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Ti/SnO2 - Sb2O5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研究了苯胺的电化学氧化降解.在阳极氧化的基础上,通过外加Fe2+实现了阳极氧化与电Fenton氧化协同降解苯胺.结果表明,不存在Fe2+时,中性介质和高阳极电位有利于提高苯胺去除率.苯胺被阳极氧化降解的同时,-0.65 V和酸性介质条件下石墨阴极具有良好的还原O2生成H2O2的性能.在pH=3.0和-0.65 V阴极电位条件下,电化学反应600min,H2O2的累计质量浓度达到110 mg·L-1.引入Fe2+后,苯胺降解效果和电流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在阴极电位为-0.65 V,pH值为3.0,初始Fe2浓度为0.50 mmol· L-的条件下,处理180 mg·L-1苯胺水溶液(Na2SO4为支持电解质)600 min,苯胺去除率达100%,COD去除率为78%.因此,使用恰当的电极材料,控制合理的电极电位,可以实现双极电化学氧化降解水中有机物,并且获得较高的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2.
氡的来源氡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并具有放射性的惰性气体。它能溶于水、油类、有机溶剂等液体,在脂肪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高124倍。它也能被固体物质所吸附,吸附能力最强的是活性碳。氡在衰变过程中的子体,是一些粒径极小的金属微粒,具有荷电性,与物质粘附性很强,易在物体表面形成放射性薄层。在矿山,氡子体很容易与矿尘,雾滴结合在一起,形成放射性气溶胶。在含铀金属矿山,井下空气中的氡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矿岩壁析出的氡。由于地下压力和温度等因素的变化,常使矿岩孔隙中的含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二溴海因(简称DBDMH)在使用、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性,采用75℃热稳定性试验对二溴海因在高热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采用C600微量热法测试了二溴海因的放热起始温度、分解热,并依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对其爆炸性进行了筛选,通过固体氧化性试验和家兔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分别对二溴海因的氧化性和皮肤刺激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二溴海因在75℃热稳定性试验过程中没有出现着火或爆炸,未出现自加热迹象,不属于太不稳定不能运输的物质;其分解反应只有一步,起始反应温度大约为157℃,分解热为384.8J/g,不属于爆炸品;二溴海因具有氧化性,根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其包装级别为Ⅱ级;在家兔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中未见不可逆损伤,对皮肤具有强刺激性。  相似文献   

4.
同步硝化与反硝化(SND)好氧颗粒污泥脱氮过程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好氧颗粒污泥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寻找消除氮素对水体污染的途径。在反应器中培养了好氧条件下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功能的颗粒污泥,进行脱氮过程研究。好氧颗粒污泥为无载体结构,直径2~3 mm,其构成松隙,具有厌(兼)氧与好氧微生物生长代谢的环境;反应液中氨氮浓度为201 mg·L-1时,6 h反应周期内氨完全被氧化,出水中检测不到NO2--N,仅残留2 mg·L-1的N03一N,硝化与反硝化两个过程完成了脱氮反应,颗粒污泥中存在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改变反应器中进水有机物浓度,发现COD浓度越大,氮去除率越低,硝化细菌在高有机物浓度下反应活性受抑制,自养硝化细菌竞争氧及其他营养物质的能力弱于异养细菌;在好氧条件下(4 mgO2·L-1),进水中不加有机碳源,反应6 h后NH4+-N去除率达75%,反应过程中pH值下降,说明颗粒污泥中硝化细菌为自养型,硝化反应产酸降低反应器中pH值;在厌氧条件下,进水COD和NO3--N浓度分别为227.25 mg·L-1和103.63 mg·L-1,反应结束后,NO3--N去除率为74%,反应过程中pH值呈上升趋势,证明了好氧颗粒污泥中存在厌氧反硝化细菌,且反硝化细菌生长于颗粒污泥内部的厌氧区域,反硝化产碱使反应液pH值上升。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矿柱底部严重剥落形成的上宽下窄型矿柱与早强胶结充填体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现场地质调查,选用石蜡模拟早强胶结充填体进行室内试验,同时进行数值模型的构建和试验模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加载过程中,破坏主要发生在矿岩中,石蜡充填体由于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没有明显的破坏裂纹;矿岩中的裂纹主要沿矿岩和充填体接触面进行延展,直至延伸至临空面破坏;试样表壁的石蜡薄层表征显示在加载过程中,在试样表壁大的裂纹带附近伴随小裂纹产生。通过相关研究,厘清剥落型矿柱与早强充填体的相互作用机理及破坏规律,以便开展针对性的矿柱补强,确保充填采场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矿柱底部严重剥落形成的上宽下窄型矿柱与早强胶结充填体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现场地质调查,选用石蜡模拟早强胶结充填体进行室内试验,同时进行数值模型的构建和试验模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加载过程中,破坏主要发生在矿岩中,石蜡充填体由于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没有明显的破坏裂纹;矿岩中的裂纹主要沿矿岩和充填体接触面进行延展,直至延伸至临空面破坏;试样表壁的石蜡薄层表征显示在加载过程中,在试样表壁大的裂纹带附近伴随小裂纹产生。通过相关研究,厘清剥落型矿柱与早强充填体的相互作用机理及破坏规律,以便开展针对性的矿柱补强,确保充填采场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7.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矿岩可爆性决策信息系统,其中爆破漏斗体积、爆破块度分布中的大块率、小块率、平均合格率、岩体纵波声速、岩体弹性波阻抗为条件属性,矿岩可爆性指数为决策属性。应用粗糙集对条件属性进行约简,剔除了块度平均合格率,保留其它五个条件属性,计算结果表明爆破漏斗体积对矿岩可爆性影响最大。应用非线性多元回归方法对原可爆性指数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采用数值计算和统计分析方法对修正公式进行了验证。最后利用修正指数公式计算某矿山的矿岩可爆性指数,并反算了炸药单耗,计算值与现场试验结果一致。研究表明:修正后的指数计算公式包含五个待定系数,比原公式减少一个,计算更加简便,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8.
