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劳模的遗憾     
劳模还没退休就因矽肺病严重不得不内部退养离开深深的井巷听不见钻机的欢唱劳模心里闷得发慌何况三天两头还要躺在职工医院的病床劳模刚来煤矿还是娃娃脸一张那时候井下供应防尘水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水打干钻他一向认为是小事一桩为了抢进度他很少考虑违章不违章飘扬的粉尘常常粘满他年轻的脸庞没有防尘水别人的钻机就不声不响他却捋起袖子说 :“让我上!”时间一长大伙都称他为“钻长”凭着“钻长”的锋芒他赢得了劳模的荣光劳模当了班长别人也是叫他“钻长”每逢干打钻他就捋起袖子说 :“跟我上!”劳模当了区长别人还是叫他“钻长”…  相似文献   

2.
在兴安驾校,学员都亲切地管黄盟叫“黄直率”。当兵出身的他,碰到问题不是当面“指责”,就是以身说法,直率的性格,让人感到他说的话有些难听甚至带有责备,但总的出发点只有一个:你在我手下学车,没有达到我的标准,你就出不了驾校这个门,更别说拿到“本”。就说那天.他看到学员李明从驾驶室脚踏板不小心摔倒下来,就急忙来到跟前道:“你看看,你看看,我说了多少次脚踏板严禁站人,你怎么就记不住?”“你昨天不也站了吗?怎么也不说说自己”。  相似文献   

3.
赖老头     
A厂门卫室新近换了门卫。有人说是厂长专门从B厂请来的 ,也有人说是这人央求厂长来的 ,无论怎么说 ,反正是换了人。门卫是个老头 ,姓赖 ,大伙当面叫他赖大爷、赖师傅 ,背地称他赖老头。由于老赖冷天热天都戴着帽子 ,大伙儿怀疑他是癞头 ,所以时间久了 ,又戏称他“癞大爷”、“癞师傅”或“癞老头”。大伙儿想 ,“赖”与“癞”从字音上辨不出意思———他不知道也就不会在意。其实老赖从人们的眼神、口气中明白几分 ,他也是个爱说笑话的人。老赖一上任 ,就在厂门口室写了几条 ,其中一条 ,任何人进厂都要戴上安全帽 ,否则免进。这几条 ,厂长…  相似文献   

4.
态度     
甲班的李盖盖,长得五大三粗,是队里有名的掘进能手。他炮眼打得好,凿出来的巷道不里出外进,像刀切的一样,省工又省力。只因他脾气暴,点火就着,人称“炮筒子”。这不当上了班头儿,脾气还是没改,拿起话就说,也不管对方接受不接受。这天,炮筒子见二蛮打不好掏糟眼,将他拨拉一边,硬邦邦地甩过一句:“来小半年了,连这个活儿都不会干,真够废物的!”二蛮像头犟驴,丢下风锤,很不耐烦地说:“都叫你干,我还不侍候你了呢!”说着,拔腿就走。  相似文献   

5.
生死瞬间     
安心 《安全与健康》2009,(10):50-50
厂未了一位姓马的新门卫,大伙叫他马师傅,他忙摆手,“我这样的人还能为人师表?别人向我学就惨了!”叫他老马,他也忙摆手,“老马能识途,我没经验只有教训,不敢当!”叫他马伯,他纠正说,“才五十来岁什么伯呀爷的?叫‘马跛’还差不多!”“马跛”?对,反正他脚有点跛,“伯”和“跛”又同音韵,“马伯”音重点不就“马跛”了!新门卫的脚为何跛?为何他乐意大伙叫他马跛?不知道。  相似文献   

6.
老春头     
我敢打赌,在我们车间最能招骂的就是老春头。 他是车间主任,除了管生产还管闲事。哪个女青年没把披肩发掖进帽子啦,哪个小伙子在工作台抽烟啦,哪个干机加工的穿大褂啦,他都得去说上两句。 说就说吧,大凡爱违章的人脸皮都厚。可老春头的话说出来就那么不中听:“皮笊篱,臊葫芦,得漏(露)就漏(露),得滋就滋!”起初,大伙儿谁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有些脑袋瓜儿快的,渐渐琢磨出滋味了,敢情这是老春头自编的歇后语。皮笊篱是不容易漏的,他八成是指女青年们的披肩发,敢趁安全员“打盹儿”的时候披散下来──露(漏)了。“臊葫芦”解起来就费力些了,…  相似文献   

