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土壤对亚硒酸离子和硒酸离子的等温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土壤对亚硒酸离子和硒酸离子的等温吸附,其结果符合Langmuir吸附曲线。土壤因子对两种形态硒的吸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大吸附量与土壤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呈正相关,与PH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元素硒和碲、以及 Se(Ⅳ)、Se(Ⅵ)、Te(Ⅳ)和 Te(Ⅵ)的气态无机化合物吸附于镀金珠球上后进行了测定.用水、稀盐酸和硝酸浸取珠球,每种酸浸液中不同化学形态的硒和碲用阴离子交换树脂(Bio-Rad Ag-lx8)、阳离子交换树指(Amberlite IR-120 Plus)并改变淋洗荆的酸度进行分离.随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硒和碲的检出下限为0.03ng/m~3,精度为±5%.在室内和室外空气样品中硒的平均含量大约分别为4.73和1.93ng/m~3,而碲大约为0.78和0.24ng/m~3.  相似文献   

3.
为了客观分析土壤中硒形态分布特征及硒有效性影响因素,依据硒不同形态下的溶解度不同,采用四步五态连续浸提取技术,由弱到强的选择顺序提取僰王山镇水田土壤中硒的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质结合态、硫化物/硒化物态、残渣态这5种形态,并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土壤样品中5种形态硒和总硒的含量。初步总结了研究区水田土壤硒含量特征和硒形态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僰王山镇水田土壤总硒含量变化范围为0.51~0.93 mg/kg,平均值0.714 mg/kg,远远超过全国土壤总硒平均值0.290 mg/kg,且超过了目前认为的富硒土壤的标准值0.4 mg/kg。从土壤中5种形态分析结果所占比例来看,有机质结合态和硫化物/硒化物态硒是硒元素的主要赋存形态,两者占土壤总硒含量的54.63%,反应了研究区土壤中硒富集与有机质结合态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自制重金属污染土作为研究样本,试验采用室内盆栽试验,试验设置6个不同处理:未添加化学修复剂(CK)、2%骨炭(A)、2%活性炭(B)、2%磷矿粉(C)、2%土壤修复剂Ⅰ(D)和2%土壤修复剂Ⅱ(E),与已筛选出的富集乡土植物油菜、马铃薯、狼尾草、小麦、刺儿菜、巴天酸模相配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2%土壤修复剂Ⅱ(E)"修复效果最佳,尤其是与巴天酸模、刺儿菜植物搭配为最佳。因此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可采用植物和化学修复相结合的修复方法,修复效果明显。提出了生物修复和化学修复技术结合的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措施,旨在为推动本省污染土壤的修复储备技术和积累经验,为有效合理利用土地环境资源,保持土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和延长土地资源使用周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利用鸟粪石沉淀法从污泥碱性发酵液中回收氮磷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室温下,将浓缩污泥碱性发酵,发酵液中含有大量的SCOD,NH_4~+-N,PO_4~(3-)-P。最佳实验条件为以MgSO_4·7H_2O为镁源,投加方式为间歇投加,p H值为9.25,Mg~(2+):PO_4~(3-)-P摩尔比为1.2∶1,搅拌30 min。NH_4~+-N和PO_4~(3-)-P的回收率分别达到53.3%和97.63%。  相似文献   

6.
通过简易水热法结合沉积法制备了磁性Ag_3PO_4/CuO/CuFe_2O_4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EDS、FESEM及UV-vis DRS对制备样品进行表征。对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降解染料亚甲基蓝(MB)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光照90 min后,磁性Ag_3PO_4/CuO/CuFe_2O_4纳米复合材料对MB的降解率高达89%,高于CuO/CuFe_2O_4及Ag_3PO_4对MB的去除。捕获实验证实在Ag_3PO_4/CuO/CuFe_2O_4光催化系统中超氧自由基和空穴是导致MB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利用外加磁场可将催化剂回收再利用,经过三次循环降解后,磁性复合材料对MB的去除率仍可达到85%。  相似文献   

