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放慢脚步     
又是一年的夏天,周围的好多同事利用休假外出旅游来放松自己,而越来越多的人又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去远离城市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摆脱钢筋水泥的围城,放慢自己的脚步,投身大自然之中。当从大自然中获取的闲情逸致离我们越来越远,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使我们疲于奔命的时候,我们越来越渴望“慢生活”。“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磨蹭,  相似文献   

2.
程达文 《环境》2003,(5):26-26
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没有体育的生活是不健康,不完整的:在人的一生中没有体育运动,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生活的自觉。在21世纪我们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的时候。人们评估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准时,一定会把体育运动视为重要的尺度。是啊,人类的社会生态中,除了体育竞技、体育政治、体育外交、体育经济外,还有更贴近人们生活的体育休闲,这股潮流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生活的时尚。  相似文献   

3.
杨于泽 《环境》2004,(2):38
不合格的产品,政府是要禁止出口的,留给中国人自己吃。完全是外圆内方啊,外国人想怎么玩我奉陪,但对内我们还“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4.
置身于现代文明的都市中,我们经常会迷失自己,每天面对的是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灵魂污染,个人空间越来越少,生存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心灵与心灵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北京的空气是越来越恶化了,据说污染程度在世界各大城市中间是数一数二的。这一点其实早已不用科学仪器监测的数据告诉我们了,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能用自己的鼻子和肺感受到了。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北京的机动车所排放的废气。  相似文献   

6.
董文茂 《环境》2005,(1):77-77
诗意的栖居,是一些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理想向往。诗意之中的幸福与完美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而诗意的栖居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比如水、空气、土地,应该是干净而无污染的。  相似文献   

7.
谢海云  赵虎 《环境》2002,(3):28-30
塔克拉玛干是我国最大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沙漠,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为死寂恐怖的不毛之地,西方探险家干脆叫它为“死亡之海”。然而,在大漠深处,却奇迹般地生存着一支生机勃勃的“刀朗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和生活习惯,过着近乎“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沙漠深处的生命奇迹由乌鲁木齐乘飞机到达南疆古城喀什后,转乘越野车直奔小城麦盖堤,然后从这里骑骆驼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按计划,我们将大漠中寻找并拜访颇有传奇色彩的“刀朗人”,试图揭开其神秘  相似文献   

8.
清风 《环境》2004,(10):12-13
“现代性危机”原是一个表示人类在现代化进程面临“异化”现象的哲学范畴,特别是指随着知识领域越来越专和职业分工越来越细,人越来越依附于狭窄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失去了全面发展的能力。在这里,可以用现代性危机来表示一个地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平衡状态以及由此带给人们的困扰,特别是指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异化”现象——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改善,但人越来越陷入一种人工化的、远离自然状态的环境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疏远和紧张,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人们对现代化前景表示担忧。现代性危机反映了一个地区在其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成长的烦恼”,这是一个地区达到一定发展阶段后出现的新挑战。现代性危机的出现对于一个追求现代化目标的地区来说并不奇怪,甚至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关键是如何及时调整对策以应对和克服之。如同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其“成长的烦恼”则将影响他一生前途一样,一个地区如果不能正确处理现代性危机,也会影响其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前景。珠江三角洲目前就处在这样的阶段上,面临着现代性危机。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华环保基金会的绿色使者,从第一次来中国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在这20年间我多次来到这个对我来说神秘的东方古国,每次都会给我带来新的惊喜。记得第一次来华时,大街上的人大部分穿的是篮色、灰色的那种毛式服装,天空也是灰色的。现在北京的天越来越蓝,草坪也多了起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关心小动物,注意保护树木、草坪,汽车也不冒黑烟了。中国有这样的变化我很高兴。  相似文献   

