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由C_1~C_4低碳醇组成的复配萃取剂萃取回收粉煤灰生产Al_2O_3废水(脱硅液)中的偏硅酸钠,在提取产品偏硅酸钠的同时回收脱硅液中的碱。直接进行萃取时偏硅酸钠易流失,萃取剂用量大,回收成本较高。将脱硅液浓缩后再进行萃取,萃取剂用量大幅减少,回收成本明显下降。将萃取剂成本与浓缩所需成本之和最低时的最佳浓缩比下、脱硅液与萃取剂体积比为1∶0.8时回收的偏硅酸钠干燥处理,干燥后的偏硅酸钠中Na_2O含量(w)大于20.5%,SiO_2含量大于20.0%,水不溶物含量小于0.05%,铁含量小于0.05%,白度大于70%,产品符合HG/T2568—2008《工业偏硅酸钠》标准。  相似文献   

2.
吐氏酸废液资源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中和  祝万鹏 《化工环保》1998,18(6):327-331
研究了用化学萃取法回收吐氏酸废母液中染料中间体的多种影响因素,静态试验表明:通过萃取工艺,吐氏酸废母液中的染料中间体回收率可达90%以上,萃余液中CODcr在500~3000mg/L之间;该工艺可使废母液中的回收物浓缩5~10倍,根据静态试验得出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动态模拟试验,取得了与静态试验非常接近的结果,为以后的示范工程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3.
间苯二酚的回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苯二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酚钠盐经稀释、盐酸酸化制得,生产每吨产品约产生15 t母液.由于间苯二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通常采用正丁醇萃取母液中的间苯二酚,萃取率为80%左右,萃取液经蒸馏回收正丁醇和粗间苯二酚,萃余水相通过蒸馏回收溶解于水中的正丁醇,蒸馏残液即为间苯二酚废水.经分析测定,该废水中正丁醇的质量分数为1.5%左右、间苯二酚的质量浓度为6~15 g/L、COD为30000~40000 mg/L.我们对该股废水回收间苯二酚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络合萃取法回收间苯二酚,回收率高、萃取剂损失量极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方便,COD去除率大于90%,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产生,是含酚废水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步酸析法处理色酚AS母液及回收2,3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计来 《化工环保》1991,11(1):28-30,60
采用分步酸析法处理碱性的色酚 AS 母液,2,3酸作为滤饼被回收,母液中的色度去除率达95%,COD 去除率为50%,处理后母液的色度能达到排放标准。本方法简单易行,以废治废,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分散橙、分散紫和分散蓝3种染料结晶废母液。研究了H2O2加入量、n(H2O2)#x02236;n(Fe2+)和废母液pH对COD去除率或TOC去除率的影响。对TOC去除反应分段进行了动力学方程拟合,并探讨了反应机理。实验得到的分散橙、分散紫和分散蓝的废母液处理工艺条件:H2O2加入量分别为264.4,352.9,441.2mmol/L;n(H2O2)#x02236;n(Fe2+)分别为20,10,20;废母液pH=3。3种废母液在0~20min和20~120min两个阶段的反应与二级动力学拟合方程的相关性最好。3种废母液经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后,部分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酸,部分有机物完全矿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凝聚沉降法从制药厂废醪中回收蛋白质。介绍了该法的原理、凝聚剂筛选和工艺条件试验情况。确定了最适宜的工艺条件:废醪等电点的pH为3.5,它与凝聚剂0.5mil/L硫酸铁铵溶液的适宜体积比约为(80~130):1。讨论了温度和时间对凝聚效果的影响。在适宜工艺条件下粗蛋白的回收率可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7.
用废铝渣制备聚合硫酸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雷  赵雅芝  全燮  陈硕  赵慧敏 《化工环保》2005,25(5):382-385
将铝材厂前处理过程产生的废铝渣用硫酸溶解,然后加入有机添加剂等进行聚合反应,制备新型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铝(PAS)。用PAS与聚合氯化铝(PAC)进行絮凝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硅藻土浊度水、水源水和工业废水等,PAS比PAC具有更优异的除浊、脱色、去除COD和悬浮物的效果。该工艺既可回收利用废铝渣,又可省去废渣处置费用,为废铝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将废RK-05甲醇合成催化剂经过煅烧、浸取、精制等工序回收其中的铜和锌。经正交实验得到煅烧废催化剂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废催化剂筛目100目,煅烧温度950℃,煅烧时间60 min。最佳浸取工艺条件为:废催化剂加入量约4 g/L,浸取温度75℃,浸取剂用量与理论用量体积比2.0~3.0,浸取剂浓度4.0 mol/L,浸取时间10min。精制工序制备CuO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锌粒与滤渣质量比为1.00,反应时间3 h,煅烧温度450℃,煅烧时间4 h。制备ZnO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800℃,煅烧时间60 min。回收的产品CuO纯度为99.1%,满足GB/T674—2003《化学试剂粉状氧化铜》中优级品的标准。回收的产品ZnO纯度为99.6%,满足GB/T3185—1992《氧化锌(间接法)》中一级品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二甲基二硫醚废气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玲  张所信 《化工环保》2003,23(1):32-35
研究了二甲基二硫醚(DMDS)废气的处理技术,先将废气冷凝成废液,废液经蒸馏回收二甲基二硫醚,利用双氧水将废残液中二甲基硫醚(DMS)氧化为二甲基亚砜(DMSO),考察了反应溶剂及其用量,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双氧水滴加速度等反应的影响。确定的适宜工艺条件:以丙酮为溶剂,二甲基硫醚,双氧水,丙酮的体积配比为0.75:1:1,双氧水的流量为2.0mL/min,反应时间为3.0-3.5h,反应温度为20-30℃,在此工艺条件下二甲基亚砜的产率为90.7%。  相似文献   

