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锥辊不均匀压下板带面内弯曲是一种省能、柔性、高效、精密局部连续塑性成形过程.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锥辊辗轧状态对板带面内弯曲成形极限的影响,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3种失稳起皱的情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法兰开式成形可以得到宽度较大,厚度小于管壁厚度的法兰。通过对该成影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金属成形规律,得到了开式成形法兰的最大变形区高度与壁厚的关系。详细地讨论了磨擦条件,管坯厚度、坯料内孔倒角、变影区高度等工艺参数对变形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首先简要地对超越离合器本体内孔型腔的加工方法作了对比分析,然后分别讨论了圆柱体坯料、台阶形圆柱体坯料、圆环坯料对超越离合器本体内孔型腔冷挤压成形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毛坯形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毛坯不仅能有效地降低冷挤压成形力,保证内孔异型型腔的良好成形,还能大幅度提高冲头的使用寿命,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4.
就仪器、仪表等机械行业常用的带有小孔零件的成形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某光学显微镜上粗动手轮这一典型零件进行力能计算分析,提出了用镦挤成形内斜小孔取代机械加工。该成形模具结构简单紧凑,可一次成形外形及小φ7的带斜度小孔,且成形精度高,模具采用镶套结构,可一模多用,降低了模具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该模具具有两个凸模,凸模1将斜孔台阶的成形、定位、顶杆等集于一体,减少或消除了壁厚差,排气孔的巧妙设计,保证了金属的充填性。凸模2主要是传递挤压力用于成形,其上没有让位孔,保证了其必要的行程和两个凸模中心的一致性,保证了产品的成形精度,通过实验和现场生产应用表明:该模具结构合理,产品精度高,材料利用率提高一倍,机加工时减少了60%以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粘性压力成形技术是金属板材成形领域里新近出现的一种先进的加工工艺。对双面施放粘性介质的板材胀形进行了模拟研究 ,在双面施放介质的板材粘性介质胀形时 ,排放孔位置分布对毛坯成形过程有明显的影响。排放孔位置分布的不同造成模腔内介质的速度场不同 ,进而导致板材不同部位的流动速度的方向大小发生变化 ,最终使成形件的厚度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6.
此文对工程铲车斗齿套的锻造成形方案进行了定性分析,详细地讨论了锻造成形楔形孔薄壁件的方法,并确定了合理的成形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流程。此文作者的研究和实践对解决楔形孔薄壁件的锻造成形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加油站实际工况,模拟埋地油罐人孔井内发生汽油泄漏时,挥发的油气在人孔井内积聚并遇到点火源发生爆炸的事故.埋地油罐内布置压力传感器,实验人孔井内布置压力传感器,人孔井周围布置热流传感器,以获得事故对埋地油罐、人孔井口人员及设备的影响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爆炸在人孔井内产生的压力冲击波和热辐射冲击,会对人孔井口的人员造成严重伤害,但对埋地油罐罐内不会造成影响.油气闪爆后,人孔井盖可能处于关闭或打开两种状态,使得人孔井内火焰熄灭或形成稳定燃烧,燃烧限制于人孔井,对埋地油罐和周围设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孔对称布置的弯曲成形零件,在孔尺寸及形位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通常有一定的加工难度,此文介绍了斜楔式双向冲孔模成功的用于孔对称布置弯曲成形零件的加工方法及模具.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利用探针和传感器测定拉深过程中摩擦系数的实验方法,据此获得变形区内摩擦系数的分布情况.该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分析板材在拉深成形过程中的摩擦和润滑情况.同时对计算机数值模拟金属板材在拉深成形过程中,如何确定摩擦系数边界条件提供了一种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粘性介质压力成形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板金软模成形工艺,其对板料成形性能的影响可以通过胀形实验来检测和评价.文中采用一种具有应变速率敏感性的半固态粘性物质作为传力介质,采用胀形实验研究了在有、无施加反向压力的情况下,铝和钛合金板料的成形形状特征与应变分布.结果表明,粘性介质压力成形,尤其是存在反向压力时可提高板料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11.
