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笑有价     
一个微笑不费分文,但价值千金;一个微笑可以使接收者心灵富有,但不会令给予者生活贫困;一个微笑虽然仅仅持续数秒,但给人留下永恒的温馨;没有谁富有到不需要微笑,也没有谁贫困到得不到微笑;一个微笑可以感染他人,将快乐传递到四面八方。微笑是友谊的象征,是善意的表示,是对沮丧者的一种抚慰,让心灵疲惫者如沐春风;微笑给苦难者带来一缕温暖的阳光,使失望者重拾生活的信心。微笑既不能买卖,也不能出借。它出自真诚并发自内心,它代表宽容、谅解、赞许与鼓励,它缩短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快乐。你出生时,所有人都对…  相似文献   

2.
<正>我看过一本叫《第一管理》的书,里面提到EHS你的客户是谁?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你一天到晚在企业里面做EHS,你是为了谁在工作?第一个客户就是老板,因为老  相似文献   

3.
祈祷生命     
在我们的欢歌笑语之间,你可以感到生命愉悦的笑靥;在绿意盎然的自然界,你可以看到生命流逝的足迹;在工作与安全之间,你可以听到生命由衷地叹息,就这样,生命不断地从我们的身边匆匆溜走!因此,在生活的每一天,我都祈祷生命,愿所有的人都平平安安!祈祷生命,首先要关注安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谁都不想过早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安全问题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一幕幕悲剧发生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永远地夺走了。生平第一次与安全事故的近距离接触,是12年前我家乡小镇上的一家鞭炮厂的粉硝爆炸事故,它使我…  相似文献   

4.
读者之声     
《劳动保护》2007,(5):9-9
警惕女工保护的缺位2007年第3期《谁来保护女工》一文,揭示了当前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的现状。实际工作中有的状况比文中所说的还要严重,条件还恶劣。但谁来管理这个事情,不得而知。笔者从事安全管理工作近20年,印象中几乎没有人到过本公司来检查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微笑     
"来电话喽,请微笑!"每次听到这个手机铃音,无论我在做什么事,心头都会有一丝放松的感觉,不觉地想要去笑一下,也许这就是微笑的力量吧!曾经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丹妮的女孩听到敲门声,打开门,发现一个持刀男子正恶狠狠地看着她。她克制住自己,灵机一动,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是推销刀  相似文献   

6.
杜邦 第一次知道杜邦,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读了一本叫做《杜邦传》的传记一书中的杜邦,19世纪从法国迁到美国,不但在美利坚的土地上立足生根,而且奇迹般发展壮大——杜邦是谁?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家族。  相似文献   

7.
馈赠可以使你获得快乐和健康,不是吗?为什么西方有句谚语叫“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你馈赠的同时,你已经获得了回报。在你坐汽车时你如果把座位让给一个老人,他会给你一个慈祥的祝福,你把位子让给一个孩子,他会给你一个甜甜的微笑,这样的祝福和微笑难道不会给你新的一天,带来一个好的心情和快乐的开端吗?  相似文献   

8.
人与路     
没有哪一个人,能够不理踩脚下的路。你可以没有时尚季风,也可以没有新出炉的汉堡包,但不能没有路。 人类的双脚就是用来赶路的,当你不知不觉降临到地球时,你实际上已经接受了地球人的行走方式。从被人牵着走,到牵着别人走,这一过程漫长而又烦琐,只要每天都在重复地行走,路总在你脚下忠实地躺着。  相似文献   

9.
穿越     
<正>在福州高速公路秀宅口见到阮章麟时,第一个感觉是,这是个虎背熊腰的汉子,不是胖,而是壮。他迎面而来的微笑像阳光一样灿烂。如果不是那一身警服,从体态看就像一名运动员。事实上,他就曾是一名标准的游泳运动员。  相似文献   

10.
<正>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成功解决了几亿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仍有"老、少、边及深度贫困连片地区"约5-7千万农村人口没有脱贫,成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突出的"短板"和最难啃的"硬骨头"。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工作极为重视,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要"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2016年国务院又专门制定印发了《"十三五"脱贫攻  相似文献   

11.
微笑的魅力     
那夜,我辗转反侧心头久久盘桓着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什么是人类面部最好的表情?我顿悟,是微笑,难怪达芬奇画笔下的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深不可测,难怪所有的服务公约要求服务小姐对"上帝"顾客要微笑,难怪所有的公关交际书籍告诉人们微笑可迅速缩短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微笑是人际交往的"直线".  相似文献   

12.
谁是凶手?     
有一个给居民供应液化石油气的供应站,一天进进出出几百人,但谁也不知道谁是干什么的。 这个站设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里,院子当中有一个防空洞,与气瓶库相距5米,洞深4米,面积有100多平方米,洞口无盖,临时放几块木板。 节前的一天,上级通知叫检查一下防空洞,以防坏人在洞内藏身。于是,一位保卫干部便孤身深入洞穴察看。洞内无灯,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他刚刚进去没有多会儿,就听到里边发出了一下震耳欲聋的“枪声”,一道耀眼的火光一闪而过,这位保卫干部没有说一句话,就扑地而死。看来这敌情还挺严重哩!这里的职工虽然有些紧张,但是行动却不慌…  相似文献   

