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的大脑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它是一个很挑剔的器官。由于许多人对大脑的需求不了解,采用的往往是掠夺式用脑,只用不养,特别在饮食上很随便,这样长此以往使出现了思维迟纯、头昏脑胀等症状。因此,科学的用脑,除了平时加强锻炼外,必须不断给大脑补充必要的能源物质。氧气是大脑消耗最多的物质。脑组织仅占全身重量的2-3%,但在安静状态下,它“吃”掉的氧气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不过,只要注意空气新鲜,大脑一般是不会缺氧的。近年来,科学家认为,有益于大脑的食物应该是综合的,起码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营养物质能通过血脑屏障:二是含有能促进记忆并使人聪明的高能蛋白质:三是能满足大脑对  相似文献   

2.
《防灾博览》2015,(3):86-87
人们在紧张的一天工作和学习之后,不论是脑力还是体力,都处于高度疲劳状态,只有合理和科学的睡眠,才能使全身的细胞处于彻底放松和休息状态,尤其是大脑神经细胞.因此睡眠便成为一种使人体的精力和体力疲劳恢复正常的最佳休息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断裂力学理论提出了适用于桥梁结构钢的低温疲劳寿命估算方法。利用室温环境下的疲劳性能参数和低温环境的基本力学性能参数对低温环境下的疲劳极限、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等进行预测,建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模型,应用等效初始裂纹法估算低温环境下桥梁钢的疲劳寿命,并通过塑性区裂纹尺寸修正进行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通过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Q345qD钢试件的拉伸疲劳寿命,从而避免了成本高昂的低温疲劳试验,为钢结构桥梁的低温疲劳分析提供简便而实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在生活中,您是否也会遇到以下状况?出门就记不清是否锁了门,一转身就记不起东西放在哪里,每次看完文章没多久文章内容就又模糊不清等等,这些都是记忆力减退的表现。人的大脑中有无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科学研究证实,饮食不仅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而且在大脑正常运转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食物有助于发展人的智力,使人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更为集中,甚至能  相似文献   

5.
钱新 《防灾博览》2015,(1):56-59
光污染已经成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之后的第五大污染,是21世纪直接影响人类健康的又一环境杀手!不少科学家认为,长期疲劳、偏头疼、视觉障碍、偶发性情绪波动、内分泌失调等疾病都与光污染有直接关系。光污染直接威胁环境及人类的健康:视力下降,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人工白昼破坏人体正常生物钟,人工白昼伤害鸟类和昆虫,影响动植物的正常生长繁殖。然而,人们对"光污染"这个隐形的健康"杀手"的认识还比较肤浅,防范措施还非常有限,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隐性危害,应该引  相似文献   

6.
以某工程为背景,应用Midas civil并基于主缆面积、弹性模量和极限强度的时变模型对主缆进行腐蚀模拟,其后,在车辆疲劳荷载作用下得到疲劳应力幅,并对Manson-Coffin公式进行修正得到主缆在寿命期内的S-N曲线,由此估算出主缆关键位置在寿命期内的疲劳寿命,利用Matlab编制主缆关键位置在寿命期内的失效概率和可靠度指标计算程序。研究表明:除锚固和索塔位置外,主缆其它位置应力均呈对称分布;在寿命期为100年时,索塔位置疲劳应力幅变化量最大,锚固位置疲劳寿命最低且可靠度指标退化最快;主缆可靠度指标与使用年限、当地环境、主缆长度以及基准长度存在一定关系,最终给出了悬索桥主缆索在腐蚀条件下的可靠度指标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世界水日     
《民防苑》2014,(3)
正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由于全球淡水资源分布不均、管理不善、环境变化以及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原因,全球目前约有1/5的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40%的人缺乏基本卫生设施。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11亿人用水短缺,每年有31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35亿人为水所困。为了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  相似文献   

8.
中医指出:胃不合则卧不安。晚餐时,有意识地摄入一些能够起到安眠作用的食物,即有助于睡眠,而作用最明显的食物有以下八种。牛奶牛奶中含有两种催眠物质:一种是色氨酸,能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分泌出使人欲睡的-五羟色胺;另一种是对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作用的肽类物质。临睡前喝一杯热牛奶,有助于睡眠,对于因体虚而导致神经衰弱的人,牛奶的安眠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锈胀对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化学快速锈蚀试验得到了不同锈胀程度的钢筋混凝土梁,讨论了初始锈胀裂缝的宽度及分布情况。开展了钢筋混凝土梁的静力及疲劳试验,研究了不同疲劳循环次数后梁的荷载-挠度关系、混凝土疲劳裂缝发展、疲劳寿命及失效模式。试验结果表明:相同静载水平下梁的跨中挠度随疲劳循环的增加而增大,经历相同疲劳循环后梁的刚度退化对锈胀程度敏感性大;锈胀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裂缝数量减少、裂缝平均间距增大,锈胀程度较低梁的混凝土疲劳裂缝发展具有明显的"三阶段"特征;疲劳试验梁均发生了以纵向主筋疲劳断裂为主要标志的脆性失效形式;锈胀降低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寿命,锈胀引起混凝土剥离梁的疲劳寿命下降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一、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和未来海平面升高论最近,国家作出发展沿海经济的战略决策,自然应当考察发展沿海的环境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外学术界有未来海平面升高的说法,其根据在于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均增长率为4.3%,到2838年达到688ppw;由于存在温室效应,气温将比现在上升1.5到4.5度之间;再由于增温会使冰川消溶,那时的海平面将比现在上升35到117厘米。  相似文献   

