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时间-活动模式与微环境空气污染物监测相结合估计儿童个体NOx暴露水平. 分别在北京和青岛两市各选择3所学校监测校园环境污染物,并在每个学校选择10名儿童监测其家庭居室空气中ρ(NOx)及个体24 h NOx暴露水平,同时收集其时间-活动信息,采用时间-活动模式估计儿童的个体暴露水平. 交通工具中的NOx暴露水平可通过校门口空气中ρ(NOx)和交通工具的污染水平系数(λ)估计.结果表明:利用时间-活动模式模拟的儿童个体24 h NOx暴露水平为0.041 mg/m3,与调整后的个体暴露实测水平相关性较好(R0.785,P<0.01),差值为(-0.002 6±0.013 0) mg/m3,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39,P>0.05).表明采用时间-活动模式与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相结合方法估计的儿童NOx暴露水平与个体实际暴露水平一致.   相似文献   

2.
上海某地铁站黑碳浓度水平及个体暴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职业环境空气污染物的个体暴露风险关注,在上海某地铁站进行了ρ(黑碳)的连续定点(新风井和车辆控制室)监测;同时对地铁工作人员进行个体黑碳暴露采样,并与定点监测的ρ(黑碳)比较,探讨个体采样在黑碳暴露研究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某地铁站新风井处ρ(黑碳)与ρ(NO2)呈显著相关(R=0.75,P<0.05),而与ρ(PM10)无显著相关性(R=0.43,P>0.1);由ρ(黑碳)日变化及其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差异可知,地铁站内ρ(黑碳)可能与室外机动车尾气排放相关;与定点监测结果不同,个体黑碳暴露浓度波动范围大,出现了未在定点监测中观测到的极高值,并且个体黑碳暴露浓度的四分位差值(IQR)是定点监测结果的2倍;尽管车控室内平均个体黑碳暴露浓度较低,但由于个体72%的工作时间是在车控室内度过的,因此车控室的个体黑碳暴露剂量比非车控室环境高.   相似文献   

3.
使用个体采样器监测空气中二氧化氮山东省环境卫生监测站刘雪锦,齐力汇我们使用中科院环监所最新研制的二氧化氮个体采样器进行采集,Saltzman法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该个体采样器,不用任何电源和动力,带在人们身上,可作为个体接触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三类住宅室内CO、颗粒物污染及其元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菊凝  张月 《环境科学》1990,11(1):28-31
根据对三类有代表性住宅进行一年四季的有关监测及对户主所作个体碳氧血红蛋白(COHb)测定,研究表明室内空气污染较严重,尤其在冬季,颗粒物浓度普遍经常超标,CO更甚,可高达47ppm,室内空气污染与住房类型,特别是与取暖方式,关系密切,同类住宅当改用了中心供暖后,污染大为改善,30种元素分析表明是典型的燃煤夹杂风砂的污染,室内Pb浓度较高可能与使用液化石油气(LPG)灶具有关,吸烟的影响有时可被严重的室内污染所掩盖。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12月使用颗粒物个体采样泵对天津42名儿童(9~12岁)的PM2.5暴露进行了研究,分别采集了冬季儿童PM2.5个体暴露和家庭室内暴露的滤膜样品. 使用ICP-MS/OES方法分析了室内暴露和个体暴露PM2.5载荷的元素. 结果表明:天津儿童冬季PM2.5个体暴露浓度(以ρ计)平均值为(129.3±66.6)μg/m3,室内暴露浓度平均值为(114.0±61.7)μg/m3. 个体暴露和室内暴露各元素质量浓度之和分别占ρ(PM2.5)的19.4%和17.1%. 相关分析指出,PM2.5室内暴露浓度和个体暴露浓度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回归分析表明,大多数元素的个体暴露浓度与室内暴露浓度呈正相关. 由EF(富集因子)分析可知,Zn、Pb、Cu、Cr、Ni、Sn、As、Sb、Cd、Tl、Bi、W、Mo在个体暴露和室内暴露样品中明显富集. 由主成分分析可知,天津儿童冬季PM2.5室内暴露来源可能为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混合源、燃油飞灰、土壤尘、建筑尘;而个体暴露来源除上述人为源外,还包括工业尘.   相似文献   

6.
张金萍  赵文君  狄楠 《环境工程》2017,35(2):141-146
为了解住宅室内环境中PM_(10)的污染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且评估源排放强度,采用TSI AM-510型智能防爆粉尘仪对北京市4所住宅室内外的PM_(10)进行现场监测评价。结果显示:在室外PM_(10)浓度较低时,室内污染源会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下降;室内PM_(10)受吸烟、烹饪、通风、室外交通及室外PM_(10)等影响;室内污染严重时I/O比较大;室内外PM_(10)污染呈线性规律的2个住宅室内PM_(10)的源排放均强度约为6.627,7.290 mg/h。  相似文献   

