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膜分离技术处理电镀废水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及近期国内外电镀废水膜技术处理回用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国内大规模应用该技术的工程实例,指出了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PFS絮凝-膜分离法对含油食品废水进行处理.通过改变PFS的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膜操作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对废水中的油、COD、SS和NH3-N的去除率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较佳的工艺条件:PFS的投加量为70 mg/L,pH值为7,反应时间为60 min,膜操作温度为40℃,压力为0.7 MPa,油、COD、SS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93%、92%和80%以上,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膜分离技术在印染废水分质处理与分段回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种类多、色度高、成分复杂和污染严重等特点,如果将各部分废水混合后再处理,很难找到合适的解决工艺,因此应采取分质处理和分段回用的方法,膜分离技术在这方面有较强的针对性.基于近年的文献调研,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处理退浆、洗毛和染色等废水及回收聚乙烯醇(PVA)、羊毛脂、染料等资源的研究情况,主要讨论了膜材料、膜孔径以及运行工艺条件等因素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化学转化法主要是选用固体硫化亚铁做转化剂,利用二价铁离子的还原性将废水中的氧化性物质还原(主要是六价铬);同时利用二价硫离子使得除六价铬以外的重金属离子生成难溶的金属硫化物沉淀,以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5.
微电解-生物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微电解-生物法组合工艺处理含铬电镀废水,在实验过程中,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微电解法预处理可去除90%以上,剩余部分被后续工艺的微生物功能菌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对Cr^6 含量为50mg/L,Cu^2 含量为15mg/L,Ni^2 含量为10mg/L的废水,经处理后,重金属离子的净化率达99.9%,且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镀废水中络合金属采用常规硫化钠沉淀法难以脱除问题,选用螯合沉淀-微滤法对实际电镀废水中低浓度络合Fe、Cu、Zn和Cr进行深度脱除。重点考察了pH值,重金属捕集剂EDTC投加量,EDTC反应时间,絮凝剂PAC投加量及其共存金属等因素对Fe、Cu、Zn和Cr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EDTC去除各金属的反应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7,EDTC为60 mg·L-1,反应时间为1 min,PAC为20 mg·L-1,反应时间为2 min,PAM为2.5 mg·L-1,反应时间为2 min条件下,经微滤作用后,出水Cu 0.020 mg·L-1(-1),Fe 0.43 mg·L-1(-1),Zn 0.37 mg·L-1(-1),Cr 0.45 mg·L-1(-1),均低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的特别限值。Fe、Cu、Zn和Cr之间存在抢夺EDTC的竞争关系,而Fe、Zn对Cr的去除又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红外光谱图表明,EDTC脱除金属Fe、Cu、Zn和Cr的反应机制是一致的,EDTC与金属发生螯合反应,EDTC巯基中硫原子捕捉金属阳离子,生成难溶的螯合产物,从而有效地去除废水中金属。  相似文献   

7.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青霉素和土霉素混合废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废水初始反应pH值、H2O2投加量、Fe2+/H2O2摩尔比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法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值4、H2O2(30%)投加量50 mL/L、Fe2+/H2O2摩尔比1/20和反应时间60 min,处理后出水COD小于120 mg/L,COD去除率在75%以上,急性毒性(HgCl2毒性当量)小于0.07 mg/L,满足《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表2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O3/UV氧化法处理电镀含氰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试验研究了臭氧/紫外光(O3/UV)处理电镀含氰废水的各种操作条件,O3通入量、溶液pH值等因素对除氰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O3与UV相结合对去除氰化物具有协同效应,该法对氰化物的去除率可达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