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气污染可以引起或加剧人体呼吸系统的疾患。飘尘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飘尘和二氧化硫使呼吸道及心血管患病者的死亡率增加,其中飘尘的影响较二氧化硫更为重要得多。因此,大气污染物中主要是飘尘引起或加剧人体的呼吸系统疾患。  相似文献   

2.
颗粒物污染是城市大气污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颗粒物按粒径可分为降尘和飘尘:降尘是指粒径大于1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短,在呼吸作用中又可被有效地阻留在上呼吸道上,因而对人体危害较小;飘尘是指粒径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物,能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易经呼吸侵入人体的肺部组织,因而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飘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能长驱直入侵蚀肺泡,称为“可吸入微粒”。在吸入的飘尘中,一部分随呼吸排出体外,一部分沉积在肺泡上。沉积率随微粒的直径减小而增加,其中1微米左右的微粒…  相似文献   

3.
为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10%的目标,推动现有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建设,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环保总局印发了《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分析我国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现状、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目标,并提出了重点项目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作物的暗呼吸和二氧化硫在二氧化硫对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所造成的影响中,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显著,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但是对光呼吸或暗呼吸而带来的影响,几乎没有研究。水稻幼株的暗呼吸和二氧化硫浓度之关系见图1。随着SO_2浓度的增加,对水稻幼株的危害几乎呈直线加剧。SO_2为4 ppm时,暗呼吸暂时加强,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危害作用明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硫是造成大气环境恶化,产生酸雨危害且造成严重后果的罪魁祸手。近几年来,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以每年6—9%的速率迅速增长,酸雨面积不断扩大.现已占到国上面积1/3多。而烟囱林立的城乡中小型锅炉则是二氧化硫主要发生源之一,因此,中小型燃煤锅炉二氧化硫防治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初一些发达国家就对燃煤锅炉排放二氧化硫及其危害给予了关注,并开始奋起向一二氧化硫开战、一些相关的治理技术和设备设施应运而生。日本政府为此还成立了具有权威协调性的“绿色组织”,专门对二氧化硫治理行…  相似文献   

6.
《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简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统计,我国目前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约为2000万吨,其中燃煤二氧化硫排放量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0%以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要求:到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0年基础上削减10%,“两控区”削减20%。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也明确要求: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将控制在1800万吨,其中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控制在1450万吨。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关于二氧化硫减排的任务和要求,遏制我国酸…  相似文献   

7.
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保产业》2002,(3):12-13
1.总则1.1我国目前燃煤二氧化硫排放量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0%以上,为推动能源合理利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控制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大量排放,遏制酸沉降污染恶化趋势,防治城市空气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有关要求,并结合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制定本技术政策。1.2本技术政策是为实现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0年基础上削减10%,“两控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20%,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控制目标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1.3…  相似文献   

8.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灰色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是我国目前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手段,如何选择同时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脱硫技术是当前研究的主题。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6种典型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进行评价,并根据最大关联度原则得出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9.
《新疆环境保护》1990,12(4):19-26
从乌鲁木齐地区大气飘尘及 TSP 的不同功能区、不同季节的差异与变化,得出人为元素 s、pb、Zn、Co、Cr、Ca 等在采暖期分别占其飘尘和 TSP 的11.97%和14.00%,非采暖期分别占6.47%和4.15%,地壳元素 Al、Si、Ca、Mg、Fe 等在采暖期分别占其飘尘和 TSP 的10.97%和13.97%,非采暖期分别占56.63%和52.00%。采暖期以居民燃煤区和工业燃煤区污染较严重,尤其是 S 元素在细粒上的富集率达88%。非采暖期以交通商业区污染较重,科研文化区相对较清洁。  相似文献   

