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京基准地震台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管理的最早地震台站之一,已有七十多年历史.南京基准地震台地处著名的南京市中山陵风景区内,周围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环境得天独厚.台站设有测震、地磁、地电、形变、短水准观测项目,是一个综合型的地震监测台站,并承担着全球大震速报、全省地震速报、地震前兆监测任务及与国际、国内资料交换的任务.在南京基准地震台的历史变迁中,始终把地震监测、科学研究放在第一位,留下了珍贵的地震观测资料,为我国地震事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南京基准地震台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管理的最早地震台站之一,已有七十多年历史。南京基准地震台地处著名的南京市中山陵风景区内,周围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环境得天独厚。台站设有测震、地磁、地电、形变、短水准观测项目,是一个综合型的地震监测台站,并承担着全球大震速报、全省地震速报、地震前兆监测任务及与国际、国内资料交换的任务。在南京基准地震台的历史变迁中,始终把地震监测、科学研究放在第一位,留下了珍贵的地震观测资料,为我国地震事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佘山地震基准台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山地震台位于我国最大城市——上海市西南松江区佘山脚下,是中国地震局Ⅰ类基准台,现有测震、地磁、地形变等观测项目。佘山地震台的前身是上海徐家汇地震台(Observation Zi-Ka-Wei)。1870年法国天主教会为航海导航需要,在徐家汇建立了天文与气象观测台,1874年开始地磁观测,1904年增设地震观测,是我国最早开始地震地磁观测的台站,也是世界上十六个古老台站之一。  相似文献   

4.
佘山地震台位于我国最大城市——上海市西南松江区佘山脚下,是中国地震局Ⅰ类基准台,现有测震、地磁、地形变等观测项目。佘山地震台的前身是上海徐家汇地震台(Observation Zi-Ka-Wei)。1870年法国天主教会为航海导航需要,在徐家汇建立了天文与气象观测台,1874年开始地磁观测,1904年增设地震观测,是我国最早开始地震地磁观测的台站,也是世界上十六个古老台站之一。图1地磁台历史变迁地理图始于1874年的地磁观测,至今已有132年的历史。1957年——1958年佘山台被指定为我国向“国际地球物理年”提供地磁资料的单位。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佘…  相似文献   

5.
1概况南京地震科学馆坐落在风景优美的中山陵园风景区内,是南京基准地震台为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普及地震科学知识而举办的科普场馆。近年来,在各级领导部门关心支持下,南京地震科学馆从1989年仅有二间展室发展成展厅面积为700平方米的中型场馆(图1)。南京基准地震台台长兼南京地震科学馆馆长,配专职工作人员一名,兼职讲解员二名。科学馆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努力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02年原中国地震局宋瑞祥局长到台视察和指导工作,为南京地震科学馆题写馆名。在南京基准地震台建台70周年纪念大会上,宋瑞祥局长和江苏省原…  相似文献   

6.
以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实时速报系统在大别山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和六安市地震台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对其系统部署、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系统自动处理的地震三要素的准确性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处理,总结发现该系统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完善该系统的应用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该系统为大别山地区地震快速应急响应决策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为其它地区台站建立完善本地区地震台网实时速报系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1 概况 南京地震科学馆坐落在风景优美的中山陵园风景区内,是南京基准地震台为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普及地震科学知识而举办的科普场馆。近年来,在各级领导部门关心支持下,南京地震科学馆从1989年仅有二间展室发展成展厅面积为700平方米的中型场馆(图1)。南京基准地震台台长兼南京地震科学馆馆长,配专职工作人员一名,兼职讲解员二名。科学馆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努力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02年原中国地震局宋瑞祥局长到台视察和指导工作,为南京地震科学馆题写馆名。在南京基准地震台建台70周年纪念大会上,宋瑞祥局长和江苏省原省长季允石为地震科学馆新馆开馆揭牌。  相似文献   

