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浒苔光谱特征是遥感之本,可为浒苔灾害的遥感实时监测与预警研究提供重要基础数据。本文基于Delphi开发工具和Interbase数据库平台,采用"面向应用"的系统开发方法,运用dbExpress、DataSnap技术和TeeChart组件,设计并实现了浒苔反射光谱数据库系统,利用本系统可以实现对海量浒苔光谱数据及其属性信息的共享、信息查询、可视化分析和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浒苔藻体叶绿素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一种快速准确测定浒苔藻体叶绿素含量的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及4种提取剂测定叶绿素的效果,并分析了叶绿素在4种提取剂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方法下4种不同提取剂的吸收光谱基本相似,可以用Arnon法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叶绿素含量。其中,研磨法对浒苔叶绿素的提取效果较浸提法提取速度更快,便于快速测定藻体叶绿素含量。在4种提取剂中,采用95%乙醇提取浒苔叶绿素速度更快,但提取的总量少,稳定性低。  相似文献   

3.
黄海海域浒苔属(Enteromorpha)生态特征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2008年6月在黄海爆发的大型绿藻(浒苔属)进行实验室培养试验,对其生态特征有了初步了解.结果表明,该藻属广温、广盐性的海洋绿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较强.在培养温度范围15~32℃.盐度范嗣5~29之间都能存活,其中水温为23℃,盐度为25和29时,其生长较好.在富营养水体环境中,其生长需要的消耗水中大量的N、P营养盐,并且在当N:P为10:1时生长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4.
青岛海域浒苔来源与外海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8年6月下旬,青岛海域出现了大量浒苔,对水体环境和第29届奥运会帆船赛事构成较大威胁.本文及时进行了卫星遥感跟踪监测研究,确定了浒苔出现的区域、面积、范围和时间,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状况与发展变化趋势,为控制和治理浒苔提供了支持信息.  相似文献   

5.
2009年和2010年黄海绿潮爆发时,采集了江苏和山东5个站位的13份漂浮浒苔样品,利用PCR扩增和测序获得了浒苔样品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包括5.8S rDNA),依据ITS序列基于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进化树。形态特征比较表明2009年出现在青岛和乳山的浒苔与2010年出现在青岛、响水和如东的浒苔,形态特征相似。主要特征包括主枝明显,充满气体,分枝较多,藻体细胞纵向排列,形状为四边形或多边形,大小为(13~21)μm×(15~28)μm,一般具有一个蛋白核。比较分析2009年与2010年浒苔的ITS序列全长,发现ITS序列相似性为100%,与GenBank中黄海绿潮浒苔的ITS序列信息完全一致。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的结果一致表明2009年和2010年黄海爆发绿潮的浒苔为同一种;结合之前的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0年连续4 a黄海绿潮的形成种均为浒苔(Ulva prolifera)。  相似文献   

