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复合添加剂 (Ⅱ ) ,主要成分为 :重钙、磷酸、亚硫酸氢钠和碳酸钙等 ,以稻草 (或麦杆 )为原料 ,用硫酸酸化水解制取糠醛 ,硫酸浓度为 6 % (摩尔 % ) ,液固比为 1∶1~ 2∶1 (wt /wt) ,复合添加剂 (Ⅱ )与原料的比为 0 .0 5∶1 (wt/wt) ,出醛率 :稻草为 1 0 % ;麦杆 1 1 % ,废渣全部转化为中性复合肥。  相似文献   

2.
稻草制取糠醛联产高效复合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稻草为原料,用改良硫酸法制取糠醛联产复合肥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用20%硫酸(液固质量比为2.5:1),加入复合添加剂(1)(主要成分为磷酸钙、磷酸、重钙、亚硫酸氢钠等)或(Ⅱ)(主要成分为磷酸、重钙等)添加比例为15%~30%(占原料质量分数)、常压、100℃蒸馏2h,出醛率达理论出醛率的70%~80%,废渣全部变为中性复合肥料。  相似文献   

3.
活性硅酸混凝剂PFASSC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硅酸钠、硫酸铝、三氯化铁和硫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复合型活性硅酸混凝剂PFASSC并对造纸废水进行了处理,得到活性硅酸混凝剂PFASSC最佳配方为:PH=2.0(Fe^3++Al^2)/SiO2(摩尔比)=1.5,Fe^3+/Al^3+(摩尔比)=1.0,与常用混凝剂相比,PFASSC混凝剂处理造纸废水对除浊、脱色和去除CDDCr有更加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钙基脱硫剂高温固硫性能的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含硫量为1.51%的大同煤,在不同的气氛和工况下加入钙基脱硫剂,并辅以添加剂,在800—1200℃的高温下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试验和分析。与CaCO3和CaO相比,Ca(OH)2具有更好的高温固硫性能;Ca(OH)2、CaCO3和CaO在900℃左右均表现出很好的固硫率;氧化气氛较适用于1000℃以下固硫;高温取Ca/S比为2.0~2.5时较适合;按一定比例添加Fe2O3、SiO2和Al2O3配置的复合脱硫剂脱硫效率更高(试验值66.67%),复合添加剂能提高1000℃以上的固硫率,加宽了最佳固硫温度范围,且能维持比较稳定的高温固硫效果;不同条件下,CaSO4分解特性不同。  相似文献   

5.
以废弃磷石膏为钙源水热合成碳酸钙晶须,研究了不同反应前驱物和添加剂对碳酸钙样品晶形的影响,利用奥林巴斯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晶体形貌,并用X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钠为添加剂,在反应时间12h,反应温度120℃,柠檬酸钠浓度2%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得晶须长度约为50~120μm、长径比为40~100:1、大小相对均匀的文石型碳酸钙晶须。同时,实验还制得了形貌独特的稻草捆状和竹叶状碳酸钙晶体。  相似文献   

6.
采用炼钢烟灰制取高纯度硫酸锌,研究了制取条件对收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控制适宜的酸浸条件,锌浸取率≥98%,铁浸取率可控制在0.02%以下,当酸浸工艺条件液固比为3:1,温度80-90℃,硫酸加入量39g/L(酸浸液)滴酸时间1.5h浸取时间2h,再用空气和过氧化氢氧化除去溶液中的铁,产品中硫酸锌含量≥99%,铁含量可降至0.5mg/L以下。  相似文献   

