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垂直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体沉积物中的酸溶性硫化物 (AVS)极易与二价金属阳离子反应生成难溶金属硫化物 ,从而控制沉积物中二价有毒金属的化学活性和生物有效性 .测定沉积物中的AVS和同步提取金属 (SEM) ,依据SEM AVS的比值可作为判定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良好指标 .通过对太湖梅梁湾 2个不同站点沉积物中AVS与SEM随深度分布的研究得出 :①AVS含量随着深度的加深先上升后降低 ,SEM含量随深度的加深呈逐渐降低趋势 ;②SEM AVS只在最表层 (0~ 2cm)大于 1,低于这一层都小于 1.③在表层沉积物 (0~ 2cm)中 ,可能存在重金属生物毒性效应 .但对于单个金属而言 ,Ni、Cu具有产生毒性作用的潜能 ,而Zn、Pb对沉积物中的生物不具有毒性 .  相似文献   

2.
废水生物处理中有毒物质毒性阀值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存在对微生物具有抑制的毒性物质,影响废水的生物处理。不同控制条件下,有毒物质毒性阀值有很大差异。文中就pH、水温、溶解氧、处理工艺、水力停留时间、生物体浓度、驯化等因素对有毒物质毒性阀值的影响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废水生物处理中毒性阀值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定量地考察沉积物中各种金属结合形态对不同水生生物富集的影响,运用重金属逐级提取法及采用人工半合成方法,对长江南京段沉积物中铜、镉形态分布不同的情况下鲤鱼和螺蛳对这两种重金属的富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通过对溶解态的贡献间接影响鲤鱼对铜、镉的富集,对螺蛳富集铜、镉同时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大小顺序为:阳离子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物和硫化物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并得出了溶解态和沉积物各态对螺蛳富集铜、镉影响的贡献方程式,指出离子可交换态对富集的贡献比残渣态大105倍。据此可以认为,为了减少受重金属污染河流中水生生物体内的富集量,对生活在水上、中层的鱼类来说,主要应控制水中的重金属浓度;对底栖生物来说,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都应受到控制。  相似文献   

4.
用植物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生物修复技术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及对植物的要求.植物能去除土壤中的有毒金属,将金属富集在生物体内,或将金属变成挥发性气体.  相似文献   

5.
海洋沉积物中Zn对底栖端足类生物的毒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分析Zn加标沉积物中酸溶挥发性硫化物与同步提取金属的摩尔浓度差值解释Zn对底栖生物的毒性作用,受试生物种选择端足类底栖生物日本大螯蜚(Grandidierella japonica),使用实验室沉积物10-day急性毒性生物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当酸溶挥发性硫化物与同步提取金属的差值<0μmol/g干重时,Zn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浓度非常低,而且在生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也很少发现生物致死的现象相反,当二者的差值>0μmol/g时,Zn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浓度则明显升高,而且在生物急性毒性试验中受试生物致死率迅速增加.本研究通过将化学数据与生物短期暴露的观察结果相比较,支持了使用酸溶挥发性硫化物作为归一化因子预测金属沾污沉积物毒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应用氧对萤光淬灭的原理研制了一种呼吸计量仪。根据有毒物质对微生物细胞的呼吸抑制程度来评估其毒性大小。应用该呼吸计量仪,试验了多种重金属对活性污泥、土壤细菌及大肠杆菌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应用该呼吸计量仪进行毒性试验是可行的。它具有灵敏、快速、高效等特点,可望成为一种大规模的生物毒性试验和环境检测装置。  相似文献   

