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官渡区城市森林建设实践,分析了官渡区城市森林综合效益,并提出了提高官渡区城市森林效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官渡区城市森林建设实践,分析了官渡区城市森林综合效益,并提出了提高官渡区城市森林效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浅谈城市防护林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防护林是一座城市的环境保护屏障,它对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能起到较大的作用.城市防护林的设计在城市绿化设计中举足轻重.本文通过对防护林功能的分析,重点阐述了防护林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徐州城市绿化取得较大成就,但对于其描述仅限于定性分析,而缺乏定量的表述.本文分别以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评价标准为依据,选取了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为具体评价指标,采用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对徐州市2002年-2009年间城市绿化的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判定,结果显示:自2002年以来徐州市各项绿化指标数值增加,绿化状况逐年改善;2005年属于国家园林城市的属性测度为88.82,而属于国家生态城市的属性测度为11.12,此时徐州市已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2009年属于国家园林城市的属性测度为14.31,而属于国家生态城市的属性测度为85.69,理论上徐州市已基本符合生态城市的要求.实际上因绿化覆盖率不达标,徐州市仍不是生态城市.从本文来看,城市绿化覆盖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增殖的宝贵资源,是城市绿化建设的基础.城市绿地不仅能净化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声、调节小气候,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同时,还以丰富多变的植物造最配合城市建筑,创造出优美的城市风貌和人文景观,增加城市环境的艺术感染力。现根据本市绿地建设情况论其在城市环境中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树木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树种选择是城市绿化的关键.由于辽西地区的树木种类资源较少,因此规划用好适宜当地需要的城市绿化树种,显得尤为重要.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不仅要以当地的一般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为依据,而且要适合城市内各类地段具体小气候类型和城市土壤的具体特点,并应划分适于在各种不同小气候环境中栽植的树种.  相似文献   

7.
从城市绿化的角度,探讨通过植物带给城市适意和宁静的生存氛围,以期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城市绿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杭州典型城市森林和城市湿地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城市中心区为对照,于2016年6~8月,按照数据采集频率为10 min的间隔对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3项指标进行24 h动态监测,以此来分析城市森林和湿地小气候效应及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森林和城市湿地具有明显的降温增湿作用,在气温最高的7月降温效益最明显,降温幅度分别达到1.2~3.3℃和1.0~4.1℃,白天城市森林的降温幅度更高,夜间城市湿地的降温幅度更高;在相对湿度最低的8月增湿效益最明显,增湿幅度分别达到5.8%~20.4%和12.6%~27.0%,城市湿地的增湿幅度高于城市森林;6月份城市森林、城市湿地和对照区的综合舒适度指数均较小(S6.95),适合出行。7和8月份城市森林和城市湿地的综合舒适度指数均小于对照区,全天感觉不舒适或极不舒适的时段整体均比市中心对照缩短5 h,人们在早上11∶00之前和傍晚18∶00以后到公园开展游憩活动体感会更加舒适。研究的结果可作为城市森林和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一部分,并可为市民休闲出行和城市绿地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城市森林斑块消减空气PM_(2.5)质量浓度的能力,以及这种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改善城市空气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测定了南昌市典型城市森林斑块消减PM_(2.5)质量浓度的能力(PM_(2.5)AC),并分析了PM_(2.5)AC对城市森林斑块林分组成、冠层特征的响应.研究表明:南昌市城市森林斑块具有显著消减空气PM_(2.5)质量浓度的能力,其中针叶林斑块PM_(2.5)AC最高,达到9.15%,阔叶纯林最低3.82%;整体上春季PM_(2.5)AC最高,达到7.34%,冬季最低3.76%.城市森林斑块PM_(2.5)AC与林冠特征中的LAI(叶面积指数)显著正相关,与DIFN(天空开度)显著负相关,与斑块特征中的斑块面积、林分结构、斑块总叶面积显著正相关.通过综合分析,城市森林斑块总叶面积是主导PM_(2.5)AC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郎炜 《云南环境科学》2008,27(Z1):52-53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加大城市环境管理综合治理力度,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1.