冷却水处理中臭氧的阻垢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臭氧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阻垢作用.结果表明,在蒸馏水中,臭氧不能直接参与碳酸盐平衡体系,不影响碳酸钙沉淀的晶型.但是,在工业水质条件下,通入臭氧后,可以影响所形成的碳酸钙晶体的稳定性.在冷却水中,臭氧与某些能和Ca2 发生配位作用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造成体系中醛基和羧基的总数增加,使水对钙的配位能力增加,致使水中的Ca2 浓度增加,从而产生一定的阻垢效果.臭氧可以氧化循环冷却水中的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水溶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可使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这样就使冷却水中Ca2 浓度增加.当水中不含有机物时,臭氧没有阻垢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矿岩-充填体组合试件的动态力学特征,使用取自云南玉溪大红山铜矿的含铜矿岩和分级尾砂制作矿岩和配比分别为1∶4、1∶10的充填体组合试件,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冲击杆分别在0.20 MPa、0.22 MPa、0.24 MPa、0.26 MPa、0.28 MPa和0.30 MPa的冲击气压下对矿岩-充填体组合试件进行动态冲击试验,研究组合试件的能量传递规律和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当试件开始发生破坏时,宏观裂隙首先出现在试件边缘,并随着冲击气压增加而扩展,直到裂隙使充填体试件完全贯通,最终试件会完全破碎;组合试件的破坏模式主要表现为剪切破坏、张拉破坏及共轭剪切破坏3种;充填体试件的波阻抗变化反映了试件在冲击过程中的损伤演化规律;试件的吸收能密度随入射能量增加线性增加;在冲击气压为0.20 MPa时,矿岩和配比为1∶10的充填体组合试件较早发生剪切破坏;当冲击气压为0.24~0.30 MPa时,矿岩和配比为1∶4的充填体组合试件虽然发生破坏,但仍具有一定吸能特性,并且相较于完整状态下变化不大,而在此冲击气压下,配比为1∶10的充填体粉末占比达到约80%,这表明灰砂比较高的充填体部分具有更稳固的...  相似文献   

10.
硫酸(H2SO4)纯品是无色油状液体,工业品如果含有杂质,则呈黄、棕等色。纯度为98.3%的硫酸,相对密度为1.834,熔点10.49℃,沸点338℃。将纯度为100%的硫酸加热至290℃,其将分解放出三氧化硫。硫酸无臭,但发烟硫酸有强烈的刺激性。它是一种活泼的二元强酸,能与许多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作用而生成硫酸盐。浓硫酸有强烈的吸水作用和氧化作用,可吸收大气中的水分,也可使有机物失水碳化。  相似文献   

11.
