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中国草地资源的利用、管理和保护现状出发,提出了走向二十一世纪中国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管理和保护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年会于2007年7月28~30日在古都西安举行。由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分会场"创新土地利用规划与统筹城乡发展",到会研讨代表120余人,收到参会论文68篇,共有26位专家学者作  相似文献   

3.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经济价值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城市雨洪的合理利用,有助于城市防止内涝、减少灾害、改善水环境,同时能够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有助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文章通过对西安市雨洪资源量的分析,建立了雨洪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同时,通过分析雨洪资源的利用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构建了雨洪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评价模型,确定了1998~2007年西安市雨洪资源利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量,为下一步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资源与经济的相互影响奠定了基础。同时,利用该模型测算出2007年西安市雨水利用量约为234万m3,2006年雨洪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GDP增长104607.9万元,2007年雨洪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GDP增长125787.2万元,但同时尚有76556.61万m3的雨洪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4.
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然而过去3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为了揭示1949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论文系统梳理中国资源供给状况,总结中国资源进出口及资源产出率演化特点、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的对策。研究发现:中国近年来进口以金属矿产、石油、部分固体废弃产品构成的自然矿产和城市矿产资源为主,主要出口以工业产品、水海产品等为代表的资源类型,进出口的结构类型随年份变化不大,但进口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国资源产出率逐步增长,达到1.6元/kg,但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为了应对面临的挑战,未来中国应着力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同时国内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  相似文献   

5.
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61,自引:3,他引:61  
本文从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国内外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中国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问题。并建议围绕①中国农业资源态势分析、优化配置与合理布局;②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③不同类型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模式与技术体系的集成;④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中的新技术应用前景和技术政策;⑤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监测与管理技术等5个领域深入开展中国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跟踪研究自然资源的演化、开发利用过程调控机理一直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我所)资源环境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任务和研究方向。论文总结了1950年以来我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与进展,在1950—1978年期间,我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以大规模的自然资源调查与综合科学考察为主,丰硕的考察成果对中国的资源开发和区域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在系统地积累科学资料和开拓资源科学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为了解我国资源环境、建立资源科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8—2000年期间,我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转向了区域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科学研究并重的格局,完成的一系列考察报告为区域发展指明了路径,为全面认识中国自然资源和开展自然资源综合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2000年以来,我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更加注重学科体系建设,促进了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建立;更加注重世界资源研究,将自然资源考察地域拓展到全球范围;更加注重机理过程研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流动、资源安全、生态服务功能等领域进行了理论开拓;更加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在环境修复的理论和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展望未来,我所资源与环境领域研究将会继续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能源及矿产资源等关键资源为主要对象,在以下5个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推动资源学科的建设与发展:①区域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科学综合研究;②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复杂性;③自然资源流动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④世界自然资源态势与国家战略性资源安全;⑤环境修复机理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游湖区湿地资源利用问题与保护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长江中游湖区湿地资源的特点,讨论了该区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所面临的湿地面积减少、水污染加重、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制定湿地规划、进行保护区建设、转变观念、发展多种经营、湿地监测与研究、稳定面积、治理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给出了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因果关系,而未对区域资源总体投入与经济产出的关系开展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首次尝试运用物质流分析法以及最新发展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对江苏省1990—2007年资源利用和实际GDP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和分析.采用了物质流分析指标中直接物质投入来表征区域资源利用量.ARDL边界检验结果表明,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进一步因果检验表明,二者间存在着从资源利用到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反映出资源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江苏经济增长.同时,对江苏省经济增长和资源保护战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沈阳卧龙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域特点,详尽地分析了此地区的主要资源及保护、开发利用现状,从加大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等五个方面提出湿地保护建议和措施。保护是为了可持续发展,文中指出沈阳卧龙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一定要把它纳入到整体规划中去,在保护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自然资源学报》2015,30(4):663-663
<正>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一路二带"战略实施,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地理专业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卫星测绘应用工作委员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遥感影像应用工作委员会定于2015年11月20日至22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学术研讨会。拟设立4个分会场(将根据论文征集情况予以调整):"一路二带"战略与区域发展、资源利用与合理配置、地理信息与空间技术和资源教育与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岸线资源具有重要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功能,是沿岸城市宝贵的战略性资源。近10年来,长江岸线资源变化剧烈,深刻反映长江从大开发到大保护的转变。以长江南京段为案例区,基于遥感影像和实地踏勘,研究了2008—2018年的岸线资源利用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构建了岸线资源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了岸线资源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长江南京段岸线资源利用规模呈现小幅增长趋势,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来源为港口码头岸线和自然岸线,新增岸线类型主要为城镇生活岸线和工业生产岸线。从具体区段来看,以鼓楼区、建邺区和雨花台区为代表的中心城区岸段岸线利用的生活功能进一步加强而生产功能减弱,岸线资源集约利用要求、居民生活需求、生态环保及规划政策是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为长江大保护战略背景下岸线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持续领跑宏观经济,并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资源是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基础,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现创新发展是旅游资源研究的关键。来自旅游地理研究领域的16位青年学者,以笔谈方式探讨了新时期、新阶段下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基本思路,从旅游发展的新特征、资源价值的新认知、开发与保护的新方式以及针对专项资源的保护开发的新对策等方面重新定义新时代旅游资源研究的重点,核心观点整理如下:(1)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众旅游方式变化推动旅游产业革新,旅游资源的内涵也相应不断丰富。新时代旅游资源的重构、泛化和组合的变化需要重新对旅游资源进行识别、划分和评价,未来资源仍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需要合理认知旅游资源的新特征和新价值。(2)新时代,传统资源开发的条件趋严,坚守生态底线是发展的基础。从供给端看,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要尊重市场规律,面向游客新需求,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为重点,借助科技新手段,创新资源开发新模式,推出受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从而激发旅游资源的市场价值属性,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升级,实现资源、资本、资产的可持续发展。(3)从需求端看,捕捉客群变化特征,构建社会规范和文明旅游新方式,从多方面引导游客主动保护旅游资源的行为,从而形成推动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协调的新思路。(4)旅游资源的类型丰富,决定了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方式的多样化:针对乡村旅游资源,要在资源评估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其新价值,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因地制宜,以产业集聚为突破,重视乡村社区利益,推动乡村旅游资源的创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针对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活态利用,构建多方参与的新机制;针对人文旅游资源,需要挖掘人文旅游资源本真性,融入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承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针对山地民族旅游资源,在时代价值重新认知的基础上要重视其地域系统的独特性,基于人地关系整体化保护与开发;针对民宿旅游,重视其转化农村闲置资源的重要功能,强化生态保护,构建民宿旅游集聚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能源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论文选取一次能源生产量和对外依存度两个解释变量作为资源丰裕度指标,用中国30个省区1997—2007年的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因资料限制,未计算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分析近10多年来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讨论"资源诅咒"假说在我国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个解释变量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都说明了能源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即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很小,说明"资源诅咒"的效应不明显。并且这种负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反映了"资源诅咒"现象不具有长期性,在我国已渐趋淡化。特别是一些能源资源大省如内蒙古和山东已经破解了"资源诅咒",经济增长呈快速上升趋势。这启示我们,只要通过有效的政策、技术手段,改善资源富集地区的发展基础和制度安排,可以避免"资源诅咒"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我国植物资源保护利用的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笃初 《环境保护》1998,(5):28-29,32
我国植物资源保护利用的新问题NewChallengeofPlantResourcesConservationandUtilizationinChina谢笃初(深圳实验学校518028)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植物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主体的地位,表现得越来...  相似文献   