7.
老李科长     
说起老李科长,周口地区味精厂1.5万多名干部职工没有不认识他的,即使叫不上他的名字,也知道那老头儿是抓安全的。叫他老李科长,一是大家对他的尊称,二是因为他工作踏实,面相又老的缘故。其实李科长满掐满算今年才48岁,叫李从勋,是味精厂安全技术科长。要问他为啥有恁高的知名度,那还得从他抓安全工作说起。红被带和小喇叭194)年秋,组织上安排老李到安全科工作,从此,一向闲不住的他真正成了一个忙人,又是下车间检查,又是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措施,并建立了各种记录台帐和档案。可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如何起到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常说安全员不好当,所谓“赖汉干不了,好汉不愿干”。然而,什么事都有新鲜的,浙江电工器材厂就出了这样一位安全员,他既不是职工推荐的,更不是领导委任的,而完完全全是毛遂自荐的。他的名字叫陈福通。 俗话说,不是金钢钻,就不揽瓷器活。陈福通是安全员中的“金钢钻”。在他被厂长同意任车间兼职安全员以后的1988年,由于他的认真负责,全车间没有发生过伤亡、重大设备和火警等事故,他被评为市的先进安全员。 领导叫他先进安全员,而群众却另有爱称,叫他“三勤”安全员,这是因为他做安全员总是那样忙个不停:跑得勤,查得勤,说得勤。 要说跑…  相似文献   

9.
说的是,华北南部一矿山,有位安全员叫袁川。他工作责任心特别强,从严、从实抓安全。查“三违”,查隐患,坚持原则紧把关。处理问题钉是钉来铆是铆,一身正气似法官。大伙儿又是佩服又是怕,不叫他老袁称“老严”。  相似文献   

10.
厂门口换上了一位姓马的新门卫.大伙叫他马师傅,他忙摆手,我这样的人还能为人师表?别人向我学就惨了!叫他老马,他也忙摆手。老马能识途,我没经验只有教训,不敢当!叫他马伯。他纠正说。才五十岁什么伯呀爷的?叫“马跛”还差不多!“马跛?”对。反正他脚瘸走路跛。“伯”和“跛”又同音韵,“马伯”音重点不就“马跛”了?但新门卫的脚为何瘸?为何他乐意大伙叫他马跛?不知道。  相似文献   

11.
北京小福子     
小福子姓郑,提起他的大名来,估计在小半个北京城里,是个活人都知道,不过我们更愿意喊他“福子”或者“小福子”。小福子这哥们做人了得,对朋友了得,嘴皮子了得,别的喜好没有,就是愿意多喝两口小酒,并且号称持有相关部门颁发的“酒后汽车驾驶执照”。其实小福子原先也是很风光的,最牛的时候官至处级,可是风水都有轮流转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在山东省兖州矿业集团唐村实业公司,提起“邱劳模”一家父子仨,人人伸出大拇指,个个都夸“邱氏父子好样的!”“邱劳模”父子仨,均为唐村实业公司员工。“邱劳模”原名邱启悦,退休前,曾任该公司掘进一区班长、排长、区长、党支部书记等职。30多年来,他以矿为家,以身作责。自老邱担任掘进一区区长、支部书记后,掘进一区年年月月超额完成任务,连续20年安全生产无重伤以上事故。曾经夺得“掘进上纲要、创水平”全省三连冠和全国两连冠的桂冠,他个人也因此连获1988、1989年“济宁市劳动模范”和“山东省煤炭工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  相似文献   

13.
在某矿安全技术学习班里,技术员把一个正在打盹的工人叫起来提问说:“煤矿井下五大灾害是什么?”这个工人一本正经地回答:“王、张、江、姚。”技术员啼笑皆非,又重复提醒说:“五害,五害。”他连忙补充道。“啊!对了!对了!还有林彪。”什么是“五害”?@傅良鹄  相似文献   

