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环境化学     
硫磷的生物毒性。图2表2参7X132(X) 301246孔道电位封闭及“空穴”传递理论初探/张国俊(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以刃2,21(5)一417~422 环图X一87 通过对离子交换膜表面屯电位和间歇通电时,电渗析隔室中离子变化的测定,建立了离子交换膜选择透过性的新理论,即孔道电位封闭及“空穴”传递理论。图4表2参3X1312(X) 301247经乙基一p一环糊精对农药的增溶与毒性影响/曾清如(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环境保护研究所)//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犯,21(5).一471一475环图X一87 研究了经乙基一p一环…  相似文献   

2.
环境化学     
X132(X)l(X) 624三氯乙烯在Ti仇上光降解反应动力学/戴智铭(华东理工大学教育部超细材料反应工程开放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2000,20(4)一301一304环图X一58 设计了新型气固相间歇循环式光催化反应器,选取三氯乙烯为污染物的工作系统进行气固相光催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内循环气流量大于310mU而n时,消除了扩散的影响。当催化剂表面紫外光辐射强度小于 0.smw/c时和三氯乙烯浓度大于67拜mol时,反应处于光子传递控制,光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rov‘二1.08几。当催化剂表面紫外光辐射强度在0.5一2.omwlc扩和三氯乙…  相似文献   

3.
X7 200501525 光催化功能陶瓷及其光降解特性/刘平…(福州大学光催化研究所)//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4,25(4).-109-112 环图X-5 本研究制备了表面镀有光催化剂薄膜的光催化陶瓷,并利用XRD、色谱、原位红外光谱和分光光度计等研究了其光催化降解油酸、乙烯、SO2、NOx和灭菌的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制备条件得到的光催化陶瓷具有较强的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无机有害气体和灭菌等功能,光催化功能陶瓷对乙烯、油酸、SO2和NOx的降解率达到95%, -100%。图5参10  相似文献   

4.
环境化学     
X132(X) 30187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菲在水/土壤界面间吸附行为的影响/陈宝棵(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印3,23(l)一1一5环图X一9的凡‘/玛比值随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表现有机碳标化的吸附系数嵘廿则随TX一100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影响机理由吸附态和溶解态的铁一100分别对菲的吸附作用和增溶作用决定。图4表2参9X1312(X) 301876多氯酚定量构效关系人工神经网络信息流分析/高大文…(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一1加存在下,4种土壤对菲的吸附…  相似文献   

5.
X7 2()0201624沸石在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葛学贵(中国地质大学)…//环境科学与技术/湖北省环保局一2(X)l,24(6)一2[一解环图X一21X7 2(X)201625纳米Ti仇光催化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王光辉(华东地质学院资环系)//环境科学与技术/湖北省环保局一2(X)1,24(6)一18一20 环图X一21一般性问题苯蒸气在有机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研究/朱利中…(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以)l,21(6)一肠9一673 环图X一9 探讨了苯蒸气在膨润土原土、单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及阴一阳离子有机膨润土上的吸附性能、机理及影…  相似文献   

6.
环境化学     
能影响废渣表面铁氧化物的水解,这种水解支配着锭释放的过程;滤速及碱性颗粒的参予能显著影响废渣表面的水解作用。图4表2参5X132(X) 201945烷基麟酸载体液膜中Cd(n)的传输/姚秉华二(西安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2(X)1,21(6)一511一514 环图X一58 采用内祸合大块液膜分离技术,通过考察料液相pH值、温度、载体浓度以及解析相组成对Cd(n)迁移速率的影响,研究了以烷基麟酸为流动载体的液膜中锅的迁移规律,并建立了渗透系数与PH值、温度以及载体浓度之间的关系方程。结果表明, cd(ll)以CdRZ一ZHR(呱值为3 .5…  相似文献   

