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综述了膨胀石墨(EG)作为一种新型功能碳材料在油类、染料、农药等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指出EG在废水处理中主要发挥吸附剂及光催化剂载体的作用。对将EG作为纳米铁及其二元金属复合材料的载体制得负载型纳米铁系金属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废水处理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纳米光催化氧化技术、纳米膜过滤技术和纳米吸附材料等三方面分别介绍了纳米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宁艳春  蒲文晶 《化工环保》2004,24(Z1):117-119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纳米功能粉体材料,主要用于高科技领域.近年来,人们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首先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然后就其作为光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水处理、空气净化、抗菌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作用机理。综述了铁碳微电解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该技术在处理不同工业废水时普遍存在的堵塞、短路、死角、铁屑结块等问题,介绍了研发的新型纳米铁碳微电解复合材料及新工艺,并对铁碳微电解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利用Nation(商品名,杜邦公司生产的一种聚四氟乙烯阳离子交换膜)的成膜作用,将纳米TiO2和碳纳米管同时负载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得碳纳米管-纳米TiO2/Nafion修饰电极,研究了对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循环伏安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玻碳电极相比,该修饰电极在对苯二酚的0.1 mol/L H2SO4溶液体系中...  相似文献   

6.
纳米级TiO2光催化氧化机理及其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级TiO2因其活性高、稳定性好而在污染物治理领域被广泛用做光催化剂.通过纳米TiO2半导体的光催化效应,在材料内部由吸收光激发电子,产生电子-空穴对,即光生载流子,并迅速迁移到材料表面,激活材料表面吸附氧和水分,产生活性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从而转化为一种具有安全化学能的活性物质,起到矿化降解环境污染物和抑菌杀菌的作用.主要阐述了TiO2的光催化机理,论述了TiO2光催化剂在有机废水和VOCs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TiO2光催化氧化同时脱硫脱氮技术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赵霞  李亚斌  李响  胡涛  张航 《化工环保》2018,38(1):13-18
综述了金属基超疏水材料和聚合物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污染物性能的研究进展,并从污水处理的角度展望了超疏水材料的发展方向。指出,超疏水材料在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发展方向主要为:低成本、高效能且环境友好的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开发;持久(永久)性超疏水净水材料的制备;超疏水材料对水中有毒金属离子的去除及其机理研究;超疏水材料水中抑菌性的深入研究及其应用;超疏水材料对水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以及纳米污染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8.
说明了废旧电池的危害,提出了对废旧干电池中锰粉、碳棒、铜帽、锌皮等可再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方法.着重介绍了从锌皮制取纳米级氧化锌的优惠工艺条件,对所制得的氧化锌产物进行的X射线衍射分析和TEM分析,表明所得的产品为高纯纳米氧化锌粉.进而指出了纳米氧化锌粉在橡胶工业、陶瓷材料以及高科技磁性材料产品中的用途.  相似文献   

9.
活性碳纤维负载纳米TiO_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液中添加环氧树脂黏结剂并高温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出活性碳纤维(ACF)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对光催化材料的表面形貌和TiO2晶相进行了表征,发现所制备的光催化材料很好地保持了m(锐钛矿型)∶m(金红石型)为79∶21的混晶结构。评价了光催化材料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当浸渍液中黏结剂质量浓度为5g/L时,ACF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失重率较低,表明TiO2的负载强度较高。浸渍液中黏结剂质量浓度为15g/L时,ACF上TiO2负载率最高,为65%。当浸渍液中黏结剂质量浓度为25g/L时,ACF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最高,反应120min时,亚甲基蓝降解率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0.
介孔分子筛SBA负载CuO纳米颗粒去除H2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渍法制备了一种新型SBA-15负载CuO纳米颗粒的复合介孔材料(SC),使用氮吸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SC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C对H2S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C仍为介孔材料,超声处理会使CuO纳米颗粒更均匀地分散在主体材料孔道内;SC具有六角形长程有序性,说明辅以超声处理的浸渍方法可维持介孔材料的高度有序性;CuO纳米颗粒主要存在于载体孔道内;脱硫反应后的试样(SC-E)仍保留六角形特征,与SC相比介孔有序性降低;当Cu质量分数为3.23%时,SC的H2S穿透吸附量高达278mg/g。  相似文献   

