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民航飞行安全工作会议上,民航局要求民航系统的全体职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这次会议确定了 1992年民用航空飞行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指导思想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抓“安全、正点和服务工作”的指示,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圆满完成各项飞行任务,使安全形势有一个明显的进步、工作目标是运输飞行杜绝严重飞行事故,通用航空飞行事故万时率有所下降,全局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不超过3。…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监控技能对确保飞行安全 ,预防飞行事故发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原因 ,当前的飞行机组监控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并成为多起飞行事故主要原因之一。笔者从四方面 ,对民用航空飞行中缺乏良好监控的原因予以分析和说明 :持续有效的监控工作不符合人的本性 ;现行规章制度中未把机组监控技能作为所有机组成员 ,尤其是对辅助操纵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加以确定 ;现有管理制度与管理观念 ,更多关注行为结果而不是行为发生过程 ;飞行训练中未将其作为重要飞行技能加以训练。笔者强调指出 :采用标准操作程序 ,提高相应飞行阶段的监控技能 ,对不同飞行阶段的工作负荷予以计划和控制、进行工作优先排序 ,加强机组成员间配合 ,在训练中强化监控技能培养等措施 ,有助于改进和增强飞行机组的监控技能 ,确保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民航安全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民航的飞行安全工作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特别地关注。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以及朱F基、邹家华副总理等都作过一系列重要指示。去年以来,民用航空系统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飞行事故和劫机事件频频发生,其次数之多,密...  相似文献   

4.
《安全》2016,(12)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航空安全检查工作,防止对民用航空活动的非法干扰,维护民用航空运输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则。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用运输机场进行的民用航空安全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飞行事故征候率监视与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进民用航空飞行安全的监控手段,探讨了一种飞行事故征候率的监视和控制方法。通过采用W检验法,对中国民航2008年各月飞行事故征候率统计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在10%的显著水平下,飞行事故征候率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假设正常情况下,飞行事故征候率超过警戒值的概率仅为0.1%,选择该概率为确定警戒值的标准。根据前一年12个月的飞行事故征候率统计数据和确定警戒值的标准,以子样均值作为母体均值估计量,子样无偏方差的平方根作为母体标准差的估计量,可计算出当年飞行事故征候率警戒值;此外,还提出了控制民用航空安全水平的准则。  相似文献   

6.
民用航空是现代社会最先进的运输生产部门,服务于广大中外旅客,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民航特点所决定,安全工作比在其他任何行业都显得更加重要,都更加直接关乎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声誉。因此,民航的全体干部职工必须扎扎实实地搞好飞行安全工作。1991年,由于各级领导和全体飞行员的努力,创造了飞行无严重等级事故,以及事故征候比上年下降23.6%的好成绩,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下降20%的任务指标。 取得以上成绩的主要经验,就是从严管理,严字当头。今后要进一步自觉执行。我们说的严格,就是在飞行作风上…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民用航空珠海空中交通管理站(以下简称“珠海空管站”)建站以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保证飞行安全、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大力抓好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保持了平稳的安全态势。近年来,为了克服业务技术人员的增长速度与珠海机场航班量高速增长不相匹配的矛盾,珠海空管站加强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推进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相似文献   

8.
探讨民用航空安全的研究体系,构建以基础层、过程层以及阶段层为主的空间结构研究体系。通过对空间结构体系的研究,针对我国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现状及未来,提出了航空事故预防理论、事故救援理论和安全保障理论体系及技术体系,使民用航空安全的研究具备系统性、理论性、标准性及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在《劳动保护》创刊4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致以热烈祝贺。并对贵刊40年来对中国民航事业发展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民用航空是融汇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安全要求很高,运行风险很大的行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民航的飞行安全,曾多次指示民航从严管理,确保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和航班正点率。在今年年初民航工作会议上,蒋祝平局长所作的工航工作报告,对保证安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了深刻分析,提出了强有力的安全措施.会议决定在全行业开展“1993安全年”话动,切实从严强化替理,打好安士匐身仗.年初.国务…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在7月中旬召开的民航安全工作电话会议上,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领导要求民航全体职工,不折不扣地贯彻飞行安全的“十条命令”,根本扭转安全形势被动的局面。 今年上半年,民航事业的发展仍然大大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与去年同期比,运输总周转量达23.79亿吨公里,增长27.4%;完成旅客运输量1580万人,增长24.3%;货邮运输量31.8万吨,增长23.8%。这么快的增长速度,对飞行安全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民航系统广大职工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了旅客运输安全。 民航局的五位在任正副局长及原局长胡逸洲全都参加了这次电话会议,民航总局局长…  相似文献   

11.
飞行事故概率模型与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事故统计为基础,建立了飞行事故概率模型与随机过程模型,对飞行安全可靠性指标进行定量评估。根据独立性假设,推导了飞行风险的概率分布,并给出飞行安全重要指标间的关系。假设飞行事故发生是Poisson过程,导出了飞行安全可靠性概率指标的区间估计计算方法。实例计算表明,通过统计量可以对飞行安全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飞行事故风险概率等级要求得到评定等级。  相似文献   