7.
环境经济学     
XI%2(X) 2(X)798中国环境税的研究与实践/葛察忠…(中国环科院环境规划所)//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2(X)1,20(8)一378一380,386 环图X一100 阐述了国外(尤其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环境税的发展趋势,主要从税收绿色化、消除不利于环境的补贴和引进新的环境税3个方面介绍了环境税的发展方向。同时还总结了我国环境税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包括环境税绿色化问题,介绍中国目前存在与环境有关的税种征收特点存在的缺陷以及与环境有关税收收人规模与补贴,并提出中国环境税的可能走势。图1表2参4(怡东)Xl%2(X)2(X刀99大连市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环境地学     
5表4参30(尹洋译)X143 X522(X) 102570漏斗式全沙排沙技术及其应用/周著(新疆农业大学)…//水科学进展/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一2(X)l,12(l)一95一98环图P一解 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泥沙处理技术,即“漏斗式全沙排沙术”。该项技术既可以排除粗颗粒的推移质泥沙,也可以排除细颗粒的悬移质泥沙。对0.5~以上的粗颗粒泥沙的截沙率为100%,对0.5~以下细颗粒泥沙的截沙率为oo%,排沙耗水量仅占渠道引水量的2%一5%。图艺参3X1432(X) 102571ADCP测量悬沙浓度的可行性分析与现场标定/程鹏…(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与湖沼/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一…  相似文献   

9.
X7 200101536国外超临界水氧化法在有机危险废物处理上的应用/孟令辉…(哈尔滨工业大学410信箱)//化工环保/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环保所.一20(X),20(5)一16一18环图X一32 超临界水氧化法是处理有机危险废物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种新的处理技术。本文介绍了国外以超临界水为反应介质的超临界水氧化法的特点及其在处理多氧联苯、二恶英等有机危险废物中的应用。认为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环保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图3表3参9X7 200101537固定化二氧化钦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张彭义…(清华大学环境科学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10.
X592 9701600斜生栅藻与单甲眯的相互作用/阎海…(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6,17(4)一39~40,43 环信X一5 为研究斜生栅藻与单甲眯的相互作用,采用评价化学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实验方法,得出了单甲眯抑制斜生栅藻生长的%h一EC。。为6.smg/L。实验结果还表明,在单甲眯浓度分别为2、4和smg/L下,斜生栅藻都不具备降解单甲眯的能力。图2表2参6X592 9701601玻璃纤维附载Ti02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陈士夫…(郑州工学院化工系)//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6,17(4)一33~35 环信X一5 研究以四异丙…  相似文献   

11.
3倍。其次是石墨,达到470U. L. kC一’。用石墨作阴极,用不锈钢作阳极,制作了试验规模的电解槽,从实用化角度用谷氨酞胺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在预处理采用甲烷发酵处理和海水稀释时得到了最高的脱色效率。在甲烷发酵处理和电解脱色处理中增设能源再生系统,计算谷氨酞胺废水处理时的能源余址,回收的电能可为电解脱色提供70%的所需能源。图9表5参抖(朱建国译)X791 .032(X) 203535二氧化钦光催化降解水溶性分散染料的研究/石建敏(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水处理技术/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中心一2(X)2,28(2)一105一107环图玲一7 以太阳光…  相似文献   

12.
究中心一1999,7(4)一34一4()环图X一4X822侧X泊1198环境评价有效性国际研究述评/田良…(北京大学)//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1999,18(9)一39()~393环图X一l(X) 环境评价有效性国际研究(巧EEA)是1993年启动的一个由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联合进行的研究项目。文中介绍了研究过程和基本情况以及主要观点和结论述评。IsEEA主要总结了发达国家开展环评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提高环评及其管理水平有借鉴意义。参5(怡东)X820 .32侧X幻1199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对三峡地区环境的影响及控制对策/王海云(宜昌市环保监测站)//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江苏…  相似文献   

13.
环境监测     
X830.12(X) 302446PM10冲击采样器切割头设计参数对切割粒径的影响/李丰果…(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3,4(l)一26一29环图X一4 从颗粒在气流中的受力情况分析人手,得到冲击采样器中喷嘴喷出后颗粒的运动轨迹方程以及运动轨迹与采样器切割头设计参数的关系式。分析了PM10空气采样器的切割原理,并利用数值计算研究颗粒在不同的流量、喷嘴尺寸及喷嘴与冲击板的距离下的运动轨迹,从而得到切割头设计参数对切割粒径的影响。图6参4X831 2(X)30公抖7大气中还原态硫化合物的测定/牟玉静…(中…  相似文献   