7.
农业环境污染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农业环境污染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农业环境污染(水质、土壤和水域重金属、化学农药、化学肥料)使粮食、蔬菜、肉禽蛋、鱼类、水果中的重金属(铅、镉、铬、铜)、有机氯、汞、磷、砷离子及亚硝酸酸盐含量递增,人类通过食物链摄入体内,有毒物质蓄积,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与活力,导致癌症与其它疾病增多,使人类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8.
工业废水中的铅、铬、铜、锌、镉等重金属污染物,是破坏地面水、海水生态环境,造成农作物、水产品污染的重要污染源。所以鉴定含重金属废水的毒性大小,不仅在污染源调查研究中实用,也是制订或修订排放标准的科学依据。 含重金属污染物废水的毒性鉴定方法,一般分为化学测定法和生物鉴定法。化学测定法是通过测定废水中某种金属的含量,用含量高低指示废水的毒性大小。其实,自然环境中某种金属化合物对生态系统的危害性,不仅决定于它本身含量的大小,而且也决定各种金属之间、各种金属与其它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所谓协同、拮抗、相加、相减作用。单纯测定某种金属含量,是无法鉴定废水是否具有毒性的。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污染     
比重大于水五倍的金属称为重金属。这种金属自然存在于地壳中,但含量不同,有的地方很高,形成了矿床。虽然金属有很多共同的物理特性,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却大不相同,对生物系统的毒理作用则更不一样。重金属在环境中起重要作用的是铜、镉、汞、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在植物缓解重金属镉胁迫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重金属镉(Cd)是威胁有机体最大的重金属之一,它不仅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还会通过植物的吸收与累积威胁人类及动物的生命健康。因此,缓解重金属Cd对植物的毒害是植物及环境污染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水杨酸(SA)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小分子酚类物质。当植物受到生物或非生物胁迫时,SA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参与植物特异性反应的表达过程,提高植物的抵抗能力。SA对植物Cd胁迫的缓解作用已得以广泛研究,文章就内源SA、外源SA对Cd毒性的缓解作用,内在缓解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该领域研究出现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物有效性的重金属单一及联合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中的重金属受到水化学性质的影响产生形态变化,导致其对水生生物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的改变。生物配体模型(BLM)考虑了水化学性质对金属的水生生物毒性的影响,可用来预测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毒性是金属与生物配体的平衡常数和生物膜上被金属络合的配体位点数量的函数。毒性效应被定义为金属在生物配体上的富集达到或超过一个临界阈值浓度。重点论述了水化学性质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重金属联合毒性评价的研究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对人类具有潜在威胁。该文以绿藻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受试生物,3种典型重金属污染物镉(Cd)、铜(Cu)和铬(Cr)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重金属三元混合物体系(Cd-Cu-Cr),应用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系统考察3种重金属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单一毒性及联合毒性,并通过分析绿藻中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探讨3种重金属及其混合物的可能的毒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均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重金属处理后的蛋白核小球藻中叶绿素含量随暴露时间的延长不断减少,如在24~72 h时,Cd处理的蛋白核小球藻中的叶绿素减少率增长较快,后趋于稳定,而Cr和Cu处理后的绿藻在整个暴露时间内叶绿素减少率均增加;Cd和Cr处理后绿藻的蛋白质含量减少率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快速增加,而Cu处理后的绿藻中蛋白质减少率在24~72 h趋于平缓,之后减少率迅速增加;5条混合物射线的毒性均为加和作用,即组分间没有发生明显的毒性相互作用;三元混合物在低浓度时对蛋白核小球藻具有促进生长作用,在高浓度时抑制其生长,即Hormesis现象;三元混合体系处理后的绿藻中叶绿素及蛋白质的含量与单一Cu处理后的变化规律相似,这表明混合物的毒性机制受单一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但其中处理水量最大、最经济的方法之一是生化法.因此,对生化处理废水中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丙烯腈工业废水是一种毒性大的工业废水.它含有氰氨酸、乙腈、丙烯腈、丙烯醛及乙醛等有毒物质.其中,氰氢酸剧毒,当废水中总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聚乳酸(PLA)微塑料单一暴露以及与其他污染物复合暴露的毒性效应,并探讨了PLA微塑料对生物的毒性作用机制.PLA微塑料的摄入会影响生物体的摄食、生长、存活、繁殖和运动行为;PLA微塑料与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生物体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PLA微塑料主要通过机械损伤、氧化应激、神经损伤及免疫损伤对生物体造成损害.未来仍需对老化或降解的PLA微塑料的毒性效应、对陆地生物的复合暴露毒性效应与机制及其对全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等方面开展探索和研究,以期为今后PLA微塑料的环境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1、前言铁是地球含量最多的重金属之一。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10%,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也含有相当数量的铁。铁以铁的硫化物、氧化物、有机物等  相似文献   

