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风险评价是有色金属选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系统的评价方法。采用定量预测的方法系统地对某拟建锑矿选厂尾矿库进行了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尾矿库属于重大危险源,溃坝事故概率为0.3%,溃坝影响范围为636m,溃坝将使下游河流遭受污染,As、Pb超标严重,对下游居民生活用水造成影响,必须加强风险防范。定量预测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溃坝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对于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主要是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火灾和爆炸事故,对于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价可操作性差,存在评价方法及预测模式不适应的问题。目前已报道的尾矿库溃坝预测模式主要有坝高倍数估算法、经验公式法和二维数值模拟法。对不同的模式做了对比分析,并通过联合应用水库溃坝模式和泥石流模式对南方某山谷型金矿尾矿库的溃坝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溃坝模式更适用于洪水漫顶型溃坝,泥石流模式更适用于饱和失稳溃坝。2种模式联合应用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例研究得该尾矿库溃坝的应急响应时间非常短,溃坝后160 s尾砂流就能淹没下游1 000 m的距离,尾砂堆积厚度超过1 m的距离达到1.2 km,最大影响距离达到1.7 km,对下游居民造成严重影响,预测结果为该金矿环评确定风险安全距离、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尾矿库作为矿山中最大的危险源之一,极易引发泥石流、滑坡和溃坝等地质灾害。造成尾矿库灾害的因素多样,针对尾矿库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尾矿库风险指标进行评价。根据尾矿库灾难成因及特点,结合相关工程实际,确定库容、坝高等十项风险指标,建立因子分析风险评价模型,对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主要风险成因,明确因子间的相互关系,为尾矿库风险控制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主矿种、附属矿种、库容和坝高是引起尾矿库风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山镇赤泥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斌  柳媛 《环境工程》2012,(Z2):362-367
为研究河南高山镇赤泥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问题,首先分析了高山镇赤泥尾矿库特征和现阶段运行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溃坝风险因素,并确认该尾矿库是重大危险源;然后对汛期溃坝事故进行了故障树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山镇赤泥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多层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综合评价了高山镇赤泥尾矿库的溃坝风险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赤泥尾矿库属于Ⅱ等库,存在轻微病害,基本具备安全运行条件,但应加强库区和坝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汛期应采取有效的排洪措施及时降低赤泥库水位;建立了高山镇赤泥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对尾矿库的风险预测和预防以及突发事故的应急行动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也可以结合GIS进行更高效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5.
金属锰冶炼产生的压滤渣在堆存过程中由于降雨及渣体自带水分产生含高浓度Mn、Cr6+的渗滤液,一旦泄漏,将污染下游地下水。结合具体实例,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要求,对一尾矿库渗滤液泄漏对下游地下水环境特别是生活水源的影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若发生渗滤液泄漏,将导致下游地下水Mn、Cr6+超标,但不会对生活水井产生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泄漏风险,对尾矿库现有防渗措施进行评价,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际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应用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与尾矿库风险评价标准,并结合实例,进行定量分析。依照投影特征值进行等级判定,根据最佳投影方向确定不同指标因子对尾矿库溃坝风险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给出尾矿库运行期的风险评价等级,而且对于尾矿库的普查管理能提供便捷方式,为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泥石流及水库溃坝等方面的经验公式和数学模型,模拟了风水沟尾矿库溃坝后尾砂流的演进过程,并分别计算了坝高为160m和200m两种情景溃坝后尾砂流在下游典型断面处的最大下泄流量、到达时间、过流面积、淹没深度及其影响范围。结果表明:在距坝址1km范围内区域受尾砂流冲击负荷最强,随即最大流量迅速衰减,流量过程线趋于平缓;不同坝高的溃坝差异较大,坝高由160m增至200m,淹没深度大于1m的覆盖范围由2km扩大至3km。另外,针对溃坝事故提出了利用矿坑接纳尾砂流的风险防范措施,对同类尾矿库的工程设计和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宋柳霆  陈明 《环境保护》2012,(Z1):56-58
近年来,尾矿库溃坝事故时有发生。我们要汲取教训,严格规范尾矿库工程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运行监管,进一步重视矿产企业尾矿库风险评价,加强防范溃坝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利用文献研究法、数量研究法,分别从国内外尾矿库研究现状、尾矿库的危害、尾矿库溃坝以及尾矿泄漏事故发生路径和成因分析、尾矿库事故预防措施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尾矿库溃坝及尾矿泄漏的路径及原因是多方面的;坚持科学规范管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制定科学、针对性强的、可操作性强的预防措施,绝大多数尾矿库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各类矿产企业的生产规模飞速扩大,许多矿产企业原有尾矿库难以容纳更大规模生产所排的尾矿,加之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尾矿库溃坝事故时有发生,不但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灾害和损失,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11.
尾矿坝的环境风险主要是发生溃坝后对生态环境、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发生溃坝事故的根源是尾矿坝存在隐患,主要原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种,先天因素主要有:尾矿坝建设前期工作中,对自然条件了解不够、尾矿坝设计不当、尾矿坝施工质量不良等;后天因素主要是在尾矿坝生产运行中,由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管理,未按设计要求或有关规定执行.因此,预防溃坝的环境风险防护措施,要从防洪设计、增强坝体稳定性及加强管理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我国尾矿库风险分级和动态管控方面缺乏操作性强、普适性广的技术方法问题,为寻求尾矿库风险分级和日常动态监管有机结合的系统化风险管理模式,基于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结合大量尾矿库基础数据,提出了一种尾矿库风险动态监控、风险预警、整改闭环的系统化集成管理模式,即建立了尾矿库风险分级及动态管控模型,通过量化、直观的方式实现了尾矿库风险分级和风险动态管控的双重目标。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可实现对尾矿库的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管理和远程监管,有利于企业对尾矿库的风险实施动态管控、持续改进,也有利于政府部门对尾矿库的风险实施分级、分类集约化监管。  相似文献   

13.
