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流水质监测控制断面设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流水质监测控制断面设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河流的控制断面应设在排放口的下游 ,污染物与河水能较充分混合处的原则 ,提出了河流水质监测控制断面的计算公式 :x =0 313uB2 /Ey ,以及其他有关河流水质监测断面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河流水质变化趋势及污染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001—2012年成都市河流水质类别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市河流Ⅰ类~Ⅲ类水质类别占比从"十五"期间的35.5%上升后,能多年稳定在61.5%~71.8%之间;岷江内江劣Ⅴ类水质占比从"十一五"的4.5%飙升至2012年的33.3%,水质恶化情势令人担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都江堰水文站2011—2012年连续2 a水质由Ⅱ类降为Ⅲ类;岷江出境断面黄龙溪、岳店子水质多年不达标,形势堪忧。为此,提出有效划定全市人口、经济生态红线,建立入境断面水质监测管理与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联动机制,发掘和推广水质持续改善区域先进管理经验,着力Ⅳ类水域治理,是实现成都市河流水质污染控制目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利用历史监测数据建立河流水质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河流历史监测数据,采用一维河流输入输出线性水质模型建立了河流水质控制数学模型,证明了河流各水质监测断面水质间的线性关系,推导出了用历史数据估算模型参数的计算公式,以泾河甘肃段为例,介绍了建模过程,采用该方法建立的水质数学模型符合实际,精度高,能满足水质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太湖湖体平均水质为Ⅳ类,富营养化程度平均处于中富营养水平。与《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湖体水质目标相比,西部沿岸区和东部沿岸区有超标现象,其余湖区各项指标均达到水质目标要求。江苏省境内太湖流域出入湖河流21个控制断面(苏州苏东河越溪桥因河道整治无法采样)中,有14条河流水质符合2005年水质目标类别要求,达标率为70.0%;9条主要人湖河流中有6条河流水质达标,达标率为66.7%。45个环湖河流行政交界断面中,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江苏段水质达标,以高邮市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桥断面为示范断面,通过对三垛西大桥断面水质及北澄子河沿程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合对污染来源的剖析,提出应设置风险预警监控断面,制定达标治理措施,加强对三垛西大桥断面水质的风险预警监控.  相似文献   

6.
提出水质分段优化河流水质断面的原则和水质突变点确定的方法,将优化后省级尺度的监测断面直接用于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河流环境关心点的位置定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河流环境关心点的概念,即指河流两岸或河中体现或影响河流环境功能的环境要素与河流某断面相互作用的点。阐述了河流环境关心点与位置定量化之间的关系及编制点位图时应遵循的功能原则、水质原则和边界原则,指出河流环境关心点位图能够比较直观、全观地反映各点位分布情况。以沅江为例,叙述了绘制各环境关心点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通过污染源调查,建立污染源-地表水体的输入响应关系;以河流断面允许污染物通量为基础,借助数学模型反向模拟,核算上游污染源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及排放浓度,并进行污染减排校核,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减排建议,以控制点源污染物排放实现断面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建立锡山市跨行政区水域边界监控点的必要和可行性,并阐述了建立锡山市排污总量控制体系的重要性,以便提高整个区域的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0.
淮河还清 前景有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2月31日是淮河水质还清达标的最后期限。将淮河流域断面划分为有生态保护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两大类及按重要断面,一般控制断面,监管断面确定水质控制指标值。  相似文献   

11.
秦成  刘浩  刘念 《中国环境监测》2019,35(2):136-141
为建立和量化适于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的评价方法体系,提出了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一致性、可行性和适宜性评价问题,并建立了选址可行性和适宜性评价2套指标体系。以自动站选址与手工断面位置不一致为前提,利用累乘指数判断选址可行性,在可行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进一步分析选址的适宜性。应用案例显示,罗汉大桥断面水质自动站选址于手工断面下游150 m处是可行的,并且此选址高度适宜,在具有水质代表性的同时兼顾成本和运维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2.
省控河流水质监测断面优化布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个适合省级管理的诸多河流的断面优化方法,它解决了纯粹数学方法或者简单人为判定的弊端,在两者结合上作出了成功的尝试,适用于优化布设省控河流水质监测断面。  相似文献   

