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西宁市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18年的年、月、旬历史气象资料,按照国家标准《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的评估方法,对西宁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度评价为2级,感觉偏冷和较不舒服,近年来趋于3级,感觉舒适。旅游季节从4月中旬开始,10月中旬结束,没有适宜旅游期和最适宜旅游期,这一结果反映了西宁夏季凉爽的气候特点。用温湿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等模型计算出的较舒适期天数在年际和年代际间均呈上升趋势;较舒适期天数在年际间存在突变(增多)现象,对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是一个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利用湖南凤凰2009-2011年逐句气象统计数据,高分辨率对湖南凤凰旅游气候舒适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OLS方法分析了客流量年内变化与气候舒适度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入境客流量年内变化主要受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客流量旬指数的气候弹性系数为0.58%;国内客流量年内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人们工作及休闲制度的影响,客流量旬指数的气候弹性系数为0.34%.本研究为丰富旅游气候研究以及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项目开发和景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案例,对研究区1962—2011年气象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选取气温、相对湿度、风速三个气候要素构建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WEI)、舒适指数(C)和着衣指数(ICL),通过与不同指数分级表的对比分析,得出新疆不同地域的适宜旅游期:4—10月是新疆的旅游适宜季节,其中只有北疆阿尔泰山系、天山北坡部分县市4月、10月气候偏冷,不适宜旅游。北疆地区和东疆哈密地区11月至次年3月份气候舒适度较差,不适宜开展旅游活动;南疆大部分地区3月份和11月份是适宜旅游的过渡季节,12月至次年2月天气偏冷,除冬季滑雪外,全疆大部分地区不适宜旅游。  相似文献   

4.
罗琴  蔡霞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7):665-666,661
利用成都市双流县1971-2000年逐日气象资料,通过年、月、旬、日人体舒适指数计算,对双流县乡村旅游气候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双流县4月、5月、9月和10月是最舒适的月份,平均每年舒适天数有232d,属第一类生态旅游圈,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乡村旅游开发.它为地方政府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气象支撑.  相似文献   

5.
四川金堂县生态旅游气候资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四川省金堂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统计分析和评价表明,该地区属第一类生态旅游圈,生态旅游资源极富异趣.利用近10年气象资料逐日计算人体舒适度,平均每年舒适天数182d,为一类地区;适宜旅游的时段是3月下旬~6月下旬和9月上旬~11月中旬.  相似文献   

6.
黄山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变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地开发和客流量年内变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黄山风景区气候舒适度的评价,并结合2002-2006年游客量统计资料,对黄山风景区的游客量月比重指数和气候舒适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黄山风景区的气候舒适度与年内客流量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弹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波  鲁振宇  张葵  颜萍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2):1150-1152
对龙门山成都段平原和中低山区旅游舒适气候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龙门山旅游气候资源,为旅游者选择最佳旅游季节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该区为一类生态旅游圈,平原及低山区平均每年舒适天数在180d以上;平原和中山区旅游舒适气候有显著差异,适宜旅游期平原比中山区长2—3个月;最佳旅游期中山区比平原长1个月左右,最佳旅游期平原出现在春秋季,而中山区集中在5—10月。  相似文献   

8.
基于气候舒适度的我国旅游季节性分析与潜力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节性是旅游地与旅游产业的显著特征之一,而气候环境是形成旅游季节性的直接性原因。基于2002—2013年我国城市入境旅游与气候环境相关数据,运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构建了旅游气候综合舒适度评价模型,将我国大陆31个省会城市旅游气候划分为春秋舒适型、夏季舒适型、冬季舒适型和常年舒适型四类。运用旅游淡旺季判定指数和季节性强度指数,分析了22个热点旅游城市的入境旅游季节性特征,并将其分为春秋集中型、夏冬集中型、夏季集中型和冬季集中型四类,在判定部分城市入境旅游季节性潜力的基础上,从理念转变、产品开发、多元调控等视角提出我国旅游季节性潜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大气臭氧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OMS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地区大气臭氧近十几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9-1992年期间,共和地区臭氧总量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平均气候倾向率为-0.65DU/a,各月臭氧总量均为减少趋势,各月臭氧总量的气候倾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春季最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春、夏、秋和冬季臭氧总量的气候倾向率分别平均为-1.00DU/a、-0.33DU/a、-0.38DU/a和-1.03DU/a;夏季出现臭氧总量低于280DU的天数在30d以上,1986年臭氧低值持续时间达81d左右,是持续时间最长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61~2015年共和县逐日气温(T)、相对湿度(U)、风速(F)等气象资料,利用温湿指数(THI)、风寒指数(WCI)、着衣指数(ICL)、舒适度指数(K)等计算模式,计算共和县逐日的旅游舒适指数和舒适日出现概率,分析舒适日起止日期,期间天数以及THI、WCI、ICL、K等指数年代际间的变化情况。综合指数CCI显示:最适宜旅游季从7月中旬开始,8月上旬结束,为期27d;较适宜旅游季分为两段,分别为6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上旬~9月上旬,为期69d;较不适宜旅游季分为两段,从4月下旬~6月上旬,9月上旬~9月下旬,为期60d;不适宜旅游期从9月下旬开始~来年4月下旬,为时211d。较舒适期年际变化线性趋势显示THI指数每10a增多6.1d,WCI指数每10a增多5.8d,ICL指数每10a增多5.5d,K指数每10a增多2.5d;通过非参数M-K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等突变检验得出各指数舒适期天数在年际间存在突变(增多)现象,并且增多趋势明显,表明共和地区适宜旅游期天数呈增多趋势,适宜旅游期的延长对共和县旅游业发展是一个利好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