红壤丘陵区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研究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萌发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红壤丘陵区4种森林恢复类型下土壤种子库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论为:①草本植物是4种森林类型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和个体数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比例分别达61.9%-86.67%和49.82%-87.27%。4种植被类型种子库密度大小为:杉木林>湿地松林>油茶林>天然次生林;②天然次生林的灌木和乔木植物种子种类与数量多于人工林;③湿地松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的人工抚育导致部分种子埋藏在土壤较深层,土壤8-20cm中种子数分别占种子库的33.09%和26.64%;④对于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天然次生林显著大于人工林,干扰少的油茶林大于干扰较多的湿地松林和杉木林,天然次生林最有利于该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维持与保护;⑤不同森林恢复类型下种子库中种子来源不一致,湿地松林和杉木林土壤种子库中的物种与地表植物物种较一致,共有物种比例达69.2%和43.8%,而油茶林和天然次生林种子库中的物种与地上植被的种类组成差异较大,共有物种比例仅为26.7%和33.3%。研究结果表明,从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结构复杂性来看,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森林恢复类型以自然恢复最优。对人工林的抚育方式,该区域采用的“全抚”将增加种子库的损失,不利于植被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城市草坪的生态热效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草坪的能量平衡机理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热湿交换关系,说明了草坪对空气具有降温增湿作用。通过重庆市区一些草坪实测数据分析发现草坪日平衡温度与空气日平均温度相等,说明草坪与空气之间保持热量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公园及其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城市生态公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城市生态公园对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及满足市民渴望回归自然的重要性.在总结目前城市生态公园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城市生态公园的定义及内涵进行了分析.首次提出了以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乡土物种和景观为核心指标组成的城市生态公园评估指标体系,对中国正在兴起的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上海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规划的原则和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上海城市绿化现状,强调生态位、生态效益、生物多样性、空间布局和景观割裂等原理在绿地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21世纪的上海在绿地系统建设中应如何提高绿化数量、改善绿地质量、提高生物的多样性和空间异质性、发挥生态效益、丰富绿化形式等诸多问题,尝试为今后的规划提供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孙伟  刘崇刚  王苏宁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1):2913-2925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国土空间管治、城乡建设管理和生态安全管控的关键抓手,对于推动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综合利用回归分析模型、InVEST模型和CA模型,探索构建基于生态约束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在评价城市生态用地重要性和建设用地空间扩展潜力基础上,开展不同目标年份的城市用地扩张模拟,据此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研究表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具有动态性、复杂性、系统性特征,受到多因子相互作用,基于生态约束的城市开发边界模拟能够兼顾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和居民高品质生态环境诉求,促进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助于丰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研究,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河流作为一种门然要素,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城市河流的廊道功能退化,导致其生态质量不断恶化,河流生态功能的正常实现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人居环境的适宜度.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市河流展开多尺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是解决城市河流问题的必然趋势.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廊道理论、尺格局原理、源汇理论等,在现...  相似文献   

17.
生态完整性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生态完整性的概念、内涵和评价方法。生态完整性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生态完整性评价可从评价区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两个角度进行。然后以原料林基地建设工程为例,进行了生态完整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评价区生产力明显增加,对雏护生态完整性有利。但大面积种植原料林,降低了生态系统的阻抗稳定性,对生态完整性不利。为此,在整地造林时,必须保护原料林周围的次生林;如果一块原料林面积超过50亩,建议横纵各建一条宽30米的乔灌混生的隔离带,增加植被的异质性,从而增强其阻抗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城市规划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目的:探讨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设方法,并对增城市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设实践进行思考,为科学引导增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相结合。研究结果:增城市生态建设得益于准确科学的规划控制引导,基于时代发展的制度设计和规划保障是增城市取得生态建设重大成果的根本原因。研究结论: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命题,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础,是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由于森林的生态效益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性,较大部分难以通过传统的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如何通过适当的措施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部化,部分或全部地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提供者进行补偿,吸引全社会参与森林的保护与培育,即如何用经济杠杆解决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和公平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理清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展开研究和探讨。对发达国家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为我国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借鉴。分析国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具体实践,得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中需要完善的方面。最后,提出我国今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