13.
深度思考量化本是西方人擅长的思维模式,随着东西文化的交融,逐渐受到东方管理者的青睐。近两年,又因人们对 GDP 的畸形崇拜得以升温,具体表现为将本是对物质生产、工程技术和科学实验的定量管理引入到社会管理体系中,其结果是公众的不解与质疑。这不是对量化管理的否定,只是想表明:过分地迷信量化就会走进另一个误区,产生偏失;正如下厨做饭,油盐酱醋,都过天平和量杯,这菜怎么炒,不误事儿才怪?量化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是一本好经,是目标管理的尺度。可这经怎样念才能解决问题,关键在运用时,是否充分地考虑到我国现行的体制环境,这种环境对管理者的监督是否行之有效。没有这层保障,量化的作用如何发挥?再者,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借鉴新闻学中的5个“W”和1个“H”。即 WHAT,什么:目标确定后,要充分考虑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任务要个别处理,哪些结果离目标最近?WHO,谁:谁最适合执行或谁应该参与这项任务?WHY,为什么:任务或工作的目标、动机?WHICH,用什么:使用哪些方法完成任务?WHEN,何时:何时开始工作、何时达到目标?HOW,如何:应该如何执行任务?将这些问题处理好,才算是建立了一个有效率、有成效的量化管理体系,才能最终实现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14.
西部开发建设的最终目的 ,就是要逐步摆脱西部当前的贫困状态 ,改善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西部减灾与西部脱贫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带着这个问题 ,我们走访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许厚德。许秘书长介绍到 :新中国成立以来 ,开发西部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解放 50年来 ,国家的每个五年发展计划、“三线计划”特别是改革开放 2 0年来 ,对西部地区的投入都很大 ,而西部地区其自身发展变化也很快。但一次一次的努力 ,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西部落后贫困的面貌。与全国相比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很大 ,经济相对…  相似文献   

15.
忠诚的坚守     
忠诚是什么?有人说是一座山,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人思想的高度;有人说是一片海,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人胸怀的容量;也有人说是一方蔚蓝的天空,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人心中的希望。忠诚,就是始终如一地恪守信仰、职责和情操,绝不背叛自己的誓言。他,没有什么宏图伟略,但他的工作业绩历历在目,他心中始终存有的只是一份忠诚的坚守。他就是车河选矿厂铅锑承包组长,共产党党员陈华。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批官员因对事故负有领导责任而引咎辞职,人们普遍叫好,认为这才是治本之策。事故原因的划分通常有两种,一是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二是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长期以来,在追究责任时,多以前者定案,即谁与事故的直接原因有关,谁就承担主要责任;谁在事故中起间接作用,谁就承担次要责任。但这是一个治标的作法,这样做的结果,承担主要责任的人,永远都  相似文献   

17.
<正>2月22日早晨7时半左右,一辆载有乙二醇的槽罐车在杭甬高速绍兴出口处的匝道上翻车,所幸没有人员受伤和危化品泄漏,但造成绍兴收费站杭州方向进出口被迫关闭3个多小时,高速交警、消防、环保、安监、急救中心等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处置,仅救援的消防车就出动了7辆。  相似文献   

18.
周全意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平凡中又富有传奇,他的事迹中透着憨厚、透着真诚,就连他的监管对象,最后也变成了他的好朋友。一个人,不求名,不计利,甘愿放弃到手的提拔机会,纵使一辈子当个小股长也不后悔;一个人,在其位,谋其政,踏遍了保康县的崇山峻岭,  相似文献   

19.
<正>一大早,记者比约定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就到了丰台区住建委,办公楼里还没有多少人,当走进张红波的办公室时,却发现他已经在工作了。衣着简单、利落,脸上洋溢着热情的微笑,给人一种亲切、踏实感觉,这就是被评为"北京市十佳安全卫士"的丰台区住建委安全质量监督站副站长张红波。1993年毕业后,张红波就被分配到了丰台区住建委,他将22年的青春都献给了丰台区,见证了丰台的发展,用汗水灌溉着心中那朵安全之花。重细微之处2011年,张红波被任命为丰台区安全质量监督站副站长,分管安  相似文献   

20.
<正>小编语:近期某应急管理局在开展安全检查时,看到现场一名工作人员正在焊接一个高压容器,经检查发现该作业人员仅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但缺少“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被检查者对第二个证书是否需要持有模糊不清。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安全检查中也发现有类似情况,相当一部分现场作业人员、甚至是安全员对特种设备作业、特种作业和特殊作业这3个安全生产经营中的“特种”兄弟经常弄混淆,这3种作业看似名字相近,其实质却大相径庭,可以用“一个一样和三个不一样”来区别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