7.
新型高效氧化偶合絮凝剂COF-I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硫酸铝为主要原料,经过化学改性后,制得兼具氧化和絮凝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水处理药剂COF-I,并设计正交实验找出了药剂最佳组合配方,且对微污染水源水、城市污水及印染废水进行了强化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复合比1:1、添加剂含量12.5%、稳定剂含量0.3%、氧化成分含量10%,在最佳配方和最佳工艺条件下,复合药剂COF-I对微污染水源水、城市污水及印染废水均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纤维(ACF)经硝酸处理后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eO2-CoO/ACF复合催化剂,测试了其在以氨气为还原剂的低温SCR过程中的催化活性,同时研究了金属氧化物浸渍顺序及负载量、催化剂煅烧温度、空速比(SV)、NH,/NO(摩尔比)、O2含量等因素对NO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负载量为10%的CeO2-CoO/ACF复合催化剂经煅烧后在120—240℃时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并且在N0初始浓度为1000mg/m3、空速比(SV)为6000h~、NH3/NO为1.05、O:体积分数在3.0%时具有较高的NO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9.
复合净水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用硫铁矿浇渣(红泥)和废硫酸为原料制备复合净水剂的方法,并应用于造纸工业废水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其净水效果优于聚合铝,处理的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排放标准,且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是中小型造纸企业废水处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根据邻菲啰啉活化痕量铜(Ⅱ)催化溴酸钾氧化甲基紫褪色反应,建立了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方法。讨论了介质、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活化剂和共存离子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在25mL溶液中,72℃恒温反应15min,加铜(Ⅱ)和不加铜(Ⅱ)的吸光度差值与铜(Ⅱ)质量浓度间的关系在铜(Ⅱ)质量浓度为2.40×10^-3~5.12×10^-2mg/L时呈线性关系,符合比尔定律;该新方法的测定波长为578nm,铜(Ⅱ)检出限为2.40×10^-3mg/L,用于环境水体中痕量铜(Ⅱ)的测定,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3.14%,加标回收率为96.0%~105.0%,对比《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GB/T7474—1987)相对误差低于6.00%。  相似文献   

11.
复合微生物菌剂强化堆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生活垃圾的接种堆肥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反应器出口O2、CO2与H2S气体浓度及对堆肥样品扫描电镜照片分析,比较了3个接种组与1个对照组中堆料中微生物总数变化、种群结构演替及堆肥腐熟速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料成分为:生活垃圾/成熟堆肥=80/20,有机物约为60%,初始含水率为55%,初始C/N-30时,对于不同接种量的复合微生物接种系统堆料中分别接种0.2%、0.3%、0.5%(质量百分含量),与加入0.3%灭活菌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堆肥系统不仅微生物总数高于对照组,而且其种群结构合理,能明显提高堆肥效率,有效控制臭气的产生,提高堆肥腐熟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常压、不需通氧或空气的条件下用硫酸浸取铁闪锌矿制硫酸锌过程中硫化物气体污染物的控制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20% ̄40%,浸取温度110℃ ̄130℃,固液比1:5 ̄1:7,以及强烈搅拌的条件下,浸取过程中H2S和SO2排放量最低,浸以2h,锌的一次浸取率在92%以上,闪锌矿中的硫绝大部分转变为单质硫。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含锌泥饼的浸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酸浸条件:浸取液终点pH值为5左右;液固化(3:1)-(4:1);分段加酸时间为2h;搅拌速度为100-200r/min,在上述条件下用硫酸溶液进行常温浸取,锌浸出率可达98%,铁浸出率小于1%。  相似文献   

