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立 《环境》2015,(2):23-25
<正>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从规划到建设再到通水,争议与质疑一直伴随其左右,比如代价巨大入不敷出、流速过慢达不到输水要求、泥沙沉降和水道结冰会使通水失败等等不一而足。代价太大,弊大于利?当中线工程尚在规划建设时,就曾有人提出:"江汉平原大旱,因为南水北调影响了生态"、"一下子调走湖北这么多水,会不会出现北方受益、水源地受损的局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背后,是水源地的默默付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2014,(24):5
2014年12月12日,建设超过十年之久,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这是南水北调工程向前迈出的又一大步。作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分东、中、西三条线路调水,总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供水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4.38亿人。先期实施东、中线一期工程,东线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通水,目前正平稳运行。"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时做出重要批示。短短  相似文献   

3.
赵斌 《环境保护》2007,(14):55-56
编者按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在2010年建成.届时,工程每年可向华北地区调水13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3500万.50年规划,50年建设,5000亿元投资,为了使南水北调工程能真正造福于民,我国政府提出了南水北调"三先三后"原则,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相似文献   

4.
《环境》2015,(1):72
<正>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长江水一路北上,奔向北京团城湖。"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的评价,道出这一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意义。而如此大的工程,也引来了人们的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5.
赵斌 《环境保护》2007,(7B):55-56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在2010年建成。届时,工程每年可向华北地区调水15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5500万。50年规划,50年建设,5000亿元投资,为了使南水北调工程能真正造福于民,我国政府提出了南水北调“三先三后”原则,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温家宝总理更是强调:“把水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使南水北调工程成为‘清水走廊’、‘绿色走廊’。”[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要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输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建成通水,水质安全保障标准高、任务重、时间紧,是工程能否保质保量供水及发挥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沈立 《环境》2015,(2):16-18
<正>"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继续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保障移民发展,做好后续工程筹划,使之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4年12月12日,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闸门开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终于盼来了水质优良的汉江水,全国近1亿人间接受惠。  相似文献   

8.
《环境》2015,(1):72
<正>一河飞架南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这个横跨上千公里,历时11年的宏伟工程,终告完成。而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亦借助电影《天河》的公映,获得了"天河"的美誉。"天河"贯通,意味着未来每年将向北方输送水量达95亿立方米,其中分配河南37.69亿立方米、河北34.73亿立方米、北京12.35亿立方米、天津10.15亿立方米。二期工程计划调水量增加到每年130亿立方米,直接受惠人数达到  相似文献   

9.
在近期召开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张基尧说,2008年南水北调主要目标已经确定,工程建设将全面提速。作为向北京应急供水的中线京石段工程,当前已进入攻坚阶段,能确保实现奥运会前通水目标。张基尧强调,“南水北调必须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始终把节水放在首位。”要坚持“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确保调来的都是干净的水。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9月上旬在江苏、山东考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时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依靠科技,深化改革,切实解庆好节约用水、治理污染、生态建设的问题,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建立在牢固的科学基础上。 温家宝指出,南水北调工程是涉及全局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长计议,全面考虑,科学选比,周密计划。要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要求,充分考虑调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东、中、西线进行全面规划,科学论…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国务院对南水北调提出了"三先三后"的原则--"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温家宝总理强调,"把水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使南水北调工程成为‘清水走廊'、‘绿色走廊'".许多权威人士则断言,治污成则南水北调成,治污败则南水北调败.  相似文献   

12.
微言微语     
《环境》2015,(1):73
<正>@X艳阳飞雪v VADesigns SMAX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了,多年的梦想实现了。数千家污染单位、数十亿利税企业作出让步,为的就是换来一池清水,可见只要有决心就有无限可能。我们的国家经过工业化发展给环境带来严重破坏,而南水北调让我们看到环境治理的希望。但愿人们对环境的重视不仅仅局限在南水北调上,而要继续发扬可持续发展的精神,还祖国一片碧水蓝天。@河南日报:【丹江水今抵焦作】今日上午,一路北上的丹江水抵达焦作市,从主城区穿城而过,这也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穿越主城区的渠段。据介绍,甘甜的丹江  相似文献   