10.
磷肥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含四氟化硅,有剧毒。工业上多以水吸收成氟硅酸,再加氯化钠或硫酸钠制成氟硅酸钠。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氟硅酸钠,虽然氯化钠来源充足,但反应后排出的母液中含3—4%的盐酸和相当数量的氟,直接外排仍会造成污染;芒硝法原料不如氯化钠充足,且加热溶解后,水溶液遇冷易结  相似文献   

11.
采用管式炉对污水厂活性污泥焚烧过程中Ni的迁移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污泥掺烧量(污泥质量与煤和污泥总质量的比)为25%时,Ni的挥发率(飞灰与气体中Ni质量的总和与污泥中Ni质量的比)几乎为零,且污泥与煤混合试样的综合燃烧效果最好;当污泥焚烧加入硫化物时,各种硫化物对Ni的残留率(炉渣中Ni的质量与污泥中Ni质量的比)提高能力大小顺序为Na2S>S>Na2SO3>Na2SO4;当污泥焚烧加入氯化物时,促使Ni向烟气中迁移,且加入无机氯更易使Ni向烟气中迁移。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臭氧氧化—湿式钙法吸收工艺对模拟烟气进行同时脱硫脱硝处理。O3于150 ℃下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将NO氧化为高价态氮氧化物,且NO氧化率随n(O3)∶n(NO)的增大而逐渐提高。烟气中SO2和H2O的存在对NO氧化率的影响不大。O3对SO2的氧化率较低,约为5%。3%(w)石灰石浆液对SO2的吸收率接近100%,NOx吸收率随n(O3)∶n(NO)的增大而逐渐提高,当n(O3)∶n(NO)为1.6时NOx吸收率可达约65%。SO2能促进吸收液对NOx的脱除。石灰石浆液中加入0.2%(w)的(NH42SO3或Na2SO3后NOx吸收率可达约85%或82%,且吸收率随添加剂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添加(NH42SO3的NOx吸收率略高于添加Na2SO3。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制的SSX萃取剂对FeCl3蚀刻液膜电解阴极液(简称废液)中的Ni2+进行萃取回收。考察了萃取pH、SSX萃取剂含量、萃取相比(SSX萃取剂与废液的体积比)、萃取时间、萃取次数对Ni2+萃取率的影响,以及反萃剂HCl溶液浓度、反萃相比(反萃剂与萃取液的体积比)、反萃时间对Ni2+反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SSX萃取剂质量分数20%、萃取pH 2.0、萃取相比1.0、萃取时间10 min、1次萃取时,Ni2+萃取率可达74.56%;当反萃剂HCl溶液浓度6.0 mol/L、反萃相比1.5、反萃时间10 min时,Ni2+反萃率达93.10%;再生后的SSX萃取剂重复使用4次后,Ni2+的累积萃取率达91.00%,萃取剂中Ni2+的质量浓度可达14.94 g/L;反萃液经浓缩、结晶处理可制备电镀用NiCl2产品。  相似文献   