7.
土壤溶解性有机氮(DON)的推算是通过测试土壤全氮、氨氮和硝态氮的数量,利用全氮减去氨氮和硝态氮获得。不同区域或不同学者对DON的定义不同,在测试过程中选取多种浸提方法测定土壤氨氮,结果导致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受到何种因素控制,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此,研究应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统计分析了振荡时间、浸提剂、温度以及土水比对土壤氨氮浸提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氨氮浸提数量的影响程度为土水比>浸提剂>振荡时间>温度;对氨氮浸提数量分别表现为随土水比与浸提剂浓度增大而升高;在浸提温度低于50℃时,土壤氨氮的浸提数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振荡时间在60 min内,土壤氨氮的提取数量随着振荡时间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微量重金属的样品前处理过程与方法,并通过仪器工作条件和酸消解体系的选择,以及光谱干扰和基体干扰的消除对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使用6m LHNO_3+2 m L HCl+1m LHF+1m LH_2O_2对土壤进行微波消解,在建立的试验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铜、铅、锌、镉、锰、镍、铬和钒)的检出限为0.002~0.014 mg/kg,精密度为1.3%~3.6%,回收率为97.4%~106%。本方法简便、安全、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9.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镉锌复合污染紫色土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安宁河谷平原矿区周边受Cd和Zn复合污染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化试验,探索添加羟基磷灰石对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以及形态分布的影响,羟基磷灰石添加比例(w/w)设置为0%(CK)、1%(P1)、3%(P3)和5%(P5)。结果表明:①添加羟基磷灰石能够显著提高土壤p H值,P1、P3和P5的p H值分别比CK升高了0. 13、0. 18、0. 21个p H单位;②添加羟基磷灰石能够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和Zn (0. 025 M HCl提取),相较于CK,P1、P3和P5的有效态Cd含量可分别降低36. 0%、78. 8%、90. 2%,有效态Zn含量可分别降低25. 4%、67. 4%、84. 5%;③添加羟基磷灰石能够明显降低土壤中活性较高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Cd和Zn的比例(P 0. 05),明显升高了活性较低的铁锰结合态、有机结合态以及残渣态Cd和Zn的比例(P 0. 05),从而促进Cd和Zn向非活性态转化。本研究证明了羟基磷灰石在安宁河谷平原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中的硒及其与植物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土壤—植物—动物的生态系统中,土壤是最基本的因素。能否将硒引入(或带出)食物链,从而解决缺硒(或硒中毒)的问题,关键是植物的媒介作用。硒是否为植物的必要元素,有的植物仅累积少量的硒,有的植物可累积上千个PPm而不表现出受害症状。本文从分析硒的来源、含量、分布入手,综述了硒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生理毒性以及植物对硒的吸收机制和累积能力,借以反映这一研究领域的概况和动态。  相似文献   

11.
土壤微生物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长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重要的影响。在20年长期定位的实验田选取旱地无施肥(US-CK)、旱地施肥(US-NPK)、水田无施肥(PS-CK)、水田施肥(PS-NPK)4种处理的土壤,采用基于16S r 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比较分析了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并结合环境因子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处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排序为USNPKUS-CKPS-CKPS-NPK,旱地改为水田后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且显著大于长期施肥带来的影响;4种土壤的主导菌群与大多数土壤一致,均为绿弯菌门(Chloroflexi)22.0%~30.3%,变形菌门(Proteobactria)18.2%~32.7%,酸杆菌门(Acidobactria)19.7%~24.3%,放线菌门(Actinobactria)6.0%~13.6%;但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出现了分异。进一步揭示了土壤微生物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也为改进施肥和耕作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垃圾焚烧烟气中氯化氢的干法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干态固定床实验装置系统,研究去除垃圾焚烧炉烟气中HCl气体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摩尔比α和颗粒度较细小的吸收剂,吸收效率和吸收剂利用率会提高;温度对净化效率影响不大;HCl气体浓度(ρHCl)对吸收剂的吸收效率(ηHCl)显著影响,ρHCl升高,则ηHCl增大;含有少量杂质的工业碱性废渣的利用率要大于纯化学试剂吸收剂;HCl气体排放标准在75mg/m^3时,可采用干法去除垃圾焚烧炉烟气中的HCl气体。  相似文献   

