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铁路中小站段污水排放规律及处理匹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迪  付永胜  邱钰棋  房景燕 《四川环境》2007,26(1):40-42,48
随着铁路通车里程的增长,铁路中小站段随之增加。但是大部分站段污水经过简单处理或不经处理排放,造成了环境的污染。通过对沈阳铁路局下属中小站站段调研,找出典型站段污水排放规律,并提出与之相匹配的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有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以及生物技术和生化处理技术等。列出了各种技术的具体应用,指明了各种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保产业》1999,(5):40-41
近几年来,为了满足新技术需要,法国得利满公司研究开发了一些以尽可能低的投资(包括设备、土建、土地等)和运转费用出发的先进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本文介绍的是几种较适合于中国的处理流程。工艺流程介绍:在现代污水处理厂,考虑到除氮/磷,需要考虑下列六个区域。选择区避免污泥上浮厌气区用于生物除磷再活化区再活化回流污泥厌氧区用于生物脱氮好氧区用于碳氧化内呼吸区进一步脱氮这六个区定义为“SARAOE”概念。根据原水或处理后水的性质与特性,得利满公司将选择适合的设备和区域来完成处理,下列为这些流程的例子。AAO流程(厌…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保产业》2003,(11):44-44
由北京中环康裕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美国LEE国际工程公司开发、北京市环保产业协会推荐的CSBR处理技术适用于城市、集镇居民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也可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及医院废水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CSBR(CyclicSequencingBatchReac-tor)是一种循环式序批反应器,采用可变容积、间歇进水和曝气、污泥回流的运行方式,结合了污泥选择区和SBR技术的优点,强调了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和脱氮除磷的要求,并且具有独特的模块化设计。二、技术关键:工艺中减少了调节池、初沉池及二沉池,从而使土建费及相应设备费大幅度降低;通…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与污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微生物固定化方法,重点讨论了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EM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M技术应用于污水生物处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介绍了EM技术处理污水的机理,列举了EM对污水中有机物、氮和磷处理的应用实例,并对EM处理污水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中小型气浮技术现状,对多种气浮技术进行比较,并提出了工艺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藻类固定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彦景 《四川环境》2008,27(5):99-102
藻类固定化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既可很好地处理含N、P、重金属、有机物的废水,又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本文对该领域的特.最、研究现状及其前景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适用于中小城市污水处理的UNITANK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NITANK技术工艺先进,处理工艺方式的可选择性强,技术经济合理,易于管理操作,是可适应中小城市处理要求的优良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保产业》2003,(8):45-45
由无锡袁博分离工程有限公司和江南大学分离工程研究所开发、教育部科技司推荐的旋流式含油污水处理技术适用于石油、石化、冶金、机械加工、航运(如压舱、洗舱水处理)等行业的油污水处理、油污泥、废油回收、落地油和落水油(如河面或海面浮油)回收。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旋流分离器的基本结构为一个锥形或柱—锥形腔体,旋流分离是基于流体在腔体内高速旋转使颗粒产生离心沉降的原理工作的。二、技术关键:该旋流式液液分离器具有大驱动力、低湍流特性,从而保证了高效率、低能耗特点。本技术的另一个关键点是整体制造技术,保证了旋流分…  相似文献   

11.
刘精今 《四川环境》1998,17(3):27-31
调查分析了当前应用于中小型锅炉湿法除尘废水循环回用治理的技术,根据除尘废水循环回用后的水质和工艺特点,提出将除尘循环水净化同燃煤烟气脱硫除尘联合进行以及利用工业碱水,炉渣处理除尘废水的技术和工艺  相似文献   

12.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综述了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分析了目前应用的脱氮除磷工艺机理及其特点,探讨了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长庆油田石油开发过程中的井场措施作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应用现状和管理制度,并对下一步节水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技术引领和管理创新,促进石油开发与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投资高、运行费用高的特点,提出适合中小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高负荷活性污泥法(HAS)。该工艺不设初次沉淀池,负荷高,泥龄短,污泥沉降性能良好,不存在污泥膨胀,对有机物的去除以絮凝、吸附、沉淀作用为主,对COD、BOD,、SS都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对氮、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出水水质可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绿色水处理技术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文章列举了膜分离、绿色氧化、绿色絮凝以及超声波、微波、电磁场等环保水处理技术,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探讨了绿色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Providing adequate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for the citizens in small rural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n cost millions of dollars. An educational program has been developed and conducted in Ohio to teach local officials about wastewater treatment alternatives. The five-session workshop covers wastewater treatment principles, needs assessment, system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gathering.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gained by the 96 community leaders who participated in six workshops were measured using a pretest/pest test and surveys conducted during the workshops. From 25 percent to 100 percent of the participants increased their knowledge of treatment systems, alternatives, and relative costs. From 23 percent to 84 percent applied new skills, such as conducting a sanitary survey or examining treatment systems. The pretest also revealed previous knowledge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areas of system maintenance and consultant qualifications.  相似文献   

17.
"物化-生化"及"生化-物化"工艺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印染废水处理的传统工艺中,“先物化后生化处理”和“先生化后物化处理”两种工艺都相当成熟且应用广泛。本文通过对印染废水处理中两个典型工程实例的分析,总结出了这两种工艺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印染废水处理概况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我国印染行业的环保概况,分析了印染废水的来源与特点,介绍了印染废水的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方法,以及目前国内印染废水处理的工艺概况,提出了清洁生产、末端治理与行业导向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畜禽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冷庚  但德忠 《四川环境》2009,28(1):68-72
针对我国养殖业废水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介绍了畜禽废水还田利用、自然处理以及工业化处理的优缺点、国内外应用现状以及研究的重点,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现阶段我国养殖业废水应重点发展还田利用技术与自然处理技术,并及时建立畜禽废水处理设计数据库以及编写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