6.
浒苔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克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浒苔(Ulva prolifera)对赤潮微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克生效应。结果表明,浒苔鲜组织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具有强烈的克生效应;一次性添加浒苔培养水过滤液对米氏凯伦藻生长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半连续添加对米氏凯伦藻生长具有显著的克生作用;浒苔干粉末和水溶性抽提液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证明抑制米氏凯伦藻生长物质很可能更多地存在于浒苔组织内,向环境中分泌的克生物质较少,因而克生物质的连续分泌是有效克制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关键。同时,克生作用存在着明显的浓度效应,当抑制物浓度达到一定阈值才表现明显的克生作用,在阈值之上浓度越高克生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7.
浒苔绿潮与南黄海近岸海域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浒苔绿潮在黄海海域连续暴发,为研究浒苔绿潮与该海域水质的关系,根据2010年3~6月5个航次对南黄海苏北近岸浒苔绿潮暴发区海域生态环境要素的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了该海域温度、盐度、溶解氧、pH值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浒苔绿潮的关系.结果表明,受陆地径流及苏北沿岸流的影响,调查海区为低盐高营养盐区,为绿潮的暴发提供了一定物质基础.第1航次到第5航次温度由8.8℃升高到21.6℃,第3航次调查海区开始出现漂浮浒苔藻体,此航次温度平均值为14.6℃;盐度平均值为31.6,第3航次到第5航次温度和盐度值均处于浒苔藻体适宜的生长范围之内.调查海区整体上均处于富氧状态,且从第1航次到第5航次溶解氧值逐渐减低.受陆地径流的影响整个调查区域pH值基本都小于8.0.海区适宜的温度、盐度、溶解氧及pH值,为近些年黄海海域浒苔绿潮持续的大规模暴发,提供了一定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8.
选取黄海、东海海域为研究区域,以MODIS遥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计算了研究区的比值植被指数,利用动态阈值分割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获取了2008~2015年浒苔发生初期空间分布特点、漂移路径、空间分布和聚集度变化特征等信息。结果表明:1)浒苔最初于五月中旬到六月上旬期间出现在江苏盐城市北部和长江口附近海域。2)随着浒苔的生长和爆发,浒苔均会先向西北漂移至苏北外海海域,然后再进入黄海。其漂移路径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3)在生长过程中,浒苔斑块空间分布状态整体由南向北生长、汇聚和扩张,少部分年份会出现整体漂移现象。4)进入治理期后,覆盖密度不断减小直至浒苔完全消失。通过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浒苔灾害发生和发展规律,为其有效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浒苔绿潮与南黄海近岸海域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浒苔绿潮在黄海海域连续暴发,为研究浒苔绿潮与该海域水质的关系,根据2010年3~6月5个航次对南黄海苏北近岸浒苔绿潮暴发区海域生态环境要素的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了该海域温度、盐度、溶解氧、pH值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浒苔绿潮的关系.结果表明,受陆地径流及苏北沿岸流的影响,调查海区为低盐高营养盐区,为绿潮的暴发提供了一定物质基础.第1航次到第5航次温度由8.8℃升高到21.6℃,第3航次调查海区开始出现漂浮浒苔藻体,此航次温度平均值为14.6℃;盐度平均值为31.6,第3航次到第5航次温度和盐度值均处于浒苔藻体适宜的生长范围之内.调查海区整体上均处于富氧状态,且从第1航次到第5航次溶解氧值逐渐减低.受陆地径流的影响整个调查区域pH值基本都小于8.0.海区适宜的温度、盐度、溶解氧及pH值,为近些年黄海海域浒苔绿潮持续的大规模暴发,提供了一定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以来,黄海绿潮(浒苔)灾害连年大规模暴发,对山东半岛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大量靠岸浒苔若处置不及时会腐烂发臭,严重影响海滨景区旅游业及附近居民健康。为了提高绿潮灾害重点区域遥感监测的精度、提升靠岸浒苔预警的准确性和浒苔清理的工作效率,本研究利用无人机航拍的高精度影像对乳山市银滩海滨景区绿潮灾害进行监测,结合地物光谱仪实地测量浒苔和岸边植被的光谱特征,通过四种植被指数对浒苔和岸边植被进行光谱分析和识别对比,验证不同植被指数下浒苔和岸边植被的提取情况,并基于提取方法对靠岸浒苔生物量进行估算。研究表明:在红边波段,浒苔和岸边植被具有明显的可区分性,使其可以利用MTCI(MERIS terrestrial chlorophyll index)、NDVIredge、SRredge、MSRredge四种植被指数与岸边植被进行区分,MTCI区分提取效果最好,精度可达91.3%,其次是SRredge、NDVIredge、MSRredge,提取精度分别为85.3%,83.8%,81.2%;利用MTCI指数建立的生物量估算模型,估算的300 m研究区内靠岸浒苔约600 t,为海滨景区绿潮灾害动态监测及清理工作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09年5月采自连云港近岸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Cu、Pb、Zn、Cd、Cr、As)、常量元素(Al2O3、F2O3、MnO、TiO、CaO)、有机碳和粒度等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以此定量判别重金属的来源方式和富集形态.借助于重金属和Al散点图的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因子分析获得的结论,结果表明:Cu、...  相似文献   