13.
将受重金属污染土壤自然风干,筛分制备土壤样品.选择常用的土壤消解方法,研究同一酸体系下,酸加入顺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铬、铜、镍,以加标回收率,反映较好的酸加入顺序.在相同的酸消解体系下,酸加入顺序对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测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铬的测定影响较大.要对各元素进行准确测定,必须针对不同元素选取不同的酸加入顺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酸沉降物对土壤酸化,营养物质的溶,重金属的活化,矿物分解等化学性质的影响,以及阻止酸而危害土壤的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以MnSO_4代替Ag_2SO_4作催化剂,在H_2SO_4—H_3PO_4混酸体系中,用密封法测定废水中的COD值。利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酸度、水样体积、消化液K_2Cr_2O_7用量及加热时间等诸因素对COD测定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测定结果均无显著影响。实验数据表明,配样浓度为500mg/L时,本方法的精密度及准确度较好。本方法的试剂费用是标准法的20%,分析每个样品可节约用费1.07元,由于不使用冷却水,每个样品可节约用水10L。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酸沉降物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酸沉降物对土壤酸化、营养物质的淋溶、重金属的活化、矿物分解等化学性质的影响,以及阻止酸雨危害土壤的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家环境标准"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 84-2016),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水样中8种无机阴离子(F~-、Cl~-、NO_2~-、Br~-、NO_3~-、PO_4~(3-)、SO_3~(2-)、SO_4~(2-))进行分离分析研究,对氢氧根体系相关的色谱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在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下对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验证,建立了本实验室同时分析水中8种阴离子的方法,为国家标准方法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重金属锑(Sb)为目标金属,研究潮土、黑土、和红壤中Sb含量,并利用元素富集率研究人类活动对土壤中Sb含量的影响,利用连续逐级提取法研究土壤中Sb的形态分布,探讨不同土壤中Sb活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Sb在潮土、黑土和红壤表层(0~30 cm)的含量分别为:1.76 mg/kg、1.24 mg/kg、3.44mg/kg,3种土壤中Sb富集率均小于2,研究区域Sb含量受人类活动扰动小;Sb主要赋存于残渣态、有机金属络合态、结晶氧化物结合态,Sb活性表现为:红壤>黑土>潮土。  相似文献   

19.
粒度、有机质、碳酸盐等物质是构成土壤的骨架.土壤粒度的前处理过程影响着粒度测量的结果,由此造成的环境指示意义可能存在偏差.本文采用四种前处理方法,即(1)原样、(2)去除有机质、(3)去除碳酸盐、(4)去除碳酸盐与有机质,对共和盆地羊曲(YQ)和朗格日(LGR)剖面的土壤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荒漠土羊曲剖面的原样...  相似文献   

20.
有机肥结构特征对污染土壤Cd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污泥和鸡粪为主要来源的两种不同有机肥主要组分和结构特征差异,结合吸附和土壤平衡试验,探讨了各组分对Cd吸附反应特征和土壤Cd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污泥有机肥含有较多的羧基,其最大络合量大于鸡厩肥;同时能更有效降低NH4NO3提取态Cd,但因为结合形态相对不稳定,因此导致EDTA提取态Cd有明显增加。而鸡厩有机肥含有更多π键,芳香化和腐熟化程度较高,与Cd吸附更稳定,在降低NH4NO3提取态Cd的同时也能降低EDTA提取态Cd。研究表明有机肥腐殖化、芳香化程度是影响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与改良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