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面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双重挑战,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破局之法”。本文对全球、中国及其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下简称“共建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未来5年,化石能源生产消费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可再生能源利用增长势头强劲;共建国家可再生能源储量及发展潜力巨大,但仍面临资金、技术不足等发展阻力;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国,中国不断努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可为共建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借鉴。为助力共建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建议中国积极担负大国责任,发挥中国影响力,全力开展可再生能源外交;积极分享中国经验,输出中国智慧,促进共建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务实推进项目合作,促进优势互补,推动共建国家能源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环球     
《环境工作通讯》2010,(1):15-15
欧洲启建超级电网 连接北海九国 欧洲北海沿岸9个国家近日正式发布计划,准备建设连接北海沿岸清洁能源项目的超级电网。这将是欧洲第一个专门用于传输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网络。超级电网建成之后,苏格兰的海上风力涡轮机、德国的太阳能阵列、比利时和丹麦的波浪能发电站与挪威的水力发电站将连成一片,有望解决可再生能源面临的最大问题:变幻莫测的天气所导致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能源转型是全球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相似的能源转型挑战。本文利用能源发展指数(Energy Development Index,EDI)方法,从能源可获得性与可负担性两个维度衡量比较了中印能源发展利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印度能源发展在总体上落后于中国,其主要差距表现在能源价格与能源结构两方面。其中,印度能源价格呈增长态势,2010—2014年年均增速达9.6%;而中国能源平均价格整体呈下降趋稳态势(除煤气价格外)。同时,印度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传统生物质能源占比较高,是中国传统生物质能源占比的6.6倍(2017年)。研究指出,从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是中印两国提升能源可持续供给能力和现代能源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两国可以通过绿色技术合作共同解决能源可持续转型问题,携手实现全球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经基本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5.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4,20(4):19-20
在2004年5月25—26日中欧能源合作大会上;中国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许京作了题为“中国能源科技发展战略”发言,现摘载如下:  相似文献   

6.
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6年以来,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增长迅速,特别是风能方面。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现今中国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2005年颁布(2009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功不可没。该法在中国首次创建了一个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框架,通过设立可再生能源目标,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出台强制性的电网连接和采购政策,建立国家上网电价制度等方面,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政策的推广。本文阐述了现行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政策,指出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现存问题,并对可再生能源电力政策的改进提出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7.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目标和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再生能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已发挥了很大作用。目前,在现有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中,除水电外,风电和生物质能利用,可以说是最接近商业化的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陈漫 《环境保护》2007,(3B):30-32
黄鸣,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提案人,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2006中国绿色年度人物。 黄鸣带领中国太阳能踏出了一条可供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参照的模式——“皇明模式”。他率领皇明人10年如一日地唤醒民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引导和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提出并推动“新农村、新能源”运动;他让全球能源产业静下来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让叫嚣“中国能源威胁论”的西方人感觉到了来自中国的力量,让“皇明模式”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标志。[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可再生能源GIS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可再生能源资源具有的可再生性和清洁性,使其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能源建设发展方向。根据可再生能源的特殊自然属性,建立了包括:资源监测指标、设备指标、经济评价指标、环境评价指标的一套稳定、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并依照此体系开发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GeomediaProfessional平台,基于Client/Server模式,是第一个全国范围的可再生能源资源GIS,它实现了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中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四种能源资源的空间、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动态监测。同时,利用GIS特有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资源开发评估模型,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我国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这方面,我国一直希望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和帮助,已与欧美等10多个国家建立了研发、技术转让和示范等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还参加了许多新的能源国际合作计划。金融风暴后,随着一些国际投资公司和银行面临危机,很有可能会波及到我国上述领域的一些合作项目,使节能减排面临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1.
