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主持人语:在企业生产实践中,有人认为,生产一线人员技术水平越高,对生产中各重点环节、部位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就越熟知,安全也就会随之越牢靠。但也有人认为,生产一线人员技术水平越高,有时却越会自恃技术高超,在操作中"图省事、走捷径",违章操作,导致安全不牢靠。那么,技术水平与安全是否存在必然联系,生产一线人员的技术水平越高是否安全就越牢靠?本期就让我们谈一谈如何看待"人的技术水平越高安全越牢靠"。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对于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动态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做法是持肯定态度的。笔者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应遵循"全员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从全面提升、全方位论证、奖罚分明3方面入手展开工作,进而既避免员工产生"朝令夕改"的感觉,又能不断贴合实际情况,满足企业安全管理需要。第一,全员参与,全面提升。所谓"全面"是指当前的安全管理体系、员工的综合素质、文化习惯等。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认为,企业一方面要鼓励员工学技术,不断提升安全素质,但同时又要谨防"灯下黑"。图为某企业员工认真检修设备。(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技术水平对于做好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二者并不成绝对正比,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和运用技术,而是作为违章、逾越制度的借口,就会适得其反。笔者认为,企业一方面要鼓励员工学技术,不断提升安全素质,但同时又要谨防"灯下黑"。第一,不能逾越制度。无论技术水平高与低,新职工还是老职工,都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认为,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全体员工应该遵循"全员参与,长期坚持"的原则,从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加强风险辨识力度、安全文化渗透、监督举报4方面入手展开工作,进而不断养成良好习惯,改正不良习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让"高科技"转化为"高安全"对于企业来说,引进科技含量、安全性能相对较高的"高科技"设备,是提升整体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中,部分企业由于引进的"高科技"设备不符合自身实际、相关人员素质未能同步提升、缺乏配套措施及制度等原因,致使"高科技"未能转化为"高安全",甚至有些企业的员工自恃"设备安全性能高",反而忽视安全操作。对此,企业在引进"高科技"设备时,应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如何才能切实让"高科技"转化为"高安全"?希望大家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认为,企业大可不必"风声鹤唳"般地言必称安全,而是应把握好"度"。图为某企业安全宣教活动现场。(图片由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提供)对于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很多人认为抓得越"紧",员工的安全意识就会越"牢固"。但笔者认为,企业大可不必"风声鹤唳"般地言必称安全,而是应把握好"度"。首先,依据笔者多年煤矿安全管理经验来说,如果安全管理抓得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认为,企业应自觉把"少人则安、无人则安"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原则,以积极的态度、有力的举措加以推进。图为某企业工作人员正在监控生产情况。(图片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提供)对于企业来说,树立推行"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理念,不但可以把职工从高危、高强度的作业中解放出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  相似文献   

8.
正企业的安全战略需要有效的执行方可以体现其价值,企业的安全措施也需要有效的执行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基层员工的执行力如何往往直接决定了企业整体的安全执行力水平,也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安全战略和各项安全措施能否有效执行。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有必要通过制定相应措施来提高基层员工的安全执行力。本文将通过分析导致基层员工执行力不强的常见问题,并从提升基层单位领导能力、制定科学完善的制度、开展基层管理团队建设、提升各级安全监管人员  相似文献   

