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底泥磷释放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水体中磷元素的含量是影响藻类生长的重要因子,来源可分为外源性磷和内源性磷.在外源性磷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内源性磷成为湖泊水体中磷元素的主要来源。而底泥磷的释放是内源性磷的主要组成。影响底泥磷释放的因素很多,首先与底泥的物理化学组成有关,如底泥颗粒物的粒径、有机质和氧化物的含量以及底泥中磷的形态等,再则与各环境因子的影响关系也非常密切,溶解氧、温度、pH值、扰动是其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对富营养水体底泥释放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研究可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体沉积物磷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体中的磷主要来源于外源磷输入和内源磷释放,外源磷的输入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逐步得到控制,内源磷释放成为水体富营养化中磷的主要来源,因此研究内源磷释放控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因素,溶解氧,温度,pH值,微生物,盐度,扰动等因素都对沉积物磷释放有很大的影响。简要阐述了磷释放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概况,包括沉积物中注入硝酸钙控制技术,HCl改性沸石和方解石复合覆盖层控制底泥磷释放,赤泥控制沉积物磷释放,水生植物控制沉积物磷释放。还介绍了沉积物磷释放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认为在考虑处理效果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如利用赤泥,沸石等廉价材料。研究异位/原位联合生物修复技术控制沉积物磷也可能成为湖泊底泥污染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富营养化水体底泥释磷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在此综述了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释放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内源磷的赋存形态主要分为铝磷、铁磷、钙磷及有机磷,磷释放受pH值、溶解氧、生物、温度、扰动等5种因素影响,对富营养水体内源磷释放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进行研究,可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富营养化水体内源磷释放和稳定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体富营养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很多研究表明:水体沉积物中磷的释放是引起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水体沉积物中磷形态,磷释放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pH、温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和扰动等环境因子对沉积物中磷的释放均有影响,但其影响程度不同。国外关于水体沉积物中磷的控制技术的研究比较多,其中包括供氧技术、原位控制技术和覆盖技术等,还有近几年发现的水生植物控制技术,但国内对沉积物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还停留在实验探索阶段,应用的很少。  相似文献   

5.
浅析环境因子对城市缓流水体底泥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寿泉 《环境科技》2007,20(6):13-16
水体富营养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造成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氮和磷,尤其是磷.对于大多数外源磷得到控制的水体来说,底泥磷的释放对长期维持藻类生长,促进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底泥对磷的释放与吸收是有条件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此采用实验模拟的方法,考察温度、pH值、扰动、溶解氧、不同深度、覆盖等环境因子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进行初步为城市缓流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及治理积累基础资料和信息.  相似文献   

6.
沉积物中磷负荷及其释放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华东师范大学校河为研究对象,通过野调研与室内模拟实验相结合,研究了校河沉积物中磷负荷量,释放量与释放速度以及温度和水体扰动对其影响,并探讨了沉积物中磷释放对校河水质的影响,为校河的富营养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吸附与原位模拟实验,研究了镧铝改性凹凸棒粘土(La/Al@ACP)对水体有机磷的吸附性能及其覆盖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并通过沉积物磷分级、DGT技术、扫描电镜能谱技术探讨材料覆盖对沉积物磷形态影响机制.结果显示,La/Al@ACP添加后,上覆水及底泥间隙水中磷含量显著下降,并伴随沉积物有效磷通量的减少.有机磷形态分析表明,添加La/Al@ACP后活性态的Lab-Po不断向稳定态的Hum-Po转化,有效控制了底泥磷向上覆水释放的风险.La/Al@ACP作为一种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材料,可用于底泥内源磷的固定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水体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以及磷素释放的影响因素。主要讨论了溶解氧、温度、pH值、水体扰动、沉积物组成、生物作用和光照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磷是一种重要的生命必需元素,其与氮都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元素。红碱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在区域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十分显著。采用连续提取法对陕西红碱淖湖泊表层沉积物磷形态进行分析,得到弱吸附态磷(NH4Cl-P)、铁锰螯合态磷(BD-P)、铁铝氧化态磷(NaOH-P)、钙磷(HCl-P)、惰性磷(Res-P)五种磷形态。结果表明:总体上,红碱淖表层底泥磷向水体释放的风险较低,但在湖泊水体pH值上升背景下,一些碱溶解磷(如NaOH-P)向湖泊水体释放的风险可能增加。五种形态磷在全湖的空间分布表明:NH4Cl-P与BD-P呈现大致相似的特征,NaOH-P主要在湖泊南岸附近富集,HCl-P和Res-P呈大致相反的变化趋势,总磷(TP)在全湖近乎均匀分布。与国内典型湖泊沉积物的对比显示:红碱淖表层底泥无论是总磷还是活泼磷均处于较低水平,也说明该湖泊表层底泥磷向水体释放的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
九江甘棠湖底泥磷释放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对于湖泊水体来说,磷的输入有二种来源。一种是湖泊汇水面积的地表径流水、湖面降水、地下水渗入、农业灌溉水、以及生活和工业污水带入的磷,这一部份为外部来源(简称外源)。另一种是湖泊底层沉积物向水体释放磷,叫做内部来源(简称内源)。当湖泊外源磷被控制后,内源将继续向水体输送磷,供给藻类生长,使湖泊富营养化继续。因此研究湖泊沉积物磷的释放,对研究湖泊富营养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984年6月,我们取甘棠湖中心点20cm深处底泥,模拟甘棠湖的自然条件,在实验室进行了底泥磷释放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