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国外风险矩阵和个体风险研究,同时结合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事故管理规定,首次提出风险矩阵制定的依据,为企业行业制定风险矩阵提供理论基础,并制定出适合自身企业的风险矩阵。将HAZOP分析方法与风险矩阵相结合,提出"HAZOP+风险矩阵"组合技术,并采用该组合技术对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氧化反应器单元的危险与可操作性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识别出装置中存在的过程安全问题并提出建议,对整个装置重大工艺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安全平稳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打破中小企业(SMEs)职业安全供求双低均衡状态的途径,提高SMEs职业安全保障水平,采用动态博弈方法分析SMEs劳资双方职业安全行为选择。首先,构建职业安全保障博弈模型,并进行均衡策略分析。其次,将安全管制因素引入博弈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风险工资,加盟"是该模型的纯策略纳什均衡;政府安全管制因素的引入对自然选择概率和员工加盟企业的概率产生有益影响,对企业隐瞒概率的影响取决于对被隐瞒员工进行的补偿。通过提高隐瞒成本、安全投入产出比、低风险工资、员工职业伤害认知和安全管制力度等可以提高SMEs职业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3.
安全投入在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从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着手,分析五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安全投入的重要性,调研分析得出企业安全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并以湖北卫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近11年的违章统计和安全生产"五要素"投入情况为例,分析验证企业安全投入与安全生产状况改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理有效加强企业安全投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海外项目面临的安全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加,而安全风险本身也从简单的生产安全风险转变为由生产安全与社会安全相结合的复合安全风险。以"HOT"模型为基础,从"人-组织-技术"三方面对目前国内企业海外项目面临的复合安全风险进行阐述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应对与预防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根本性解决海外项目所面临的安全风险的方法——安全文化建设,并加以分析和研究。最后,针对我国企业安全建设的国际化问题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促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失误,保障企业安全的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安全生产风险动态评估尤显重要。将"自上而下"、相对静态的阶段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同"自下而上"的标准初始风险等级相结合,建立了分级风险动态评估模型,形成了上下联动、动静结合的分级风险动态评估体系,确定企业各级的动态风险等级。通过运行验证,有效形成了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实现了企业的风险动态控制,对企业实际工作有着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是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准入门槛,该准入条件分为企业厂址选择、工艺布局、厂库房建设等安全硬件条件,以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应急预案、安全评价等安全软件条件。安全硬件条件是相对稳定和固定的条件,是从物质和空间等方面条件界定企业安全状况,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先天性"物质条件。以35家礼花弹生产企业安全硬件条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内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现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普遍存在设计不规范、企业"三库"(中转库、药物总库和成品总库)不足,企业"四防"(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不达标,企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前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风险等值线的职业安全评价分级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危害因素引发工伤、职业危害事件的后果严重度和可能性来开展职业安全评价,在严重度和可能性的定量评价基础上,引入等值风险线的概念,建立风险评价分级方法,并在单一危害因素的职业安全评价基础上建立了作业场所、工厂、企业的职业安全(风险)评价分级方法.通过应用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些年我国消费品种类和数量的提升,消费品产品质量安全愈发受到重视,作为消费品的生产企业有责任提供安全的产品。文章分析了ISO 10377消费品安全供应商指南的主要内容,解析了设计安全中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的步骤与方法,指出了生产安全和市场安全的控制要点,对消费品生产企业制定其产品安全管理规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对我国民航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民航企业"管理"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首先,从组织管理、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安全促进4个方面对民航企业安全管理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民航企业"管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三角模糊数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民航企业"管理"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上述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而达到对民航企业"管理"安全进行评价的目的。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其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安全》2015,36(1):58-59
1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的内容 (1)必须在企业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在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分别标明本企业、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2)必须在重大危险源、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场所设置明显标志,标明风险内容、危险程度、安全距离、防控办法、应急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安监总局划分的15类危险化工工艺的基础上,参考日本劳动省"六阶段"的定量评价表以及危险度评价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危险化工工艺辨识方法.此方法更便于区别化工企业生产工艺是否属于危险化工工艺,从而为政府及企业更好地管理提供便利,进一步实现本质安全化.  相似文献   

12.
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的14个要素,确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及系统使用的关键技术特点,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的13个功能模块,并对系统各模块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介绍。系统将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设定的各项安全信息及安全管理内容融入到信息管理中,实现了对安全管理过程中大量积累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实时动态地展现工艺、环境、设备安全状况和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可以使管理人员及时控制风险,达到降低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涂力强  杨长柳 《安全》2002,23(2):37-38
车间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车间是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方针、政策、法规、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和传播与反馈安全信息动态的"中转站",要使"中转站"正常运行,保证政令畅通,将上述安全内容"不贪污"、"不切流"、"不变味"和不遗漏地认真贯彻下去,并狠抓落实,以达到安全工作一级抓一级,安全目标下级保上级的目的,使车间安全管理走向良性循环.那么,用怎样的措施和方法来强化车间安全管理,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去加强车间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中的第五要素即为教育培训,可见其在安全工作的重要地位。企业未对员工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员工未掌握安全操作知识及应急处置技能也是很多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要让企业安全教育更有效,应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入手。首先,安全教育内容应具备普遍性和针对性。企业主管安全教  相似文献   

15.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六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第六次"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在组委会的领导下,经过各省(区、市)、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央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紧紧围绕"综合治理,保障平安"这一主题,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活动,促  相似文献   

16.
刘裕  蔡诗琪  田欢 《安全》2019,40(2):24-28
随着我国加快从"乡村社会"迈向"城市社会",城市安全问题成为了新时期亟待解答的"国家命题",分析了城市化与城市风险相关问题,提出了适合成都的安全风险预防指标体系,并以"技术防控"开发建设城市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以"标准防控"推动企业和公共领域安全管理标准化,以"群众防控"依托安全社区为载体,构建基层社区公共安全体系,为我国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安全哲学为人类安全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基于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企业安全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辩证关系,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依赖于企业文化基础,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融入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划、决策,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诸项内容中去。探讨企业安全文化的哲学诉求,认为企业安全文化的哲学是以"以人为本"为依据。对中国石化管道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进行阐述,对企业安全核心理念逐一进行哲学诠释。  相似文献   

18.
赖微 《安防科技》2005,(5):8-10
职业安全和公共安全有许多共同点,可以把公共安全技术用于职业安全,公共安全主要有3种工作方法:安全监察、风险评价(或叫设计隐患)和薄弱环节评价.后者常常最有效.公共安全的薄弱评价法可以用于职业安全分析,象"坏人"一样思考有利于辨识安全薄弱环节.安全薄弱环节评价可以为职业安全分析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黄萍力 《安全》2013,(9):43-44,47
正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以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的思想,树立持续改进的理念,从管理内容、方法、流程、人机控制以及行为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一套系统的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并重的模式,对电网企业安全生产将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仙 《安全》2012,(9):21-22
1班组安全建设的意义(1)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夯实基层基础管理,从源头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需要。(2)加强企业班组安全建设是提高基层组织员工综合素质,切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