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厨余垃圾堆肥是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处置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构建厨余垃圾好氧堆肥和堆肥精筛工程化工艺,分析了厨余垃圾堆肥的减量化效果,评价了厨余垃圾堆肥产品的质量性质。结果表明:厨余垃圾堆肥具有良好的减量化效果,平均减量化率为69.2%;堆肥产品(<6 mm)的有机质质量分数、总养分质量分数和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47.8%,7.9%和71.2%,均优于NY/T 525—2021《有机肥料》标准。研究结果可为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及处理处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环境技术》2006,24(1):45-45
生活垃圾 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有机固废产量大、处理时间长,好氧堆肥是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技术手段。氮素转化与损失是影响堆肥质量的关键,降低氮素损失有助于提高堆肥产品的质量。阐述了氮素转化原理,总结了厨余垃圾、剩余污泥及畜禽粪便等有机固废好氧堆肥中氮素转化的研究现状,并对控制氮素损失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依托节能宣传周等活动大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等活动。但厨余垃圾分类理念尚未真正深入人心,宣传手段和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生活垃圾分类具有全面性、全民性特点,厨余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厨余垃圾的产生量呈不断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厨余垃圾的特点、来源、性质,对厨余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同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污水厂污泥与厨余垃圾厌氧/混合厌氧消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磊 《四川环境》2011,30(2):93-96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城市污水厂污泥与厨余垃圾混合厌氧消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厌氧消化技术在污水厂污泥和厨余垃圾处理处置中的应用,对两种废物单独厌氧消化和混合厌氧消化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城市污水厂污泥与厨余垃圾混合厌氧消化的可行性以及工艺参数对混合厌氧消化的影响,并对城市污水厂污泥与厨余垃圾的混合厌氧消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厨余垃圾主要来源于菜市场及农贸批发市场,主要以菜根、菜叶以及部分生活垃圾为主,目前国内一般采用“预处理+厌氧”的方式进行处理。针对于厨余垃圾对其破碎挤压的预处理工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调整分选频率以及优化刀头结构对处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选频率与厨余垃圾的破碎程度成正比,破碎程度亦与后端的脱水效果相关,优化破碎刀头后,进一步增强对厨余垃圾的破碎剪切力,挤压固渣含水率从59.31%降低至56.88%,分拣结果显示分选破碎一体机筛上物部分有机质明显减少,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本文对直接挤压、破碎挤压、生物水解三种厨余垃圾预处理方式进行了对比,破碎挤压工艺具有运行稳定,投资较小,资源化利用率高等优势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
张玉胜 《绿色视野》2014,(12):69-69
5个塑料瓶换5个大蒜头,一袋厨余垃圾换一斤土豆,你见过垃圾换物吗?最近的南京城管"公众开放日",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走进鼓楼区聚福园小区,居民们只要将家里的厨余垃圾、塑料瓶、旧衣服、旧电池拿到小区广场来,就可以兑换鸡蛋、蔬菜、食用盐等食品。  相似文献   

9.
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被确定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14年过去了,似乎效果并不明显,垃圾分类为什么这么难?无疑,多年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居民的自主性低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再加上中国菜中汤汤水水的厨余垃圾占垃圾总量的2/3,其中的有机物会使其变臭,而且会污染垃圾中的可回收物,所以厨余垃圾处理是一道中国特色的垃圾难题。但管理存在漏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往往居民  相似文献   

10.
厨余垃圾(干基)热值较高,采用热处理可对其同时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以热重分析为切入点,探讨了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厨余垃圾的燃烧特性,其热重曲线反应了主要的失重阶段,分别是液化脱挥发分(242~335℃);稳定的环状有机物裂解和碳化(390~568℃)。另外,其分段燃烧模型表明,厨余垃圾的燃烧反应可用连续的一级反应拟合(R~2:0. 889~0. 977)。  相似文献   

