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保护》2014,(24):5
2014年12月12日,建设超过十年之久,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这是南水北调工程向前迈出的又一大步。作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分东、中、西三条线路调水,总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供水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4.38亿人。先期实施东、中线一期工程,东线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通水,目前正平稳运行。"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时做出重要批示。短短  相似文献   

2.
赵斌 《环境保护》2007,(14):55-56
编者按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在2010年建成.届时,工程每年可向华北地区调水13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3500万.50年规划,50年建设,5000亿元投资,为了使南水北调工程能真正造福于民,我国政府提出了南水北调"三先三后"原则,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相似文献   

3.
赵斌 《环境保护》2007,(7B):55-56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在2010年建成。届时,工程每年可向华北地区调水15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5500万。50年规划,50年建设,5000亿元投资,为了使南水北调工程能真正造福于民,我国政府提出了南水北调“三先三后”原则,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温家宝总理更是强调:“把水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使南水北调工程成为‘清水走廊’、‘绿色走廊’。”[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调水对汉江中下游水质和水环境容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拟从位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水 ,研究采用一维圣维南非恒定流方程和一维对流扩散方程模拟预测汉江中下游干流的总体水质状况 ,对多年平均流量条件下汉江中下游的现状水环境容量及调水工程实施后的水环境容量损失进行了预测 ,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近期召开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张基尧说,2008年南水北调主要目标已经确定,工程建设将全面提速。作为向北京应急供水的中线京石段工程,当前已进入攻坚阶段,能确保实现奥运会前通水目标。张基尧强调,“南水北调必须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始终把节水放在首位。”要坚持“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确保调来的都是干净的水。  相似文献   

6.
资讯扫描     
南水北调不会把污水“调入”华北权威人土称南水北调工程不会把污染水源引入华北,包括北京居民在内的中国北方人喝到的将绝对是“洁净的长江水”。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说:“对于以解决北方严重干旱缺水为目的的南水北调工程,保证水质已成为其成败关键之一。”中科院院士刘昌明对记者表示:“国家投资数百亿元人民币于南水北调这个项目上,我们当然不能容忍被调到北方的水是污水。所以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相似文献   

7.
汉江中下游水质模拟与预测--QUAL2K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计划实施后,对汉江中下游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将产生影响.本文运用美国环保局最新推出的QUAL2K模型,探讨了汉江中下游的水质变化趋势.QUAL2K模型进行了部分修改,以克服QUAL2E的缺陷.将QUAL2E和QUAL2K都应用到研究河流的同一河段并比较模拟结果发现,QUAL2K比QUAL2E能更好的拟合野外观测数据.水质预测为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年调水145×108m3,汉江中下游水质变化情况,预测因子为BOD,结果表明:BOD在汉江中下游江段普遍升高,这说明汉江中下游的水质总体下降,最大浓度变化分别为19.8%和21.8%.  相似文献   

8.
调水及梯级开发对汉江襄阳段水环境容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江是襄阳市主城区唯一水源地和纳污水体,其水质状况对襄阳市和汉江中下游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重大。对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及汉江梯级崔家营建成后的汉江襄阳段环境容量进行了预测,为该区域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结合汉江襄阳段的水质、水文条件以及排污状况,采用零维和二维水质模型相结合,对该江段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与现状相比,2015年汉江襄阳段主要污染物COD和NH1-N的水环境容量在多数江段呈下降的趋势,尤其是丰水期和平水期下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称“中线工程”)于2014年底正式通水运行,科学识别调水前后汉江下游水生态环境特征与响应规律,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优化调度的迫切管理需求.基于系统收集的2010—2017年汉江下游水文、气象、水质及水生态数据匹配资料,利用多种数据模型方法识别了中线工程调水前后汉江下游主要环境要素特征和响应规律,探索了导致河流生态退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及其贡献.结果表明:①中线工程开通后,受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减少的影响,汉江下游多年平均流量下降了11.5%,流量年内分配趋于不均匀,流量变幅增大,人类活动对汉江下游径流过程的影响更为显著.②调水后汉江下游ρ(TP)、ρ(TN)减小,武汉段ρ(Chla)和藻密度显著上升,汉江下游水华的发生对水文过程改变更加敏感.③基于GAM模型(广义相加模型)的相关分析,调水前后影响汉江下游藻密度变化的关键因子是流量和ρ(TP),调水前贡献率分别为27.7%和20.5%,调水后贡献率分别为65.4%和20.5%,调水后汉江下游流量对藻密度变化的贡献率显著升高,说明上游调水引起的汉江下游流量减小对水华暴发的影响十分明显,而TP等营养盐的影响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影响,根据汉江水华发生的成因和关键因子的分析结果,对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进行了定性分析;应用水动力学模型和富营养化动力学模型以及随机模拟法对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进行了定量计算,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45×108m3方案实施后将增加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而引江济汉工程的兴建将极大地减少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汉江自身的水污染治理是减少水华发生概率的最根本措施。丹江口水库增加枯水期下泄流量和三峡电站减少枯水期下泄流量的联合调度将减小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不同调水方案下的汉江水华发生概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平  窦明  夏军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0):1343-1348
为评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影响,从汉江水华的成因机理分析入手,提出了汉江水华发生概率的计算模型.该模型由河流一维水动力学模型、水体富营养化模型以及随机数生成模型组成,它不仅可以模拟汉江水华的发生机理,而且可以对诱发水华的各种因子进行随机抽样组合,从而求出中线调水不同方案实施后汉江水华的发生概率.计算结果表明,在现状情况下汉江水华的发生概率为9.2%,南水北调中线各调水方案(无引江济汉工程)实施后,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如果调水方案与引江济汉工程同时兴建将大大减少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最后提出建议,汉江自身的水污染治理是减少水华发生概率的最根本措施,而丹江口水库和引江济汉工程的联合调度将会减小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周仕凭 《环境保护》2006,(3A):29-32
党中央、国务院对南水北调提出了“三先三后”的原则——“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温家宝总理强调,“把水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使南水北调工程成为‘清水走廊’、‘绿色走廊’”。许多权威人士则断言.治污成则南水北调成,治污败则南水北调败。为此,本刊记者历时一个多月.对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进行了调查,在看到了调水沿线各地集中精力控污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工业企业有可能对“清水走廊”、“绿色走廊”造成威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东线)"宿迁沿线水质现状及水污染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水北调(东线)”宿迁沿线的水质进行了调查,发现“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调水(宿迁段出水)水质有可能达不到国家要求的地表水Ⅲ类标准。为此,提出了一些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影响,在广泛现场监测、资料收集、调查论证工作的基础上,应用水动力学模型和富营养化动力学模型对汉江水华发生的成因和关键因子进行了分析。汉江水华发生的主要原因有3个:汉江中游进入城区的排污量日趋增大,藻类等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严重过量(此乃根本原因);汉江水枯同时长江水位增高使汉江流速变缓,产生类似于湖泊的水流特性;春季气温偏高。在已满足藻类生长需求的营养条件下,流量和流速是制约汉江水华发生的关键(敏感)因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水文因子上。  相似文献   