9.
正安全教育培训是石油企业不断增强基层员工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的有效手段。笔者根据自身实践经验,针对石油基层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提出5点建议,希望能够促进这些单位安全教育培训以及整体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第一,针对"站队级"的安全教育培训,各基层站点、班组可通过现场互动培训和互帮互学培训,来组织员工上岗前培训工作。培训范围应涵盖安全作业流程、防护设施应用、消防知识、产品危险性及操作风险、安全生产制度、岗位安全事故案例等多项内容。同时,还应组织安排那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认为,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过程中,应通过给予基层单位一定的"自由度",转变"保姆式"的被动安全管理模式,但"自由度"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并非越高越好,要掌握好"度"。图为某企业设备维护现场。(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笔者认为,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过程中,应通过给予基层单位一定的"自由度",转变"保姆式"的被动安全管理模式,但"自由度"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并非越高越好,要掌握好"度"。第一,对于安全规章制度来说,在"执行层面",企业全员都必须严格执行"规定动作",严禁有"自选动作",不能有任何"自由度"。但在"制定层面",企业应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基层员工参与安全制度建设不可或缺,企业要充分信任基层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对现场危险辨识和采取安全对策的能力,以及民主集中原则的优势。图为某企业员工对安全问题发表意见。(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2.
<正>无论是一线员工的违章操作等行为性违章,还是安全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生产组织及规章制度不合理、安全投入不足等管理性违章,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构成了严重威胁。笔者认为,企业应遵循"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原则,从根本上预防"管理性违章",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第一,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员工不仅包括一线生产员工,还包括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这里所  相似文献   

13.
紧盯3个维度     
笔者认为,对于企业安全管理来说,应坚持以强化现场管理为基础,紧盯安全意识、安全检查和安全奖罚3个维度,创新现场管理手段,以人的行为养成为指引,奖励与约束并行,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12个"常"提升安全意识员工良好的安全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开展安全工作的基础。对此,企业可通过"常预测、常教育、常培训、常提醒、常谈心、常检查、常讲评、常交流、常整顿、常建设、常演练、常学习"这12个"常",促进企业全员安全忧患意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正>每年6月,全国各地、各企业都会轰轰烈烈地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这既能推动自身的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又可促进全员的安全意识或素质的提高。但如果各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时,无计划、无针对性,流于形式,不仅不能提升安全生产水平,还可能给正常安全生产工作"帮倒忙"。对于企业来说,若要避免"安全生产月"活动流于形式,笔者建议,应在计划、实施、检查3方面做好功课。第一,计划制订。企业应将每  相似文献   

15.
正如何把握安全教育的"度"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能够不断更新员工的安全知识技能,提醒员工不忘安全、牢记安全。但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有时过于频繁的安全教育,反而会使员工觉得安全教育不过是走走形式,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效果适得其反。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把握好安全教育的"度",既能够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做好经常性的应急演练工作,对于检验企业应急管理水平,提升员工应急实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一些企业在应急演练方面,存在"五重五不重"的问题,即重量不重质、重形不重实、重演不重培、重制不重学、重评不重改,致使企业应急演练、应急管理,乃至整体安全生产水平难以提升。笔者认为,企业应从体系建设、日常培训和闭环管理等3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正>对于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来说,目前各地的政府安全监管体系大多已实现了高效运行,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阶段性瓶颈期。而与之相比更重要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笔者认为,各地监管部门继续依据原有方式加强监管所带来的监管成效以及整体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将非常有限,要想实现监管成效及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和突破,需要从企业的角度着手,充分利用“信息化”探索、创新监管方式,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正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于企业而言,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员工安全行为的养成,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声誉,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对此,笔者认为,企业可通过开展岗位安全誓词、安全经验分享、严格落实岗位HSE责任、做好安全文化宣传等抓手,多方位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中树立"我要安全"的理念,促进企业安全文化水平、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第一,积极开展岗位安全誓词活动。企业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认为,岗前安全宣誓,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一种必要形式,能够对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应大力提倡。图为某企业员工正在认真记录分析设备参数变化。(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笔者认为,岗前安全宣誓,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一种必要形式,能够对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应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认为,企业在开展岗位员工安全教育及岗位操作安全培训时,应以全员培训为突破口,大胆创新,丰富培训模式,实现"三变",从而提升员工安全素质。第一变,变单一集中培训为全方位立体式培训。对于企业来说,一是可以采取远程网络的形式开展基层自我培训,作为传统集中面授培训模式的有效补充,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