7.
于2011年夏季(6月13日—7月2日)和冬季(11月30日—12月12日)在天津市某老年社区采集室内与老年人个体暴露PM2.5样品,分析二者的质量浓度及化学组分特征. 结果表明:夏、冬季室内ρ(PM2.5)分别为(138±103)和(173±136)μg/m3,二者差异显著(P<0.05);冬季室内ρ(PM2.5)、ρ(SO42-)和ρ(OC)显著高于夏季(P<0.05),初步推断是由于冬季燃煤取暖排放的大量颗粒物渗透进入室内所致;冬季室内源(如清扫和吸烟)对某些室内PM2.5组分(Al、Ca和Cd)的贡献较夏季显著. 对个体暴露与室内ρ(PM2.5)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在夏、冬季均显著相关(P<0.05). 在受试老年人时间活动模式基础上,采用COD(分歧系数)评估室内和个体暴露PM2.5化学组成的相似度,结果显示,室内与个体暴露PM2.5的COD在夏、冬季分别为0.34±0.10和0.37±0.12;冬季受试老年人在交通微环境所处时间较长,致使COD大于0.5的样本数所占比例较夏季高. 室内和老年人个体暴露PM2.5的ρ(OC)/ρ(EC)在夏、冬季均相近,说明二者的碳组分来源相似.   相似文献   

8.
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采用LD6S型微电脑激光粉尘仪在北京地区采取单人逐日跟踪的方式记录了多名个体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暴露水平,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的时间-活动日志,计算日平均暴露水平,再进行多人多日合并处理.并于研究时段内同步记录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发布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北京地区冬季与春季PM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27,69μg/m3.个体日均暴露水平中值为54μg/m3,与大气质量浓度的平均比值为0.60.个体室内暴露分量均值达到总暴露量的80%,室外与交通各占约10%.不同人群及季节的暴露水平之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当大气环境质量浓度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浓度限值时,室内住宅、办公室和餐厅,室外公交车、街道微环境中的PM2.5质量浓度与大气环境质量浓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大气细颗粒物的个体暴露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采用LD6S型微电脑激光粉尘仪在北京地区采取单人逐日跟踪的方式记录了多名个体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暴露水平,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的时间-活动日志,计算日平均暴露水平,再进行多人多日合并处理.并于研究时段内同步记录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发布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北京地区冬季与春季PM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27,69μg/m3.个体日均暴露水平中值为54μg/m3,与大气质量浓度的平均比值为0.60.个体室内暴露分量均值达到总暴露量的80%,室外与交通各占约10%.不同人群及季节的暴露水平之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当大气环境质量浓度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浓度限值时,室内住宅、办公室和餐厅,室外公交车、街道微环境中的PM2.5质量浓度与大气环境质量浓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近来,室内空气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工作,正在深入开展。因此,个体监测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国外,已研制了多种个体剂量器,以监测人体的接触量。美国采用硅酮膜渗透型个体剂量器,测定二氧化硫浓度,效果较好。我们在对国产硅酮膜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制成被动采样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测定了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是评价某办公接室内装修后空气中有害物质污染水平.方法用随机抽取不同类型,布点39个,对空气中甲醛、苯、氨进行监测.结果为该办公楼室内甲醛、苯、氨平均浓度均超过国家(GB/T18883~2002)卫生标准,平均超标分别为1.1倍、1.7倍、0.3倍.苯监测合格率最高,为36%;甲醛最低,为12.8%.不同楼层甲醛、苯、氨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楼层不同类型房间室内甲醛、苯、氨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是控制室内装修污染要选用绿色环保材料,加强室内通风换气,选择合适的装修季节.  相似文献   

12.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污染物特性、接触方式和接触量有关。所谓接触量(也称暴露量)是特定的污染物达到人体靶器官的量。人体总接触量则是在一定时间内(一天、一个月或一年)人所吸进的总空气量中所含的总污染物量。其中既有室外空气污染物,也有室内污染物。估算人体污染物总接触量时,可用能随身携带的个体空气监测器测量某一污染物一日之内的总接触量。也可用根据人们活动规律建立的数学模式进行估算。如用时间加权平均的方法,把人  相似文献   

13.
闻泽 《环境》2005,(11):40-42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环保局公布的研究文献指出:室内空气污染的水平一般比室外污染要高得多,通常为2—5倍,极端情况下,可超过100倍。而人们90%的时间是在室内活动的,尤其是婴儿和小孩,比成年人呼吸更多空气(按呼吸量/体重比计算),故接触和吸入更多的室内污染物。  相似文献   