15.
邝飚 《环境》2015,(2):14-15
<正>半个世纪的规划论证和十二年的艰辛建设,中华民族一个跨世纪的调水梦终得偿所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至今月余,源源南水穿山越岭到达北方,未出现任何异常。曾有人说,南水北调,难于上青天。确实,水质、监测、工程、移民、管理、补偿,无一不是空前的难题。这个从规划到建设再到通水,一直在种种疑虑和争议声中破冰前行的浩大工程,本期为您一一解读。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对汉江下游藻类生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质生态模型 ,模拟分析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导致水量的变化以及河道内营养负荷的改变 ,引起汉江下游水体藻类生长速率的变化 ,并对藻类生长的规律做了分析 ,结果表明 :要有效地控制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发生 ,在现状水量和营养负荷条件下 ,需削减营养负荷 5 0 %;实施设计方案调水 1 45亿m3且有引江济汉配套工程条件下 ,需削减现状营养负荷 80 %;调水后控制污染负荷至现状的 5 0 %,要消除因调水产生的负面影响 ,则需将引江济汉水量增大 30 %。由此可减轻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造成的负面影响 ,但“水华”发生机率仍比不调水年程度严重且历时长久。因此 ,首先必须治污 ,控制沿江的污水排放 ;其次在藻类大量繁殖的春季 ,结合丹江口水库和引江济汉工程的合理调度 ,确保汉江中下游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需水。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国务院对南水北调提出了"三先三后"的原则--"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温家宝总理强调,"把水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使南水北调工程成为‘清水走廊'、‘绿色走廊'".许多权威人士则断言,治污成则南水北调成,治污败则南水北调败.  相似文献   

18.
卢金友  林莉 《环境科学研究》2020,33(5):1179-1186
汉江生态经济带是国家战略水资源保障区、内河流域保护开发示范区、中西部联动发展试验区、长江流域绿色发展先行区,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全国地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年的高强度开发和剧烈的人类活动造成汉江生态经济带水生态环境问题严峻,已成为制约汉江生态经济带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通过系统剖析发现,汉江生态经济带存在的主要水生态环境问题包括重要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安全保障不足、汉江中下游水生态受损、汉江部分支流水污染严重等.丹江口水库总体水质良好,但水质保障工作存在部分入库支流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支流库湾水华发生风险加剧、库周及上游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和消落带管理薄弱等不足.汉江中下游存在硅藻水华频发和鱼类资源量大幅减少等水生态问题,同时中下游部分支流水质不达标,严重影响汉江水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切实做好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保障、科学开展基于生态流量保障的生态调度、建立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完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支撑等.   相似文献   

19.
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状况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其中下游水质状况是国家和湖北省政府重点关注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区汉江中下游干流的水质状况和特征,为进一步分析工程运行对汉江中下游水质的影响奠定基础.收集了汉江中下游干流11个水质监测站2011—2014年pH、ρ(DO)、ρ(CODMn)、ρ(BOD5)、ρ(NH3-N)、ρ(TP)、ρ(TN)等7项水质指标,应用水污染指数法和层次聚类分析法,综合辨识2011—2014年汉江中下游干流的水环境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11—2014年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整体上为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Ⅳ类~劣Ⅴ类水体,超标指标为ρ(TN)、ρ(TP)、ρ(BOD5),其中ρ(TN)超标最严重.②为深入辨识TN负荷对研究区域水质的影响,通过情景分析发现控制ρ(TN)可有效改善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状况.③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状况层次聚类分析表明,在时间上将研究时段分为2类,基本对应于汉江中下游的汛期和非汛期;在空间上将水质监测断面(沈湾、泽口、新沟、宗关、转斗、皇庄、汉南村、石剅、白家湾、余家湖、罗汉闸)分为3类,其中第3类可细分为3个子类,各子类所对应的水质监测断面与其空间分布基本对应.④汉江中下游干流富营养化严重,其中ρ(TP)和ρ(TN)在非汛期分别呈显著降低和增加趋势,汛期无明显变化.研究显示,江汉中下游污染严重,营养盐尤其丰富且ρ(TN)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9月上旬在江苏、山东考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时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依靠科技,深化改革,切实解庆好节约用水、治理污染、生态建设的问题,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建立在牢固的科学基础上。 温家宝指出,南水北调工程是涉及全局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长计议,全面考虑,科学选比,周密计划。要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要求,充分考虑调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东、中、西线进行全面规划,科学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