14.
X33200600706纳米TiO2负载织物对室内空气中氨的净化/董永春…(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5,25(增刊).-26~29环图X-58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TiO2)水分散液,并将其负载于织物表面,形成了具有光催化特性的纳米TiO2负载织物,然后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自行设计的光催化反应器,对模拟室内混凝土释放的氨进行了光催化净化研究。重点考察了纳米TiO2水分散液用量、染料以及纤维种类等因素对净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负载织物在波长为365.5nm紫外光照射下对氨…  相似文献   

15.
X791.3 9703049太阳能光催化降解法去除水中罗丹明染料的研究/陈非力(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卜·//化工环保/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环保所一1997,17(l)一3~6环信X一32 在太阳光的紫外线辐射下,应用载有TIOZ薄层的平板式光催化反应器,进行了光催化降解法去除水中罗丹明染料的试验。结果表明,当紫外线辐射强度平均为33w/mZ、反应时间为18min时,水中罗丹明染料浓度由lomg/lJ降至。.olmg/IJ,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探讨了太阳能光催化反应系统的改进方向及工业化应用的有关问题。图2参5X791.3 9703050气浮一厌氧一好氧工艺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戚…  相似文献   

16.
环境地学     
X143 200101284紊动水体复氧规律研究/李然…(四川大学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0(X),20(6)一723一726 环图X一9 根据紊动扩散理论及气液界面质量传递过程,在对流场精确描述和对表面传质系数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紊动水体复氧模型。模型充分考虑了流场及紊动特性对复氧影响。图4参7X1442(X) 101285黄土高原南部土壤退化机理研究/李光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学院)//云南环境科学/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一2000,l9(增刊)一89、92 环图X一98环境地学~~…  相似文献   

17.
XjZ(X) 302654现代化工分离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王宝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化工环保/中石化集团北京化工研究院环保所一2(X)3,23(2)一79一81环图X一32 现代化工分离技术具有生产能力强、分离效率高、操作稳定、节能降耗、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介绍了该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高效导向筛板用于降低废水中污染物的产生量;新型高效填料用于降低废气中污染物的产生量;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用于废物处理。图1参4一般性问题X501金属废料生产设备产生的汞污染:俄亥俄州环境保护机构的一项研究二Merc卿contalnination…  相似文献   

18.
一般性问题     
增加,NO的去除率逐步降低。图7参6X701’ZUUt洲J()Z,U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其治理工业废气的应用/侯健…(复旦大学)//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1999,18(4)一151一153环图X一l(X)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低浓度、高流速、大风量的含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含硫类污染物等工业废气进行处理,实验室结果为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分解污染物效果好。在化纤厂对含硫工业废气做了实际应用的示范工程,中试装置已连续稳定运行l以X)h以上。图4表3参2X7012碗洲)(X刃294利用非平衡态等离子体降解甲苯研究/侯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X791 .03_2(X) 1024D5二氧化氯对有机染料脱色效果的研究/邓丽…(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001,20(l)一59一“ 环图X一87 对二氧化氯对两种直接染料和两种活性染料脱色效果的影响因素—C从的投加量、染料的初始浓度、pH值、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二氧化氛对这几种有机染料均具有很好的脱色效果。图5表2参l3X791 .032(X) 1024(拓碳的表面化学对纺织污水中活性染料去除的影响二Effect ofe耐犯n sur妇ee che而stry on the removalofreactive dyes玩m textile…  相似文献   

20.
环境地学     
X1432(X) 302548水质数学模型研究的发展阶段与空间层次/徐祖信…(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2(X)3,22(2)一79一85环图X一l(X)溶液化学对高岭土吸附腐植酸影响的实验研究/万鹰听(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一么刃3;22(2)一178一180 环图X一巧 对溶液化学(声值、离子强度和溶液组成)如何影响高岭土吸附腐植物质(HS)的实验,结果表明,溶液化学显著影响有机物在矿物表面覆盖的形成和属性:随声值的增加,腐植酸(HA)在高岭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