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事件屡有发生,水源地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以江苏省长江干流饮用水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从水源的敏感性、危害适应力及恢复能力出发构建脆弱性评价模型,利用Arc GIS手段分析江苏省长江干流水源脆弱性空间分布规律特征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表明:江苏省长江干流饮用水水源地中极高脆弱性水源3处占比15.8%,高脆弱性水源4处占比21.1%,中脆弱性水源7处占比36.8%,低脆弱性水源4处占比21.1%,极低脆弱性水源1处占比5.3%。根据评价结果从加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保障河流型水源生态功能,提高城市预警应急能力等方面出发,按照各脆弱性等级提出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2.
阿什河流域地下水脆弱性分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识别阿什河流域地下水易污区,基于DRASTIC模型,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特点和地下水源地特质,舍弃土壤类型和水力传导系数指标,新增抽水井群影响范围评价指标,得到适用于阿什河流域的DRATIE脆弱性评价体系.借助OpenGeoSys(OGS)软件,模拟研究区抽水与不抽水时的地下水流场,圈划出抽水时流场的变化区域,划分抽水井群影响范围.运用DRATIE模型对研究区进行脆弱性评价,绘制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图,并根据用水趋势进行脆弱性情景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主要为较低、中、较高3个级别;河漫滩和阶地区域较易受到污染,抽水井群影响范围内脆弱性为中等,1号井群每口井抽水量不宜超过3.23×10-2 m3/s,2号井群每口井抽水量不宜超过4.00×10-2 m3/s;其余地区较不易受到污染.研究显示,应严格控制水源地抽水量,以防阿什河水体倒灌;合理分配1、2号井群抽水量,可减小水源地脆弱性范围和等级.   相似文献   

3.
山西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与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山西城市水源地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通过对水源地防污能力和脆弱性的科学评价查找污染原因,进而以水源保护区划分结果为基础,从对水源地影响的8个方面入手编制环境保护规划.通过502个规划工程项目的实施,将达到消除和截断污染源保证城市水源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水源地污染防治优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地下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水源地污染防治优先性问题,并建立了优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灰色关联度和理想解法的综合决策方法实现水源地优先性排序.利用优先控制指标以及指标与工程的对应关系,确定了各水源地工程建设的优先次序.应用案例显示,华北平原9大水源地污染防治可按I期和II期分期进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废集中处置利用率、林木覆盖率、地下水固有脆弱性4个指标,在各水源地工程建设的优先次序确定过程中出现最为频繁,体现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水源地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是宝贵的水资源,又是重要的生态环境因子,我国因地下水水源地开发与保护不当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从保护地下水水源地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科学划分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及评价地下水可开采量的方法,总结了地下水水源地潜在污染源识别及原位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应基于生态水位合理评价地下水可开采量,充分考虑生态脆弱性并建立地下水水源地生态脆弱保护区;应加强地下水水源地生态安全的预防性和保护性工作,识别地下水的潜在污染源,完善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和地下水水质的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地下水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应使用生态环境友好型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防止修复过程对地下水造成次生污染。该研究为保障我国地下水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了基础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划分方法与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综合考虑水源地沿岸土壤环境质量、水体污染现状、环境脆弱性和污染源压力这4个方面,探索建立了河流型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划分的技术方法,并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水道作为实证案例,结合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选取土壤污染程度、沉积物污染程度、土壤特性、地下水敏感性、植被覆盖度、污染源类型、污染源分布作为评价因子,构建了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分等定级评价指标体系.将实地采样分析与遥感影像解译相结合获取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加权求和与图层叠加完成空间分析与制图,编制了顺德水道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分级图.其中,污染区、风险区、安全区的面积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6.37%、60.90%、32.73%,且污染区和风险区集中在河道两岸的乐从镇、龙江镇和勒流街道,分布于该区域的家具制造、塑料建材、纺织服装等产业的长期发展,以及水产养殖等农业活动应是主要的污染来源,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差异性管控措施.本研究对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水源地作为城市饮用水的源头,是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基础。水源地安全保障包括基于水源地安全状况的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评价方法、基于水源地污染源削减和水质保护的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护区划分方法、基于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处理的污染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本文以秦皇岛市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为例,初步构建了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可为相关管理部门进行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水质不达标、对水源地保护空间认识不足、水源地流域经济机制不完善等。针对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水源地流域生态系统平衡的角度分析了空间、结构、功能、作用机制方面的成因,探讨了基于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水源地保护战略要求。在水源地流域框架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水源地格局、实施水源地生态空间管控、建立水源地生态经济机制、开展水源地生态建设四个方面的战略,为新时代水源地保护攻坚战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在各大中型城市建设备用水源地,对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和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备用水源地分为发展预留水源地和应急水源地,探讨了备用水源地分别作为预留发展水源地、应急水源地、预留发展和应急同时兼顾水源地时对城市水量的要求以及与城市需水量间的平衡关系,并对城市生活需水量和工业需水量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将上述理论应用于扬州市区,通过城市需水量计算来论证备用水源地水量要求,并验证了拟将夹江河段作为扬州市备用水源地的可行性。该研究结果可为备用水源地的选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表饮用水源地安全指数及快速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饮用水水源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水源地安全监测与评价是进行水源地保护的基础,通常采用的‘自下而上’的调查监测方式,时效性不强并且工作量大。结合遥感数据的时空分辨率高、覆盖面积大、获取数据便捷的特点,文章提出的地表水源地的安全指数,从利用地表水体监测数据与遥感数据各自优势的角度出发,实现对水源地进行快速动态监测。通过对地表水源地的水质、水量、水环境、环境安全监管等四个方面进行监测,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方法,基于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数对水源地安全进行全面评价,实现对水源地全面及时的监测,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并且,本方案在了解水源地整体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掌握水源地的安全隐患,从而制定合理措施对水源地进行有效保护。最后以密云水库水源地流域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阿拉善盟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调查,对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分析了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措施,为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科学化管理和保障群众用水安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荆州市境内所有139个乡镇以上所有饮用水水源地和44个典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进行了调查,深入分析了饮用水水源地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分散式畜禽养殖、农业面源等污染情况,并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全市183个饮用水水源地有达标个数为85个,达标率为46.45%。其中,河流型水源地达标率为79.01%;湖库型水源地达标率为40%;地下水型水源地达标率为12.5%。最后总结了荆州市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最近 ,陕西省政府批准划定全省第二批 (十六个 )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这十六个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是 :延安市王瑶水库水源地、宝鸡市石头河水库水源库、安康市马坡岭水源地、石泉县水电站库区水库地、镇巴县泾洋河、鹿子坝河水源地、宁强县城区水河水源地、佛坪县城区水源地、留坝县石峡子沟水源地、华县小夫峪水库水源地、宁强县鱼洞河水源地、汉阴县水源地、白河县汉江干流城区和白石河口水源地、紫阳县西门河水堰和汉江抽水站水源地、平利县供水公司水源地、镇坪县小石岩河水源地、岚皋县堰溪河沟两岔河和岚河火神庙水源地。连同19…  相似文献   