12.
分三个区域全面分析了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Hak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与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危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属于轻微生态危害,产生潜在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是As;Cd、Cu次之;Pb、Hg最弱;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属于轻微生态危害,三个区域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由大到小的次序为:碱厂区域>港口区域>核电区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连云港田湾海域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的平面分布和柱状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及垂向分布特征,并讨论了核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和田湾近岸区的沉积速率。结果显示:(1)田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类型基本为粉砂质黏土和黏土质粉砂,其中值粒径约为0.006 mm,平均黏土含量约为45%,属典型淤泥质海岸沉积物特征;(2)表层沉积物中某一放射性核素(210Pb、238U、228Ra、40K、226Ra、228Th、137Cs)比活度变化较大,但总体上处于相同水平;(3)210Pb、226Ra、238U和228Th垂向比活度范围分别为32.6~48.8 Bq/kg、17.6~33.3 Bq/kg、15.1~40.8 Bq/kg和40.31~86.9 Bq/kg,各核素含量随深度增加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4)柱状样中垂向上210Pb/226Ra活度比值为1.2~2.6,均值为1.5,210Pb明显过剩,且其过剩量与埋深有较明显的关系;(5)田湾附近50多年来的平均沉积速率为2.3 cm/a,60 cm以浅的沉积速率约为3.0 cm/a,60 cm以深的沉积速率约为1.0 cm/a;60 cm以浅的沉积速率较快,可能与近年来周边工程较多(田湾跨海大桥、取排水口、港区扩建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据2003~2007年春、夏、秋季珠江口广州海域海水与2007年夏季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的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海域表层水体和表层沉积物的石油烃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海水中石油烃含量为0.02~0.81 mg/L,平均含量为0.13mg/L;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为(51~1 910)×10-6,平均含量为544.9×10-6,石油烃含量较高的海域主要分布在南沙港、黄埔港-莲花山及蕉门水道出海口海域。石油烃浓度夏季最高,秋季居中,春季最低。与15 a前相比,广州海域水样与沉积物样中的石油烃浓度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15.
微塑料作为新兴污染物被广泛关注,但其在入海传输路径所涉及的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特征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为给微塑料入海传输研究提供更多可行的基础数据,本研究于2019年、2020年不同水期对秦皇岛海域4种环境介质(入海河口水体、岸滩底泥、表层海水和近岸底泥)进行采样,分析微塑料的种类、粒径、形状和颜色等指标,并基于以上结果分析入海传输路径上不同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秦皇岛海域微塑料污染在4种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总体呈中等水平,入海河口水体、岸滩底泥、表层海水和近岸底泥微塑料平均丰度分别为(721.42±530.13) n/m3、(450.00±326.60) n/kg、(0.42±0.28) n/m3和(613.24±410.04) n/kg。不同水期的调查结果对比表明,降雨会显著降低入海河口水体、岸滩底泥和近岸底泥中的微塑料含量;空间上的分析表明,人类活动极易影响微塑料的分布。在各类环境介质中,粒径<0.5 mm的小粒径微塑料占比最大;纤维状微塑料更易赋存在水体中,碎片状和颗粒状微塑料更易传输到沉积物中;而微塑料的颜色在传输过...  相似文献   

16.
欲分析海域使用权的准物权性质,明确准物权的概念是一个前提条件。因此,本文首先通过比较准物权与物权之异同,分析了准物权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作者从物权法定主义、物权的公信力、物权的效力三方面剖析了海域使用权具备典型物权的基本属性,同时又从立法体例、权利客体、权利构成等方面揭示了海域使用权较之典型物权的特殊性,海域使用权的这种性质,与准物权的性质不谋而合,因此,它当属准物权。正确界定海域使用权法律性质,有助于维护并完善我国现有的民法物权理论,对立法和司法实践,也将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化肥农药流失入海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6~2000年间,大连市化肥农药使用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不同类型有机物理论化学耗氧量的数学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大连市化肥农药流失和工业废水排放对海域的污染影响,结果认为大连市化肥农药流失对海域污染物COD的污染贡献率远远大于工业废水排放的COD贡献率。最终提出应采取加强化肥农药使用管理等有效手段防治近岸海域化肥农药流失污染。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应用DAPI荧光染色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中的总细菌、好氧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生物量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垂直分布,同一深度的反硝化细菌生物量明显高于好氧氨氧化细菌生物量,但二者的垂直分布趋势相似。沉积物的强烈混合有利于好氧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生存。柱状沉积物的深度是影响总细菌、好氧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生物量垂直分布的最重要因素,且深度增加对好氧氨氧化细菌的影响大于对总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影响。对于水平分布,总细菌生物量由近岸到远岸逐渐降低,亚硝酸盐浓度显著影响其水平分布。好氧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生物量分别在长江口外和舟山群岛以南海域存在高值区,且溶解氧浓度和总氮含量是影响二者生物量水平分布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可为更加深入地认识细菌在河口及近岸海域氮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连云港近海浮游动物生态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5年8月监测资料,对连云港近海浮游动物生态分布特征(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量和丰度的分布特征)分三区分析.结果表明,全区鉴定浮游动物40种,桡足类17种,浮游幼体9种,浮游虾类6种;全区优势种多为桡足类,其中小拟哲水蚤优势度最高,针刺拟哲水蚤次之;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水平分布呈现堤北区>外港区>内港区>连岛近海区的特点;丰度和生物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生物量和丰度与盐度、叶绿素、pH值呈正相关,与PO4-P呈明显的负相关,丰度与油类也显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