12.
机组资源管理与飞行不安全行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9起机组为主要原因的运输飞行事故征候进行分析,以卡方分析探讨CRM失效与飞行机组的不安全行为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即飞行机组沟通不当、情景意识削弱或丧失、不当决策与决策差错之间,机组沟通不当与违规之间显著关联;而且,这几方面的CRM失效正确预测对应飞行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介于9.4%~43.8%之间,达到显著水平。研究以定量化的方式揭示出机组资源管理技能与飞行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内部关系模式。也就是说,机组沟通不当、情景意识下降或丧失、决策过程不当与其决策错误显著关联,沟通不当与机组违规显著关联。研究结果对于CRM训练设计与制订飞行不安全行为干预策略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飞行安全绩效,基于航线安全审计3要素,并结合我国1988—2003年49起民航飞行事故中机组资源管理缺陷统计分析数据,确定影响机组资源管理的4个要素:机组沟通、工作负荷、机组决策和情景意识。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机组资源管理与飞行安全绩效关系假设模型,并选取我国航空公司一线民航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机组沟通、工作负荷、机组决策、情景意识与安全情境绩效和安全任务绩效显著相关;安全情境绩效与安全任务绩效显著相关。改善机组沟通、提高情景意识、优化机组决策以及均衡工作负荷,均能有效提高飞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了解中国民航飞行员工作压力状况,进一步探索民航飞行员工作压力与不安全行为的关系,基于工作压力和不安全行为的相关测量理论构建量表,对中国民航6家航空公司的飞行员进行问卷调查,获取131个有效样本数据。在信效度分析基础上,基于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民航飞行员工作压力及其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民航飞行员工作压力较高,显著高于一般职群工作压力。其中,因工作感兴趣及投入程度这一维度导致的工作压力最大。飞行员工作压力与不安全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且工作压力的3个维度(人际关系、物理条件、工作兴趣)与不安全行为的2个维度(安全遵守行为、安全参与行为)均显著相关。工作压力对飞行员不安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压力的3个维度对不安全行为均有显著预测力,其中物理条件压力的预测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民航飞行员工作自主性的现状,分析影响民航飞行员工作自主性的因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期达到提高飞行安全与效益的目的。采用自编的民航飞行员工作自主性问卷对中国民航253名飞行员进行测试,并对取得数据进行T检验和多因素方差分析以研究影响工作自主性的因素。结果发现,民航飞行员的工作自主性主要受到3个因素的影响,即婚姻状况、现在职位和工作年限。可采用合理引导、完善考核方式、加强教育培训、构建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与成就感来提高民航飞行员的工作自主性。  相似文献   

16.
3月12日,中国民航局在南京召开民舱飞行安全工作会议,总结1990年民航飞行安全情况.提出1991年民航飞行安全工作要求。 记者在会议期间,就民航总局近年来飞行安全的状况和为保证飞行安全所采取的措施等问题,采访了民航局副局长阎志祥。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建设民用航空承运人审定监察系统的必要性,探讨了航空承运人审定监察系统的概念和特征,指出航空承运人审定监察系统是国家民用航空监管部门使用的,利用系统构型模型和数据收集工具完成对航空承运人系统设计评估和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进而对航空承运人依据规章提出改进系统设计和运行的要求,对航空承运人开展风险管理的流程、工具、信息系统的集合。此系统具有管理性、系统性、自动化三个特征。文中研究并提出了该系统的框架结构、主要功能模块设置,分析了该系统与不同组织机构间的协调关系。其中系统以"两个闭环流程","六个的功能模块"实现了审定监察工作的闭环管理,实现了正式的风险管理与安全保证功能在局方审定监察工作中的强化与落实。  相似文献   

18.
传统飞行员安全绩效考核侧重不安全事件等级和数量、轻视后果较轻的差错和轻微后果超限事件,不能真实反映飞行员的安全水平。基于对飞行员的工作流程、规章要求及相关文献的分析,以严重差错、一般差错、超限事件作为评价指标,从发生事件数、飞行时间、事件权重3个方面构建飞行安全指数。以S航空公司10名飞行员为例进行验证,并将飞行安全指数与传统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飞行安全指数与传统飞行员安全绩效的评价结果有明显差异;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一是引入了变量飞行时间;二是重新确定了指标权重。飞行安全指数与飞行员驾驶行为的安全星级更加吻合,飞行安全指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预测飞行员的真实安全水平与未来的安全态势,可很大程度避免传统评价方法的不公平性和评价结果的偶然性。  相似文献   

19.
主要通过民航事故征候(事件)的分析,对影响飞行安全的人的因素进行研究。数据分析主要采用编码分析的方法,结果发现:在个体层面,对事故征候影响顺序是技能差错、决策差错与知觉差错;机组内部的沟通与协调不畅在各个飞行阶段都存在;在组织层面,监督、资源管理、文化与氛围是比较有影响的组织因素;组织内部与外部的信息界面是飞行安全的隐患之一。与此同时,分析了该项目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改善民航飞行安全的建并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安全》2005,26(5):62-63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成立于1956年,直属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经过50年的发展和建设,现在已经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蓝天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