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护听器声衰减值的评价方法,对比了我国、ISO、欧洲EN、美国ANSI和澳大利亚新西兰AS/NZS标准中关于护听器声衰减值评价方法的差异。着重讨论在测试过程中,使用不同的受试者和护听器佩戴方式得出的检测数据与真实世界防护值的一致性情况。研究表明,使用"受试者自行佩戴"的方式测得的数据能更好地反映护听器在真实世界的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2.
护听器是一种保护听觉、使人免受噪声过度刺激的个体防护装备.为了预防在高噪声环境中的疲劳、听力损失或因此而可能导致的误操作和生产安全事故,工业企业噪声作业场所相关从业人员应配备适宜的护听器.全面了解护听器类个人防护用品的特点、正确掌握选用护听器类产品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是践行我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的重要环节.本文在简要分析护听器类产品的分类和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护听器的选择原则及如何选用护听器产品;最后讨论了护听器管理及人员培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关于护听器实际防护值的研究数据,和用于护听器个人防护效果验证的方法,以及3ME-A-RfitTM听力防护验证系统。研究表明,护听器的标称降噪值对其实际防护值的指示性非常差,目前也还没有一个可靠的方法来使用护听器的标称值。3ME-A-RfitTM听力防护验证系统是使用实地真耳内置麦克风(F-MIRE)方法,在实际工作现场中快速、定量地测定护听器在具体使用者身上取得的个人声衰减值(PAR),让安全管理人员对员工实际获得的防护水平有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国家标准GB/T 23466-2009《护听器的选择指南》的实施背景及具体内容,对标准使用中噪声环境声压级测量及护听器选择原则中需要关注的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使用护听器是最常用的降低雇员噪声暴露的方法之一。选择适合使用的护听器受很多因素影响,护听器降噪值是首要因素之一。本文所介绍的一些信息.可对护听器降噪值测量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6.
正依据标准制定的标称值扣减方法选择、配备护听器,是多年来普遍的做法。这样看来似乎"简化"了听力保护工作,但是,这样做无法确切了解员工的实际防护情况,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量研究已经表明,护听器的标称值不能准确反映护听器在实际现场的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7.
方向明  姚琨  王世强 《安全》2009,30(2):17-20
简要介绍了护听器选择原则和一般要求,比较了评价护听器声衰减性能和选择护听器的常用方法,结合我国国情,给出了选择护听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通过介绍影响护听器防护效果的相关因素,总结出"配、戴、护、协、培"5字方针,以便使护听器防护效果充分发挥。职业性噪声广泛存在于工贸企业生产中,由于存在噪声类型多、超标率高,治理难度大、治理成本高的特点,导致噪声对员工的健康危害有两个特点:一是危害广,2016年全国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显示,近10%的噪声接触人群出现  相似文献   

9.
<正>主持人语: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对于员工来说,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但在基层实践中,往往存在一些员工视劳动防护用品为"负担",在作业时或者不佩戴和使用,或者佩戴和使用不规范,致使劳动防护用品无法起到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作用。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才能让员工自觉正确地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目前欧盟和ISO护听器标准的现状、各标准间的关系及今年欧盟与护听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更新动态,结合全球护听器法规和标准的制定趋势,对我国护听器标准制定和实施的要点和难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解决4个问题     
<正>想要使员工自觉、正确地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避免将此视为"负担",笔者认为,企业须解决"知""能""会""到位"4个问题。一是要明确佩戴和使用要求,解决员工"知"的问题。企业为员工配备符合标准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并进行使用培训,是企业的责任,也是员工的权利。员工在作业中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同  相似文献   

12.
正新国标GB/T 31422-2015《个体防护装备护听器的通用技术条件》于2015年5月15日发布,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近年来国内多家检测机构对建设护听器的测试实验室进行了前期调研,可见听力保护和护听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5年3月,头部防护工作组曾召开技术研讨会,多位专家就护听器的声衰减、标称值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 《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安全生产箭理的综合性法律。这部法律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义务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撰。其中也包括个人防护用品(以下简称护品)方面的基本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护品是其一项法定义务:在生产过程中,正确佩戴和使用护品是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我们认为,要真正发挥护品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必须增强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护品的主动性.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的转变,使佩戴和使用护品成为从业人员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几乎所有煤矿的工友上下班都佩戴AZL-60过滤式自救器,心里颇感安慰,感念矿主对职工生命的重视。感念之余,问及私营小煤矿职工自救器该如何使用,却没有几人能说出。原来一些矿根本就没进行自救器使用培训,佩戴自救器纯是让检查人员看的。某私营小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矿工争先恐后佩戴上自己携带的自救器,下井营救工友,当他们戴上自救器进入灾区时,吸气温度高,感到干热、不舒服,认为自救器失效,纷纷扔在地上,结果无一人进巷,眼睁睁看着工友死去。  相似文献   

15.
关于护听器声衰减能力的评价,目前有好几种方法都有大量文献充分地论证。本文介绍了3种标准化的评价方法:真耳听阈衰减法(Real~ear attenuation at threshold,PEAT),真耳内置麦克风(Microphone in real ear,MIRE),和声学仿真测量装置(Acoustical test fixture,ATF)方法。讨论了评价护听器声衰减能力,这3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REAT方法是评价护听器声衰减值最准确的方法之一,目前被国际标准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6.
方向明 《安全》2010,31(3):59-59
我国第一个指导护听器选择的国家标准——GB/T23466-2009《护听器的选择指南》,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起草制定,2009年4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和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于200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四)职业病危害的防护职业病危害的防护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业场所防护设施的防护,二是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工人健康的主要防护手段。主要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帽、防护服、护眼镜片和面罩、呼吸防护器、防噪声甩具和皮肤防护用品等。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关键在于要懂得其防护特点和性能,同时训练使用者正确使用、维护、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1957年,美国发布了第一个描述护听器降噪值测试方法的国家标准(ANSI Z24.22[1]),1974年的ANSI S3.19对其做出了重大修改,而在近期(译者注:1984年)发布的ANSI S12.6《护听器真耳降噪值测量方法》,又一次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3月3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爱耳日。3M中国有限公司个人安全防护产品部科学家艾略特·伯格先生负责护听器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工作,并拥有多项专利。他认为,"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爱耳护耳的意识非常重要。"2016年3月3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爱耳日。作为职业安全健康领域的积极推动者,自1991年进入中国以来,3M公司一直关注职业性听力受损防护领域的研究,并将噪声监测、听力防护、防护验证、培训教育等一整套全面有效的听力防护解决方案带入中国。3M个人安全防护产品部科学  相似文献   

20.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就如何正确使用口罩制定本指南。一、佩戴原则基本原则是科学合理佩戴,规范使用,有效防护。具体如下:1.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