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时 《劳动保护》2014,(7):89-91
<正>高温作业引发的中暑,是我国规定的职业病之一。为预防中暑,各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就要了解高温作业中暑的原因及症状,以加强相应的防暑管理措施,并掌握中暑患者的现场处置原则。因高温作业引发的中暑,是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规定的职业病之一。GBZ 41-2002《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规定,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  相似文献   

2.
罗时 《劳动保护》2011,(7):90-92
一年一度的炎热夏季来临了,伴随而来的是职业性中暑的易发与高发。职业性中暑的监督与管理,是职业卫生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法》,以及2002年4月18日卫生部、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的规定,职业性中暑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我国的职业性中暑监管体制职责分工依照中编办《关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意见的通知》(中央编办发f2003115号)关于职业卫生职能的分工精神;  相似文献   

3.
罗时 《劳动保护》2012,(7):86-87
湿热炎夏的来临,伴随而来的是企业生产一线员工职业性中暑的易发与高发.完善本单位的职业性中暑应急预案,了解并掌握突发职业性中暑的应急处置原则,是夏季企业做好职业病预防、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新型职业病"你患上几种?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人士介绍,法定意义上的"职业病",一般是指发生在煤矿业、建筑业等行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的疾病,譬如居职业病之首的尘肺病,还有职业性放射疾病、汞及其化合物的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的中暑等,共分10类115种。以办公室白领为侵害对象的"职业病",包括:腰颈椎疾病、内分泌疾病、疲劳综合征等,人们称之"新型职业病"。这类疾病侵犯的人群和行业,早已不再是过去普遍认  相似文献   

5.
<正>职业卫生是关乎员工福祉、企业利益、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的重大事业。随着政策的调整、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在职业卫生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我国职业病防治历史及现状建国初期,我国沿用了前苏联规定的14种法定职业病分类,当时影响比较严重的职业病主要为矽肺、急性与慢性职业中毒、高温中暑及局部振动病等,国家组织了大量技术人员,开展了职业病控制工作,急性中毒等职业病得到较好控制。计划经济阶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进入夏季,尤其是七八月份,各地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的中暑事故时有发生。中暑的直接原因与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气温密切相关,是作业人员机体散热机制发生障碍的结果。中暑的发生又与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有关,也与个体健康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中暑是高温环境下,机体体温调节机能障碍或水盐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本文主要介绍导致中暑的致病因素、易发生职业中暑的作业、中暑的表现、职业中暑诊断要点、职业中暑的预防、中暑的紧急救护知识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刘旸 《劳动保护》2012,(8):104-105
积热成疾——中暑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人的机体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从病情的差异来区分的话,中暑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3类,其中重症中暑又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3型.  相似文献   

9.
分析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特点和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以5家造船企业以及公开报道的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职业卫生调查检测等方法分析船舶制造业的职业病危害特点和发病风险,并探讨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船舶制造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粉尘CTWA超标率可达44.3%;锰及其无机化合物CTWA超标率达65.0%,噪声超标率76.9%;案例分析表明,尘肺368例,电光性眼炎2000例、高温中暑200例、苯系物等中毒19例.船舶制造业目前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严重,尘肺、中暑、电光性眼炎、苯系物中毒等风险较高,船舶制造业应制定针对性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  相似文献   

10.
每年夏天温度急剧窜升的时候,就是中暑的高发期,特别是在高温、湿度大并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下从事大强度体力工作的人员发生中暑的危险性最大。而发生中暑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使病情恶化,将有可能导致死亡。本期将介绍导致职业中暑的基本原因及预防和应急处理的基本常识。  相似文献   

11.
正热射病,又称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相似文献   

12.
<正>热射病,又称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相似文献   

13.
中暑是人们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工作所引起的体温调节障碍、水盐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 1.野外人员中暑的常见原因野外地勘人员发生中暑,以7月份为甚。从一天的时间来看,上午10点钟到下午3点钟这段时间容易发生中暑。夏季室外日光直射下的辐射强度约62.80J(1.5卡)/(cm~2·min),即等于人能耐受的强度。一般来说,气温超过34℃,就可能发生中暑。地勘露天作业人员,出于长时间在炎热的阳光曝晒下工作,不仅受日光直射,而且还受到地面上大量物体的高温二次辐射,同时夏天相对湿度又大,特别是在荆棘丛生的山地  相似文献   

14.
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是一个地区特定时期内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的综合反映,科学、客观地评价一个区域总体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状况,对于科学制定有关政策、确定重点监管区域并合理分配职业病危害控制资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影响有关因素并建立量化评定方法的基础上,研究遴选提出了用于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综合评价的指标,构建了区域综合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模型,确立了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标准,并给出了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是发生中暑的常见诱因。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相似文献   

16.
第一条 为掌握劳动卫生职业病发病情况,制定防治措施,保护职工健康,提高生产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家防治职业病工作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一切企、事业单位发生的职业病必须按本办法报告。 第三条 本报告办法所指的职业病系国家现行职业病范围内所列病种。 第四条 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为主逐级上报的办法,不论是隶属国务院各部门,还是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发生的职业病,一律由所在地区的卫生监督机构统一汇总上报。 第五条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 研究所负责全国职业病统计、分析、报告工作。 第六条 地方…  相似文献   

17.
祝您安康     
高温作业防中暑在高温季节里或高温环境中劳动和工作,易发生中暑。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中暑是中枢神经调节失常的结果。具体地讲,就是当外界温度过高(大多数超过38℃),人体通过辐射和对流散热发生障碍,身体只能靠出汗散热,如果此时汗的蒸发亦受影响,散热有困难,...  相似文献   

18.
夏季,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作者身体一量受到干热高温、高湿、热辐射及热射线等有害因素危害,就有可能发生职业性中暑。职业性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和日射病四种。体温调节功能失常,大量热量积聚体内为“热射病型”,表现是皮肤干燥、烧灼、体温上升、脉搏和呼吸加快、头疼、头晕、恶心等。水盐代谢发生严重障碍的“热痉挛型”,表现为四肢和腹部肌肉抽筋、大量出汗、口干、头昏、头痛,一般说来体温并不升高。中暑严重者伴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称“循环衰竭型”。还有一种比较严重的中暑类型叫“日射病”,…  相似文献   

19.
产业工人必备的保健精品──“春之梦”健身茶崔洪常尘肺(矽肺、石棉肺)、慢性咽炎、消化不良、中暑等病症,系我国7000万产业工人常见的职业病、多发病。这些疾病,严重地危害着广大产业工人的健康。为此,国家及许多企业均采取了防护措施,有的将其作为重要科研课...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职业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许多职业病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健康及劳动能力,给用人单位及劳动者均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通过对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调查、评价,可以充分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性质、程度、作用条件、作用方式、防护水平等,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职业危害及相关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