13.
汉丹江(陕西段)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08—2012年陕西省境内汉江、丹江干流14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秩相关系数法等对该段水体的水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汉丹江(陕西段)断面水质以Ⅱ类、Ⅲ类为主,水质总体为优;水质综合污染状况呈下降趋势,其中汉江下降趋势显著;水质综合污染状况空间差异和区域分布特征明显,城区段污染大于郊区,各行政区段河流下游污染大于上游。流域水质主要受有机污染和营养盐因子影响,水体污染源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工业源占比不大且排放行业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14.
为增强水质评价结果的直观性,以湖南省地表水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表水水体形状的特点和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设置的情况,用ArcGIS Engine对空间数据进行读取和展现,用GDI+技术对河流型水质实现连续渐变的可视化,用反距离插值法实现湖库型水质的可视化。在Visual Stdio.Net平台上,将GIS技术、GDI+技术和地统计插值技术等有机融合,建立了地表水水质可视化系统,实现了在电子地图上对各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综合评价结果的可视化表征。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运行效率较高的特点,显著增强了水环境质量表征的直观性,为水环境质量管理和污染防控提供了最直接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江苏省列入市长环保目标责任状考核的主要跨市河流19个市界断面中,有13个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浓度符合控制目标要求,达标率为68.4%;有6个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浓度超过控制目标,超标幅度在4%~30%之间,其中镇江入常州的丹金溧漕河黄埝桥断面超标幅度最大。与上月相比,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略有上升,其中有12个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上升,升幅为1%~54%;与2004年同期相比,断面整体达标率略有下降,下降了11个百分点。地处太湖流域的6个市界断面总磷和总氮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134mg/L和3.49mg/L。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钱塘江干支流水质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杭州市钱塘江干支流上26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指标。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断面所在河流分为3组,与钱塘江流域污染空间分布现状基本一致。对各组水质的主成分分析表明,第1组河流水质以有机污染为主,水体中氮、磷营养盐浓度较高,水体污染程度较轻,污染来源相对单一;第2组河流水体受有机物、重金属、石油类等多个污染指标的影响,水体水质较第1组差,污染来源相对复杂;第3组河流水体既有一般有机污染,也有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水体水质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7.
应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北方河流在迳流量季节与年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河流水体的自净规律 ,对确定北方季节性河流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与水质保护目标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已得到应用并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浑太河流域水质达标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浑太河流域水资源网络节点图,根据污染物来源、种类及其产生机理,针对计算单元水资源供需平衡预测数据、降雨径流值,分点源、非点源进行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量的预测。根据浑太河流域地形特征、入河污染物降解特性,以水功能区水体纳污能力为计算单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条件,给出基于规划水平年入河污染物变动特性的水质达标控制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浑太河流域水质达标控制:2030年,流域总需水7.4亿立方米,缺水深度在1%以下,COD、NH3-N、TP、TN的入河量分别为28.5×104、2.8×104、3.1×104、4.6×104t,对应的入河控制量分别为9.3×104、0.6×104、0.8×104、0.9×104t,经控制后水功能区目标水质达标率100%。证实了该水质达标控制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9.
以民主村断面上游为研究对象,利用有机物非靶向筛查技术,结合现场快速筛查、实验室分析及现场实地勘查结果,判断重点监测区域污染情况,并使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及现场排查对民主村断面所在的兴盐界河开展全流域排查。结果表明,兴盐界河沿线排污口众多,民主村断面汇水区域及兴盐界河沿线广泛受到养殖业、生活源、种植业污染,河内源污染严重,加之水流不畅、汛期放大污染等自然因素,导致断面水质无法稳定达标,全年平均水质超Ⅲ类。  相似文献   

20.
河流水质月报评价项目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种评价项目选择法对国控河流断面水质评价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合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技术条件选择了适用于河流水质月报的评价项目即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和铅等9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