10.
一、燃煤废气和石灰法造纸废水的危害燃煤废气中含大量的碳氧化物、碳氢化物、硫化物。氮氧化物等,对大气污染相当严重,危害极大,如其中的二氧化硫(SO_2)对结膜炎和呼吸道粘膜有强刺激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解决二氧化硫污染成为防治大气污染问题的立足点和基本出发点;电力工业是二氧化硫污染大户,也是治理二氧化硫的关键。脱硫技术的引进、消化、开发、应用必须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国产化是必由之路,国外先进的脱硫工艺必须走国产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春季大气飘尘目标变换因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来东 《四川环境》1995,14(3):12-15
对成都市大气飘尘(SMP〈10μm)用目标变换因子分析(TTFA)作源解析。结果表明,主要排放源及其贡献为,道路交通尘(16.8%),冶金尘(19.2%),垃圾与草木焚烧烟尘(24.8%),燃煤飞灰(54.3%),大气尘污染以煤烟为主。  相似文献   

13.
火电厂脱硫业前景广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力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大气中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本文介绍了国家制定的关于火力发电产生的大气污染的一系列政策、法律和法规,作者根据这些以及二氧化硫的目前治理情况说明了火电厂脱硫业具有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悬浮微粒是指分散在大气中的液体或固体物质,其粒径从零点几微米至几百微米,其中粒径在10微米以下者叫做飘尘。粒径0.1微米到5~10微米的飘尘能够随呼吸进入人体,并能在大气中长期悬浮而不沉降,降低大气能见度并参与大气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5.
氨法脱硫是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技术手段,但脱硫后烟气中可能存在氨逃逸的问题。以某炼化企业自备电厂两台燃煤锅炉及相关脱硫设施为研究对象,重点监测氨法脱硫设施出口氨、颗粒物、硫酸铵、二氧化硫,评价脱硫后烟气中氨逃逸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监测时段外排废气中氨浓度超过HJ 2001—2010《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氨法》中氨逃逸质量浓度10倍以上,硫酸铵是颗粒物中的主要成分,硫酸铵的逃逸是导致颗粒物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以青岛市2001年至2010年大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监测结果为依据,对青岛市大气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各年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青岛市大气环境质量处于尚清洁状况,且在不断改善;受工业扬尘和建筑扬尘的影响,青岛市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加之落后的工艺设备等原因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随着青岛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以氮氧化物为特征的机动车尾气的污染日趋明显,因此,冬季采暖燃煤利用、机动车尾气控制及城市扬尘抑制仍是青岛市未来大气污染的治理重点,强化燃煤脱硫技术和改善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青岛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环保产业》2002,(4):43-43
由河北中科环保有限公司开发,河北省环境保护局推荐的AL煤脱硫助燃材料,适用于各种工业锅炉、电站锅炉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的脱除。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煤脱硫助燃材料”内含有钙、镁和催化剂,煤炭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与钙化合成亚硫酸钙、硫酸钙,固定在灰渣中。“煤脱硫助燃材料”内的活性金属氧化物,除了和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之外,还起到助燃和催化燃烧的作用,改变了原来燃烧不充分的状况。脱硫粉内还有相当数量的单质金属高能燃料,燃烧时和强氧化剂发生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使燃烧温度提高50℃~10…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渡口市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探讨,采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选取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弄弄坪片区,市政机关、事业单位为中心的炳草岗—54公里片区以及近市郊的仁和片区健康人群(成人和学生)的抽样体检,并结合三片区环境大气中飘尘、降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监测资料的现状分析,从统计学上反映大气污染对人体呼吸道系统某些慢性疾病及眼角膜改变具有宏观的相关性,方进一步探讨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提供了有用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对昌吉市大气中PM_(2.5)进行在线监测和分源解析分析,对大气总细颗粒物贡献最大的是燃煤源,占比32.5%;第二是机动车尾气源,占比25.4%;第三位是工业工艺源,占比15.8%。对优良天气和污染天气下的颗粒物进行污染物来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污染的形成与燃煤和工业工艺源颗粒物的增加有关。三次典型污染过程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次污染过程主要受到燃煤源颗粒物及工业工艺源颗粒物的影响;第二次、第三次污染过程主要受到燃煤源颗粒物及机动车尾气颗粒物积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四化建设。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污染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那样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代价太大。但是,不幸的是现在我国某些地区、某些领域已产生了污染的现象。比较突出的是大气的飘尘、二氧化硫和酸雨等污染;其次是水体污染,水的污染直接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再就是固体废弃物,也就是废渣,包括电厂排的粉煤灰渣和城市生活垃圾;还有噪声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