11.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逐步推进,碳交易成为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碳交易的出现催生出碳资产这一全新资产类型。由于碳资产天然具有稀缺性、全球性、投资性、可透支性等特性,使其成为企业绿色资产的核心,开发碳资产成为企业在总量控制的碳交易市场中必须面对的课题。从碳资产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汽车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碳资产开发的必要性,重点识别汽车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碳资产开发的重点——新能源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再生利用减排量项目、报废汽车材料再生利用项目、发动机和变速器再制造项目,并充分利用碳资产的交易和金融属性,开发了碳资产交易和碳资产抵质押贷款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2.
陈然  刘方  李艳 《化工环保》2019,39(4):442-446
采用机械球磨法对膨润土、硅藻土、高岭土3种天然黏土材料进行预处理,通过超声法将纳米TiO_2附着于其上制得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复合材料加入量及养护时间条件下复合材料对电解锰渣中Mn的吸附固定效果。3种天然黏土材料中,硅藻土的平均粒径最小,比表面积和总孔隙度最大,对水中Mn的吸附量也最大。黏土材料附着纳米TiO_2后对电解锰渣中Mn的吸附固定效果较单纯黏土材料有明显改善。在养护时间为12 d、硅藻土附着纳米Ti O_2复合材料加入量为10%(w)的最佳条件下,Mn的TCLP浸出量较原电解锰渣下降了83.04%。  相似文献   

13.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模板,采用三氯化铁和蔗糖同步浇铸的方法,利用纳米刻蚀技术合成了Fe-Fe3O4磁性纳米粒子/介孔碳复合体(简称磁性粒子/介孔碳)。XRD分析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磁性粒子/介孔碳中含有强磁性粒子——Fe3O4和α-Fe。在初始罗丹明B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溶液中加入于碳化温度为800 oC下制得的磁性粒子/介孔碳1 mg/L,吸附190 min后,平衡吸附量为329 mg/g。吸附后的磁性粒子/介孔碳在乙醇中的脱附率可达93.7%。通过外加磁场可将吸附后的磁性粒子/介孔碳与溶液分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化和贸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社会对贸易中的隐含碳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梳理了隐含碳的概念及估算方法,首先对隐含碳概念以及渊源进行阐述;其次,归纳分析3种碳排放责任的认定原则,由此判定共同负责制应是断定一国隐含碳责任的依据;第三,对目前3种估算隐含碳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贸易与环境的影响关系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5.
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意义,从全生命周期出发,结合汽车拆解与资源利用,分析碳排放情况,合理组合生产要素,走出一条经济与环境和谐统一,节能与减碳相结合的新道路.就"双碳"形势下的汽车拆解园区化建设的提出、宗旨、内容和流程开展讨论,并根据具体工程规划实例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要点.  相似文献   

16.
化工园区空气中非甲烷总烃与挥发性有机物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美国环保署(EPA)推荐的TO14/15方法和自动监测测定了某化工园区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以及非甲烷总烃,测定结果显示化工园区空气中非甲烷总烃与VOC的定量关系可以通过有效碳质量浓度建立,即非甲烷总烃有效碳质量浓度和VOC有效碳质量浓度之和相等。并藉此定义总有效碳解析度(R)以表征空气自动监测选定项目对空气有机污染的覆盖率指标,计算结果表明该空气自动监测选定的11项指标平均可表征该区域空气有机污染的71%。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以稀土偶联剂对纳米CaCO3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并作为改性剂对废旧纸塑复合材料进行生产管材的方案.探讨了纸塑复合材料的配方、纸塑编织袋的处理、工艺及制备方法.结果表明:经稀土偶联剂活化处理的纳米CaCO3进行改性的纸塑复合材料,可改善纸塑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增强物料的界面黏结强度,提高管材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铁碳(Fe-C)复合材料可应用于污染场地中COCs的去除。综述了近年来Fe-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液相还原法、碳热还原法、水热碳化法、球磨法和绿色合成法),总结了几种常见碳材料载体(包括活性炭、生物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优缺点,梳理了Fe-C复合材料与COCs的相互作用机制(包括吸附、还原脱氯和刺激微生物脱氯),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Fe-C复合材料用于实际COCs污染场地的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利用碳质固体作还原剂,在高温下,无附加催化剂、不消耗气体还原剂、非选择性还原 NOx 的新技术.NOx 的净化率可达99%以上;并对该还原反应的物理化学基础进行概括分析,从热力学观点论证了碳质固体还原 NOx 的可能性;从宏观反应动力学方面研究了尾气中氧的存在对该还原反应的影响,以及其反应的速度方程;从技术经济角度探讨了其在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并用工艺原理模型作了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淀粉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并用于溶液中Pb2+的去除。采用SEM技术对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pH、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加入量、初始Pb2+质量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Pb2+吸附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球体间主要呈链状连接,不仅保持了纳米零价铁的特性,且颗粒的团聚现象明显减少。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pH 7.0、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加入量0.8 g/L、初始Pb2+质量浓度50 mg/L、反应时间60 min的条件下,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对Pb2+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Pb2+去除率为93.17%、吸附量为47.27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