8.
数字地震观测具有宽频带、大动态的特性,是地震观测技术发展的总体方向。蒙城台现有测震、地磁、地电等观测手段,属国家二类台网。1997年,95-01项目对蒙城台测震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其改造的基本思路为:拾震仪与数采同放在摆房,数采通过光隔离驱动器和多路转换卡与计算机通讯,实现地震事件的实时采集。三年后,蒙城台作为区域有人职守数字地震台,进行了软、硬件的升级,使单台参与地震速报和数字地震学的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蒙城地震台数字化台站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地震观测具有宽频带、大动态的行性,是地震观测技术发展的总体方向。蒙城台现有测震、地磁、地电等观测手段,属国家二类台网。1997年,95-01项目对蒙城台测震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其改造的基本思路为:拾震仪与数彩同放在摆房,数采通过光隔离驱动器和多路转换卡与计算机通讯,实现地震事件的实时采集。三年后,蒙城台作为 人职守数字地震台,进行了软、硬件的升级,使单台以与地震速报和数字地震学的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从1989年江苏省第一届科普宣传周起,南京基准地震台都被列为宣传周期间重点对外开放单位.于是,南京地震台克服重重困难,筹建了地震科学馆.十多年来在江苏省地震局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最初腾出地震台的会议室和几间办公室发展到有530平方米的展室和多功能厅,展出内容也得到丰富.同时,地震科学馆在防震减灾宣传中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从1989年江苏省第一届科普宣传周起,南京基准地震台都被列为宣传周期间重点对外开放单位。于是,南京地震台克服重重困难,筹建了地震科学馆。十多年来在江苏省地震局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最初腾出地震台的会议室和几间办公室发展到有530平方米的展室和多功能厅,展出内容也得到丰富。同时,地震科学馆在防震减灾宣传中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震台站数字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对地震台数字化系统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字化观测系统前台机的正常与否是整个数字化的核心,前台机的安全和维护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数字资料的质量和产出。本文针对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地震台的实际情况,归纳和总结了一些方法和见解,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希望对兄弟台站测震数字化系统的维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震台站数字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对地震台数字化系统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字化观测系统前台机的正常与否是整个数字化的核心,前台机的安全和维护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数字资料的质量和产出。本文针对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地震台的实际情况,归纳和总结了一些方法和见解,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希望对兄弟台站测震数字化系统的维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地震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要求台站的管理必须适应这个巨大的变化.本文结合乌鲁木齐基准台的实际情况,探讨台站管理的新方向和新要求,提出在数字化时代的管理过程中,要及时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坚持监测与科研同步进行,既要产出优质资料,又要充分使用资料,吸引高科技人才,提高台站的整体科研水平;要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始终,加强领导,搞好团结;要拓宽台站的服务范围,增收节支,努力改善台站的工作环境.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加强台站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开拓创新,再铸辉煌.  相似文献   

15.
地震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要求台站的管理必须适应这个巨大的变化。本文结合乌鲁木齐基准台的实际情况,探讨台站管理的新方向和新要求,提出在数字化时代的管理过程中,要及时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坚持监测与科研同步进行,既要产出优质资料,又要充分使用资料,吸引高科技人才,提高台站的整体科研水平;要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始终,加强领导,搞好团结;要拓宽台站的服务范围,增收节支,努力改善台站的工作环境。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加强台站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开拓创新,再铸辉煌。  相似文献   

16.
泰安基准地震台在“十五”台站改造中,综合信息网络的建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使台站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进程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整个台站的环境面貌变化起到了很大作用。本文通过我台综合信息网络建设实例的介绍,为正在进行台站改造的同行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泰安基准地震台是建国后山东省建立的第一个地震台。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后,为进一步研究和监测这一地区的地震活动而建立的,1967年2月建成地震观测记录室和摆房并正式投入正式观测,今年已整整四十年。四十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全台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本次研究选用了长春地震台2000年至2004年近震速报资料,重新测算了数字地震仪近震震级,并以《吉林省地震目录》给出的震级为标准震级,进行了震级偏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震中距的变化长春地震台震级偏差变化较大,为使校正值精度提高,我们分段给出了长春台数字化地震仪水平向记录近震震级台站校正值。  相似文献   

19.
本次研究选用了长春地震台2000年至2004年近震速报资料,重新测算了数字地震仪近震震级,并以《吉林省地震目录》给出的震级为标准震级,进行了震级偏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震中距的变化长春地震台震级偏差变化较大,为使校正值精度提高,我们分段给出了长春台数字化地震仪水平向记录近震震级台站校正值。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虚拟测震台网技术在蚌埠市地震局的应用,从监控能力、快速响应、定位结果可靠性、优缺点等方面反应了其应用情况。虚拟测震台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蚌埠市地震局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