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生态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环保教育是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是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云南大学10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并提出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教育是引导学生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19世纪70年代前后由若干先驱呼喊出了“拯救地球”、“敬畏生命”、“全球伦理”等口号,揭示了人类文化的最新走向:由科学文化转向生态文化。尽管这种生态文化似冰山初露端倪,但转型的趋势已经出现,生态化这一大潮已突破了单纯的环境科学,开始席卷人文、自然学科,最终将以一种文化形态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形成全新的生态化社会。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将引发一系列的变革。逐步走向生态化的社会,为教育的生态化提供了背景、条件和要求。教育生态化已呼之欲出。生态教育是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模式的反思,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审视,对未来生存形态的…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生态教育起步早、发展快,在教育理念上有可借鉴之处,其生态教育有律法严明机制长效、横纵交贯体系完备、角色多元相融互补等主要表现,也体现出了知识认知与行为养成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整体性与针对性相统一、法律约束和道德规范相统一等鲜明特点。对我国生态教育的启示是:健全教育保障,顶层设计与基层摸索相结合;丰富教育内容,统一目标与分层教育相结合;创新教育手段,知识认知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强化教育成效,德育引导与制度规范相结合,这对推进我国生态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生态与环境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俭健 《环境导报》2003,(14):33-33
确立幼儿环境教育目标———初步认识周围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并了解一些环境因素与人们的关系。———初步了解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懂得保护环境的道理,萌发保护环境的情感。———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初浅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关心周围环境的积极态度,尊重、珍惜成人的劳动,初步形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生态环境教育内容很丰富,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环境教育的良好效果,我们在确定环境教育内容时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1、依据幼儿年龄特点3~6岁的幼儿是以直观…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要有坚实的公民环境教育作支撑。公民环境教育的文化价值是环境教育价值的内在表现形式之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断裂的天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环境教育的文化价值体现。环境教育的文化价值能够促进生态文化的生成与人文资源的开发,能够发挥环境教育的文化选择与批判功能,促进价值观念转型,能够发挥环境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促进人文理性精神的活化。  相似文献   

7.
张丽鸿 《环境导报》2003,(14):33-33
生态教育的内容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让幼儿懂得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了解人类及其他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懂得珍惜、保护自然,保持生物种类、数量的相对稳定,学习防止环境污染的常识。环境道德美的教育。将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生态平衡免遭破坏,热爱大自然,爱护益鸟、益兽、益虫等社会公德纳入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并充分利用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激起幼儿最真的灵性、对生活的热爱,以美陶冶情操。家庭、幼儿园的生态教育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明确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及目的,理解、支持幼儿园的工…  相似文献   

8.
广大青少年是中国未来的主人,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观念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思考中国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可以使环境教育实践沿着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进行。文章从生态学规律、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三个方面深入探析了中国环境教育的基础理论依据、基本哲学依据和伦理思想基础,正确梳理了中国环境教育的生态哲学思想定位。旨在为防止中国环境教育的理论异化、实践偏颇提供可以借鉴的思维向导。  相似文献   

10.
雪峰 《环境》2013,(12):48-51
徐凤翔,47岁选择进藏,只身一人前往人迹罕至的高山林海,上攀珠峰大本营,下临墨脱幽谷。80岁高龄仍潜心环保科普教育,以警醒世人。她被认为是高原生态科研教育和环境保护的先驱,更被藏汉民众亲切地称为“森林女神”。  相似文献   

11.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凸显出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势在必行.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传播生态科学知识、培养生态保护意识、塑造生态文明行为的重要途径,理应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借鉴SERVQUAL模型,结合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特征,构造包含3个维度、12个问项的服务质量量表,基于183...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十九大开局之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公民要求提升了新的高度,标识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新的里程碑。大学生是当今生态文明的主要建设者和环保意识教育的主要对象。大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环保知识欠缺,环保行为缺失。完善高校、社会、环保部门有机协调机制,增加我市高校学生环保实践活动,加强我市高校环保意识教育课程、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育路径存在学生对课本领悟能力差、成绩低,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洗礼面积较小,为解决该问题,提出生态视角下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为促使生态发挥主导作用,需激活生态视角,构建层次结构增加教育内容针对性,建立高职院校体系概念模型,保持教育过程动态平衡。通过实例验证分析结果可知,该教育路径研究是十分合理的,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入脑海里,加强内外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最新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同时也是党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生态文明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基础和动力源泉,对社会公众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使其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促进者,必将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规划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敏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2):101-103
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生态城市的概念、衡量指标进行阐述,介绍了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思想,涉及城市生命支持系统、人居环境、生态产业、环境教育等4方面。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化--生态城市建设的软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生态文化的内涵以及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软件作用。城市的生态文化建设应该从物态、行为、体制、心智四个层面进行,并且互相促进,形成一个循环的整体;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利用教育和宣传积极培育生态意识,同时加强生态体制这一保障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第二章 生态意识文明 内容提要:生态意识文明是生态文明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本章在分析人类思想史上曾经盛行并仍在发生重大影响的“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提出建构当代生态文化的构想,并进一步指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同时,对生态意识文明的建设途径做了进一步分析,即大力发展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8.
环境权是生态文明时代进化出的核心权利之一,它的确立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环境权入宪在我国已具有比较坚实的现实基础,它除了通常具有的人权保障功能外,还具有宣示功能、警示功能、教育功能和促进立法功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地。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引入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生态城市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特点,以及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生产模式,生态消费模式,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生态教育,制度生态文明等。  相似文献   

20.
从“独自”到“对话”——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冬梅 《环境保护》2011,(16):38-40
我国正处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之中,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战场——高校而言,尽快找到一种实效性强的生态文明教育方法至为关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又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研究对话德育教学方式或许可以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