15.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及利用情况的分析 ,认为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处于超量开采状态 ,将对水环境系统构成破坏性影响。针对地下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再生资源》2006,(5):14-14
《资源再生》是原《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杂志更名后的新刊物。资源循环利用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推动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的科技进步,促进全国循环经济建设的信息传播为宗旨的《资源再生》月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刊物重点宣传中国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的方针政策,介绍和推广国内外资源再生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加快推动资源再生利用行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由上海中贸国际展览公司和德国慕尼黑博览集团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2011中国国际环保、废弃物及资源利用展览会,将于今年5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次展会将集中展出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资源再生利用、水和污水、仪器仪表和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和设备。据主办方介绍,截至2010年11月底,已先后与国内外近30家管理机构和行业组织达成了买家组团协议。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药用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众所周知,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全国人大通过了许多法律,例如:环境保护法,水资源法,矿产保护法,森林法,节约能源法等等,但涉及植物资源,特别是药用植物资源方面,至今没有法律或条例出台。本刊主编周光敏同志从1992年至1997年先后5次参加全国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会议,众多植物学专家学者都一直呼吁国家能尽快制定一套“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法”。下面刊载的这篇由王良信等专家学者撰写的文章揭示:一些人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大量采伐一种潜在药用价值极高的“怀槐,甚至连胸径仅12厘米的林木也大量砍伐并高价收购…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升全社会对资源保护、资源节约的认识,促进资源高效利用进行了分析探索,对加大城市雨水利用提出了科学、可行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20.
近日,有关"黑龙江出台法规规定: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归国家所有"的报道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关注。6月14日颁布的《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与保护条例》规定,企业探测开发风能及太阳能资源必须经过气象部门批准,而且探测出来的资源属国家所有。这是我国首个规范气候资源利用的地方法规。(6月19日《三湘都市报》)尽管黑龙江省人大法工委有关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