大气功能区划分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颖  候盾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3):11-14,20
文章分析了大气环境功能区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功能分区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功能分区中正确考虑风的向影响的原则,剖析了模糊数学理论进行了功能分区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综合考虑社会功能,气候地理特征及环境现状的定量划分功能区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阐述了这一方法的具体步骤,并将之应用于一案例中。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快速促进涂层失效,准确评价涂层耐蚀性能,介绍了AC-DC-AC电化学加速试验方法这种非传统的加速试验方法,回顾了AC-DC-AC电化学加速试验方法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它的理论基础,讨论了该方法能加速涂层失效的机理以及试验方法中的三个关键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AC-DC-AC电化学加速试验方法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某型航空发动机振动环境统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某型航空发动机振动应力测量数据PSD在整个频率带宽内不完全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情况下的振动环境统计方法。方法在对数据进行对数正态分布检验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将正态容差限和非参数上限统计方法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该方法的振动环境统计结果介于传统单独采用正态容差限或非参数上限之间。结论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确定航空发动机的振动环境条件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蚕豆SCE检测环境诱变剂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量探索性试验,对蚕豆根尖细胞SCE的Brdu-Feulgen法的试验条件,如Brdu浓度、Brdu标记时间及其长短、稀酸水解浓度、时间和温度等对分色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获得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及程序、克服了SCE研究沿用的FPG法程序复杂,难以普及的缺点。此外,还用其他遗传毒理学民本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探索利用该技术检测环境诱变因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底泥性质和分布密度对颤蚓迁移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验室模拟颤蚓的迁移,研究了颤蚓分布密度、底泥性质对颤蚓迁移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布密度增大引起食物短缺,颤蚓迁移率首先增大,之后由于迁移运动的能量消耗导致迁移率减小,当分布密度大于8×104条.m-2后,颤蚓对食物极度竞争使其开始大规模迁移,最大迁移率为36.75%.底泥有机质在丰富颤蚓食物源,增大其迁移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溶解氧浓度,导致迁移率减小,有机质含量由3.93%增加至5.90%时以迁移率增大为主,大于5.90%时则以迁移率减小为主.TN、TP可改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引起颤蚓食物组分变化,从而影响颤蚓迁移,TN和TP含量分别在3.36~5.65mg.g-1和0.95~1.87mg.g-1范围时,TN含量的增加减小了颤蚓迁移率,TP含量的增加则增大颤蚓迁移率;继续增大含量,颤蚓对TN具有一定耐受性,迁移率稳定在20%左右,对TP则表现出排斥性,含量超过1.87mg.g-1后,迁移率从42%降为0.5%.颗粒粒径对颤蚓迁移的影响主要是由颗粒中有机质含量而非粒径本身决定,粒径小于0.15mm和大于0.55mm的颗粒适宜颤蚓生存,前者有机质含量高,后者则颗粒间空隙大,颤蚓可快速通过并获取更多的食物.  相似文献   

16.
电导滴定法快速测定不同水中硫酸根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导法,用氯化钡标准溶液滴定水样中硫酸根的含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本方法测定的回收率在98 ̄102%之间,装置简单,试样测定时间仅需几分钟,准确度较高,适用范围广,如海水,卤水,自来水、深井水、雨水和部分工业废水等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测定饮用水中19种苯胺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GC-NPD)测定饮用水中19种苯胺类化合物。结果表明,19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在0.060.45μg/L之间,其线性定量范围均为0.050.45μg/L之间,其线性定量范围均为0.0510.0 mg/L,相关系数(R)在0.995 110.0 mg/L,相关系数(R)在0.995 10.999 8之间;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0.7%0.999 8之间;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0.7%108.2%之间,RSD(n=6)为2.9%108.2%之间,RSD(n=6)为2.9%18.5%。该法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用于实际水样测定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并验证步降应力试验数据的仿真方法,为开展其他仿真分析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根据步降试验的基本原理,对其试验数据进行仿真过程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回推既定参数,通过比较得到仿真误差。结果仿真数据回推的参数与给定参数的误差为0.732%。结论仿真误差在可控范围内,说明仿真方法及其验证方法有效,保证了仿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RBFNNs的水质评价方法   总被引:30,自引:11,他引:19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RBFNNs的水质评价方法,其可适用于大尺度、多断面、长时间的水质评价工作,旨在补充以往相关研究工作.其主要程序为:利用方差分析对各断面多年水质监测样本进行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显著差异性分析,识别出具有显著差异的样本,然后通过层次聚类分析把上述样本进行聚类分组,最后应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对各组样本进行水质评价,并把此评价结果再分解到各断面各时段,此方法的特点为在不损失信息的前提下能大大减轻水质评价工作量,且客观可信、分辨率高,并能综合反映总体与个别特征.以辽宁省太子河为例,通过方差分析将2001~2003年6个断面的144个样本归纳为存在显著差异的74个样本,再通过聚类分析得到9个相似组,相应的水质评价结果为2.7394、4.4306、4.0994、2.777、4.2192、4.1214、4.4129、4.4259、4.4359,与传统单项指数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具体落实到各断面,结果表明,2001~2003 年间太子河大部分断面的水质处于Ⅳ类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回收废弃LCD(液晶显示器)显示屏中的液晶,提出了“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溶解液晶屏、膜过滤和减压蒸馏”的回收方法,并以TN-TFT显示模式的液晶屏为试验对象,对回收液晶的光电性能进行检测和相变分析,以评估其潜在的利用价值. 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率达50%;收集物液晶特性明显,呈现出较宽的向列相温变区间和较高的清亮点温度,但纯度不高,达不到日常显示所用的液晶纯度要求(GCMS>99%);响应时间为33.2ms,可以满足日常LCD显示屏的要求;介电常数为4.71,折射率为0.089,虽与纯净液晶相比稍有下降,但可满足标准AM-LCD显示的参数要求;阈值电压为3.2V,比纯净液晶有所提高,可进一步去除离子性杂质进行提纯,以降低阈值电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