16.
单室MFC型生物毒性传感器对重金属离子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锋  刘志  周奔  周顺桂  饶力群  王跃强 《环境科学》2010,31(7):1596-1600
构建了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air-cathode microbial fuel cell,ACMFC)型生物毒性传感器,以含重金属离子(Cd2+、Cu2+)人工配水为检测对象,分析了有毒物质对检测仪的抑制率与有毒物质浓度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①单室MFC型生物毒性传感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较高,可用于水体重金属离子(Cd2+、Cu2+)生物毒性的快速检测;②在实验条件下,该生物毒性传感器检测时间4h,清洗时间2~10min,恢复时间4h;③检测结果显示,实验室自配Cd2+、Cu2+及其混合液IC20值分别为0.6、0.8和0.25mg/L,有毒物质浓度与MFC产电量的抑制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0、0.9744和0.9907.  相似文献   

17.
香港河流及近海表层沉积物和孔隙水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并测定了香港重点监测河流河口及近海处的表层沉积物、孔隙水样品的理化特征及生物毒性;对比了沉积物与孔隙水、孔隙水与上覆水、经过不同处理的孔隙水以及加入重金属前后沉积物与孔隙水的毒性,并进行了浸提实验及其毒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当重金属的含量很低时,沉积物孔隙水中硫化物和非离子氨可能是引起孔隙毒性的最主要因素;在SEM/AVS小于1的情况下,沉积物的毒性与SEM/AVS的值无关,其毒性取决于沉积物中AVS及其他有机物的含量;浸提实验由于破坏了沉积物中的硫化物可能无法反映真实毒性。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参与形成的锰氧化物是环境中一种高活性的锰氧化物.研究表明,锰氧化菌主要通过分泌多铜氧化酶来氧化Mn(Ⅱ)而形成锰氧化物.微生物形成锰氧化物过程的主要初级产物是与δ-MnO2或与酸性钠水锰矿类似的层状锰酸盐.生物氧化锰是环境中重要的吸附剂、氧化剂和催化剂.通过吸附、氧化作用,生物氧化锰影响着重金属离子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在重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研究锰氧化物的生物形成过程、生物氧化锰的结构特征及其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了解生物氧化锰在重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环境中生物氧化锰的形成机制、性质、结构特点及其吸附、氧化重金属离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应用生物配体模型评价海洋沉积物重金属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沉积物中金属毒性的判定一直是较为复杂的科学问题。近年来较多的研究表明,沉积物中金属的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与其总含量无关,而与其存在形态密切相关。沉积物生物配体模型(s-BLM)是建立在较新的科研成果上用以判断沉积物中金属毒性的一个综合模型。s-BLM主要应用于有氧环境下,在测定活性金属、硫化物、有机碳的基础上,结合间隙水中的化学成分来计算多种金属的毒性阈值。s-BLM与以往应用于厌氧环境下的酸可挥发性硫化物/同步萃取金属(AVS/SEM)模型形成互补,从而能够全面系统的判断沉积物中的多种重金属(Cu、Pb、Zn、Ni、Cd、Ag)的生物毒性。本文全面介绍了s-BLM的由来和构建,重点探讨了其应用、研究进展及局限性。目前,该模型在国际上已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但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类似模型的研究和发展对于更科学的制定沉积物环境质量标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用中华圆田螺作为底泥重金属毒性和生物可给性的指示生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生物暴露试验是评价度泥重金属毒性和生物可给性的唯一途径。试验生物的选择是生物暴露试验成败的关键。采用微生态系统,对食底泥的底栖动物中华圆田螺进行长期暴露试验。结果表明,中华圆田螺是一种理想的底泥重金属毒性和生物可给性指示生物。根据成年中华圆田螺体内积累重金属的生物浓度,可以判断底泥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