韩梦瑶  熊焦  刘卫东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674-2686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能源互联互通成为中国对外合作的重要组成。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切入点,从直接能源贸易和隐含能源流动的双重角度刻画中国跨境能源关联并开展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从直接能源角度,"一带一路"沿线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国家均为中国重要的直接能源进口国;(2)从隐含能源角度,中国为印度、新加坡、泰国等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相关的商品服务;(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能源贸易逆差明显,但隐含能源流动处于顺差地位;(4)综合考虑直接能源贸易及隐含能源流动,中国可以发挥不同类型能源关联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互联互通与共建合作伙伴关系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21年9月,由于大西洋北海地区风速突然下降,英国的海上风力发电量骤减,导致欧洲能源市场陷入混乱。风速的年际变化和长期逐渐减弱的趋势可能是造成这次事件的主要原因。此外,北海上一种持续3—4 d的阻塞高压也促成了低风速事件的发生。一个移动缓慢的暖脊显著地阻挡了西风气流,并割裂了北极极涡,导致北极和东欧地区的冷空气积聚。这种天气形势有可能引发寒潮,进一步增加电网的负担。然而,扩大风力发电机安装规模并不能有效应对此类事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也面临着与英国相似的挑战。因此,激进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并不可取。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来自气候的挑战,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从提高装备技术、发展混合能源系统以及开展更加精细的资源评估三个方面入手。以上结论对中国能源系统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可以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发展与能源约束之间矛盾的重要方法。其中,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可以在自然界循环再生的能源。通常包括潮汐能、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因此说可再生能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我国在开发可再生能源时遵循的是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能够从根本上减少环境与资源的压力,改善能源约束局面。  相似文献   

14.
刘莹  李金凤 《环境保护》2012,(15):68-70
德国可再生能源稳健、快速的发展得益于其联邦政府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高度重视,建立了以电力输送法和可再生能源法为核心的全面、细致、深入的法律体系和以综合能源、气候计划为基准的一揽子政策体系。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巨大,发展迅猛,但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尚不完善,需要借鉴学习德国既有体制,以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根据《京都议定书》,欧盟15国(即在2004年5月1日以前加入欧盟的15个国家)共同致力于在2008—2012年将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基准年(主要是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8%。2008年,欧盟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与气候变化包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能源消费与供给的情况,针对可再生能源应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北京能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过程中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可再生能源综合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胜  张希良 《环境保护》2004,(10):48-51
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前景,在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缓解与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就业机会,促进边远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与常规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着市场、经济、技术、社会多方面障碍。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建立可再生能源综合评价体系,为激励措施的选择和激励强度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要闻浏览     
《环境工作通讯》2010,(1):11-12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表决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立法宗旨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法案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比重、政府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研发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适配的先进电网。中央政府按照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18.
欧洲能源政策的调整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之前,由于石油和能源价格低廉。加之并没有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限制,欧洲的能源主要来源还是化石燃料。同时,这些情况也阻碍了对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投资。90年代末后,由于人们对环境感到担忧.同时。欧洲对石油依赖日益严重.这一情况开始发生改变。可再生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也从2000年的7.6%上升到了2005年的8.5%。尤其是在电力方面,由于欧盟开始执行“各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作为能源绿色化发展的主体,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是实现能源生产革命和能源供应转型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已进入到大范围增量替代、区域性存量替代的发展阶段,但在未来发展空间、能源系统融入、技术进步创新、政策机制保障等方面面临愈加严峻的挑战。"十三五"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需要结合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机制为先导,在法律法规、能源市场、基础设施、技术推进、价格财税、监督管理等诸多方面创新机制,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力能源之一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世界经济飞速发展进程中,各国普遍面临着能源瓶颈.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在人类消费的能源结构中占比逐渐降低是一种趋势,各国将关注点放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才是谋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正在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方面处在世界前列,很多发达国家也开始转向可再生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开发成本较高,所以政府需要给予支持政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行配额制是比较可行的,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绿色交易、创新融资机制以及进行财政倾斜等相关制度设计,确保可再生能源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