14.
采用掺硼金刚石(BDD)电极电化学氧化法降解模拟焦化废水中的喹啉,并通过GC-MS技术分析了喹啉的降解机理及途径。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初始喹啉质量浓度为50.0 mg/L、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05 mol/L、模拟废水pH为7、电解时间为2.5 h、电流密度为30 mA/cm2、极板总面积与模拟废水体积的比为160 cm2/cm3的条件下,喹啉降解率接近100%;TOC由初始时的29.43 mg/L降至5.76 mg/L,TOC去除率达80%;COD由初始时的95.25 mg/L降至20.65 mg/L,COD去除率达78%;在降解过程中,首先在喹啉苯环的5位和8位发生羟基化反应,然后苯环发生断裂,形成带有吡啶环的中间产物及羧酸类产物,最后氮杂环开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活性炭纤维负载TiO2催化剂(TiO2/ACF),并通过SEM和XRD等手段对TiO2/ACF进行了表征。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催化材料的电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5 ℃、初始DMP质量浓度为100.0 mg/L、电解质Na2SO4质量浓度为100 mg/L、电流密度为62.5 mA/cm2、电极板间距为4 cm的条件下,经过40 min的降解,DMP质量浓度为1.8 mg/L,DMP去除率为98.2%;TiO2/ACF在反应过程中可以原位再生,经6次重复使用后仍保持很高的催化活性,对DMP的去除率仍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采用酸浸—萃取—沉淀法回收废锂离子电池中的钴。实验结果表明:废锂离子电池在600℃下煅烧5 h可将正极材料上的有机黏结剂与正极活性物质分离;正极活性物质在Na OH溶液浓度为2.0 mol/L、n(Na OH)∶n(铝)=2.5、碱浸温度为20℃的条件下碱浸反应1 h后,铝浸出率达99.7%;已除铝的正极活性物质在硫酸浓度为2.5 mol/L、H_2O_2质量浓度为7.25 g/L、液固比为10、酸浸温度为85℃的条件下酸浸反应120 min,钴浸出率高达98.0%;酸浸液在p H为3.5、萃取剂P507与Cyanex272体积比为1∶1的条件下,经2级萃取,钴萃取率为95.5%;采用H_2SO_4溶液反萃后在硫化钠质量浓度为8 g/L、反萃液p H为4的条件下沉淀反应10 min,钴沉淀率达99.9%。  相似文献   

17.
纯碱生产废水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守荣 《化工环保》2000,20(1):19-21
介绍了纯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氨废清液和生产下水的综合治理情况。将废清液晒盐回收NaCl,然后从母液中回收CaCl2。在雨季等情况下对废清液的治理措施是,将其两次兑海水,使其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张权  陈文生  洪亮  褚洪潮 《化工环保》2014,34(2):191-195
以混合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对叔辛基苯基聚己二醇醚(Triton X-114))为萃取剂,采用浊点萃取法萃取沉积物中的15种多环芳烃(PAHs),并利用HPLC技术测定15种PAHs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当混合型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 3%(w)、混合型表面活性剂中SDS含量 50%(φ)、Na2SO4含量 8%(w)、萃取温度 60 ℃、超声萃取时间 10 min 时,15种PAHs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8 9~0.999 7,检出限0.4~8.2 μg/L,加标回收率71.22%~97.36%,相对标准偏差0.92%~4.36%(n=6)。  相似文献   

19.
通过涂覆—热分解法与电沉积法制备了β-PbO_2/α-PbO_2/SnO_2-Sb2O3/Ti复合电极(PbO_2复合电极),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法(CV)、线性极化法(LSV)和加速寿命试验对电极进行表征。将PbO_2复合电极用于处理甲苯二胺(TDA)废水,考察了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对TDA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α-PbO_2呈梭状,β-PbO_2呈花菜状,多层结构的PbO_2电极利于提高电极的稳定性和活性;PbO_2复合电极的析氧电位(1.9 V)明显高于TDA的氧化电位(1.28 V),其使用寿命长达486 d;在电流密度为60 m A/cm2、Na2SO4质量浓度为10 g/L、电解时间为240 min的条件下,对COD为4 791.74 mg/L、TDA质量浓度为486.4mg/L的废水进行处理,TDA去除率高达97.3%,COD去除率可达8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