业负责人都会说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没人会说不重视,但是目前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依然时有发生,其中甚至不乏特别重大事故。那么,应如何判断企业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是真重视还是假重视呢?是看培训,看检查,看制度,还是看投入?本期就让我们来谈一谈重视安全应以何为准。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认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可按制订安全投入计划,检查、考核落实情况,总结评价,完善来年安全投入计划的步骤对安全投入进行闭环管理,以确保安全投入"不欠账"且"用到位"。图为某企业为员工配备正压式呼吸器。(图片由江西赣能抱子石水电厂提供)安全投入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有"保证本单位安全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想搞得好,关键在于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重视安全生产了,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了,那么他就会调集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安全生产这项工作中去;反之,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不重视安全生产,那么做好该企业的安全工作就无异于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0.
任何企业负责人都会说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没人会说不重视,但是目前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依然时有发生,其中甚至不乏特别重大事故。那么企业对于安全工作重视应以何为准,笔者认为,应观其"制",视其"行",看其是否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11.
<正>主持人语:目前,很多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考核,只有"结果"指标,没有"过程"指标,认为"结果"即能体现"过程"。但同时也有的企业认为,没有好的"过程",很难达到预期的"结果",因此应加大对于安全生产"过程"的考核。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看待安全生产"过程"考核?考核"结果"是否就能够体现"过程"?加大"过程"考核是否能够促进企业达到预期"结果"?如果要对"过程"考核,又该考核哪些方面,如何考核?本期就让我们谈一谈如何看待安全生产"过程"考核。  相似文献   

12.
正抓好安全生产管理涉及内容很多,其中坚持正确的安全生产工作导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关系到石油石化企业及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可以说直接关系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成败。推行安全导向管理,是对我国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的重要创新,对于提高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和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美国著名安全生产学者海因里希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提出了十项工业安全公理,其中第二项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大多数工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企业来说如何避免"安全生产月"活动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应从思想上重视、加强计划制定,抓落实与成效、赏罚分明、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等方面做起。第一,重视活动在企业安全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计划制定。"安全生产月"活动体现了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和方向,企业应高度重视活动的开展。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应将活动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中,并提前制定活  相似文献   

14.
在实践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通常是由企业安全部门负责撰写,并汇报给企业负责人看。因此,企业安全部门撰写的安全生产工作总结能否避免流于形式,能否“有血有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企业负责人对于安全工作真正的态度。对此,笔者认为,企业负责人只有使安全部门人员卸下的心理负担,才能让安全部门写出的总结不流于形式,能够直击安全问题核心,真正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原 《劳动保护》2015,(2):18-20
<正>2014年8月,普陀区安监局为督促落实船舶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遏制船舶修造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多发态势,印发了《普陀区船舶修造企业促进安全生产"自我监管、自主防范、自觉落实"协作机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三自体系")。"三自体系"如何能够有效提升船舶修造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普陀区的各工业企业对于安全管理又有哪些妙招?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普陀区安监局副局长陆苏红和几家船舶工业企业负责人。交流互查落实"三自体系"  相似文献   

16.
安全管理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安全生产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这体现了企业负责人及高管对做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笔者收集整理了国内外十几家安全管理优秀企业的经验,最突出的一条共性就是高层领导对安全的重视和参与.对于国内多数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来讲,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让那些对安全不太重视的高管改变认知,能够积极主动地参...  相似文献   

17.
<正>主持人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有人认为,如果是第一次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给予其一次改正的机会,不进行惩处,"下不为例";也有人认为,只要出现"问题",就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惩处,坚持"零容忍",不需要"下不为例"。那么,在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是否可以"下不为例"呢?本期就让我们谈一谈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是否需要"下不为例"。  相似文献   

18.
<正>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是否可行目前,一些企业在安全考核中,根据各类违章行为可能直接引发的事故,对违章者视同已引发相应事故进行处罚。有人认为,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能够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促进员工重视安全。但也有人认为,如此考核过于严苛,很可能致使员工产生抵触心理,反而不利于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对企业来说,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是否可行?是会促进员工重视安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 任何企业负责人都会说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没人会说不重视,但是目前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依然时有发生,其中甚至不乏特别重大事故。那么,应如何判断企业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是真重视还是假重视呢?是看培训,看检查,看制度,还是看投入?本期就让我们来谈一谈重视安全应以何为准。  相似文献   

20.
<正>安全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企业安全工作抓得好不好,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一把手"是否重视。但企业"一把手"往往是紧盯发展大事,无暇顾及其他。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日常工作涉及领域广、部门多、任务重、责任大,且人微言轻,无论是人力、精力、管理能力都有限,工作推进力度不足,少不得做些"扯虎皮做大旗""狐假虎威"的事。如何巧借"势"、干好事,笔者认为要从三方面下功夫。一是乘"势"发力,高位推动安全工作。安全管理人员有时在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安全经费的投入使用、安全人员的人事调配等问题上有责无权,凡事都需要"一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