尾矿库是一项巨大的环境风险源,一旦发生事故,会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因而成为环境监管的重点。近年来,尾矿库事故频发,严重危害周边环境安全,使得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尾矿库安全预警可为尾矿库自身安全及周边环境安全管控等提供重要决策支持。为此,文章综合前人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充分利用现有以地面调查指标为主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遥感补充获取尾矿库所在区域宏观背景指标信息,以此构建基于"天地一体化"指标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尾矿库安全预警技术方法;并在广西河池市为例,开展该方法的试点应用,对试点尾矿库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识别,针对其中的重点风险尾矿库进行了事故后的影响范围和响应时间的预警分析。相关的技术方法拓展了遥感技术应用,发展了尾矿库预警的方法,同时相关的试点应用成果可为当地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尾矿库情况复杂,安全及环境风险高,监管难度大,系统分析尾矿库的环境风险,开展有效管控非常重要.尾矿中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随着矿山废水、废渣、粉尘排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特别是突发事故发生时,废水及尾矿会短时间内大量排入环境,而产生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害.因此,不仅要开展正常工况下的污染防控,更要注重从源头防止事故次生的环境风险.本文从尾矿库安全风险防范化解、环境污染风险防控、突发事故应急管理梳理并分析了相关法律、政策.此外,总结并讨论了典型制度,涉及项目准入、责任与落实、监测预警制度.总体上,安全风险管控制度较为完善,但污染风险管控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如体制尚未完全捋顺、责任落实抓手不够、监测预警能力不足等.针对目前管控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全国尾矿库数量原则上只减不增的新需求,提出相关工作建议:一是要厘清各部门责任,进一步完善尾矿库环境风险管控制度体系;二是要提高各方责任落实能力,推动制度落地见效;三是要开展技术及政策支持,推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5.
尾矿库环境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将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与尾矿库环境风险中对污染事故有影响的因子相结合,建立了尾矿库环境风险固有风险性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该模型里,就尾矿库环境风险固有风险性评判的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等级划分以及权重的确定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云峰水电站是鸭绿江地区最大的水电站,具有极大的库容量,一旦溃坝,洪水将对下游地区产生巨大的冲击,可形成严重的洪涝灾害,使当地居民生命和财产遭受严重的损失,需重点防护,因此对云峰水库的溃坝风险进行评估尤为重要。在对云峰水电站结构和已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及周边的岩体、土体、水体等地质环境背景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规划了安全防护措施,并采用Mike11模型对云峰水库溃坝淹没范围进行了模拟计算,对云峰水电站溃坝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云峰大坝和发电厂是安全防护的重点,可在水电站附近的制高点和山脊规划安全防护设施;在遇突发情况时,可及时降低水库库容和库水位,疏散可能淹没范围内的居民。该研究可为水电站的安全防护提供参考,并为地表水体的安全评估提供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17.
环境安全视阈下尾矿库监管体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矿山企业堆存生产废弃物的场所,尾矿库在建设、生产经营及闭库阶段,都存在一定的环境安全风险.近年来,尾矿库事故时有发生,监管乏力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随着环境安全成为法律追求的价值目标,提高尾矿库监管能力势在必行.本研究对尾矿库监管现状、尾矿库监管体系的价值转变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对尾矿库监管体制进行拓展和创新,建议应建立环境安全独立监管制度,保障现场检查常态化、制度化,创新以行政监督为主、社会监管为辅的多元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8.
运用模糊综合型评价法对某铜矿尾矿库区土壤和水体中Cu、Zn、Pb、Cd、Cr 5种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以及尾矿库矿渣泥土重金属化学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铜矿尾矿库对周边土壤和水体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矿库矿渣泥土为重污染V类,其污染主导因子为Cu;尾矿库周边植被覆盖土为中污染Ⅳ类,其主导污染因子为Cd;矿库渗漏水下游土壤和远离尾矿库区土壤为轻污染Ⅲ类,其主导污染因子为Cd;矿渣泥土重金属各形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可交换态为主,其中Cu的可交换态所占比列极小,为0.24%;尾矿积水、尾矿库渗漏水和尾矿库渗漏水下游溪水均为极严重污染5级,尾矿积水中主导污染因子为Cu、Pb、Cd,尾矿库渗漏水和尾矿库渗漏水下游溪水主导污染因子为Cd。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南某铅锌矿尾矿库周围地下水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研究、评价该尾矿库及其周围的浅层和深层地下水重金属污染、迁移特征及规律,为该类尾矿库工程设计、地下水预防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尾矿库下游的浅层地下水的铅和锌超标,尾矿库上游浅层地下水和尾矿库南、东和西的深层岩溶水各重金属物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要求。尾矿库周围浅层地下水铅、锌、砷等重金属浓度比同一位置的深层地下水的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尾矿库引起的突发事件频发,环境风险居高不下、长期持续、隐患巨大。其原因,主要在于尾矿库环境治理责任不落地、保障不到位、机制不配套,重点从地方政府责任、企业责任、资金技术保障、组织协调机制等层面分析尾矿库治理责任缺失。因此应从落实地方政府及企业的主体责任两个层面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尾矿库环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