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湘江谷地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仪器中子活化法(INAA)测定了湘江谷地土壤(表层)中八个稀土元素(La,Ce,Nd,Sm,Eu,Tb,Yb和Lu),并对其分布特征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稀土元素平均含量为197ppm,高于世界土壤含量(154ppm),同时也高于我国吐鲁番地区和松辽平原土壤的稀土元素含量;该地区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可达50—66%;该地区四种主要类型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分布规律为:水稻土>红壤>黄壤>紫色土;球粒陨石归一化后,呈斜率为负值的曲线,主要富集轻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2.
3.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土壤有机质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化学法测定了内蒙地区从东向西339个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背景含量是从东向西。从北向南呈明显递减规律.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56─9.75%之内.不同土壤类型其有机质含量不同。并与生物气候地带的分布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云南土壤钴元素背景值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云南省土壤钴元素背景值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显示:云南土壤钴元素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中位值16.0mg/kg,几何均值14.88mg/kg,95%置信区间0.92~41.17mg/kg,背景值高于全国,接近南方部分地区。并对其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上海农业的发展与土壤背景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上海农业的发展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背景值的关系,以及不同植被和土地利用类型对背景值的影响。比较了近10年来土壤中部分元素含量的变化,其中Hg的降解比较快,比人们预料的要乐观 相似文献
6.
7.
对云南省土壤锰元素背景值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显示:锰元素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中位值560 0mg/kg,几何均值486 5mg/kg,95%置值区间18 3~1648 4mg/kg。并对其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七五”期间,全国统一开展了以土类为基本统计单元的土壤背景值调查研究。我们承担了上海地区的Cu、Zn、Mn、Co、As、Fe、Mo和总稀土元素的调查。在这期间,恰值上海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束,其土壤类型的划分即应用于背景值研究。本文即以亚类为基本统计单元予以介绍。一、材料与方法按照全国土壤普查的分类,本市土壤可分为4个上类:水稻土、潮土、盐土、黄棕壤;7个亚类:潴育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脱潜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上、灰潮土、滨海盐上、黄棕壤。试样采集为选择214个1m深的土壤剖面采样。部分为每层采样,一般则采集表层、底层和中间典型层土样(见表1)。样品经晾干、研磨,过100目尼龙筛后,供分析用。 Cu、Zn、Mn、Co和Fe5个元素用氢氟酸消化,以原子吸收分光法测定;As用硝酸、 相似文献
9.
10.
土壤元素背景值是指土壤在未受外来物质污染的条件下,元素的基本化学组成。实际上,它只是与一定的时间和地点相联系的相对概念。为使土壤环境背景值图,简明而又直观地反映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测定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分析方法。采用HNO3+HF酸体系用微波消解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以混合内标( In、Bi)校正基体干扰和信号漂移,用ICP-MS对其中的16种稀土元素进行了测定。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16种稀土元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0.012 ng/ml~0.069 ng/ml,加标回收率为84.0%~110%,相对标准偏差(n=6)RSD均小于3.5%。该方法可用于四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158,自引:29,他引:158
本文报告了中国土壤61种元素的背景值以及某些元素在全国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简要介绍了中国土壤背景值图集.讨论了土壤背景值在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人体健康和农业方面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14.
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分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INAA)对我国一些典型地区的364个表层土壤样品中La、Ce、Nd、Sm、Eu、Tb、Yb和Lu等八个稀土元素进行了测定.文中报告了各地区及所研究的全部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平均含量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
16.
丛枝菌根真菌对稀土尾矿中大豆生长和稀土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Glomus versiforme对稀土尾矿上大豆(Glycine max)生长、矿质营养吸收、C∶N∶P生态化学计量比、重金属和稀土元素吸收的影响,旨在为稀土尾矿废弃地的生态重建和植被恢复提供基础依据.结果表明,AM真菌G.versiforme与大豆成功建立了互惠共生关系,具有较高的菌根侵染率,平均为67%.接种G.versiforme显著增加了大豆植株地上部和根部的干重,显著提高了大豆植株中P和K的含量,降低了C∶N∶P计量比,符合生长速率假设.接种G.versiforme显著降低了大豆地上部Fe和Cr的浓度,增加了根部Cd的浓度,未显著影响其它重金属的浓度;同时,显著降低了大豆植株地上部和根部轻稀土元素La、Ce、Pr和Nd的浓度.试验初步证明AM真菌对于大豆适应稀土尾矿复合逆境,以及在稀土尾矿上重建植被具有潜在的作用,应进一步验证自然条件下AM真菌的作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18.
19.
表生稀土矿区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赣南典型表生稀土矿区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吸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a,Yb)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ndliech等温方程,稀土绵吸附以可交换吸附为主,PH值是影响土壤中稀土元素吸附的极重要因素,随着PH值的增加,稀土吸附量增加,土壤去除有机质后,对稀土的吸附量下降约7.6%;去游离氧化铁后,稀土元素的吸附量增长7.4%,不同阴离子条件下,土壤对稀土元素的吸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