10.
林穗 《环境》2005,(1):100-101
“真希望没有一个叫《可可西里》影片的存在,因为某种意义上的提醒更是某种程度上曾经的失去。当她不需要提醒人们去珍惜时,也意味着她的圣洁没有遭到破坏,藏羚羊的生命没有陷入危机……”当我看到死神如时间的流沙一样,从刘栋的脚部上升,最终淹没了乱草般的头发,长镜头捕抓住了他眼神中的挣扎、放弃、绝望……一次人的绝境与动物绝境的对话,深深地撞击着我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爱说俗话,“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就是俗话中的经典语言。意思是干任何事情都要小心谨慎,哪怕有“一万”的可能,也要考虑到“万一”的不可能;或者是有“一万”的不可能,也要想到“万一”的可能。总之,这句俗话饱含哲理。但由于一万比一这个数字上的悬殊,却常常让不少人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就如我们买福利票,想中特等奖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这“万一”的可能要落到自己头上,就跟天上掉馅饼一样。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越来越怀揣对科技的希望时,我们也渐渐看轻了自己。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我们总是试图通过逃入虚拟的世界和缺乏真情实感的网络,来填补心中的空洞。但是这些不真实的人际关系并不能治愈人们的孤单。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讲发达国家都喜欢自主创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创新是很重要的。只有创新,生产力水平才会提高。创新有很多种方式,一种是自己发明自己创造。另外还有一种,就是把别人用过的、但对自己来讲是新的东西,拿来用就行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重要的不在于用哪种创新方式,而是哪种成本更低、能够更快地推动经济发展,这是我们搞自主创新的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近闻 ,某供电局领导在安全工作总结会上说 :“去年底 ,有一单位在施工中发生一起倒杆伤人事故 ,政治上经济上损失不少。我们接到事故通报后 ,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讨论 ,并对照检查 ,吸取教训 ,采取了防护措施 ,我们单位至今未发生类似事故。所以 ,今年应该总结的经验首要一条就是将别人的‘失’、变成自己的‘得’”。一番话说得与会者频频点头。将别人的“失”变成自己的“得” ,可谓是该单位在实践中得出的一条成功的经验 ,可喜可贺。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 ,有些单位并非如此。出了事故 ,明明是自己的“失” ,却不能认真地分析“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执行力、实现高效管理、真正从管理上出效益。然而,只有当理论经验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的时候,才谈得上企业执行力的提高。加强执行力,就是加强人的执行力,依靠每个人高度的责任心。只有责任心强了,制度的执行才会不打折扣,实施中不走形式。  相似文献   

16.
"绿色MBA"关于BELL的中国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化社会从绿化心灵开始从全球范围来看,虽然因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每个国家的环境问题的类型有所不同,但无不面临环境危机我们意识到,要转危为安,我们需要工业文明的变革,社会的转型,价值的重建和市场标准的重型,只有这样,一个“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才有希望接下来的系列文章介绍的是大学工商学院的环境教育,我们相信,要建成一个环境友好型社会和企业,首先要从绿化人的心灵开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08,(3):94
水,生命之源。人类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约0.26%;约11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每年有310万人因饮用不浩水患病而死亡。拯救生命之水,就是拯救人类自己。2008年3月22日是第十六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08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涉水卫生”.  相似文献   

18.
在新西兰做客时,我们曾从惠灵顿乘飞机前往奥克兰参观访问。我从飞机上的窗口俯瞰,整个新西兰看上去像是一串镶嵌在太平洋中璀璨的绿宝石。当飞机在低空飞行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森林和星罗棋布的绿色牧场。羊群和牛群在草地上吃草的情形也依然可见,令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9.
来珍 《环境》2002,(12):23
当污染对我们身体造成越来越多不良影响,甚至损害时,人们急切地呼唤“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20.
<正>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再次成为我们教学活动的"主角",经过预习,学生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经过预习,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更熟悉,理解更深入。有效的预习使我们的"课堂生成"也将会更精彩。随着高年级课文篇幅越来越长,内容越来越多,内涵也越来越深,预习在高年级语文教学显得更为重要。但我发现学生的预习情况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