11.
体外预应力索的破坏及其修复与更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可换索体系对各组成部分的要求。分析了体外索在自然灾害环境下劣化破坏的原因:在腐蚀环境下,体外索腐蚀导致其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甚至发生应力腐蚀破坏和氢脆或疲劳腐蚀破坏;火灾环境下,钢筋力学性能劣化;动荷载作用下,体外索产生疲劳破坏。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体外索修复、二次张拉和更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作为现代科学进步的标志,在带给人们工作、生活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职业伤害——计算机综合症。其一般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睛发干或头痛,视力下降,咽部发干、疼痛、咳嗽,手腕、手臂酸痛,肩膀肌肉紧张、麻木等等,使人精神上烦躁,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  相似文献   

13.
对高延性混凝土(HDC)进行75次和150次冻融循环后,进行单轴受压疲劳性能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应力水平、加荷频率下的疲劳变形特征和疲劳寿命。将常温养护条件下的试件与经过冻融循环试件的疲劳性能进行对比,建立适用于不同冻融条件下HDCS-N曲线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常温养护条件下进行疲劳试验,得到疲劳寿命与加荷频率成正比,与应力水平成反比;经过冻融循环后进行疲劳试验,疲劳寿命较常温养护有明显减低,75次冻融循环后最高降低95.3%,150次冻融循环后最高降低97.3%;试件在疲劳破坏后,均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属延性破坏。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加荷频率、冻融次数作为参考值,建立不同冻融条件下HDC的S-N曲线模型,计算出HDC材料的疲劳折减系数:正常养护条件下为0.660~0.674,经过冻融循环后为0.589~0.612,下降约9.2%~12.6%。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民防苑》2005,(6)
“时差反应”,是指人在乘坐高速飞行器在极短时间跨越数个“时区”后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应反应。时差反应的大小因人而异。扰统计,在迅速跨越四个时区以上的人员中,约有30%的人无任何不适,40%的人虽有不适,但数日内即可适应,其余30%的人则困难较大。时差反应的表现主要为睡眠、饮食障碍,全身乏力、疲劳,注意力和思考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等。40岁以上的人睡眠障碍尤为明显。时差反应的产生,主要是突然的时间改变,使体内固有  相似文献   

15.
《灾害学》1995,(2)
脑力劳动者补啥好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的百分之二,但其耗氧量却为人体耗氧量的百分之二十五。脑力劳动者无论从全身的需要还是从保健出发,适当加强补养是十分必要的。对大脑来说,热量只能来自葡萄糖,因此,应当有足够的主食,以保证有足够的热量供大脑活动的需要。在...  相似文献   

16.
《民防苑》2006,(5)
一辆精美的自行车遭到碰撞,变成歪歪扭扭的怪模样之后,骑之不能,弃之可错,使人懊恼。但近年问世的记忆金属却可使这种懊恼烟消云散用这种金属制成的车辆,即使撞得面目全非,只要拿到火上微微一烘,或放入热水稍稍一浸,即可恢复得和原来一模一样,使骑车人破涕为笑。由于这种金属能  相似文献   

17.
将过桥实测车流数据与数值模拟分析结合起来,以江阴大桥的吊杆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车道对吊杆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了大跨度悬索桥疲劳车辆荷载模型和吊杆钢丝寿命期内的疲劳评估实用方法以及基于S-N曲线的吊杆寿命期内的疲劳损伤评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跨中短吊杆的疲劳退化快于桥塔附近的长吊杆,短吊杆是疲劳养护的重点;在吊杆的20年寿命期内,不需要考虑疲劳更换,但需要对跨中短吊杆采取监视措施。该方法可用于悬索桥吊索的安全评估与剩余寿命分析,能为吊杆的检测、维护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防灾博览》2016,(6):88-89
正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人老后,腿部和大脑间指令的准确性和传导速度都有所下降,不像年轻时那么默契。其实,从出生到离世,腿每时每刻都在工作,如果不注意保护,自然就"年久失修"了。想要活得健康长寿,保护腿部是第一步。事实上,很多腿部出现问题的患者,往往心脏和大脑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梗塞。  相似文献   

19.
正菊花野菊花清热解毒、泻火明目、利咽疏肝。经现代研究发现,野菊花之所以能"通关窍、利滞气",主要是其含有微量龙脑、樟脑和菊油环酮等挥发油。方法:将干野菊花、萱草装入枕套,并缝合即可。用野菊制成的枕头,一觉醒来,不仅明目,还能使心情变得舒畅、开朗起来;同时也可以做个小药枕,放在车里,不仅能缓解驾驶疲劳,而且能使车内散发菊花的清香。  相似文献   

20.
噪音对人体健康有害,这是谁也不会怀疑的事实。因此,人们想尽办法采取种种措施,千方百计来减少和消除噪音,以保障身体健康。然而,最近德国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一个完全没有声响的环境, 对人的身心健康同样也会造成损害。他们的研究表明,无声环境会使人产生恐惧不安、心律失常、食欲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