14.
水环境重金属的指示生物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示生物能高效准确地监测和评价水体重金属污染状况,在环境决策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水质理化监测具有无法反映生物学效应、不能综合评估水体污染等不足,指示生物凭借灵敏性、综合性、长期性、范围广、成本低、反映生物学效应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指示生物在个体和系统水平上,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监测水体重金属和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开展对指示生物监测和风险评价研究,对加强水环境重金属污染防治,制定水质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气黑碳(black carbon,BC)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不利影响,暴露水平呈现较大的时空差异。Micro Aeth等个体采样器对评估个体黑碳暴露风险有重要意义,但是其测量受多种因素干扰。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温湿度变化及振动能导致数据出现正负波动,而采取在采样口连接干燥管并将采样器固定在身上的预防措施,可减少上述影响。同时通过对异常数据进行有效的标记及优化处理,可提高数据的有效性。经优化处理后的振动组、湿度组实测数据与对照组数据的相关性分别由0.64提高至0.89、0.37提高至0.82。预防措施与优化方案相结合可使个体黑碳采样结果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6.
性畸变疣荔枝螺体内总蛋白和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统计学和垂直板型凝胶电泳(PAGE)的方法.对受三丁基锡污染的海洋腹足类动物疣荔枝螺群体的性畸变率(101)和种群的性别比例(SR)进行统计计算,并且对疣荔枝螺雄性、雌性及性畸变个体体内的总蛋白、酯酶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丁基锡污染能导致疣荔枝螺群体的101大幅度提高,SR减小.同时,总蛋白电泳和酯酶同丁酶结果显示,性畸变螺体体内蛋白表达量和酯酶活性趋向于与雄螺螺体相近,提示三丁基锡是导致雌性疣荔枝螺发生性畸变的主要原因,并且在蛋白表达水平上对性畸变螺体产生严重影响,使其蛋白表达量和酯酶活性趋向于与雄螺螺体相近.  相似文献   

17.
当前臭氧已成为仅次于PM2.5的影响中国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夏季已经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臭氧污染不仅能对人体呼吸道、肺、心血管以及免疫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还能与人体表面皮脂、建材表面、室内化合物反应引发室内空气二次污染。由于现代人平均9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活动,室内臭氧污染暴露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室外臭氧污染暴露,但同时室外臭氧又会对室内臭氧污染产生影响,因此掌握室外大气污染影响下的室内臭氧污染特征是控制室内臭氧污染的重要前提。为此,该文研究了五大气候区共20个典型城市的室内臭氧浓度特点,并进一步基于室外大气污染影响和I/O比预测分析了在开窗时间、换气次数和臭氧沉积速度影响下的室内臭氧污染水平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开窗时间和换气次数与室内臭氧浓度呈正相关,臭氧沉积速度与室内臭氧浓度呈负相关。此外,寒冷地区室内臭氧污染最严重,温和地区室内臭氧污染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室内空气污染是指室内各种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污染物在室内积聚扩散 ,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下降 ,危害人类生活、工作和健康的现象。成年人约有 80 %的时间在室内度过 ,病人、老人和儿童在室内度过的时间更多 ,超过 90 % ,因此室内空气与人的接触量占据了人的一生与空气总接触量的相当大的一部分 ,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有专家指出 ,人体患病超过 40 %是由于室内环境污染所致。因此 ,摸清室内空气污染有哪些种类 ,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 ,以及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已成当务之急。2 室内空气污染的种类及危害2 .1 烟…  相似文献   

19.
我国14种典型土壤脲酶、脱氢酶活性对汞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g作为环境的主要污染重金属之一,其对土壤酶的影响是表征其环境效应的重要方面,结果可为土壤环境监测等提供生物学依据.因此,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较系统地分析了全国14种主要类型18个土样的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在Hg胁迫下的响应.结果表明,Hg会抑制土壤酶活性,其降幅随土壤类型的不同有明显差异;随着Hg含量的升高,土壤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均显著降低;模型U=A/(1+B×C)可较好地拟合酶活性(U)与汞含量(C)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土壤脲酶和脱氢酶在一定程度上可监测土壤Hg污染的程度,且机理为完全抑制(包括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同时,实验获得的供试土样脲酶的生态剂量(ED10)范围为0.08~0.77 mg·kg-1,脱氢酶ED10范围为0.11~2.58mg·kg-1,从土壤酶角度获得的土壤汞轻度污染临界值为0.08 mg·kg-1,此值要小于国家土壤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有机质、pH、CEC和粘粒显著影响了汞与土壤脱氢酶的关系,上述4个土壤性状参数值越高,汞对土壤酶的毒害作用就越弱;酸性土壤中汞的毒害作用强于碱性土壤.表明在我国主要土壤类型上,土壤脲酶、脱氢酶对Hg毒性均较为敏感,可在更广范围内作为Hg污染程度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目前各种常用交通工具内部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利用颗粒物浓度监测仪(DT-9880M)在2015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于南京市鼓楼至新街口一带及南京市不同功能区,对各种城市交通工具如地铁、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内的颗粒物及室外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同等天气条件下不同交通工具窗户关闭时内部PM_(2.5)和PM_(10)浓度分别为:私家车(84.2,145.0μg/m~3)出租车(51.8,99.7μg/m~3)地铁(28.2,45.8μg/m~3),地铁内部污染水平最低。(2)开窗时室外大气污染状况对公交车内部颗粒物浓度有一定影响,随着室外颗粒物浓度的增加,公交车内颗粒物浓度明显上升;地铁由于封闭运行,车内颗粒物浓度与车外污染关系不大,与车内人流量有关。(3)对于私家车,吸烟会造成颗粒物浓度剧增,关窗与开内循环均能降低室内颗粒物浓度,其中开内循环效果显著,而车型和排量对室内颗粒物污染则无明显影响。(4)综合时耗,油耗和乘车费用三方面,地铁最省钱省时,且车内空气质量最好,出行时可以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