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旅游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逐步发展的背景下,不断探索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的结果,旅游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理念在旅游产业中的体现。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循环经济全面深入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发展虽然进行得较为迅速,但是迄今为止,其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资源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等问题,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破坏,影响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以期对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对德兴市发展循环型旅游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业城市探索转型之路的大背景下,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中国“铜都”德兴市发展旅游产业的转型时机、资源环境和文化背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德国鲁尔区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发展循环型旅游业进行比较与借鉴,就发展循环型旅游产业的模式、机制和内在驱动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然后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德兴市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背景,通过“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再生旅游资源”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构建区域循环型旅游产业链。为德兴市在当前条件下发展循环型旅游产业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思想指导下,我国各地相继进入了旅游资源整合的发展期。河南省在旅游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整合资源,实施旅游精品发展战略,实现河南省旅游业的更高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王晶 《环境保护科学》2017,43(1):111-113
目前,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面对新的挑战,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绿色经济、建立县域生态消费保障机制;另一方面要转变传统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以产业结构重组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推进生态产业发展,从而创造出一种由生态产业支撑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为推动循环经济建设提供了指导。本文结合国外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中国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为实现循环经济长效机制形成的具体建议,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把流通产业看作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有效选择,对巩固精准扶贫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全域旅游理念下,乡村旅游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但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着"先天不足""运营不当""保障不力"等问题。为此,根据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从重视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期准备工作、依据乡村旅游特点强化运营管理、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对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黑龙江省产煤区发展现状与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用循环经济的理念,设计产业链条,建设生态化煤城,以期望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煤炭开采污染治理与资源回用的设计,通过对生态园区资源综合利用生态链条的设计,可以实现在煤炭园区进行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同时,对建设生态化煤城所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合理建议。最后,通过实力分析,说明用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生态型煤城的前景十分光明。  相似文献   

8.
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基于目前环境保护中的循环经济理论,结合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现状,从而将循环经济的3R原则引入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中,并提出了应该顺应目前“绿色旅游”这种新旅游趋势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最终走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产业是经济由粗放转化为集约过程中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转轨经济中的我国在这方面刚刚提到议事日程,该课题虽然很新但很重要。发达国家在该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产业生态化的本质并不是单纯求得生态环境保护,而是寻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这需要克服传统模式下生态产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探索生态产业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生态聚集等多种模式,在产业链延伸、工业园模块化设计中将产业生态化做实做好。  相似文献   

10.
史静一 《环保科技》2000,6(1):65-70
贵州旅游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新兴经济产业,通过20年的发展壮大,现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并在迅速发展。由于缺乏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手段和对全省旅游业宏观布局的指导,导致全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布局不尽合理。因此,科学、合理地布局全省旅游资源,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使贵州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应是世纪之交贵州旅游业的当务之急。 贵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根据20年来的开发状况,将全省旅游资源分为未开发和已开发两大类,并分级,据此标准,对全省旅游资源进行客观的评价。同时结合旅游业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将全省最主要的旅游线路分为4个级别,并作具体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全省旅游资源应该在宏观的战略决策指导下,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合理的开发,让旅游资源在点、线、面上得到最合理的配置。  相似文献   

11.
丹东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浅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丹东市生态旅游的现状,分析丹东市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丹东市生态旅游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森林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当前森林生态旅游中突出表现的问题,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森林旅游是现阶段旅游界关注、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且具有不可忽视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森林生态旅游也在随之高速发展.但在充分满足人们"返璞归真"愿望的同时,如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项目,也是当前应首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做好森林生态旅游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相关国际组织和研究人员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依据定义内容确定生态旅游注重的几个方面.分析了区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给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式,主要包括按照生态平衡原理,确保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按照区域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对旅游地开发强度和频度进行管理;开发逆境生态旅游,促进生态建设.介绍了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区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得出以下结论:区域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对生物、水资源、大气环境、地质地貌的保护,促进绿化面积增长和生物多样性发展以及垃圾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14.
森林保健旅游开发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旅游已成为21世纪世界旅游业的热点,森林旅游被认为是生态旅游的龙头和主体.森林保健旅游则是森林生态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对森林保健功能阐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森林保健旅游开发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出现了较严重的泛化问题,不少学者把生态旅游分成了严格意义的生态旅游与一般意义的生态旅游,深层生态旅游与浅层生态旅游,大众化生态旅游与小众型生态旅游等。笔者更愿意把严格意义的生态旅游、深层生态旅游和小众型生态旅游归纳为体验式生态旅游,并从体验旅游的视角对生态旅游进行再认识,尝试对体验式生态旅游进行分析和界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乌兰察布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的简要分析,提出该城市生态旅游开发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原则和对策,从而达到保护环境、提升城市价值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旅游循环经济的内涵、作用、意义及实施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政府、旅游企业和社会三大循环经济实施主体出发。结合涉及到的法律法规,经济、科技、教育、环境、消费等多方面政策,探索了适合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引导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山东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阐述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并构建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用于衡量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对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大尺度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中的运用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其2000年-2004年的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山东省近五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旅游生态赤字和生态压力,平均存在0.133 3 hm2/人的旅游生态赤字,旅游生态压力平均值为4.898 3,并呈现出明显的逐年递增趋势,其旅游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9.
邱云美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2):2158-2168
生态旅游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基础,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生态旅游开发的依据,建立指标体系是评价的关键。根据生态旅游的特征,在综合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旅游开发条件和旅游开发潜力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对专家进行问卷征询,运用价值工程评价法对生态旅游资源各评价因素和因子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环境条件和旅游开发条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旅游资源组合条件、知名度和影响力、大气质量、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以及水体质量是居于前5位的重要影响因子。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运用价值工程评价法得出丽水生态环境条件优势最明显,11个评价因子中有9个评价因子的价值系数(V)大于1;旅游资源组合条件(V=0.640)、本地投资能力(V=0.655)、区域经济水平(V=0.671)、旅游设施(V=0.672)以及知名度和影响力(V=0.678)等因子相对不足,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实现丽水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