14.
对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的高活性脱硫剂进行了半干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考虑添加剂、脱硫剂加入量、反应温度、烟气流量工艺因素的影响时该活性脱硫剂的脱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添加剂后,脱硫效率提高1.5%~8.1%;当烟气流量〈2m^3/min,钙硫比取1.5—2.0范围时,脱硫效率较高;一定范围内反应温度变化对脱硫效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废弃锂离子电池中金属的回收及钴酸锂的湿法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湿法回收并合成锂离子电池中钴酸锂。考察了不同的有机溶剂溶解粘结剂PVDF、不同酸浸条件对钴酸锂浸出效果的影响、碳酸钴和碳酸锂共沉淀物的焙烧条件,并对所获得的钴酸锂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N-甲基吡咯烷酮(NMP)作为溶解PVDF的溶剂效果最佳;当硫酸浓度6%、固液比1:30、30%的H2O:1.4mL/g、温度80℃、反应120min时为硫酸浸出最佳条件,此时钴的浸出率为92.3%,锂的浸出率为92.0%;合成LiCoO2时的焙烧温度在750℃较为合适。SEM分析表明,颗粒粒度小,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16.
兼氧接触工艺处理造纸中段废水中间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试规律的兼氧接触工艺处理造纸中段废水,当处理水量为4.8m^3/d,水力停留时间3~4h,气水比3:1,进水PH8~9.5,平均COD浓度为1641.6mg/l,BOD5516.1mg/l,SS688.4mg/l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pH7.5左右,平均COD浓度为1059.8mg/l,去除率34.9%,BOD5246.5mg/l,去除率52.1%,SS161.9mg/l,去除率为77.1%。  相似文献   

17.
在无隔膜电解槽中,采用SPR(Ru—Ir—TiO2)为阳极,石墨为阴极,考察了Fe(Ⅱ)EDTA/H2O2电催化降解甲基橙(methylorange)模拟废水的影响,发现EDTA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类电Fenton试剂对甲基橙模拟废水的降解。实验研究表明,在外加电压为5.0V,EDTA:Fe2+=2:1(摩尔比,Fe2+=40mmol/L),H202=48mmot/L,电解质Na2SO4=40mmol/L,废水pH值为(6.5±0.1)的条件下,降解260mg/L的甲基橙模拟废水90min,EDTA的加入可以使甲基橙模拟废水的脱色率由29.5%上升到78.4%,COD由571.429mg/L降至80mg/L,COD的降解率为86%,EDTA在此过程中既是催化剂又是反应物,可有效避免EDTA带来二次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了解杭州城区大气中TSP铵盐成份的含量与变化,我们在朝晖(居民区)、南星桥(混合区)、和睦小学(工业区)进行了为期1年的大气监测,使用大流量采样仪,每季采样3d,每天连续采样24h,然后对样品进行TSP及其中铵成份分析测定,通过1年的监测分析与研究,初步探索了大气中TSP铵离子浓度变化及污染程度。1实验部分1.1采样采样仪器为2C—1000G大流量采样仪,流量1050L/min,每季采样3d,连续开机24h为一次。采样滤膜为聚氯乙烯滤膜。1.2测定方法(1)铵离子的测定:TSP中的铵离子测定,国…  相似文献   

19.
采用BBD(box—behnken design)法对微生物絮凝剂MBFGAl捕集25mg/L含铜模拟废水中cu(Ⅱ)的过程进行了优化,设定5个影响因子分别为pH值、MBFGAl投加量、CaCl,投加量、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响应值为cu(II)的去除率,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捕集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MBFGAI捕集Cu(Ⅱ)的显著性因素为MBFGAl投加量和搅拌速度;当pH为7.23,MBFGAl投加量为24.75mg/L,CaCl2投加量为29.25mg/L,搅拌速度为130.90r/min和搅拌时间为47.79S时,MBFGAl对Cu(Ⅱ)捕集的效果达到最佳,Cu(Ⅱ)的实测浓度为0.08mg/L,去除率达99.68%,捕集容量为303.43mg/g。最后结合FTIR图,对捕集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MBFGAI中起捕集作用的基团主要是羟基、羰基和乙酰基。研究表明,微生物絮凝剂MBFGAl对水中Cu(Ⅱ)具有良好的捕集效果,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环境友好型微生物重金属处理剂。  相似文献   

20.
电子废弃物的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探讨硝酸-硫酸这一混酸体系溶解电子废弃物的条件。试验表明:在60℃下,1.23mol/L硝酸和3.22mol/L.硫酸组成的混酸体系与电子废弃物在机械搅拌下反应2h,就可使得电子废弃物的溶解率达到93%以上,铜的浸出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