14.
非常办法     
奎走进厂长办公室。厂长连忙起身来迎:“奎,坐,坐。”又倒茶,又递烟。奎双手交叉着抱在胸前,淡淡地笑着问:“老板,找我有何贵干?” 厂长说:“咱哥儿们,别老是老板老板的。” 奎仍是淡淡地笑:“在厂里,我喊你老板。到你家,我不称你老板,还叫你老歪,行不?” 厂长怔了一下,尴尬地笑着说:“奎,你可别在我儿子跟前叫我老歪。” 厂长与奎都是六十年代末的下乡知青,在一个知青点,一个锅里盛饭吃。那时厂长可不象现在这人模人样。打架,窃狗,偷老乡青菜,样样来。奎给他起了个绰号叶“老歪”。 “奎,你还记得咱们在乡下的事么?”厂长问。 奎说:“记得…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国王和一个波斯奴隶同坐一船。奴隶从来没有坐过船,风吹浪打,战战兢兢,哭闹不止。大家百般安慰他,他仍哭闹。船上一位哲学家对国王说:“我可以让他不哭。”说罢哲学家叫人把那奴隶抛到海里去。奴隶在海中沉没了几次,人们又把他捞上船。他上船以后,坐在一个角落里,不再作声。国王很为赞许,开口问道:“你这办法,奥妙何在?”哲学家说:“原先他不知道灭顶的痛苦,便想不到坐在船上的可贵。大凡一个人总要经历过忧患才会知道安乐的价值。”由此可见,在人生之中,忧患意识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财富。应当指出,忧患的经历固然容易产生忧患的意识,而没有忧患经历的人,只要能吸取他人的教训,也同样能产生忧患意识。有点忧患意识,小到安全生产,大到国家治理,都是有好处的。那个奴隶上船后不再哭闹了,他汲取了教训。可有人即使经历了“灭顶的痛苦”,却好了伤疤忘了疼,那就不好办了。  相似文献   

16.
秋阳高照     
此刻,老头子站起身子,踢开屁股下面的小竹椅,慢悠悠地顺着小路朝车站上面走去。他的小儿子德明看着他懒洋洋的样子,不像往日要骂人的架势,心里不由松了口气。老头子最近心懂不好,很不好。开始德明以为他是在小站住得烦了,就打电话叫来哥哥、姐姐,请他们接老头子出去散散心。可是哥哥、姐姐们来一个被骂走一个,几个哥哥姐姐被骂完了,最后骂德明,说:“你小子不孝顺,想撵老子走啊!你记着,不光是这条小命,就连你的工作都是老子让给你的!”警小者小,者头子大概是春地淙了。德明心里想,吸上劫难难造谎:”皇,昨改6了。”别的…  相似文献   

17.
王乃春 《劳动保护》2008,(11):88-88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号不名。“倔梆头”这个绰号跟了李玉生30来年,确实让他在凌山矿名扬四方。有些老伙计干脆叫他“老倔”,新来的年轻人不明个中三昧,跟着叫他“倔师傅”,他也不生气,乐呵呵地应着。天常日久,知道他叫李玉生的人越来越少,这倒没关系,工资大账上写得明明白白,可《百家姓》里哪儿去找这个“倔”姓呀?  相似文献   

18.
“不换防爆灯防爆电机 不开车!”──海星拿定主 意。 茶不喝,烟不吸,大舅 哥皇甫利气得脑门青筋绽 起。常言道,不看僧面看佛 面,如今连秀芳的面子都不 顾了。臭书呆子,若不是冲 你那脑瓜里的玩艺儿,八抬 大轿也别想请我来你门里说 好话。当初就没把你瞧上 眼,偏偏秀芳个死丫头鬼迷 心窍,爹妈兄弟都不要,硬 嫁。也算强,结婚五年不要孩子,硬本事学到手,好歹混出个人样儿来。爹妈服了,我也没办法。谁料关键时候卡我脖子。 “唉……”他先叹一口气,松驰松驰紧张的情绪,然后端起茶杯呷一口。 “嗯,够味。说吧,条件讲完,都依你。”他玩起老供梢科…  相似文献   

19.
在驾校,学员都亲切地管田健叫“田不直”,原因是部队出身的他,碰到问题不是当面“指责”,就是以身说法。直率的性格,让人感到他说的话有些难听甚至带有责备,虽说一副严厉像,但总的出发点只有一个:你在我手下学车,没有达到我的标准,你就出不了驾校这个门,更别说拿到“本”。就说那天,他看到学员李明从驾驶室脚踏板不小心摔倒下来,就急忙来到跟前道:“你  相似文献   

20.
一个男孩来到路旁的修鞋摊前,他把双手插在口袋里默默地看着修鞋老人给他修鞋。过了一会儿,老人对他说:“我想你该做点什么。”男孩说:“我帮不上你什么忙!”老人间:“为什么?”男孩从口袋里拿出双手:“你看,叫我怎么帮你?”他的两只手残疾了,全部扭曲着。老人看了一眼他的手,摇摇头:“不,我说的不是让你用手帮我做什么,我只是想让你和我说说话,其实这才是我最需要的。孩子,只要有一颗心就可以了,能给我讲讲你的经历吗?”望着慈祥的老人,男孩讲述了童年时高压电怎样夺去了他的双手,这些年来所遭受的歧视以及自己逐渐养成的冷漠……听完男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