13.
资讯扫描     
南水北调不会把污水“调入”华北权威人土称南水北调工程不会把污染水源引入华北,包括北京居民在内的中国北方人喝到的将绝对是“洁净的长江水”。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说:“对于以解决北方严重干旱缺水为目的的南水北调工程,保证水质已成为其成败关键之一。”中科院院士刘昌明对记者表示:“国家投资数百亿元人民币于南水北调这个项目上,我们当然不能容忍被调到北方的水是污水。所以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相似文献   

14.
伍管 《环境导报》2001,(6):51-51
划入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在扬州境内,其中取水、输水走廊长达130多公里。根据中央“先治污、后通水,先生态、后用水”的基本原则,为切实加强调水源头地区的水环境生态保护,经扬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环保厅申请,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同意在扬州市建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目前,初步规划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约2800km2,范围包括———取水区、输水干线:长江北岸扬州段从仪征青山镇小河口至江都嘶马镇东立新闸,全长80.5km,夹江33km;京杭大运河,从扬州施桥船…  相似文献   

15.
土压平衡盾构隧道下穿通水运行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在国内尚属首例。以郑州地铁城郊线土压平衡盾构隧道下穿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区间实测数据为依据,将Peck公式法运用于隧道下穿南水北调工程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研究中,利用反演分析法,通过引入最大沉降量修正系数j和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k,结合实测数据对Peck公式进行修正,得出适用于郑州地区相似工程的Peck公式,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不同埋深条件下地表沉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入最大沉降量修正系数j和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k对Peck公式进行改进后,能够获得较准确的地表沉降预测曲线,证明了Peck公式法在隧道下穿南水北调工程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研究中的适用性;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地表最大沉降量逐渐减小,沉降槽宽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江永亮 《环境》2010,(6):38-38
经过近9个月的紧张施工建设,5月18日,狮岭污水处理厂工程(一期)试运行成功。总长29.766公里管网已于17日下午全部完成并通水。狮岭污水处理厂工程(一期)位于联合村迳口经济社以西、广清高速公路以南、新联路以东,于去年8月25日正式动工建设、总投资约1亿元人民币。该项目规划到2020年总规模为18万吨/天,  相似文献   

17.
李水 《环境导报》2001,(6):49-49
为使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工程不被污染,国家计委、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及沿线四省一市地方政府共同编制的南水北调东线治污规划基本完成,规模宏大的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程即将启动。南水北调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东线工程由江苏扬州市三江营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向天津、胶东半岛等北方地区供水。东线工程可以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和天然河道,工程难度较小,但却面临沿途水质污染的难题。据调查,南水北调东线规划范围内全线每年废水排放量为30亿吨,其中21.71亿吨排入河道,目前,东线调水水源地长江三江营断面全年水质很…  相似文献   

18.
把握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采取有效的水污染防治对策,是水环境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十一五"以来,北京市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城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由于北京是一个资源型重度缺水的地区,河湖普遍缺乏生态用水,且原计划2010年全面通水的南水北调工程要推迟到2014年才能通水,使得当前北京水资源短缺形势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造成水环境污染的生活、工业、畜禽养殖等污染隐患依然存在,北京城市水环境将长期面临生态环境用水短缺与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处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咽喉处的徐州是全国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域内所有河流均存在无自然清洁水源补给、水环境容量小等“先天不足”。同时,作为基础工业城市,结构性污染突出、重污染企业多、污染总量大、治理资金不足、治理技术缺乏、历史欠帐多等使徐州水污染防治工作困难重重。为营造良好的水环境、确保南水北调工程用水,徐州市认真贯彻“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方针,提出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以保护饮用水源为重点,全面实施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农业生态建设两大战略的…  相似文献   

20.
周仕凭 《环境保护》2006,(3A):29-32
党中央、国务院对南水北调提出了“三先三后”的原则——“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温家宝总理强调,“把水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使南水北调工程成为‘清水走廊’、‘绿色走廊’”。许多权威人士则断言.治污成则南水北调成,治污败则南水北调败。为此,本刊记者历时一个多月.对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进行了调查,在看到了调水沿线各地集中精力控污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工业企业有可能对“清水走廊”、“绿色走廊”造成威胁。[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