14.
水源地水质保护至关重要,开展水源地生态环境监察对于保护好水源地水质具有重要现实意地针对河北省水源地生态环境监察工作现状,总结了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当前水源地生态环境监察工作首要任务是理顺工作思路,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源地生态环境监察基本框架思路、各阶段工作重点内容,可为今后水源地生态环境监察工作方向和重点内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现状调查评价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水源地是用途最为重要的水源地,关系着亿万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是水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对安徽省境内的116个城镇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的水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深入分析了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分散式畜禽养殖、农田径流以及水产养殖方面的污染情况,并对安徽省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进行了水质评价。最后提出了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管理对策。结果表明,全省116个饮用水水源地达标个数为105个,达标率为90.5%。其中,河流型水源地达标率为93.3%,湖库型水源地达标率为87%,地下水型水源地达标率为88%。  相似文献   

16.
水源地保护已成为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凌海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划分,明确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的保护范围,有针对性地提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为凌海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保护饮用水源亟待建立水源地水质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兰  江梅  任春  夏青 《环境保护》2013,(12):39-4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我国水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我国没有独立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为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保护人体健康,建立适应新形势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将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针对黑龙江省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条件差和监控能力弱的现状,制定水源地监控预警对策以提升饮用水水源地监管水平,制定切实有效的宣传教育对策以增强乡镇居民对水源地环境保护意识,并给出水源地完善环境管理机制与环境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对影响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企业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判断企业突发性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事故发生的后果,建立了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同时,结合上海市水源地的自然条件及监管情况,建立了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结果表明,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高风险企业占企业总数的18.7%,17.2%的水源地取水口相对为高风险取水口。  相似文献   

20.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水源地安全综合评价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方面都需要改进。以《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技术大纲》为基础,从水量、水质、管理水平和环境状况等方面,构建了基于三角模糊函数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模型,并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阳市10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程度在一般之上,且隐患等级不同。安阳市第二、第三水厂水源地安全程度很高,均不存在较高、极高隐患,岳城水库等7个水源地安全程度较高,隐患等级具有明显差别,滑县第一水厂水源地安全程度一般。指标层、准则层对于水源地安全敏感性影响各不相同。水源地盈利情况是指标层中影响岳城水库水源地安全的首要因子,而环境因子则是准则层中最为敏感的因素。结论表明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模型对于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