11.
一、垃圾处理标准备受关注目前,与垃圾从收集到处理过程中的各环节技术要求相对应的工程技术标准有《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法与评价标准》;《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技术规范》以及《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这些标准作为通用技术标准,在转运站的选址,规模、建设和环境、分选设备、中转设备和设施;在堆肥原料、堆肥工艺、环境保护、堆肥厂的设计、施工验收;在焚烧厂的总体工艺,生活垃圾产量与特性分析,垃圾接收、储存、运输、焚烧系统、烟气净化系统、垃圾热能利用系统、…  相似文献   

12.
<正>臭气熏天的垃圾桶,嗡嗡乱飞的苍蝇,捂着鼻子绕道而行的匆匆路人,那是小区过去的情形;整洁如新的分类垃圾桶,厨余垃圾变形后灌溉的花园,三五成群悠闲漫步的居民,这是小区现在的情形。厨余垃圾变形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来细细讲给你听。我们平时丢弃不用的剩菜、剩饭、果皮、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桐乡到处都在提倡"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我才懵懵懂懂知道"垃圾分类"这四个字的真正意义。有一天,妈妈收到小区通知,要我们去小区物业处拿垃圾分类积分卡。要求垃圾分成四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且,每周的星期二和星期四,社区都会有专门人员来我们小区回收垃圾。从此,我们家真正开始了垃圾分类。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绿色筒装厨余垃圾、蓝色筒装可回收的垃圾和黑色筒装不可回收垃圾。既然把垃圾桶分得这么清楚,那垃圾肯定也是要投到它们指定的"家"中。这种分类方法很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如何给垃圾分类。  相似文献   

15.
东江系广东及香港的饮用水源地,其源区包括江西省赣州市的寻乌、安远和定南3县。本研究在东江源区选取了3个典型村庄,调查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及物理特性。调查发现:东江源区农村生活垃圾主要以厨余类垃圾为主,可达60%以上;其次是灰土类垃圾,可达12%以上,其他组分一般在10%以下。县级村人均垃圾产生量一般在0.2~0.47 kg·d^-1,平均0.36 kg·d^-1;镇级村人均垃圾产生量在0.18~0.35 kg·d^-1,平均0.29 kg·d^-1;普通村人均垃圾产生量在0.07~0.33 kg·d^-1,平均0.17 kg·d^-1。混合生活垃圾含水率与厨余类垃圾所占的比例呈显著线性相关(R^2=0.626,P=0.019)。混合垃圾平均热值在2329 kJ·kg-1,不适合直接进行焚烧处理。  相似文献   

16.
用城市生活垃圾经好氧高温制成堆肥,并向其中加入无机化肥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可制成有机复合肥。本文简要阐述了好氧高温堆肥的生产工艺,推荐了用垃圾生产有机复合肥的两类配方。  相似文献   

17.
<正>"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我在想,垃圾究竟应该怎么分类呢?暑假我们搬到了新房子,我看到小区内每个楼前有四个垃圾桶,分别标明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渐渐地,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大多小区都把垃圾桶分类放置,但很少有人按照标识的类别去扔垃圾,有的  相似文献   

18.
<正>2003年9月,无锡市新吴区坊前实验小学成立无锡地区首家正式的"手拉手地球村",2008年起,学校以"一校一品"——"环境教育"为特色投入品牌建设,2012年率先获评区"一校一品AAA"级学校,同年获评区首批生态文明示范基地。2016年,学校以环保的新视角,进行了"厨余垃圾堆肥与雨水的再利用"的项目——"坊小微农场"建设,"微农场大教育"校园新闻稿入围无锡市中小学2016年度校园十佳新闻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随机问卷调查法,全面调研了湘西北地区石门县罗坪乡的垃圾产生特性和分类处理现状,结果表明,该乡村民生活垃圾具有人均产生量低、厨余垃圾占比偏高和可回收垃圾占比低等特性.考虑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村级宣传引导、屋场培训、激励约束的村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地建立农户和村庄垃圾收运体系,屋场监管和村级主导的...  相似文献   

20.
对目前国内混合收集垃圾的分选堆肥技术进行了探讨,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分选堆肥技术对于处理混合垃圾而言,还存在技术难度大、成品应用受阻和经济效益较差等问题,难以实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