超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氧化方法,能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率和增强水处理中的生物活性,在废水处理中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型水处理技术,能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但因其对光源要求较高等因素限制了它的使用.介绍了用超声代替紫外光源降解印染业污水的方法,探讨了降解机理,综述了其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须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短期静态淋溶实验方法研究了溶解氧对EAF渣静态淋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氧对EAF渣浸出液氧化还原电位(Eh)的影响显著,空气吹扫淋溶液浸出EAF渣时浸出液的Eh存在氧化性转变为还原性的过程(-50~40mV),氮气吹扫淋溶液浸出EAF渣时浸出液的Eh一直保持还原性状态(-100~-70 mV)。溶解氧对EAF渣浸出液铬浓度的影响显著,相较于氮气吹扫条件,空气吹扫条件下EAF渣浸出液中Cr~(6+)和总铬的浓度分别高出12%~23%和10%~83%。溶解氧对Cr的溶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在氧化钙存在的条件下能够缓慢氧化Cr~(3+)。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卤代海因的危险特性,通过克南实验、时间压力实验以及固体氧化性实验分别对二氯海因、溴氯海因以及二溴海因的爆炸性和氧化性进行了测试,通过家兔皮肤刺激性/腐蚀性实验对三种卤代海因的刺激性进行了研究,并分别对三种卤代海因的危险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氯海因、溴氯海因以及二溴海因都具有氧化性、对家兔皮肤具有严重刺激性、在正常商业包件中可能达到的压力下点火会导致具有爆炸猛烈性的爆燃;溴氯海因以及二溴海因克南实验极限直径均小于1.0mm,在封闭条件下加热不显示效应,二氯海因的克南实验极限直径为2.0mm,在封闭空间加热显示某种效应。三种卤代海因的氧化性和对家兔皮肤的刺激性没有显著区别,但二氯海因较溴氯海因以及二溴海因在封闭空间加热显示的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 大冶铁矿露天矿包括象鼻山采区、狮子山采区和尖山采区,前两个采区已采空并回填或为矿岩转运站,现在只有尖山采区(一般称东采)还在生产。本文研究了大冶铁矿露天矿不同开采时期的风流结构特征和浓度分布特征。2 模型设计 设计制作的露天矿模型有如下几个:①1988年大冶铁矿东采模型;②1993年大冶铁矿东采模型;③大冶铁矿东采临闭坑模型。大冶铁矿东采模型设计均按照实际地形图分水平逐一放样进行。3 测试坐标网的设置 为了重复测试和确定测点方便,有必要在整个被测试采场模型空间划分测试位置并标号。根据大冶铁矿所在黄石地区1954~1980年的长期气象监测,该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但静风频率最高为25%,年平均风速为2.3m/s,故大冶铁矿东采自然风的主要研究风向取为东南,沿东南方向设置相应模型的测试坐标网(见图2),实际采样点在图6中网结点所在的若干测试沿垂线上(纵向间距50mm,相当实际距离50m)。又根据冶矿气象站1992至1993年度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将东采模型依南南东方向安置,其采样坐标网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水中含油污泥与甲醛共氧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温度为390~450 ℃,压力为25 MPa,反应时间为1~10 min的条件下,在间歇式反应釜中采用超临界水共氧化方法处理含油污泥,考察共氧化添加物种类、时间、甲醛质量浓度和温度对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甲醛对含油污泥的转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50 ℃反应10 min,含油污泥COD去除率达99.0%.甲醛质量浓度至少要与含油污泥初始COD处于同一数量级时,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氧化中间产物CO和醋酸产率随甲醛质量浓度提高而增加.反应温度低时甲醛的促进作用明显.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CO产率增加,醋酸产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汽油和柴油都是可燃液体,特别是汽油极易挥发。据试验,在室内温度28℃、相对湿度85%的条件下,20分钟后汽油挥发率为55%。常温下1公斤汽油挥发可产生400升汽油蒸气,它可以使36立方米的空气达到爆炸极限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
锰—铁离子催化氧化法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存金  张文俊 《安全》1997,18(2):2-4
利用锰-铁离子催化氧化法吸收烟气中SO2的可行性研究,着重对穿流筛孔板塔最佳条件进行了选择。在热态试验中,当SO2浓度为1000~3000ppm时,脱硫效率为70~80%。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深井大采高综采技术中采场矿压控制难的特点,以潘二矿11223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模拟、数值模拟、现场矿压监测、理论分析等方法,对深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及覆岩运动破断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井大采高综采面覆岩运动破断后结构形态演化特征可概括为“组合悬臂岩梁结构——压实填充结构——非铰接岩梁结构——铰接岩梁结构”的动态演化过程,这种动态演化过程直接影响着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及覆岩破坏特点;得到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34 m,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15 m,来压由中部开始向两端转移;工作面前方应力集中区距煤壁平均4.4 m,应力峰值平均为26 MPa,工作面矿压显现特点受控于覆岩运动破断的动态演化力学结构,研究结果对类似条件下的工作面安全开采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92年5月8~9日,劳动部矿山安全卫生监察局在武汉主持召开了《矿山吸呼性粉尘监测方法》、《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器技术条件》、《呼吸性粉尘采样所用滤膜的技术条件》、《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个体浓度管理标准》、《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岩尘个体浓度管理标准》五项标准审定  相似文献   

20.
以瓷环填料塔为反应装置,研究ClO2对甲醛的去除效果.试 验考察了甲醛质量浓度、进口气体流量、ClO2液体流量以及ClO2质量浓度对甲醛去除效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醛气体质量浓度80~ 180 mg/L,进口气体流量120~280 L/h,ClO2液体流量1~3mL/min,ClO2质量浓度40 mg/L.甲醛的去除率随甲醛质量浓度、ClO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去除率变化由98%至99%接近100%;而甲醛去除率随进口气体流量的增大略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